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全髋置换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全髋置换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4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A、B2组,每组20例,A组采用速碧林治疗,B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并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天、3天、7天、10天、14天进行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测定。结果:A、B2组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前与术后1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极显著差异(P〈0.01);2组术后3、7、10、14天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1天与术后3、7、10、14天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2组之间术后3、7、10、14天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有降低作用,对干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全髋置换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4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20例,A组采用速碧林治疗,B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并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天、3天、7天、10天,14天进行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测定.结果:A、B 2组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前与术后1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极显著差异(P<0.01);2组术后3、7、10、14天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1天与术后3、7、10、14天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2组之间术后3、7、10,14天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有降低作用,对干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祛瘀通脉汤对DVT家兔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用30只健康大白兔,参照高峰[1]等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的方法建立动物左后肢体股静脉血栓模型。在造模前一天,取家兔空腹静脉血,并随机选取10份,作为D组(正常对照组)造模后,将30只白兔随机分为A组(祛瘀通脉汤干预组)、B组(血塞通溶液干预组)、C组(蒸馏水对照组),共3组。药物干预后,观察各组血液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变化。结果:家兔左肢DVT模型成功率100%,试验白兔30只,死亡3只,纳入统计共27只。造模前一天D组各项血液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指标均在兔正常生理指标范围内;造模后第二天A、B、C三个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与D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7天、14天,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通脉汤在改善创伤后血液高凝状态及降低血液黏度方面与血塞通溶液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骨折是一种常见病,骨折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创伤性疾病,骨折后引起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本文观察本院120例骨折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的变化,探讨骨折术中及术后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胃切除术后胃、肠吻合口愈合情况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于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术后胃、肠吻合口愈合情况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术后治疗组吻合口漏发生率及良性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1 d、3 d、7 d 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有效促进胃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吻合口的愈合,降低术后血清D-二聚体水平,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判断肝病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出血危险性及治疗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德国美创Coatrob 1800全自动血凝仪对142例各型肝病患者和12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的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肝炎患者的D-二聚体指标接近于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的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有极为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D-二聚体检测是区分各型肝癌患者的敏感指标之一,而且对动态观察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美平  吴建民  毕擎 《北京中医药》2012,31(12):895-896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膝周术后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交叉韧带重建术及膝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为常规治疗组(观察组)30例,另1组为中药组(治疗组)30例,每组均随机平行,常规组予以抗炎止痛、功能锻炼等症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桃红四物汤,观察2组病例术前及术后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 术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2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2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对术后前3天高凝状态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分组法将45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西药治疗,治疗组23例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1周,随访周期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评分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统计2组心功能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周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周时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有助于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能与其抗血小板、抗凝等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 (CPHD)患者血浆 D-二聚体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香丹注射液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 36例 CPHD患者应用香丹注射液治疗后的血浆 D-二聚体变化并与对照组 (健康体检者 )对比.结果 CPHD组患者血浆 D-二聚体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 D-二聚体水平又明显高于代偿期患者; CPHD患者于香丹注射液干预治疗后,其血浆 D-二聚体水平均有明显下降.结论血浆 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 CPHD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以及衡量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之一.香丹注射液具有良好抗血栓形成、改善肺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9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及35例正常人进行血浆DD水平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组较正常对照组DD水平明显增高,肝硬化失代偿组显著高于肝硬化代偿组和正常对照组;肝硬化腹水组和无腹水组DD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DD水平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血浆DD水平可早期了解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亢进的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出血预测、预后估计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丹参注射液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4年8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其中未用药组56例,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用药组60例,围手术期给予丹参注射液预防性治疗。术后第7、14天,两组患者均行患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了解DVT形成情况及两组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未用药组中有23例DVT阳性,DVT的发生率41.1%,用药组中有11例DVT阳性,DVT的发生率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用药组近端DVT的发生率为14.3%,用药组近端DVT的发生率为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未发现术中术后出血增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可显著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寻求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方法。方法选择经内科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拟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围手术期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围手术期不同时点心率(HR)和心率变异(HRV)、心率变异总功率(TP)、低频(LF)、高频(HF)、LF/HF、uHF(HF/TP)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围手术期各时点HR明显降低,TP、LF、HF、uHF(HF/TP)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F/HF变化不明显。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后心肌缺血状况改善,迷走神经功能恢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达到了良好的平衡,提高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使用丹参制剂对THA术后失血量和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对我院行单侧初次THA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术前用药组和术后用药组,术前用药组68例,术后用药组50例。通过Gross方程,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术前术后红细胞压积和输血量,计算2组患者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并比较2组DVT的发生率。结果:术前用药组总失血量平均1756ml,隐性失血量平均523ml,术后用药组总失血量平均1398ml,隐性失血量410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术后DVT发生率,术前用药组为22.1%,术后用药组为1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丹参制剂可增加THA手术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使用丹参制剂的时机对术后DVT的发生率无影响,术后使用丹参制剂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差异性物种组成,为研究丹参根际微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以同一地块种植的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的根际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菌落特征及差异性物种。结果: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在根际真菌上群落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盘菌纲、盘菌目与肉座菌科为其二者的差异性物钟。结论: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对根际真菌的定殖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王晋  马成禹 《中国药学杂志》1996,31(12):730-732
 目的:观察、比较了丹参粉针、丹参注射液加速德定性实验(370C,RH75%)后的色泽、澄明度,主成分丹参素的降解百分率以及杭血小板聚集功能,判断何者稳定性更佳。方法:丹参素含量测定采用反相HPLC,流动相未用甲醉-醋酸水(7:1)。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采用Born法。结果:粉针剂中丹参素降解百分率(3个月为0.58%;6个月为2.03%远低于注射液(3个月为11.1%;6个月为16.0%低剂蚤组粉针剂与注射液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差异,中、高剂黄组粉针剂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注射液(P<0.05,P<0.001)。结论:丹参粉针剂穗定性优于注射液(理化性质及药效学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金匮肾气丸加减配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CPHD住院患者150例,按病历尾号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服用加减金匮肾气丸.2组均治疗14 d.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心功能,并进行血气分析及心脏指数、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SP)及外周阻力心收缩力(peripheral resistance heart contraction force,BPPaO2)、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O2)检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69/75)、对照组为78.7%(59/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2,P=0.020).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I级患者37例(49.3%)明显多于对照组的24例(32.0%)(χ2=7.368,P=0.001).治疗后,观察组心脏指数[(4.82±1.57)L·min-1·m-2比(3.76±1.30)L·min-1·m-2,t=6.542]、BPPaO2[(9.86±1.53)kPa比(8.53±1.40)kPa,t=5.956]、SaO2[(99.65±2.83)%比(96.03±5.47)%,t=7.062]高于对照组(P<0.05),PASP[(4.01±0.53)kPa比(5.42±0.83)kPa,t=4.986]、PaCO2[(6.12±0.36)kPa比(6.37±0.34)kPa,t=5.02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匮肾气丸加减配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明显改善CPHD患者心肺功能,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疗法配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探讨预防性关节内注射丹参注射液对关节粘连的影响.方法 将24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盐水对照组(A组)、玻璃酸钠对照组(B组)、丹参治疗组(C组).手术切开右后膝关节,搔刮髌上囊前壁,切除大部分髌上囊后壁滑膜和髌下脂肪垫,术毕用长腿管形石膏固定右后肢膝关节于伸直位.每只动物采用的药物品种及剂量分别是:A组注生理盐水0.3 ml、B组注玻璃酸钠0.3 ml、C组注丹参注射液0.3 ml,共4次.4周后空气栓塞处死动物,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关节腔行大体观察、髌上囊滑膜组织的组织学观察和总胶原含量检测.结果 关节活动度B、C组大于A组(P<0.01),B、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关节粘连计分B、C组均于小A组(P<0.01),B、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髌上囊前壁滑膜病变组织学计分B、C组均小于A组(P<0.01),B、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髌上囊前壁滑膜组织总胶原含量B、C组小于A组(P<0.01),C组小于B组(P<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关节内注射能有效预防关节粘连,且与玻璃酸钠的效果类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2 2例用电针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2 0例口服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 2组均 1 0日为 1个疗程 ,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4% ,对照组为 45 .0 %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 )。结论 电针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 ,改善患肢的淋巴循环和局部微循环 ,促进巨噬细胞活性和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凋亡 ,减轻瘢痕增生 ,从而缓解上肢淋巴水肿症状  相似文献   

19.
高卉  阮明凤  龙浩成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89-249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1)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肾损伤的作用,以及丹参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CN)、假手术对照组(SO)、梗阻性黄疸组(OJ)、丹参治疗组(OJ SM)。分别于手术后7 d和14 d两个时段检测血浆ET-1,TB,DB,BUN,Cr水平,同时对肾脏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与CN组和SO组比较,OJ组大鼠血浆ET-1,TB,DB,BUN,Cr水平明显升高(P<0.01),同时伴有肾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丹参治疗可使血浆ET-1,TB,DB,BUN,Cr水平明显降低,与OJ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明显减轻。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大鼠血浆ET-1明显升高,与BUN和Cr呈正相关;丹参通过降低血浆ET-1水平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不同器官-根(周皮、韧皮部和木质部)、茎、叶、花序中总丹参酮、总酚酸、总黄酮的积累规律,旨在为丹参的规范化种植、适时采收、药用部位的扩展、药材质量控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不同器官不同生长时期总丹参酮、总酚酸、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丹参根(周皮、韧皮部和木质部)、茎、叶、花序中均含有总丹参酮、总酚酸、总黄酮,这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随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3种有效成分在根、茎、叶中呈现不同的积累规律;就同一部位而言,同一种有效成分在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总体上白花丹参各药用成分含量大于紫花丹参.结论 丹参根、茎、叶、花序中均含有较高的总丹参酮、总酚酸和总黄酮,在不同生长时期,其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可在药用成分含量较高时期分别采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