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应用套管针作连续阻滞从麻醉效果与维持时间两方面满足长时间断指再植术和术后镇痛的需要。方法:收集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次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将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和维持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治疗麻醉过程中使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提高麻醉的效果和麻醉持续的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锁骨上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肢)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断指(肢)再植肢体的存活率。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断指(肢)再植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改良锁骨上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A组)和单次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组),A组术后连接PCA泵行自控镇痛,B组术后按需肌注曲马多100mg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记录两组再植指的血运情况、再植指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及再植指成活率。结果 A组麻醉镇痛有效率达93.3%;B组麻醉镇痛有效率60%。血液循环比较:A组术后再植指指腹充盈红润、弹性皮温正常;B组发现4指颜色苍白,弹性差。A组再植指成活率100%;B组再植指成活率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锁骨上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提高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有效地提高断指(肢)再植肢体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叶泽明 《北方药学》2012,9(6):41-42
目的:观察经腋连续臂丛阻滞自控镇痛(PCA)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急诊单纯切割离断伤行断指再植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L组行臂丛阻滞后经腋鞘内置管,术后行连续臂丛自控镇痛,M组行臂丛阻滞,术后行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评估两组病人术后两天的镇痛效果及观察两组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T组在术后4、8、12、24、48h时间段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M组;L组术后再植指指腹红润,弹力正常;M组有5指发生颜色苍白,弹力减低。L组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温度差以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M组;L组成活率明显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臂丛阻滞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明显优于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并可减少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了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臂丛阻连续镇痛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应用对镇痛的积极效果。方法选择80例上肢单指完全离断伤行断指再植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6~5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皮下镇痛方式,治疗组采用臂丛阻连续镇痛方式,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采用连续臂丛阻滞镇痛的治疗组,静脉乳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体征恢复加快,麻醉效果更为理想。结论连续臂丛阻滞镇痛能有效降低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连续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急诊ASA Ⅰ~Ⅱ级单指断指再植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为连续锁骨下臂丛阻滞,B组为单次常规臂丛阻滞.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术后0.5、2、8、12、24、48 h的镇痛效果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前期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A组VAS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刺激器的引导下,连续锁骨下臂丛阻滞留置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静脉镇痛,利于再植术后镇痛管理及再植的成活.  相似文献   

6.
陈利维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394-3395
目的:探讨用留置针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及其优点。方法:65例拟行上肢外科手术的病人用18#静脉留置针行臂丛神经阻滞,留套管在臂丛神经鞘内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其麻醉阻滞效果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麻醉阻滞效果满意,术中生命指征平稳。结论:用18#静脉留置针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凤莲  王亮 《江西医药》2007,42(1):58-59
目的 观察不同的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行急诊断指再植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所有患者行肌间沟连续臂丛麻醉.随机分为:A组术后静脉接全自动注药泵,配方为曲马多700mg 氟哌利多5mg 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术后肌间沟留置管接全自动注药泵,配方为1%罗派卡因20ml 芬太尼0.4mg 生理盐水至100ml,待药物用完后撤注药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评分,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血栓率及成活率.结果 B组的镇痛效果比A组确切,并且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明显优于A组,手术成功率为96%显著高于A组的84%.结论 经肌间沟连续阻滞自控镇痛,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用外周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针刺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断指再植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断指再植的小儿患者50例均等分为两组,均采用基础麻醉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Ⅰ组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腋路臂丛神经阻滞。Ⅱ组采用传统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两组穿刺点均用两点法麻醉。神经阻滞药物为0.375%罗哌卡因(耐乐品0.75%)注射液,按3 mg/kg给药。完成阻滞后记录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效果,维持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在基础麻醉下阻滞起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阻滞成功率Ⅰ组显著高于Ⅱ组,阻滞维持时间Ⅰ组显著长于Ⅱ组(P<0.05)。结论小儿断指再植手术在基础麻醉下使用外周神经刺激仪,施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较准确的实施,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对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某院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9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应用肌间沟臂丛阻滞,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不同时刻的HR、MAP、SpO2水平与对照组并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用BD套管留置针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26例。方法择期行上肢外科手术的患者用20G或24G静脉BD留置针行臂丛神经阻滞,留置针在臂丛神经鞘内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其麻醉阻滞效果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所阻滞效果满意,术中生命指征平稳,21例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结论用BD留置针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外科手术及其术后镇痛中操作方便,效果满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断臂及断指再植手术在我院多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由于再植手术的时间较长,传统的单次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往往失效,又得采取别的麻醉方法,这就造成了患者精神上的痛苦以及经济上的损失。我院近3年来对这一类手术采取留置套管针行腋路臂丛神经连续阻滞的麻醉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自控肌间沟镇痛(PCBA)对乳酸(LA)及患肢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间接反映PCBA对断指再植术后血供的影响。方法三指以上完全离断或断腕的再植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5例。采用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并留置套管针。手术结束后,A组患者行术后PCBA。镇痛剂:0.25%罗哌卡因+0.5mg芬太尼稀释至100mL,速率:2mL/h。B组患者术后按需肌注盐酸哌替啶48h。观察两组LA、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乳酸浓度均升高(P<0.05),且B组术后各时点乳酸浓度均较A组升高(P<0.05)。A组所有患者术后再植指指腹红润,平均SpO297%;B组有10指颜色苍白,平均SpO291%。两组比较,P<0.05。A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B组[(1.25±0.13)svs.(3.67±0.22)s,P<0.05)。结论PCBA可减轻无氧代谢,降低LA水平,改善断指再植指血液循环,有利于再植物的成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加臂丛神经阻滞与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患儿断指再植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急诊断指再植术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为氯胺酮-丙泊酚加臂丛神经阻滞;B组为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手术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评价麻醉效果以及苏醒期反应.结果 术中,B组MAP和HR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的SpO2和RR值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氯胺酮、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A组苏醒较快且平稳,苏醒期精神症状少(P<0.01).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加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患儿断指再植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刺激定位仪引导下行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行上肢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在神经刺激定位仪引导下刺激并阻滞锁骨上臂丛神经,对照组采用静脉穿刺套管针行常规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神经阻滞及镇痛效果。结果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在术后4h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在术后8h、24h、48h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在术后4h无差异,观察组术后8h、24h、48h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刺激定位仪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静脉穿刺套管针阻滞法,前者定位准确,无套针滑脱危险,术后镇痛效果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右美托昧定对再植断指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在连续臂丛阻滞下完成急诊断指再植术60例均分为两组:D组术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续以0.5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和芬太尼合剂作为对照.记录手术第1、2、3和7天再植断指成活情况,测定血浆TNF-α、IL-10和IL-1浓度.结果 术后第2、3和7天,D组再植断指成活率高于C组(93.3% vs.86.7%、90.0% vs.83.3%和90.0% vs.83.3%)(P<0.01).术后第2、3天,D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C组,第7天低于C组(P<0.01);术后第2、3和7天,D组TNF-α和IL-1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结论 臂丛阻滞下行急诊断指再植术中辅用右美托咪定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再植断指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静脉术后镇痛镇静应用于显微外科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60例断指再植术后静脉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总结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断指再植病人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9~52岁,体重51~68kg。急诊ASAⅠⅡ级。1.2 麻醉方法及术后镇痛方法全部病人手术麻醉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肌肉沟法+腋路法),注入1%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或者罗派卡因)+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30~35ml,时间长者酌情多次臂丛神经阻滞。术中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与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在小儿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儿6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行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方案,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方案.记录2组麻醉前、插入气管导管或置入喉罩时、麻醉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2组疼痛情况和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入喉罩和麻醉后心率高于麻醉前,对照组插入气管导管和麻醉后HR、MAP均高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置入喉罩和麻醉后心率、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阻滞联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应用于断指再植术中镇痛效果较好,术后不良反应消失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臭氧大自血疗法对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外科在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和术后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早期给予臭氧大自血疗法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断指指体成活时间、再植指体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术后换药次数、再植指体水泡指数、指体部分坏死数、断指皮温、末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再植区中心点血氧饱和度。结果 (1)观察组住院时间、指体成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换药次数、再植指体水泡指数、指体部分坏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17.21%,再植指体成活率(95.92%)高于对照组(8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3、7、10d断指末端皮温、再植中心点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患者早期给予臭氧大自血疗法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指体成活率及成活质量,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对再植断指血管危象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48例(324指)断指再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前术后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将本组病例分为:术前术后口服阿司匹林的观察组与术前术后未口服阿司匹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再植成活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再植成活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0.3%(P<0.05).观察组出现部分坏死4例(2.3%)少于对照组的30例(19.7%)(P<0.05).结论:阿司匹林对再植断指血管危象具有良好预防及治疗作用,显著提高再植断指成活率,降低部分坏死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俱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夜间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期间行断指再植术患者572例(640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6例(其中观察组318指,对照组322指),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时间、部位及成活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危象总发生率及夜间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断指再植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危象发生于夜间所占的比例较大,注重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夜间的护理,并对夜间发生血管危象进行有效处理可有效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