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以下简称“九字文”)见于《素问》2个章节中。《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  相似文献   

2.
脾者为后天之本,古人非常重视脾的养生,然而各个时期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唐代以前的关于脾主运化的养生观点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等医学典籍中。同时唐以前道教神仙文化颇流行,金丹之类如寒食散类药物及医方盛行,文献亦多。而其关于脾的养生亦是散见于神仙方术之书中。隋唐时期受"唐主土德"思想影响开始关注脾胃养生,孙思邈在其著述中《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与《备急千金翼方·养性》、《备急千金翼方·退居》、《孙真人摄养论》对此的探讨较多。本文从养生理论以及养生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对中医养生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中医历代文献常以脾阳、肾阳概言肝阳,导致临床上肝阳虚证常被忽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本文介绍郑清莲教授活用逍遥散方论治肝阳虚经验。方法:跟随郑老临证学习,对肝阳虚证病机及临床特点分析,提出以逍遥散方论治肝阳虚。结果:肝气久郁,肝疏泄不及,阳气被遏,可致肝阳(气)虚。治疗上秉承《内经》"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之旨,以逍遥散方加减,其简明精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魏执真教授在糖尿病内热伤阴耗气日久导致气阴两虚病机的基础上,认为"脾运太过"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在传统养阴清热法治疗的基础上,受《素问·藏气法时论》"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启发,主张运用缓脾之法治疗糖尿病,尤其是对于具有消谷善饥、口干喜饮、便秘、烦急眠差等阴津亏虚、胃腑燥热症状者,并创制糖尿病验方缓脾方。  相似文献   

5.
逍遥散首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九·治妇人诸疾》,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主治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等肝郁血虚脾弱证[1].该方以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芍药养血和营以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脾健不为肝乘;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急;生姜降逆和中;薄荷助柴胡散肝之郁热[2].裴瑞霞教授系陕西省名中医、西安市首届名中医,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首届全国名中医高上林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载,临床经验颇丰,尤其善于运用"和法"论治各种杂病.笔者(第一作者)师从裴教授,有幸亲聆教诲,现将其运用逍遥散治疗杂病验案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逍遥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治妇人诸疾》,原方由柴胡、芍药、白术、当归、茯苓、薄荷、生姜、甘草组成,为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名方。适用于肝郁脾虚之两胁作痛,头目眩晕,口干咽燥,神疲食少,或寒热往来,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等症。逍遥散自创立以来,不断有所发展。薛己《内科摘要》在逍遥散原方中加入丹皮、栀子,名曰加味逍遥散(一般称为丹栀逍遥散),用于肝郁有热者;《医略六书·女科指要》则在逍遥散中加入生地黄或熟地黄,名黑逍遥散,用治肝郁脾虚,妇女崩漏,脉弦虚数者。近代医家亦有所发挥,将本方用于高泌乳血症、…  相似文献   

7.
壮乡医话     
<正> 疏肝与柔肝治肝之法,前贤留下极为丰富的经验。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难经》:“损其肝者缓其中”。《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清时王泰林在《西溪书屋夜话录》分有肝气、肝风、肝火三大证治,提出治肝三十法。这些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逍遥散是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的一首方剂,由柴胡、当归、芍药、茯苓、白术、炙甘草6味药组成,加生姜、薄荷同煎,达疏肝健脾养血之功,方证对应,主治肝脾不调证,历代医家无不对其推崇备至,是当之无愧的调和肝脾第一方。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上,即气与血的关系。肝脾失调是最常见的复杂证候之一,辨证时不容忽视。逍遥散能通过调整机体内气与血的关系,以达到健脾养血、调肝体治肝用之目的。昆明姚氏医学流派善用逍遥散一方广治多种妇科疾病,更有以该方为基础方拟创了"五子逍遥散"、"二至逍遥散"、"艾附逍遥散"等多个经验处方,以血为本,以气为动,灵活多变地调理肝脾,使肝平脾旺,气血顺畅。  相似文献   

9.
逍遥散临床应用进展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苏孝共(325000)逍遥散出自《和剂局方》,原方义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眩晕,口燥烟干,疲乏食少或见寒热往来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等。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炙甘草、茯苓、生姜、薄荷组成,具有疏...  相似文献   

10.
"逍遥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乃调和肝脾之名方。张大伟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注重辨病施治、异病同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医学理论,把逍遥散与月经病紧密相连,依据患者兼证遣方用药,疗效明显。本文将从逍遥散与月经病的联系、病案举隅、临床体会等方面简述张大伟教授运用逍遥散化裁治疗月经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八味逍遥散又称丹栀逍遥散,是调和肝脾剂,由逍遥散化裁而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逍遥散治"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作用,主治肝脾血虚证[1]。随着病程的发展,肝郁血虚日久,则郁热化火,需在养血健脾  相似文献   

12.
丹栀逍遥散根据《医部全录》所载方药为:炙甘草1.5g、当归3g、芍药3g、茯苓3g、炒白术3g、柴胡1.5g、炒栀子1.5g。其功效为调和肝脾、清热凉血。原主治肝脾血虚有热,遍身搔痒,或口燥咽千,发热盗汗,食少嗜卧,小便涩滞,瘰疬流注等。笔者在临床应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丹栀逍遥散源于明·薛己《内科摘要》,由逍遥散方加牡丹皮、栀子而成。吴生元教授总结风湿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机,认为"七情致病"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他擅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痹病,在原方基础上加减配伍,对证属肝脾血虚内有郁热具有良好疗效,扩大了此方的适应证,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肝体阴用阳 ,易动而难静。肝阴肝血一旦不足 ,肝气既可乘脾 ,亦可上而冲心 ,或上而侮肺 ,任其纵横 ,所以肝无单纯之虚证 ,以虚实兼夹为常见。《内经》治肝有三法 ,“肝欲酸” (《素问·五藏生成》) ,“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以辛补之 ,酸泻之” (《  相似文献   

15.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内含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炙甘草、煨生姜、薄荷,此方以疏肝解郁为主,结合养血柔肝、健脾助运之法,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功效。原方去煨生姜、薄荷,加牡丹皮、栀子,又名"加味逍遥散",增加了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肝郁化火,血虚脾弱证,证见烦躁易怒,两胁作痛,头痛目涩,颊赤口干,或少腹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者。一般  相似文献   

16.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治疗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笔临床以逍遥散加减治疗妇科疾病,疗效满意,兹举例以阐其微。  相似文献   

17.
《中医基础理论》六版教材以“木不疏土”来概括肝脾的病理关系,《中医诊断学》以“肝郁脾虚证”来描述肝脾常见证候,《中医方剂学》以逍遥散或痛泻要方统治肝脾失调证。笔者认为,仅如此理解肝脾失调有失全面。  相似文献   

18.
裘昌林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逍遥散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用以治疗肝郁血虚证的名方,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芍药补血养肝,白术、茯苓健脾理中,薄荷、生姜疏散条达,甘草和中健脾。肝脾调则气血和,人逍遥,故逍遥散是调和肝脾、调养气血的代表方。《内科摘要》在此基础之上加牡丹皮、栀子2味,即为丹栀逍遥散,用于肝郁血虚内热之证。裘昌林主任医师辨治围绝经期失眠从肝入手,以丹栀逍遥散加减化裁,疗效较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之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干咽燥、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或寒热往来、舌淡红、脉弦细者.  相似文献   

20.
加味逍遥散又名丹栀逍遥散,是《内科摘要》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逍遥散(当归、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基础上加牡丹皮、栀子组成,具有舒肝清热,健脾养血功能,主治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笔者临证改用汤剂,加减辨治多种妇科疾病,投之多效,现举例报道于下。 1 原发性痛经并不孕症 李某,女,30岁,1997年3月12日初诊。自述月经提前10天,有时月行两次,量少色紫有块,行而不畅,每次经前小腹坠胀剧痛难忍,胸胁胀满,乳房胀痛不可触,头痛心烦,神疲食少,结婚6年未孕。经妇科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