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效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的生命力在于正确应用于干预和促进职业卫生与安全.5年前,杨磊和王正伦为<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工效学专辑写了很好的述评<加强工效学的应用研究>.时隔5年,重读这篇述评仍受益匪浅.述评中肯地指出,在我国"工效学的研究尤其应用研究还很不够",并建议:"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教育入手,加强工效学的应用研究,全面推动工效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汽车制造企业工人工效学负荷因素暴露水平及相关因素与肌肉骨骼疾患(MSD)问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国南方3家汽车生产企业,使用快速暴露检查表(QEC)及北欧标准化肌肉骨骼症状分析调查表(NMQ)对1 065名生产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工效学负荷及MS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企业的生产工人背部MSD症状的阳性率最高(61.8%).各部位患MSD者工效学负荷评分均高于未患MSD者(P<0.01).男性的工效学负荷水平显著高于女性(JP<0.01).工种间比较,背部负荷评分冲压、焊装(P<0.01)均高于总装,肩/臂部负荷评分焊装高于其他各工种(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各部位工效学负荷均为其患MSD的危险因素,工作节奏与工作压力也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次调查的汽车企业焊装工种工效学负荷相对水平较高,其身体各部位MSD的发生与工效学负荷得分相关,需加以控制.此外,工作节奏与压力因素对工人MSD的患病也有较大影响,需在工效学评价与干预中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视屏显示终端(VDT)使用过程中的工效学风险暴露日益严重,导致VDT使用人群的肌肉骨骼疾病症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我国对常见的VDT工效学风险因素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是对于VDT使用模式和肌肉骨骼疾病的研究较少。据此,尝试从VDT使用时长、作业休息模式、使用情况、重复性动作研究角度,概述并解读国际VDT使用模式的研究内容、方法、局限性等,探索我国VDT使用模式的工效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出席此专题讨论会的有来自地方和军队、内地和香港、院校和职防机构以及杂志编辑部的代表,达40人。共同讨论了工效学的定义、研究任务、研究哪些范围的问题及其今后在我国的发展。根据英国人类工效学协会的定义,工效学利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工程学积累自己的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善军队卫生装备作业舱室人-机-环境,提高作业人员工作效率,提升军队卫生装备技术水平.方法:梳理军队卫生装备学和人机工效学基本概念,结合系列装甲救护车的研制实践,进行人机工效学研究.结果:提出了军队卫生装备研发过程中应注意的人机工效学问题.结论:将提出的人机工效学问题实际运用到装备研制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提举作业工人下背痛发生与作业中接触不良工效学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以某电子加工企业中手工提举工种及其作业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根据我国人群生理特征等调整的NIOSH修正提举方程计算其提举指数,实现对不良工效学负荷的定量评价,对存在风险的岗位采取针对性的工效学改善措施,有效地预防肌肉骨骼疾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风电场运行维护作业工效学负荷的大小及分布,探讨工效学负荷与肌肉骨骼疾患(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MSDs)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我国某公司风电事业部所属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151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北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s,NMQ)和肌肉骨骼疾患危险因素快速接触检查法(Quick Exposure Check,QEC)分析MSDs的发生情况、工效学负荷暴露水平及二者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背部(动态)、肩(臂)部、背部(静态)和手腕部这4个部位的工效学暴露等级均处于极高或高水平;MSDs阳性组工效学得分均高于阴性组,且随着工效学暴露水平的增高,MSDs的发生率随之升高。结论风电场运行维护作业工效学负荷水平较高,且工效学负荷与MSDs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前言随着各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进展,近30年来,在预防医学领域里新堀起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工效学。对这门新兴学科,欧美各国纷纷加以研究。在亚洲,应用最广的国家莫过于日本。在我国,尽管对这门学科的理论研究起步很晚,但广大劳动人民通过劳动实践却一直在运用着工效学的基本原则。由于理论研究的落后,使我国对这门学  相似文献   

9.
工作场所工效学负荷暴露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现有工效学负荷暴露评估方法,其主要方法有自评法、观察法和直接测量法,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提出在今后应用工效学负荷评估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建立适合我国职业人群应用的工效学评估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工效学的目的是使人工作得更有效、更安全、更舒适。参与式工效学(participatory ergonomics,PE)是西方国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工作场所工效学干预模式,指包括工效学专家、管理层及基层员工参与工作场所工效学分析及解决方案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1]。参与式工效学一般包括五方面内容,即现场范围、分析深度、持续时间、参与人员多样性以及信息支持系统[2]。国外研究发现,参与式工效学使企业能够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