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涤痰祛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痰瘀同源理论出发,论述了痰瘀交结的病理机制,认为痰瘀在致病过程中往往交结为患,且痰瘀交结是缺血性中风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并通过前期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了痰瘀交结贯穿于缺血性中风发生发展的始终,故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时应痰瘀同治,双管齐下,方为正法,为涤痰祛瘀法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军教授治疗脑病痰瘀交结证用药特点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李军教授治疗脑病痰瘀交结证的用药特点。方法:首先论述了李军教授对脑病痰瘀交结证病因病机的认识,然后对其用药特点作了简要介绍。结论:痰瘀交结是诸多脑病发生的重要病机,临床上应采用痰瘀同治之法精当遣方选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眩晕痰瘀交结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临证辨治及选方用药特点。方法搜集资料完整的病例共464例,分为痰瘀交结证组与非痰瘀交结证组;比较2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痰瘀偏重及兼夹证型的差异;同时对包含有症状、体征、理化指标及舌脉等35项证候特征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痰瘀交结证组191例(占41. 16%);与非痰瘀交结证组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并且痰瘀有偏重,兼夹证型中肝阳上亢型比例最高; 35项症候因素结果显示:脉滑、脉涩、舌下脉络、高脂血症、舌面颜色、头晕目眩、高血黏度、舌苔厚度、肢体麻木9项因素与眩晕(痰瘀交结证)相关性最显著。结论眩晕痰瘀交结证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痰瘀贯穿病程始终,临证主张痰瘀同治,并需根据痰瘀偏重及兼夹证型不同,给予相应治疗,方可切中病机,显示疗效。  相似文献   

4.
痰瘀致毒与中风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诸多脑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形成“痰瘀交结致毒”这个病机,阐述了痰可生瘀、瘀可生痰、痰瘀互结从而引起颅脑痰瘀交结;痰饮致毒、瘀血致毒、痰瘀互结致毒致使毒邪痹阻脑内;以及痰瘀毒邪如何引起中风的机理。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李军教授从痰瘀论治脑病验案三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痰浊与瘀血皆为气血津液代谢异常而致 ,在生理上津血同源 ,在病理上痰瘀交结 ,变化多端。痰瘀为脑病的基础病机 ,在其治疗中应重视从痰瘀论治。  相似文献   

6.
李军教授善用活血涤痰法治疗疑难病,结合长期临床实践从基础理论角度总结出痰瘀交结证的症状、病机、治法,对痰瘀交结八种临床证型的细微差别有自己独到的认识。通过研究李老师中医脑病临床诊疗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脑病痰瘀交结证的临床辨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李军  白海侠 《陕西中医》2007,28(2):184-186
目的:探讨脑病痰瘀交结证的临床辨治。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诸多脑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形成“痰瘀交结”的病机,临床治疗痰瘀同治,根据证情的寒热虚实变化,适宜配合温清消补诸法予以遣方用药,归纳总结了清热化痰、活血熄风等八种常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痰瘀致毒与中风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经验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诸多脑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形成"痰瘀交结致毒"。痰可生瘀、瘀可生痰、痰瘀互结从而引起颅脑痰瘀交结;痰饮致毒、瘀血致毒、痰瘀互结致毒致使毒邪痹阻脑内;痰瘀毒邪引起中风。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李军教授对于高血压病病因病机及论治思路的新见解,认为痰浊、瘀血与高血压病关系密切,且痰瘀交结是其病机关键;归纳了高血压病的论治思路为痰瘀同治,同时需根据证情配以温清消补诸法;提出从痰瘀论治高血压病可以结合其现代研究成果,实现中西医的密切结合,提高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毒邪致病损伤肺络贯穿肺胀的始终而最终成为肺胀神昏发病的重要病机,肺胀神昏发病的毒邪主要有痰毒、瘀毒和热毒,常形成痰、瘀、热毒相互交结上蒙神窍,为临床从毒论治奠定基础。治瘀痰之毒之法可为肺胀神昏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抵抗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临床实践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指出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理实质在于脾虚不能散精,痰浊、瘀血、痰瘀毒交结以及气阴两虚等方面,意在为中医防治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采用豁痰祛瘀汤佐治缺血性脑卒中痰瘀交结证患者,并探讨了其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痰瘀交结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痰瘀互结证患者120例,主症:半身不遂,口舌  相似文献   

13.
痰瘀交结证在诸多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更为常见,强调治疗需痰瘀同治,治瘀勿忘治痰,治痰要祛瘀,根据证情遣方用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中医学传统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临床研究,探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提出脾虚痰阻血瘀为血管性痴呆的基本病机之一;详细论述了脾虚痰阻血瘀导致痴呆的发病机理,并认为脾虚痰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三者可以相互转化,互相交结为病。  相似文献   

15.
女性免疫性不孕症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振雯 《四川中医》2001,19(8):9-11
本文对女性免疫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作了探讨,并将其分为阴虚火旺型、阳虚痰浊型、瘀毒交结型,结合兼证三个证型进行施治,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癌性胸水属中医“癌性悬饮” ;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 ,本虚为脏腑虚弱、气化失调 ,标实为痰浊瘀毒聚结 ,水饮停蓄 ,治疗当急则救标 ,缓则治本 ,内外并治。临床可又分为水饮壅塞 ,痰瘀交结 ,气虚等证型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痰瘀论治中医脑病重点研究室是陕西中医管理局2008年批准的陕西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之一。本研究是以陕西中医学院为依托,联合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共同组建的临床、科研开发实体。本研究室通过长期以来对中风病、头痛、眩晕以及痴呆、痫证、颅脑水瘀证、中风先兆症、卒中后抑郁症等脑病的观察研究,提出以痰瘀交结做为中医脑病的基本证型,以涤痰化瘀法作为基本治法的观点,并首先建立国内外认可的痰瘀交结证数字化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估标准,采用“以方佐证”的方法,检验辨证准确性,在中医药研究领域采用循证医学及多中心RCT的临床研究方法。倡导传统脑病痰瘀交结论治学说。  相似文献   

18.
癌性胸水的中医病机认识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癌性胸水属中医“癌性悬饮”;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为脏腑虚弱,气化失调,标实为痰浊瘀毒聚结,水饮停蓄,治疗当急则救标,缓则治本,内外并治。临床可又分为水饮壅寒,痰瘀交结,气虚等证型。  相似文献   

19.
<正>癫痫属中医"痫症"范畴,现将近年来中药治疗癫痫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癫痫的主要病机为风阳痰瘀,蒙闭清窍,壅塞经络,神明失守。治法主要有熄风化痰法、祛瘀辟浊法、镇惊安神定志法、补虚法等,还有从痰论治、从瘀论治、从风论治、从肝论  相似文献   

20.
夏洪晨  陆斌 《中医药导报》2019,25(20):139-141
陆斌认为局限性硬皮病的病机为脏腑亏虚、整体失调,风寒湿邪侵袭、脉络瘀阻,久痹痰瘀交结、耗损气血,临床治疗中重在调节阳气,采用前后交替取穴法,取背俞穴调治整体、阿是穴疏通局部、脾胃经穴补益气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