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证明HP感染是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根本原因。近年来由于HP检测广泛应用,为临床上治疗胃炎提供了现代医学的依据。现将215例慢性胃炎与HP感染的关系作一揭示。1临床资料215例中,男124例,女91例;年龄22~77岁,平均38岁;病程1~20年,平均4.8年。慢性成表性胃炎1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糜烂性胃炎2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20例,胃癌8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镜、组织病理学及HP检测确诊。全部患者除胃病外,无…  相似文献   

2.
将Wistar大鼠采用主动免疫、寒凉胆汁灌胃、自然口服去氧胆酸钠及饮食不节的综合法,制成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附加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结果表明,本动物模型在胃粘膜组织中能检查到井分离出HP,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其胃粘膜组织呈现出萎缩性胃炎及HP感染的双重复合病理变化、从而为研究萎缩性胃炎HP感染提供了一个较为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表现,中医证型,胃镜胃黏膜病变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方法对符合诊断的9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型,胃镜胃黏膜病理及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率为36.6%,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萎缩,肠化生等病理改变有关。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率低于非胆汁反流性慢性胃炎。Hp感染率在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较高。胆汁反流性胃炎肠化生和萎缩性病变在脾胃湿热型和肝胃不和型中较高,而异型增生的发生在脾胃虚寒型中较高。  相似文献   

4.
残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内外对慢性浅表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研究较为详细,但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炎与HP感染的报道较少见。本文通过对56例残胃炎患者HP检出率与对照组的结果分析,旨在探讨残胃炎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残胃炎病例来自因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胃癌而做BillrothⅠ或Ⅱ式手术,而术后未经系统的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抗菌素等抗HP治疗,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残胃炎的患者,共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28岁,平均43岁。对照组分二组:第一组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450例,男230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病的关系,我们用PCR技术检测了367例各种胃病患者胃粘膜中HP的感染情况,并与正常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367例胃病患者中,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58例、慢性活动性胃炎73例、胃溃疡6...  相似文献   

6.
胆汁反流性胃炎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约占胃炎的12.3%,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现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108例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Hp感染情况等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提高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并引起重视。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酒精性胃炎与HP感染薛玉兰于翠红赵书哲杜从军梁祖兰周口地区医院内镜室周口466000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与HP感染关系密切,并有众多文献报道。但洒精性胃炎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96年1月~6月间前来胃镜检查的男性病人,经追问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动力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将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118例作为试验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别利用13C-辛酸呼气试验进行胃动力检查,利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ylori检查,对比研究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动力及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相比,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排空明显延迟(P0.05);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H.pylori的阳性率为33.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ylori的阳性率为55.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存在胃动力障碍,反流的胆汁可能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技术对56例胃癌、60例慢性胃炎及12例正常人的胃粘膜组织检测了幽门螺杆菌(HP)。结果胃炎HP检出率93.33%,胃癌41.07%,正常人16.67%。提示胃炎的发生与HP感染明显相关,胃癌发生与HP感染有一定关系。贲门癌HP感染率(9.52%)明显低于胃窦部及小弯区癌(68%,37.5%)。高分化型(腺样型)癌组织中HP感染率(55.88%)较低分化型(弥漫型10%)高。  相似文献   

10.
胆汁返流对胃内幽门螺杆菌影响邬素杭,翁庆瑞,杨学信,王晶璠,马丽萍,朱艳胆汁返流对胃内幽门螺杆菌(简称HP)的存活有无影响,现将我们有关这方面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检测对象选择因上消化道症状而入院的98例患者(残胃炎除外)。全部经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利用粘液组化法对282例胃癌活检标本进行分类,同时用硼酸美蓝蓝染色法对胃癌癌旁粘膜作组织切片检测HP。结果:150例肠型胃癌中其癌旁粘膜以萎缩性炎症为主,占79.33%,HP检出率为36.67%;116例弥漫型胃癌中,癌旁以浅表性胃炎为多见(62.93%),总HPB是性率为57.75%,其中73例癌旁少表性胃炎,69.86%见HP感染。同时发现青年组中弥漫型胃癌的发生率二倍于肠型胃癌。显示弥漫型胃  相似文献   

12.
儿童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胃肠道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儿童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特点,以及与上胃肠病的关系。方法:对153例因胃肠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的有连续症状的患儿进行前瞻性、活检组织学、血清学、尿素酶法检查、并与265例成年患者及181例无症状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患儿HP感染率29%,低于成年患者71%(P<005),与健康儿童(34%)无差异(P>005)。儿童消化性溃疡HP感染68%,高于非溃疡组22%(P<005),但显著低于成人组98%(P<005)。HP相关胃炎儿童内镜无特征、组织学炎症细胞浸润活动明显。结论:儿童HP感染是溃疡致病因素,但非唯一因素,HP感染和症状无关,HP相关胃炎有一定组织学特点。  相似文献   

13.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约占胃炎发病总数的12.3%[1]。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进行胃镜检查1266例,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135例,现将临床及胃镜检查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胃镜检查1266例,内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135例,其中男96例,女  相似文献   

14.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正确判断和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去年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104例,本文就其病因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1.临床资料: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我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内镜检查共8 175例,内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104例,检出率1.27%。其诊断标准为:内镜见黏液池呈黄色或黄绿色胆汁样,胃黏膜上可见胆汁淤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9例HP(+),23例HP(-)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及8例正常对照组的胃窦粘膜组织及胃液经胃镜取材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分别测定了胃泌素、生长抑素含量。研究结果显示:①胃窦粘膜组织SS水平在HP(-)胃炎组显著高于HP(+)胃炎组(P<0.01)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P(+)胃炎组较正常组SS水平为低(P<0.05);②胃液SS水平在HP(-)胃炎组显著高于HP(+)组(P<0.01)与正常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胃窦粘膜GS水平在HP(+)组与HP(-)组及正常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胃液GS水平在HP(+)组显著高于HP(-)组(P<0.01)及正常组(P<0.05);④组织SS水平与胃液SS水平呈正相关(r=0.2984,P<0.05),与胃液GS水平呈负相关(r=-0.3860P<0.001)。研究结果表明,HP感染胃窦粘膜可致其组织及胃液SS水平降低,胃液GS水平增高。提示:HP感染可能抑制了胃窦D细胞的功能,HP感染可使G细胞的腔分泌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6.
胆汁返流可引起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影响胃溃疡的愈合并易促使胃癌的发生,亦可引起返流性食管炎。而胃癌手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是最常见的井发症,是阻碍手术、辅助化疗的一个重要因素。从1994年起,我们收治57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采用胃炎灵1号(西药)和胃炎灵2~3号(中药)交替口服方法.并与单用胃炎灵1号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来自我科住院患者15例,门诊42例。其中男50例,女7例;年龄24~83岁,平均55.7岁;病程6个月~28年.平均5.8年;胃癌手术后迫流性胃炎37例,并返流性食管炎10例;其它原因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方法通过对明确诊断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80例进行性别、年龄、病因等分类,了解病因分类特点。结果胃切除手术、胆囊疾患、糖尿病等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常见病因。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胆囊疾患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原因,防治胆囊疾患是预防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56例慢性胃炎(胃镜活检标本)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P)与肥大细胞(MC)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伴HP感染的胃炎中MC计数较之无HP感染者明显增多(P<0.01)。且HP越多,组织中的MC数量也越多。本文结果提示:胃粘膜组织中MC可能在HP相关性胃炎的病变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胆胃相关探讨胆囊炎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关系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226001)徐虹顾庆华关键词胆囊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胆胃相关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慢性胆囊炎患者,其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对200例临床资料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现从胆...  相似文献   

20.
抗胆汁反流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研究发现胆汁可抑制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生长,但人体内胆汁反流对H.pylori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抗胆汁反流治疗对胃内H.pylori感染的影响。方法:5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有胆汁反流的慢性胃炎患者纳入本研究。取胃窦黏膜活检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用改良Giemsa染色、RUT或血清H.pylori-IgG检测H.pylori感染情况。患者接受铝碳酸镁治疗(1000mg.tid,4周),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和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为66.0%,H.pylori感染者在I、Ⅱ、Ⅲ级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共有48例患者接受胃镜复查,结果显示胃内胆汗反流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H.pylori感染率为64.6%,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合并H.pylori感染者的胃黏膜炎症细胞浸润较非H.pylori感染者为重,且肠化发生率(39.4%)与非H.pylori感染者(11.8%)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合并H.pylori感染胆汁反流患者的胃炎和肠化均较单纯胆汁反流者为重。抗胆汁反流治疗可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但未能改善胃黏膜的H.pylori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