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35例残胃癌钡餐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讨残胃癌的钡餐造影影像临床特点,提高对残胃癌的认识。方法对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35例经病理确诊为残胃癌的患者的钡餐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残胃扩张、排空延缓16例;残胃缩小、胃腔狭小变形11例;胃壁浸润僵硬8例。行毕Ⅱ式手术的患者残胃癌发生率明显高于行毕Ⅰ式患者(26∶9)。结论残胃癌患者中年纪大、男性、病程超过15年(尤其是超过25年者)、行毕Ⅱ式手术均为残胃癌的高危因素。对高危患者,应定期随访观察,以发现早期残胃癌,争取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朱鸿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35+137-135,137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慢性阑尾炎患者的胃肠点片,以探讨胃肠钡餐造影在慢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所证实的38例慢性阑尾炎患者的胃肠点片。结果上述患者的点片上均有慢性阑尾炎的一种或多种X线表现。结论胃肠钡餐造影在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是有一定价值的,特别对异位阑尾有特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兵  薛时阳 《淮海医药》2004,22(3):204-205
目的 探讨 2 6例胃肠钡餐造影十二指肠球部情况 ,以冀提高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认识改变。方法 搜集 2 6例胃肠钡餐造影有十二指肠球部改变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8例球部龛影改变、1 2例球部畸形改变、5例未显影、1例球部充盈缺损改变。结论 胃肠钡餐造影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重要方法 ,对大多数病例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51例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仅采用症状与查体进行诊断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胃镜检查结果作为评定标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总准确率为80.0%,观察组患者诊断总准确率为9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局部炎症、溃疡以及占位性病变等不同疾病类型中,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能够良好表现具体病变状况,且临床操作较为方便,可充分保证临床诊断价值,确保对后期治疗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做过多例胃肠钡餐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等约占40%,还有60%均诊断为“未见器质性改变”。而这60%患者中有70%的患者肠道症状突出又无其它邻近器官的病变,他们对“未见器质性改变”的结论感到十分困惑,笔者有限的知识亦不能给他们做出解释,后来经胡品津教授“还胃肠一个平衡的动力”文启示,结合临床与实践,采用“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对120例患者进行诊治结合。得出了胃肠钡餐造影诊断的质疑;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62例疑似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得出,阳性55例,阴性7例,CT检出阳性56例,阴性6例,阳性检出率为96.43%,X线钡餐造影检出阳性54例,阴性8例,阳性检出率为94.44%,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CT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X线钡餐造影,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检查诊断效能较高,可更好的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工作中 ,笔者做过多例胃肠钡餐造影检查 ,明确诊断为“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等约占 4 0 % ,还有 6 0 %均诊断为“未见器质性改变”。而这 6 0 %患者中有 70 %的患者肠道症状突出又无其它邻近器官的病变。他们对“未见器质性改变”的结论感到十分困惑 ,笔者有限的知识亦不能给他们做出解释。后来经胡品津教授“还胃肠一个平衡的动力”文启示 ,结合临床与实践 ,采用“胃肠钡餐造影”检查 ,对 1 2 0例患者进行诊治结合 ,得出了胃肠钡餐造影诊断的质疑 :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8.
王健 《福建医药杂志》2004,26(4):119-119
针刺可使胃肠蠕动紧张者得以缓解,缓慢者得以增强,并可解除幽门痉挛。我们对46例胃肠道疾病患者采用针刺足三里的方法配合胃肠钡餐造影观察胃部机能变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曹磊  杨明发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64-1665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癌,胃镜及X线钡餐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04年2月经病理确诊胃癌住院患者126例,现对其诊断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在影像学上提高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故对其在螺旋CT和钡餐造影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方法 将42例术间病理确定为胃底贲门癌,并术前都接受了螺旋CT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CT报告作为CT组,钡餐检查结果作为钡餐组,两者综合作为CT+钡餐组。将三组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CT的检出率为92.86%,钡餐的检出率73.81%,CT+钡餐检出率100.00%。结论 CT+钡餐能大大提高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病例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X线诊断检查征象的观察,并分析患者的反流情况。结果 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食管反流病,能对患者反流的程度、形式、清除情况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论 X线钡餐造影的检查方法,能直接发现胃食管反流病,且操作简便易于患者接受,对临床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结肠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的分布情况和诊断价值.方法 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70例胃结肠癌患者(研究组)、4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TK1值,分析分布形态,计算基于参考值的阳性率,比较集中趋势,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偏度系数分别为4.975、0.836,研究组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37.14% vs 4.17%,P<0.01),研究组的中位数大于对照组(1.56 vs 0.91,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7,临界值为2.025 pmol/L时,阳性似然比为最大值17.8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37.14%、97.92%.结论 胃结肠癌患者的TK1值呈正偏分布,可能预示癌细胞和宿主细胞的增殖状态差异,其阳性率和中位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参考值为2.025 pmol/L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医学影像检查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36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术前钡餐和CT表现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例患者中按照Moss分期标准Ⅰ期1例,Ⅱ期5例,Ⅲ期21例,Ⅳ期9例。结论应用钡餐与CT检查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检出率,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前分期的确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常规钡餐检查与应用甘露醇钡餐检查在诊断慢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10~2006-10笔者所在医院钡餐检查后经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的162例慢性阑尾炎患者的有关资料。其中应用甘露醇钡餐检查112例,常规钡餐检查50例。结果两种钡餐造影方法阑尾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64%和52.00%。全部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162例病理诊断为慢性阑尾炎。结论两种方法对阑尾诊断符合率有明显差异,即应用甘露醇钡餐检查可明显提高慢性阑尾炎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CT表现。结果胃癌灶在CT上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29/38),软组织肿块(9/38)及异常强化(38/38)。结果螺旋CT能清晰显示胃解剖和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分型及肿瘤扩散范围,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32例胃癌的超声诊断分析,根据胃癌声像图及淋巴结和远处脏器转移情况定出TNM分期,并结合病理学基础,具有实际的临床价值,使之能合理手术,提高生存率,方法:对32例胃癌患者进行超声诊断,TNM分期,结合病理学基础,结果:超声TNM分期与病理TNM分期符合率为77.9%,结论:对胃癌的超声诊断,从而作出对胃癌浸润深度的测定,浸润范围的分析,周围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的判定,准确的作出TNM的分期,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准确分期,合理手术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萍  唐永明 《东南国防医药》2009,11(6):518-519,522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表达。方法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结果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达91%。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未检出端粒酶活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胃癌组织不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端粒酶参与各型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发生,在胃癌组织中高度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52例,分别采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和外科手术病理检查两种方法对其进行诊断,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以外科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胃镜活体组织检查中确诊率、疑诊率分别为93.4%和4.6%,两者病变形态中的BorrmannⅣ型和分化程度的判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对胃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胃癌全面评估时,仍然需要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主,才能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郑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18-3219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108例胃癌患者、50例慢性胃炎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Ang-2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Ang-2水平[(1539.0±449.3) ng/L]显著高于胃炎患者[(1044.6±246.1) ng/L,P<0.01]和健康体检者[(1075.6 ±228.2) ng/L,P<0.01].胃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Ang-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高于无转移患者(P<0.01).血清Ang-2水平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结论 血清Ang-2水平可以作为胃癌诊断的有价值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的发病情况。方法以600例老年人为研究组,3000例非老年人为对照组,通过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000例对照组中,2700例胃炎,46例胃溃疡,14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息肉l8例,胃食管返流45例,食管裂孔疝10例,胃平滑肌瘤4例,胃癌22例。600例研究组中,516例胃炎,20例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息肉6例,胃食管返流60例,食管裂孔疝10例,胃平滑肌瘤6例,胃癌54例。结论老年人胃溃疡、胃食管返流、胃癌发病率高于非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