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果凡等报道首创前臂皮瓣游离移植以来,前臂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1995年以来,我院采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完全成活,手部功能恢复。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8岁~38岁。手掌、背尺侧软组织缺损伴掌骨外露3例,手背... 相似文献
3.
鲁开化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9,3(3):139-141
手部创伤不论早期与晚期修复,均有一部份病例不能用简单的游离植皮方法处理,而要用皮瓣修复,这主要是因为功能及外形上的需要。下面主要介绍各种损伤用皮瓣修复的一些典型设计。 相似文献
4.
前臂桡动脉皮瓣由我国学者杨果凡等[1](1981)首创报道,被国外誉为“中国皮瓣(Chineseflap)”。以后鲁开化等[2](1982)又发展出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reverse-flowislandflap)修复手部创伤缺损。为了克服损伤前臂主干动脉和供区植皮不美观的两大缺点,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如为了保留前臂皮肤,仅切取桡动脉筋膜瓣,或应用皮肤扩张术等,但这两种方法仍需切取桡动脉。上世纪90年代以桡动脉穿支为血供的远端蒂筋膜皮瓣和筋膜瓣的出现,同时克服了这两大缺点。目前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中远端蒂穿支皮瓣几乎完全代替了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桡动脉… 相似文献
5.
前臂背桡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臂背桡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高伟阳,姚岳波,廖孔荣,李志杰,池征麟,杨新东既往对前臂背侧的血供研究主要局限在骨间后动脉主干,并以此血管设计了相应的皮瓣得到广泛的应用[1]。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前臂背桡侧有一恒定的皮支,查阅文献发现... 相似文献
6.
7.
<正> 创伤或爆炸伤所致手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修复比较困难。我们采用以桡神经浅支营养动脉为蒂的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随访6个月~1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0~53岁。皮瓣面积最大12cm×10cm,最小8cm×5cm。5例因爆炸伤致虎口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2例因冲床伤致手背软组织缺损,掌指关节、掌骨外露,伸肌腱缺损。采用以桡神经浅支营养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8.
9.
手部软组织缺损是手部常见损伤,且常并发骨、关节、肌腱、血管神经的外露或损伤,治疗不当易继发手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因此,消灭创面、恢复手的功能是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关键.笔者自2003年10月~2008年12月,应用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35例52只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9)
目的 总结应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臂远端及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9月-2007年9月,收治8例前臂远端及腕部创面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18~56岁.机器伤3例,车祸伤及烧伤各2例,其他伤1例.创面范围为4 cm×3 cm~6 cm×5 cm,均有腱性组织或骨外露.6例伤后30 min~6 h入院,2例伤后半个月入院.术中切取大小为5 cm×4cm~7 cm × 6 cm的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3例术后1 d出现皮瓣肿胀,随周围血运建立改善,皮瓣成活;1例术后7 d出现皮瓣远端边缘约1 cm条状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9个月.皮瓣外形无臃肿,质地、颜色与受区相近.运动功能无障碍,保护性触觉和痛觉存在.供区感觉无明显障碍,无痛性神经瘤发生,植皮区无瘢痕形成.结论 应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臂远端及腕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骨间背侧动脉前臂皮瓣在手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间背侧动脉前臂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 ,找出其解剖及手术特点 ,找出其优、缺点以及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 对 1994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所做 18例骨间背侧动脉前臂皮瓣在手外科中应用成功病例进行总结 ,分析手术成功方法及要点。结果 临床治疗 18例均获成功 ,8~ 18个月随访皮瓣成活良好 ,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骨间背侧动脉前臂皮瓣手术操作简单 ,易于成活。较前臂其他皮瓣在手外科的应用更具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手部脱套伤常规采用腹壁皮下包埋后植皮修复 ,术后常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外形不佳和功能障碍。 1988年~ 2 0 0 1年我们对此手术进行了改进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 3例。年龄 18~ 4 0岁。均为机器挤压后手部快速拉出致伤。全手脱套 2例 ;2~ 5指自掌横纹、掌指关节以远撕脱 4例 ;2~ 5指掌侧自掌横纹以远 ,背侧自腕横纹以远撕脱 3例 ;拇指、手背及 2~ 4指撕脱 3例。均采用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加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切取范围为8cm× 12 cm,皮片为 5 cm× 10 cm。 12例中 1例二期行分指术 ,2例行虎口开大术 ,… 相似文献
15.
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陈宝驹,孙向黎,崔昌墉,孙明杰,刘晓燕自1987年1月以来,应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的软组织缺损33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7例,女6例。年龄13岁~50岁。早期手部创伤19例,创伤后创面2例,晚期手部畸形... 相似文献
16.
同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在指端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端损伤十分常见。1996年8月~1997年10月,我们采用同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对24例指端损伤进行了修复,效果满意。一、解剖学基础手指背侧皮肤主要由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供血,而由掌背动脉终末支形成的指背动脉,血管细短,只参与对指背近节皮肤的供血。手指... 相似文献
17.
18.
前臂背侧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改进切取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手术方法。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20侧,对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及其皮支进行解剖测量。临床应用前臂骨间背侧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创面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16~62岁,平均32岁。损伤情况:机器挤压伤14例,皮肤撕脱伤10例,电击伤1例,烧伤1例。损伤部位:手背20例,虎口3例,拇指背侧1例,腕屈侧2例。转位皮瓣最大面积为14cm×9cm,最小面积为6cm×8cm。供区全厚皮片植皮。结果在尺侧腕伸肌和小指伸肌的腱腹交界区域有恒定的前臂背侧皮动脉存在,前臂背侧皮动脉距尺骨茎突(9.24±1.33)cm,直径(0.70±0.15)mm。据此设计了前臂背侧皮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并应用于临床,26例全部成活。术后22例未使用扩血管药物;2例使用扩血管药物6h后皮瓣下出现张力血肿,清理血肿并停用扩血管药物后,皮瓣成活;2例术后4h皮瓣苍白,使用扩血管药物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周~1年,皮瓣良好。26例均未发生静脉血管危象。皮瓣游离后,供区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游离包含前臂背侧皮动脉的皮瓣使切取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手术简便、快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5~57岁,平均32.7岁。机器绞伤8例,压砸伤7例,挤压伤2例,热压伤1例,虎口挛缩组织切除后7例。左侧11例,右侧14例。创面部位:虎口7例,腕掌侧2例,手背15例,手掌尺侧小鱼际部1例。创面范围3 cm×3 cm~9 cm×7 cm。除虎口挛缩患者择期手术外,其余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5 h~11 d,平均5 h。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3.5 cm×3.5 cm~10.0 cm×8.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术后2周1例皮瓣以远1/3发生坏死,经二期植皮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皮瓣色泽、质地好,温、痛、触觉恢复。虎口挛缩患者术后30 d开大虎口夹角度≥50°,可完成拇指外展、对掌功能。结论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樊文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9,3(3):109-109
指端的创伤缺损十分常见,修复方法很多,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但皮瓣内不含皮神经,移位至指尖以后,感觉恢复常不满意。若要采用这种指术方式,供皮区最好在示、中指尺侧,环、小指桡侧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