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寄主植物桑寄生总黄酮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考察不同寄主植物的桑寄生总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寄生在16种不同寄主植物的桑寄生样品的总黄酮含量,并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提取条件对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不同寄主植物的桑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为4.10~7.82 mg/g,其中以桑树为寄主的人工种植的桑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为最高;桑寄生叶总黄酮含量为18.33~32.08 mg/g,其中以夹竹桃为寄主的桑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正交实验结果优选的提取条件茎枝是A_1B_2C_2D_3,即桑寄生茎枝0.5 g,乙醇浓度为60%,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1∶25;叶是A_2B_1C_2D_3,即桑寄生叶0.5 g,乙醇浓度为70%,超声提取时间为2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1∶25.结论 桑寄生总黄酮含量因寄主植物不同,其总黄酮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优选的提取方法稳定、可靠、简洁,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寄主植物来源的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对桑寄生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槲皮苷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乙腈-水(18:8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 nm;槲皮素采用甲醇-盐酸(4:1)回流提取,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甲醇-0.05%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槲皮苷与槲皮素的线性范围0.35~3.5μg(r=0.999 9)与0.41~4.1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与100.4%,寄主植物不同,桑寄生药材茎枝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为0~0.14 mg/g与0~0.85 mg/g不等,药材叶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为0.41~2.48 mg/g与2.42~6.89 mg/g不等。结论寄主植物不同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的含量明显不同,药材的槲皮苷与槲皮素主要存在于药材叶中,茎枝中的含量较低,有的寄主的桑寄生茎枝中甚至检测不到槲皮苷与槲皮素。  相似文献   

3.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的夹竹桃寄主及其桑寄生强心苷成分鉴定方法,评价寄主对桑寄生药材质量影响。采集夹竹桃寄主及其桑寄生样品,用桑树寄主及其桑寄生为对照样品,样品用70%乙醇超声提取。使用ACQUITY UPLC HSS T3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1),进样量0.5μL,柱温40℃。根据正、负离子模式质谱数据及元素组成分析,结合强心苷对照品和相关文献,对夹竹桃寄主及其桑寄生强心苷成分进行鉴定,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共鉴定出强心苷化合物29个,其中夹竹桃寄主强心苷28个,夹竹桃寄主的桑寄生强心苷5个,桑树寄主及其桑寄生没有强心苷。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能快速、准确、全面地鉴定寄主夹竹桃及其桑寄生强心苷成分,结果为评价寄主对桑寄生药材质量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的红花寄生及其寄主夹竹桃强心苷成分鉴定方法,以桂花树寄主的红花寄生及其寄主桂花树样品为对照,通过与强心苷对照品或文献报道比对,鉴定其中的强心苷化学成分,分析红花寄生及其寄主夹竹桃强心苷成分的相关性,并且评价寄主对桑寄生药材质量影响。方法:采集红花寄生及其寄主夹竹桃样品,用桂花寄主及其红花寄生为对照样品,样品用70%乙醇超声提取。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C18色谱柱(2. 1 mm×100 mm,1. 8μm),以流动相0. 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 6 m L·min~(-1),柱温40℃,进样量0. 5μL。以Masslynx4. 1软件分析数据,根据正、负离子模式质谱数据及元素组成分析,结合强心苷对照品和相关文献,对红花寄生及其寄主夹竹桃强心苷成分进行鉴定,并分析各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鉴定出26个强心苷成分,其中夹竹桃寄主鉴定出强心苷成分25个,夹竹桃寄主的红花寄生鉴定出强心苷成分5个,桂花寄主及其红花寄生没有强心苷。结论:UPLC-Q-TOFMS/MS技术能快速、准确、全面地鉴定夹竹桃及其红花寄生强心苷成分,红花寄生本身不含强心苷,其强心苷为来自其寄主夹竹桃。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UPLC-QTOF/MS)对黄花夹竹桃枝中的强心苷类成分进行速鉴定,为含有黄花夹竹桃的复杂混合样品的快速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黄花夹竹桃枝经甲醇冷浸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将黄花夹竹桃中总强心苷类成分富集到95%乙醇洗脱部位,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将各种强心苷类成分较好分离,根据高分辨质谱得到各成分的分子量,推测出其中6个主要成分的可能结构。结果:试验通过UPLC-QTOF/MS方法鉴定出黄花夹竹桃中主含的6种强心苷类成分,分别为黄花夹竹桃黄夹苷B、黄夹次苷D、黄花夹竹桃次苷甲、黄夹臭蚁醛苷、黄花夹竹桃次苷乙以及单乙酰次苷乙。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做为黄花夹竹桃中强心苷类化合物的快速鉴别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寄主树种和采收期对广西桑寄生槲皮苷含有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2014,(9)
目的研究广西产13种寄主树种,桑树和龙眼树上不同采收期对桑寄生槲皮苷含有量的影响。方法 RPHPLC法测定桑寄生甲醇提取液中槲皮苷,采用Inertsil ODS-SP柱(150 mm×4.6 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5248,V/V)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槲皮苷的线性范围0.21350.00 mg/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2.3%。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药材茎枝中槲皮苷量为0.309 2350.00 mg/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2.3%。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药材茎枝中槲皮苷量为0.309 20.594 0mg/g,叶中为1.448 20.594 0mg/g,叶中为1.448 28.353 4 mg/g;不同产地茎枝中为0.166 68.353 4 mg/g;不同产地茎枝中为0.166 60.693 6 mg/g,叶中为1.458 30.693 6 mg/g,叶中为1.458 35.386 3 mg/g;不同采收期茎枝中为0.115 75.386 3 mg/g;不同采收期茎枝中为0.115 70.382 1 mg/g,叶中为1.19150.382 1 mg/g,叶中为1.19154.6891 mg/g。结论桑寄生槲皮苷主要存在于叶中,而茎枝中的含有量较低。但茎枝和叶中槲皮苷含有量高低排序没有体现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花夹竹桃叶子中总强心苷的快速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运用~1H-NMR对总强心苷进行含量测定,对甲醇冷浸、70%乙醇加热回流、70%乙醇冷浸、95%乙醇温浸4种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95%乙醇温浸提取的强心苷量最多。[结论]95%乙醇温浸提取工艺是提取黄花夹竹桃叶中总强心苷的一种较佳的快速提取方法,并且测定总强心苷的含量可以采用~1H-NMR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以桑树为寄主不同季节的桑寄生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以桑树为寄主不同季节12批桑寄生样品的总黄酮含量,并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提取条件对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以桑树为寄主不同季节的桑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为7.63~7.86mg/g,叶总黄酮含量为31.52~32.08mg/g,其中以8月份桑寄生茎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优选的提取条件茎枝是A1B2C2D3,即桑寄生茎枝0.5g,乙醇浓度为60%,超声提取时间为30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1∶25,叶是A2B1C2D3,即桑寄生叶0.5g,乙醇浓度为70%,超声提取时间为20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1∶25。结论:桑树为寄主不同季节的桑寄生总黄酮含量因季节有所不同,其总黄酮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差异不大,桑寄生药材应全年可采。优选的提取方法稳定、可靠、简捷,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桑寄生植物叶片维生素C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桂西北地区桑寄生植物叶片维生素C的含量,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采集各种不同寄主的离瓣桑寄生、鞘花和广寄生的叶片,用2,4-二硝基苯肼法对其总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寄生植物叶片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对寄主树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桑寄生植物叶片总维生素C含量为33.37~311.98 mg/100gFW,离瓣桑寄生、鞘花和广寄生叶片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寄主分别为:桃树、夹竹桃和夹竹桃.结论 寄生植物叶片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不仅与寄主及其树龄有关,而且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系;桑寄生叶片维生素C含量很高,极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用80%乙醇提取、聚酰胺柱层析分离了从寄主分别为夹竹桃、桑树、无患子和桂花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其中的黄酮含量;MTT法分析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抑制效果;AO/EB荧光染色观察和DNA片段化分析检测了寄主为夹竹桃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对HL-60细胞凋亡的诱导,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寄主为夹竹桃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对HL-60细胞增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作用48 h的IC50值为0.60 mg.L-1,桑树寄生的效果次之,IC50值为2.49 mg.L-1,无患子寄生IC50值为83.89 mg.L-1,桂花寄生在检测的浓度范围内基本无抑制作用;夹竹桃寄生总黄酮提取物通过阻滞HL-60细胞周期于G0-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抗肿瘤效果与其寄主相关,以寄主为夹竹桃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桑树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桑树1-脱氧野尻霉素( DNJ)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RP-HPLC测定寄生在桑树和非桑树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DNJ含量,样品DNJ采用0.05 mol·L-盐酸溶液提取,在pH 8.0的硼酸盐缓冲溶液条件下,用芴甲氧羰酰氯(FMOC-Cl)与DNJ反应生成荧光产物,然后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测定.色谱条件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51:49),流速1.0 mL·min-1,柱温30℃,荧光检测器激发光254nm,发射光322 nm.结果:DNJ的线性范围3.72 ~37.2 mg·L-1(r =0.999),加样回收率为96.42%,桑树寄主及其桑寄生DNJ含量分别为1.39~ 10.16 mg·g-1和0.46 ~2.72 mg·g-1不等,非桑树寄主及其桑寄生不含DNJ,桑寄生DNJ含量最高可达到其桑树寄主DNJ含量的48.0%.结论:桑寄生以一定量的形式累积其寄主植物桑树DNJ特征性成分,本方法可作为对以桑树为寄主植物的桑寄生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广寄生与红花寄生及其寄主植物的总黄酮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寄生在4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广寄生与红花寄生的总黄酮含量,并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提取条件对广寄生样品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广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为5.24~5.56 mg/g,广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为27.14~32.08 mg/g;红花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为3.70~5.00 mg/g,红花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为33.87~35.00 mg/g.正交实验结果优选的提取条件茎枝是A1B2C2D3,即广寄生茎枝0.5 g,乙醇浓度为60%,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1:25;叶是A2B1C2D3,即广寄生叶0.5 g,乙醇浓度为70%,超声提取时间为2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1:25.结论 无论是广寄生还是红花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高于茎枝的总黄酮含量,寄生在同一寄主植物上广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要比红花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高,而红花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要比广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高.优选的提取方法稳定、可靠、简捷,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筛选出优良的桑寄生种质资源,为我区桑寄生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方法 2008~2010年在我区境内采集桑寄生种质资源21份,引种至广西钦州市种质资源圃,对其生长发育、产量、抗逆性等进行跟踪测量与记录,采用超声提取总黄酮、甲醇-盐酸(4∶1)回流提取槲皮素,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含量。结果将21个品种的性状分析进行整合,综合评价21个桑寄生品种得出,以生长发育、产量、抗逆性以及药材总黄酮含量综合指标确定桑寄生优质种源,优质种源标准要求生长发育为Ⅰ等级,单株产量130 g以上,成活率95%以上,桑寄生总黄酮与槲皮素含量分别达到24.0mg/g与4.0mg/g以上。结论经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考量,初步筛选出优质种源3个,分别为来自于钦州市、南宁市与玉林市,原寄主植物分别为杨桃、夹竹桃与龙眼,果型均属椭圆形表皮具疣状突起的种源类型。  相似文献   

14.
《神农本草经》曰~([1]):"桑上寄生",指出桑寄生的寄主植物为桑树,采其带叶的茎枝入药使用。在历代本草桑寄生寄主植物考证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查阅相关文献,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及毒性等方面证明桑寄生的寄主为桑树。现今临床使用和科研上采用的桑寄生基本上都不是桑树上的寄生,这与历代本草记载和论述不相符,有悖经典。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其他寄主的桑寄生药效不明确、含毒性,故应遵循本草,正本清源,确保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柿树寄主的桑寄生科7 种不同属种的桑寄生药用植物中槲皮苷含量。方法:采用HPLC 法对柿树寄主的桑寄生科7 种不同属种桑寄生药用植物槲皮苷含量进行测定,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方法制备,用Inertsil ODS-SP 色谱柱(150 mmx4.6 mm,5 μm),甲醇-0.1%磷酸溶液(52:4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槲皮苷的线性范围0.21~350.00 mg·L-1 (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2.31%。桑寄生科7 种不同属种药用植物茎枝中槲皮苷含量为0.358 9~3.677 0 mg·g-1,叶中槲皮苷含量为5.009 1~76.381 3 mg·g-1。结论:桑寄生科不同属种桑寄生药用植物槲皮苷的含量各不相同,主要存在于叶中,而茎枝中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在筛选天然的HIV-1整合酶(IN)和HIV-1逆转录酶(RT)抑制剂时,发现夹竹桃科植物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具有较强抑制HIV-1(IC_(100)为1.56μg/mL)和HIV-1 IN(IC_(50)为12.0μg/mL)的活性,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叶含有环烯醚萜苷、黄酮类、三萜、单萜和强心苷。本次从该植物叶中分离出2个新的二氢黄酮葡糖苷(3、4)、1个新的黄酮醇苷(13)、9个已知黄酮醇苷(5~12、14)和2个已知环烯醚萜葡糖苷(1、2)。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6,(5)
目的:对寄生于桑树与寄生于夹竹桃上的桑寄生进行显微鉴别特征研究,为该药的鉴别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组织显微鉴别法。结果:寄主为夹竹桃的桑寄生与寄主为桑树的桑寄生在显微鉴别特征上无明显的差异,但寄主为夹竹桃的桑寄生寄生根横切面髓部分布的纤维细胞细胞壁较寄主为桑树的桑寄生更厚;寄主为夹竹桃的桑寄生茎横切显微特征中木质部比例较寄主为桑树的桑寄生小,髓部比例较寄主为桑树的桑寄生稍大;粉末显微特征中,寄主为夹竹桃的桑寄生药材粉末中非腺毛有星状和线状两种,而寄主为桑树的桑寄生药材粉末中只见有星状毛。结论:上述显微特征可为寄生于桑树与夹竹桃上的桑寄生药材来源提供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炒法与中药物性相关性,以及主成分含量和指标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桑寄生不同清炒法炮制品的物性参数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数据处理分析清炒法炮制对桑寄生物性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桑寄生生品中总黄酮含量为0.225 8 mg/g,粗纤维含量44.31%;桑寄生炒黄中总黄酮含量为0.175 3 mg/g,粗纤维含量40.06%;桑寄生炒焦中总黄酮含量为0.143 5 mg/g,粗纤维含量38.88%;桑寄生炒炭中总黄酮含量为0.019 4 mg/g,粗纤维含量37.58%。桑寄生总黄酮含量与细粉堆密度、细粉pH值成显著负相关。结论桑寄生不同清炒法炮制品在物性参数及有效成分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寄主桑寄生总黄酮的含量。方法:样品采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在最大吸收波长500nm处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枇杷寄生与桃寄生的线性范围均为0.00750.0450mg/ml(r=0.9996);枇杷寄生与桃寄生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30.46mg/g、37.98mg/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2%、96.78%。结论:两种寄主桑寄生的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该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可用于枇杷寄生与桃寄生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寄生总黄酮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在最大吸收波长495nm处对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酮类化合物在0.0092~0.0552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7);测得相思树桑寄生和夹竹桃桑寄生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13.56mg/g和9.79mg/g。结论:两种桑寄生的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所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可用于桑寄生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