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常见的胸腔积液。在治疗中常有纤维凝块产生,形成分隔与多房积液,使治疗难度增大。现将我院采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直接感染及胸膜对结核杆菌感染产生高度变态反应而发生的炎症,为最常见的一种胸膜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大量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除在正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之外,积极抽出胸腔积液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若抽液不及时,易造成胸膜粘连、肥厚及包裹性积液,重者可形成慢性脓胸。对本病我科多采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方法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合并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同时加强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5,(6):470-47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CA-125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胸腔积液中CA-125指标并监测其变化。结果:胸腔积液CA-125在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6%和79.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2周后CA-125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胸膜炎抗肿瘤治疗3周后CA-125阳性率73.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CA-125在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不大,但动态观察胸腔积液CA-125变化对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年龄趋于低龄化,青少年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本所去年收治住院患者548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47例,约占本所住院患者总数的27%,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刚发病时大多数按感冒治疗,常由于治疗不当,治疗不及时或者误诊等因素导致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纤维分隔,使脏层、壁层胸膜发生粘连、增厚,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30例老年患者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老年组30例和非老年组34例胸腔积液的病因分布、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主要原因为:恶性胸腔积液9例(30.0%),漏出液7例(23.3%),肺炎旁胸腔积液6例(20.0%),结核性胸膜炎5例(16.7%),原因不明3例(10.0%);非老年组的主要原因以肺炎旁胸腔积液(50.0%)、结核性胸膜炎(26.5%)为主。老年组患者结核性胸膜炎以呼吸困难、咳嗽为主要症状,仅40%有发热症状,疗效与非老年组基本相同。结论:老年胸腔积液主要原因为恶性胸腔积液、漏出液、肺炎旁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且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症状不典型,经治疗预后比较好。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恶性胸腔积液预后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CA125含量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CA125水平及腺苷脱氨酶(ADA)水平。结果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CA125含量水平显著升高,其阳性率为92.5%,高于胸腔积液ADA阳性率(75%)。结论胸腔积液CA125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敏感性高,但缺乏特异性,联合胸腔积液ADA检查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联合LDH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9年3月在某院收治的119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确诊有70例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组,49例患者为非结核性胸膜炎组,研究患者的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以及LDH,LDH、胸腔积液CEA、ADA的单一检测以及三者试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胸腔积液CEA水平明显低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阴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97.14%vs 14.29%,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胸腔积液ADA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且阳性率也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64.29%vs 0%,P0.05);胸腔积液CEA、ADA与外周血LDH联合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其他单一检测法(P0.05)。结论:胸腔积液CEA、ADA联和外周LDH特异度较高,能够明显提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外科手术对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价值。方法分析胸腔穿刺留置深静脉管反复抽胸水及胸腔内注药、胸腔镜及胸膜剥脱手术方法。结果置管法治愈率86%,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外科手术治愈率达100%。结论置管法适于早期患者,多在2周内,积液内无分隔。病程较长,炎症反应强,积液内部大量纤维分隔患者外科手术方法为首选,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电视胸腔镜(VATS)和开胸胸膜剥脱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膜间皮瘤与结核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996~2007年12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胸膜间皮瘤临床较少,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结论:胸膜间皮瘤初始症状与结核性胸膜炎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有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A125水平在胸腔积液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入住我院并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CA125水平和腺苷脱氨(ADA)的水平。结果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CA125含量显著升高,且其阳性率高达92.0%,结果明显高于胸腔积液ADA阳性率(78.0%)。结论胸腔积液CA125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但同时对其缺乏特异性,需要联合胸腔积液ADA检查方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率,CA125水平在胸腔积液检测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糖类抗原125(CA125)含量检测对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速率法分别检测我院114例渗出性胸膜炎(82例结核性、32例肿瘤性)患者的胸腔积液CA125水平和ADA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在82例结核性胸膜炎组中胸腔积液CA125含量水平升高,其阳性率为96%(79/82),高于胸腔积液ADA阳性率71%(58/82)。在32例肿瘤组胸腔积液中CA125含量水平亦升高,与结核性胸膜炎CA125含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积液CA125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缺乏特异性,但敏感性高,与胸腔积液ADA联合检测对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率有帮助,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16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规则抗结核、胸腔穿刺抽液及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并选择同期100例患者,采用规则抗结核、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胸膜增厚程度、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以及发生胸膜粘连病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中具有辅助及促进胸腔积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和增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缃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72-73
目的:探讨胸腔穿刺手术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胸腔穿刺术抽胸腔积液后胸腔注射尿激酶;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腔积液,胸腔内不注射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膜肥厚、粘连程度。结果:治疗组胸膜肥厚、粘连程度痊愈或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粘连肥厚的患者治疗上可以考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促进胸膜肥厚、胸膜粘连痊愈或减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表达水平,并探讨FIB、D-D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院就诊且经胸腔镜确诊的134例胸腔积液患者;采集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液,检测其血浆FIB、D-D表达水平,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FIB、D-D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胸腔积液患者分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组、恶性胸腔积液组,比较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组、恶性胸腔积液组的血浆FIB、D-D表达水平及阳性率。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血浆FIB、D-D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相关性。结果 (1)134例胸腔积液患者中,经病理诊断后确诊86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FIB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7.91%、56.25%、70.15%,D-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70%、41.67%、73.13%。(2)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组的血浆FIB、D-D表达水平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 0.05),其FIB阳性率(77.91%)、D-D阳性率(90.70%)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的43.75%、60.42%(P 0.05)。(3)经相关性分析,血浆FIB、D-D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均呈正相关。结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浆FIB、D-D表达水平普遍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浆FIB、D-D来鉴别区分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途径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 探讨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T-Spot-TB 试剂盒对 164 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 102 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的斑点形成细胞数 (SFC), 采用诊断试验比较胸腔积液与外周血 ELISPOT 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胸腔积液与外周血 ELISPOT 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47 和 0.905; 胸腔积液 ELISPOT 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95.1%)高于外周血(89.0%); 特异度(90.2%)也高于外周血(88.2%)。结论 胸腔积液较外周血 ELISPOT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腺苷脱氨酶( ADA)测定在正常范围内的胸腔积液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ADA测定正常的胸腔积液患者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观察治疗后胸腔积液吸收情况及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结果胸腔积液明显减少29例,胸腔积液无明显变化8例,胸腔积液明显增加3例。结论 ADA测定正常时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腔积液 ,临床并不少见 ,而该患者胸腔积液近 2年时间 ,作胸穿 1 7次 ,累计抽出血性胸水 1 50 0 0ml,均诊断为①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 ,②肺癌 ?。经抗痨治疗 ,症状时轻时重 ,而患者无贫血、凝血功能障碍 ,全身情况良好。后经剖胸手术 ,证实为自发性血气胸。1 临床资料某男 ,38岁 ,鹿邑县玄武镇农民 ,1 6个月前突感胸疼气促 ,3d后在我院摄胸片 ,显示大量胸腔积液 ,胸穿抽出血性胸水 80 0ml,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 ,经抗痨 ,抽胸水等治疗 3个月无好转。先后转地区、省人民医院均诊断为 :①结核性胸膜炎、胸腔…  相似文献   

18.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干性胸膜炎的进一步发展,人体对结核处于变态反应状态时,胸膜受结核菌的感染,对结核菌蛋白成分处于高度过敏状态,易引起渗液。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易形成胸膜肥厚或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或结核性脓胸,给治疗带来困难,严重者影响肺功能。因此,加快胸水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结核性胸膜炎按胸腔积液处理方法分为A组24例,B组9例,C组7例。A组抽吸胸腔积液,口服泼尼松治疗;B组自行吸收胸腔积液并口服泼尼松;C组自行吸收胸腔积液,未服用泼尼松,观察3组疗效。结果A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短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100.0%,均高于B组的88.9%和C组的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行胸腔积液抽液联合口服泼尼松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积液分隔的疗效。方法: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并积液分隔5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6例。穿刺引流尽胸腔积液后,治疗组胸腔注入尿激酶20万U+NS40mL,对照组胸腔注入玻璃酸酶1500U+NS40mL。3~5d后再次胸腔穿刺引流尽胸腔积液,观察2组用药前后积液范围、积液深度、用药后引流量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积液范围减少的有效率59.26%,较对照组30.77%有显著性差异(P〈0.05)。引流量:治疗组有效率77.78%,较对照组30.7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积液分隔是一种简便、有效、较为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