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的关系。方法:62例高血压病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根据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以上或以下的标准将患者分为杓型组(34例)与非杓型组928例),以20例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浆Ang Ⅱ浓度。结果:非杓型高血压组血浆Ang Ⅱ水平显著高于杓型组,且血浆Ang Ⅱ水平与动态血压值正相关。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调节血压节律的重要系统,Ang Ⅱ可能参与夜间血压升高,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Ang 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43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白质疏松的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分为杓型、非杓型、超杓型、反杓型,计算各型患者中重度脑白质疏松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杓型、超杓型、反杓型高血压患者的重度脑白质疏松患病率均与杓型患者有显著性差异,而非杓型、反杓型分别与超杓型比较有差异,非杓型与反杓型比较无差异。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夜间血压较白昼明显下降的患者对脑白质疏松的程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杓型组,〈10%为非杓型组。结果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SBP)、夜间舒张压(DBP)比杓型组明显增高,非杓型组IMT明显大于杓型组,IMT与夜间SBP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导致IMT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昼夜不同时间用药,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的差异及其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非杓型高血压住院患者12例,均衡随机分2组。分别于8∶00及20∶00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于用药前及用药后d 3、d 7连续监测患者血压。用药前及用药7 d后取血测定血浆肾素(renin,Ren)、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结果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呈"昼高夜低、双峰一谷"现象,两峰值分别见于10∶00及18∶00;谷值见于2∶00。但患者昼夜血压差值缩小,杓型值仅为(4.10±1.74)%,呈明显非杓型特征。两时间点用药,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用药后可使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昼、夜均值、24 h均值明显下降(P<0.01)。但20∶00用药对患者夜间血压降低作用较快也较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非杓型血压节律(P<0.01);相反8∶00用药则使非杓型血压节律有加重的倾向。用药7 d后患者血浆Ren、AngⅡ及ET-1水平升高。结论昼夜不同时间用药,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无明显差异,但对血压的昼夜节律有显著影响。休息期用药,可使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学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近3年住院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按类型进行时间给药,随访2个月进行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正常血压节律87例,占43.5%;异常血压节律113例,占56.5%,其中非杓型占34.5%,反杓型占20%,超杓型占2%,中青年以正常血压节律为主,老年人以异常血压节律居多,治疗2个月,血压达标率72.5%,有71.68%的异常血压节律转为正常血压节律。结论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节律的检测,强化高血压药物的时间治疗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对心脏结构和肾功能损伤影响。方法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非杓型组,≥10%为杓型组。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并比较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节律及心脏结构、肾功能的特点。结果非杓型组24h收缩压、24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明显高于杓型组,非杓型组夜间血压变异显著高于杓型组,非杓型组左室重量指数高于杓型组,肾功能尿系列蛋白检出率非杓型组均显著高于杓型组。结论非杓型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节律类型较杓型组者更易导致左心室肥厚及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不同时间给予比索洛尔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60例非杓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早晨给药组(08:00)和夜间给药组(20:00),分别给药2.5~10 mg,对治疗8周前后的24 h动态血压、实验室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清晨给药和夜间给药均能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P<0.05),夜间给药组对患者06:00-09:00及21:00-24:00的血压控制幅度较早晨服药组明显增大。2组对患者的血常规和肝肾功指标无明显影响,研究过程中共发生3例不良事件,经统计2组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比索洛尔早晨给药和夜间给药均能安全有效的降压,夜间服药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的夜间和清晨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时间分别给予比索洛尔对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血压节律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观察比索洛尔(n=30)每日早晨(8∶00)给药2.5~10 mg、比索洛尔(n=30)每日夜间(20∶00)给药2.5~10 mg治疗8周后的降压疗效。结果:两种给药方法均能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全天血压(P<0.05)。两种给药方法在白天的血压控制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夜间血压的控制上夜间服药降压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夜间服药在血压节律恢复方面优于早晨服药(P<0.05),早晨服药组有10例恢复杓型,夜间服药组有19例恢复杓型。结论:比索洛尔的两种给药方式均能安全有效地降压,但对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服药优于早晨服药,更有利于血压节律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血压昼夜节律与心脏损害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力群 《贵州医药》2004,28(11):976-97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中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心脏形态及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将 2 6 7例高血压病患者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中夜间血压均值较白昼血压均值下降≥ 10 %者确定为杓型组 ,共计 15 5例 ;夜间血压均值较白昼血压均值下降 <10 %者为非杓型者 ,共计 112例。比较两组病例的 2 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LA、AO、IVSD、LVEDd、LVPWd、LVMI、LVEF、CO、CI、E/A。结果非杓型组 2 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杓型组 ,非杓型组患者左心室肥厚明显 ,LVMI高于杓型组 ,非杓型组患者E/A比值较杓型组患者低。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在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非杓型高血压 )时将明显增加对心脏的损害程度 ,造成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杓型组,<10%为非杓型组.结果 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SBP)、夜间舒张压(DBP)比杓型组明显增高,非杓型组IMT明显大于杓型组,IMT与夜间SBP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人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导致IMT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干预以恢复其杓型血压昼夜节律,并观察节律改变后对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杓型和非杓型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缬沙坦160mg/d,观察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并监测用药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变化。结果:对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厍的下降值与杓型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出现了明显的昼夜节律,血浆醛固酮水平出现了统计学差异。结论:缬沙坦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能恢复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向杓型血压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脑卒中患者109例,随访77例,并全部做24 h动态心电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按昼间均值﹣夜间均值/昼间均值≥10%者定为杓型血压,<10%者定为非杓型血压。结果:杓型血压患者昼夜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又以日间为主[低频/高频(LF/HF)昼>夜,P<0.05)],而夜间LF明显高于日间,并与夜间血压均值和负荷呈正相关[收缩压(SBP)r=0.28,P<0.05,舒张压(DBP)r=0.42,P<0.01)]。日间LF与日间舒张压负荷(r=0.28)舒张压均值(r=0.42)正相关(P<0.05),说明夜间迷走神经受损,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血压增高,血压负荷也增高(昼=夜),非杓型血压患者日间交感神经受损,夜间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受损,又以夜间迷走神经严重受损,昼间与夜间交感神经活性呈均衡状态为特征(LF/HF昼=夜,P>0.05)导致夜间血压持续增高,负荷加重(昼<夜)。随访结果显示非杓型血压组病死率是杓型血压组的4.5倍。结论: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自主神经功能有关,非杓型血压是交感神经功能过度激活、迷走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苏焱伦  吴庆莹 《淮海医药》2010,28(5):417-418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方法 157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结果所有患者中,正常血压节律者占21.66%(34/157),异常血压节律者占78.34%(123/157)。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昼夜节律的监测,选用合理的降压药物及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14.
马秀芬  王义围  冯玉梅  王烨  平芬 《河北医药》2012,34(15):2303-2304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脉压指数(PPI)、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83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监测曲线分为杓型组(n=68)、非杓型组(n=100)、反杓型组(n=79)、超杓型组(n=36),分别计算各组动态PPI及测量ABI,并将其他各组结果与杓型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PI:反杓型组>非杓型组>超杓型组>杓型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杓型组=超杓型组>非杓型组>反杓型组,杓型组与非杓型组、反杓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PPI及ABI的重要因素,恢复老年高血压患者正常血压节律对防治动脉硬化及保护靶器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服用氨氯地平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经动态血压监测,选取非杓型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晨起服药组(n=42)和睡前服药组(n=42),分别于7:00~9:00和20:00~22:00服用氨氯地平5 mg,连续治疗12周.给药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晨起服药组和睡前服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的影响.结果 晨起服药组与睡前服药组在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与晨起服药组相比睡前服药组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睡前服药组对非杓型高血压的血压模式明显改善,两组有效率分别为16.7%和47.6%(P<0.01).结论 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采取睡前服用氨氯地平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还可以改善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从而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相似文献   

16.
不少人认为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血压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引起血管堵塞发生中风。其实,这个观点不够全面。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证实,夜间血压下降较多的人确实易发中风,夜间血压会较白天明显下降呈杓型(夜间比白天下降10%~20%),少数人甚至出现过度杓型(夜间比白天下降〉20%),这种人睡前不能服降压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时间治疗学在非杓型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杓型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根据不同时间给药,对照组在早晨6:00~7:00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组在晚上18:00~19:00服用降压药物,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时间治疗学,能使血压控制到比较理想的水平,多数患者可恢复24h血压的昼夜节律,降低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不同时间给药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80例非杓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晨服组与晚服组,2组均服用替米沙坦。晨服组于7∶00时给予替米沙坦(80 mg/片)1片,每日1次;晚服组于19∶00时给予替米沙坦(80 mg/片)1片,每日1次。12周后复查动态血压,比较2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晨服组将非杓型血压纠正为杓型血压恢复昼夜节律的比例为20.0%,而晚服组将非杓型血压纠正为杓型血压恢复昼夜节律的比例为52.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服组清晨时段(5∶00-9∶00)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晨服组(P<0.05)。结论:对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时辰化服用替米沙坦可以更好地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9.
陈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768-1771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对2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 ABPM,观察其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P)、白昼平均收缩压(dMSP)、白昼平均舒张压(dMD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P)、夜间血压下降率。结果 2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100例为杓型血压,78例为非杓型血压,35例为反杓型血压。随年龄增长反杓型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其中老年组(≥60岁)患者反杓型血压发生率较中青年组(<60岁)高,而老年组患者杓型血压发生率较中青年组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女性患者反杓型血压发生率较男性高,但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时血压波动情况通过24 h ABPM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不断增高,提示增龄可明确影响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变化,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不同时间段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非杓型老年高血压,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早上07﹕00~10﹕00一次性服用氨氯地平5 mg联合厄贝沙坦75 mg治疗;B组患者晚上19﹕00~22﹕00一次性服用氨氯地平5 mg联合厄贝沙坦75 mg治疗;C组患者早上07﹕00~10﹕00服用氨氯地平5 mg、晚上19﹕00~22﹕00服用厄贝沙坦75 mg治疗。三组患者在治疗前门诊测量血压,治疗48周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以观察降压疗效及血压晨峰值的变化。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NSBP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C组患者治疗后NSBP较其他两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NSBP达标率相同(均为30.8%、30.8%、61.5%),且分别高于A组(17.9%、39.3%、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将非杓型血压纠正为杓型血压的纠正率(60.0%)明显高于A、B组(14.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时间段服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均能有效降低24 h平均血压,但分时服药与晚上服药能更有效地控制夜间血压,从而更好地降低夜间血压升高所致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