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扁桃体炎,祖国医学谓之“乳蛾”。宋·张从正所撰《儒门事亲》云“后之医者,各详其状,强立八名,曰单乳蛾,双乳蛾……”;《秘传喉科十八证》云“乳蛾,其状或左或右,或红或白,形如乳头,故名乳蛾”;《重楼玉钥》亦有“致生咽喉之旁,状如蚕蛾”的记述。由此可见,祖国医学称扁桃体炎为乳蛾,是根据扁桃体形似乳头、表面如同蚕蛾双翼的外观形态比喻而命名的。《秘授咽喉三十六症》叙  相似文献   

2.
在书写中医病历时,有些同志往往把喉核的望诊写成“未见乳蛾”或“乳蛾不大”,甚或漏掉.而咽喉部的望诊对临床辨证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翻阅了部份中医喉科方面的书籍,将喉核与乳蛾的区别摘录如下: 喉核即腭扁桃体,为咽前柱(舌腭弓)  相似文献   

3.
“乳蛾”之称应该商榷江苏省中医院(210029)干祖望扁桃体或称扁桃腺,是咽部淋巴组织的成员。我们所指的仅仅是三个淋巴组织之一的腭扁桃体。以其体积最大,站在前排的黄金地段,因之毫不客气地作了代表。考蔷薇科、落叶乔木的巴旦杏,其果实卵圆而常扁,又称扁桃...  相似文献   

4.
在前人文献有关咽喉科的记载中、纯粹属于咽喉科疾病的,大概可以归纳如下几种:即喉痹、乳蛾、喉闭、喉疮、喉、緾喉风……等,其所谓“喉痹”,“乳蛾”近似现代的“急性扁桃体炎”,据我们的体会前者偏重于咽部急性充血,疼痛,后者是咽部扁桃体腫大明显並有渗出物者。“喉闭”近似现代的“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腫大”,“緾喉风”近似“盧德维氏咽颊炎”,“喉疮”,“喉”则近似“扁桃体周围及咽后脓腫”等。在病因方面:大致可分为风寒、风热、风毒、或肺胃积热,和阴虚、阳火上升等内在外在原因。在治疗方面也是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5.
口疮散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乳蛾1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如红  毕美芬 《新中医》2006,38(12):60-60
小儿乳蛾,临床一般以高热、咽痛、拒食、扁桃体肿大或伴脓点溃疡为主要表现。自2003年4月-2005年10月,笔者采用口疮散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乳蛾,取得较好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扁桃体炎为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类似中医之“烂乳蛾”,多发于儿童、青年,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2003年以来,笔者用针刺天容穴治疗该病120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急性扁桃体炎的辩证治疗体会杜志强急性扁桃体炎是好发于春秋两季的喉科常见疾患,以咽痛逐渐加剧,吞咽或咳嗽时加甚,喉核(腭扁桃体)红肿,多伴发热,恶风寒,头痛,体倦,或见大便秘结等为主要症状。因其喉核红肿胀大,形似蚕蛾,故取名为“乳蛾”。笔者在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扁桃体挑割法治疗慢乳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乳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扁桃体挑割法,对照组采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口服,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挑割法治疗慢乳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扁桃体炎属中医“乳蛾”范畴。《咽喉脉证通论》所曰“其状或左或右,或红或白,形如乳头,故名乳蛾”。反应性关节炎是指继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后出现的一种无菌性炎症性关节病,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属中医“痹症”范畴。中医认为咽喉与肾脏、肝脏有密切关系。古籍中有很多论述。《素问·奇病论》所曰“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景岳全书·卷二十八·杂证谟·咽喉》所曰“阴虚喉痹,皆肾阴亏损,水不制火然”。《石室密录》所曰“阴蛾证,乃肾水亏乏,火不能藏于下,乃飞越于上,乃结成蛾”。临床很多患者在扁桃体感染后出现的关…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炎,祖国医学称“乳蛾”或“喉蛾”是一种常见咽部炎症,多发于儿童和青年。《儒门事亲》说:“单乳蛾,双儒蛾……,热气上行,结搏于喉之两旁,近外肿作,以其形似之谓乳蛾,一为谓单,二为双也。”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其中,男58例,42例;年龄3至6岁;病程2至30年。2 诊断依据 咽部异物感,时有刺痛,吞咽时偶觉咽于口燥、朝轻暮重。病者易疲劳,常犯感冒高热,甚至兼有消化不良,营养障碍,发育迟缓,平时自觉面部发热、头昏、低热、腰酸、大便于结,如扁桃体过于肥大,可能出现呼吸、吞咽和语言共鸣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正>乳蛾又叫扁桃体炎,可分为急乳蛾和慢乳蛾,儿童为其高发人群。风热外侵导致的扁桃体炎,见于急性扁桃体炎初期,主要症状有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可伴有发热、怕冷、咳嗽等,检查可见咽黏膜和扁桃体充血,舌苔薄。胃火炽盛导致的扁桃体炎,主要症状有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发热、口干、大便秘结,检查可见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有脓点或小脓肿,舌红苔黄,脉滑数。  相似文献   

12.
韩雪梅 《中医研究》1995,8(2):45-46
清咽法治疗乳蛾举要内蒙古010020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韩雪梅主题词温病,清法,乳蛾/中医药疗法温病“乳蛾”一证,多由外感六淫之邪或温热时毒而引起。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温邪在表不解必深入气分,充斥肺胃,肺胃热毒上攻于咽喉,气血壅滞,搏结不散,结聚而肿痛...  相似文献   

13.
急性扁桃腺炎,属于祖国医学“乳蛾”,“喉蛾”范畴,本人治疗本病,除按常法辨证施治外,并注重扁桃体局部病灶,以三棱针一枚,点刺喉核之红肿处,以图放血泄热,通过观察,收效颇捷。如患者许××,男性,成年,素有慢性扁桃腺史。近  相似文献   

14.
楼营 《养生月刊》2014,(10):908-909
急性扁桃体炎,主要是由乙型或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这些细菌,平时存在于人体咽部和扁桃体隐窝内,在正常情况下,扁桃体外表完整,粘液腺不断分泌,将细菌从隐窝口排出,因而保持了机体的健康。但人体在过度疲劳、吸烟、饮酒等致使抵抗力减弱,扁桃体的血液供给减少,腺体功能下降,上皮防御能力降低时,细菌乘虚而入,滋生繁殖,便引起本病。本病中医称“乳蛾”,多系内有积热,复感风邪,风热相搏,气血壅滞,结于咽旁;或由风邪热毒直接经口鼻侵入,壅结于咽而为本病。常见发热、咽痛,咽部检查见急性充血,两侧扁桃体红肿,表面可有黄白色脓点,有时渗出物可融合为膜状,但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于拭去,创面不易出血,常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足部按摩疗法治疗本病,收效甚捷,常治疗1~2次即可见效。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状如乳头或如蚕蛾,中医称乳蛾或喉蛾,多发于儿童,气温骤降时易发病。临床运用中药透皮制剂消肿止痛贴结合中药组方穴位贴敷,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临床表现:①咽部急性充血;②扁桃体肿大,隐窝口有黄白色脓点;③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④白细胞增多,中性料细胞  相似文献   

16.
<正> 扁桃体炎,中医称乳蛾,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为主要表现。我科自1978年来拟乳蛾一号方治疗小儿乳蛾发热,取得较好疗效,现将1988年上半年资料完整的84例小结如下。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标准:发热(体温37.5℃以上),咽喉肿痛,扁桃体仲大,一般在Ⅱ~Ⅲ°,充血明显,或有分泌物,舌质红或舌尖边红,苔薄黄或黄厚,脉数。或兼见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痰涎壅盛、颈部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7.
乳蛾即急、慢性扁桃体炎,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因扁桃体肿大如蚕蛾而得名。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咽喉红肿而痛,扁桃体单侧或双侧肿大,甚则声音嘶哑,汤水难进,是临应上的常见病。迁延可发展致风湿热,心肌炎等,不应轻视之。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粘膜和淋巴组织炎症,是小儿常见的咽部疾病。中医认为扁桃体发炎是因邪客喉核(扁桃体),核内血腐肉败所致咽部疾病。以咽痛,喉核红肿或化脓为特征。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祖国医学对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理的认识浅述如下。1病名的探究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无此病名。属于中医学"乳蛾"、"喉痹"、"喉蛾"或"莲房蛾"范畴,如《喉科心  相似文献   

19.
中医烙法用于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肥大症(中医称“乳蛾”),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至今仍被临床所应用,说明它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现笔者就烙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尖、扁桃体穴放血配合叩齿咽津导引法在风热型急乳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风热型急乳蛾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尖、扁桃体穴放血配合叩齿咽津导引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咽喉疼痛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扁桃体脓点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94.28%。两组治疗36h后,WBC、GRA%、CRP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热型急乳蛾采用耳尖、扁桃体穴放血配合叩齿咽津导引法在风热型急乳蛾中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