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坐骨神经瓦勒变性期雪旺细胞(SC)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物质基础。方法:将215mlSC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经PM10超滤浓缩器(分子筛)分离,获得分子量<10kD(1dalton=0.9921u)蛋白质滤过液及>10kD蛋白质浓缩液,分别加入24孔、96孔培养板内脊髓前角神经元(SAHN)的培养液中,用倒置显微镜及MTT微量自动比色法进行神经营养活性观察。结果:在>10kD蛋白分子影响下,SAHN在体外培养48小时仍存活良好,并伴有少部分SAHN长出短突起。MTT微量自动比色法进一步显示,>10kD蛋白分子神经营养活性在统计学上显著高于<10kD蛋白分子。结论:成年大鼠瓦勒变性期SC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仍能合成与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其活性存在于>10kD蛋白分子中。  相似文献   

2.
雪旺氏细胞(SC)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但SC分泌的各种蛋白质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尚未完全阐明。为此,从成年大鼠瓦勒氏变性坐骨神经中分离出SC,经培养获得SC无血清条件培养液(SC-SFCM)。通过PM10超滤浓缩、Disc-PAGE和Biotrap电洗脱,从SC-SFCM中分离出D蛋白带,分子量在43~67Kd之间。经MTT检测,D带蛋白在25~50ng/ml浓度时对脊髓前角神经元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成活作用。D蛋白带可能是一种有别于已知的SC源神经营养物质,其活性浓度达到了神经营养因子分子检测水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雪旺氏细胞(SC)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但SC分泌的各种蛋白质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尚未完全阐明。为此,从成年大鼠瓦勒氏变性坐骨神经中分离出SC,经培养获SC无血清条件培养液(SC-SFCM)。通过PM10超滤浓缩、Disc-PAGE和Biotrap电洗脱,从SC-SFCM中分离出D蛋白带,分子量在47-67Kd之间,经MTT检测,D带蛋白在25-50ng/ml浓度时对脊髓产角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 S D N F)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所致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成年 S D 大鼠,制成颈6、7神经根性撕脱伤动物模型,损伤处定期应用 S D N F,3 周后观察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成活率和形态学变化,以及一氧化氮合酶( N O S)表达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686% 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成活神经元胞体明显萎缩,同时表达 N O S神经元增多;实验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35% ,成活神经元胞体无萎缩,表达 N O S神经元未见增多。结论  S D N F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所致运动神经元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一氧化氮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所致运动神经元死亡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雪旺细胞源细胞神经营养因子(SDNF)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所致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成年SD大鼠,制成颈6、7神经根性撕脱伤动物模型,损伤处定期应用SDNF,3周后观察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成活率和形态学变化,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68.6%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成活神经元胞体明显萎缩,同时表达NOS神经元增多;实验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SDNF)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所致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于颈神经根性撕脱处应用SDNF,3周后观察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和形态学变化以及NOS表达的情况。结果对照组68.6%的神经元死亡,存活神经元胞体明显萎缩,同时表达NOS神经元增多;实验组的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35%,存活神经元胞体无萎缩,表达NOS神经元未见增多。结论S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NO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所致运动神经元死亡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证实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方法:切断SD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借助单盲端硅胶管系统在神经损伤局部给予NGF。术后行酶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坐骨神经切断可致腰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明显损害,其表现为神经元乙酰胆碱脂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降低和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活性升高,应用NGF可显著改善上述酶学变化。结论:NGF对受伤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切断灰侧坐骨神经、近端套入硅胶管内,管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NS)、TNF-α(30U/ml)各16μl。术后2周,取腰4、5脊髓,行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氧化氮合酶(NOS)染色。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ChE、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实验性兔腰髓缺血40min和再灌流4h的脊髓运动神经元胞体和轴突的病理学改变。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神经丝(neurofilaments,NF)抗体特异标记神经元胞体和轴突,并对其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缺血40min,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和轴突内神经丝反应异常增强,胞体内神经丝分布紊乱聚集。再灌流4h,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和轴突内神经丝反应阳性,胞体内神经丝散乱、稀疏、崩溃和溶解,轴突肿胀、扩大、消失。图像分析了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内神经丝的面积、灰度和脊髓前索内轴突的数量,其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能更清楚地显示脊髓运动神经元胞体和轴突的病理学改变,脊髓损伤后细胞骨架紊乱在神经元的病理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pSVP0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SC)脊髓内移植,观察其对损伤脊髓再生的影响。将SD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pSVP0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组(A组)、SC移植组(B组)及损伤对照组(C组),每组10只大鼠。术后3个月,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技术及体视学计量法,检查移植术后脊髓的再生能力。结果:①A、B两组的HRP标记细胞在近损伤区上段、红核、动眼神经核等中脑水平均有发现,A组多于B组,C组损伤近端未发现HRP标记细胞。②损伤区脊髓前角灰质神经元密度及100μm白质范围内有髓神经纤维计数:A组>B组>C组。提示,pSVP0Mcat微基因修饰SC脊髓内移植有促进损伤脊髓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Heymann肾炎自身单克隆抗体C3—6制备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研究Heymann肾炎(HN)的病理损伤机制,发展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应用大鼠肾小管刷状缘抗原FXIA免疫近交系Lewis大鼠,诱导了主动型HN模型。并用该HN大鼠的淋巴细胞与小鼠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异种大鼠/小鼠之间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了大鼠抗致病原C3-6自身单克隆抗体(McAb)。结果 SDS-PAGE和Western-Blot显示,McAbC3-6识别分子量为33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硅管套接大鼠坐骨神经,局部及皮下分别应用SAL(生理盐水),NGF和CNTF。术后2周,应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相应在节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凶和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中胆碱脂酶(CHE),酸性磷酸酶(ACP)酶活性冻结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与正常相比,SAL组两类神经元中CHE活性显著减弱,ACP活性显著  相似文献   

13.
雪旺氏细胞分泌蛋白质及其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的生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成年大鼠瓦勒氏变性神经来源的雪旺氏细胞(SC),经体外无血清分离培养,收集SC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用SDS-PAGE分析其超滤浓缩液(分子量大于10KDa)中SC分泌蛋白,发现其含有14条蛋白带,分子量从大于94KDa至小于34KDa。用免疫印迹技术、抗2.5S神经生长因子(NGF)抗体鉴定证实SC分泌蛋白中含有NGF。用Disc-PAGE(4℃)分离SC分泌蛋白带,分别经电洗脱、浓缩收集10份蛋白区带,结合有髓腹侧运动神经元细胞培养、NTFs生物学活性鉴定,初步发现其中一组蛋白区带(B+)含运动性神经营养因子(NTF)活性,其分子量在65KDa至34KD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所致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于颈神经根性撕脱处应用SDNF,3周后观察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和形态学变化以及NOS表达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68.6的神经元死亡,存活神经元胞体明显萎缩,同时表达NOS神经元增多;实验组的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35%,存活神经元胞体无萎缩,表达NOS神经元未见增多。  相似文献   

15.
实验证实 ,嗅神经鞘细胞 (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可促进多种神经元轴突的生长 ,如背根节神经元、视网膜节细胞以及向脊髓投射的皮层神经元、前庭神经元、中缝核神经元 ,等等。近年OECs移植用于脊髓损伤后再生研究 ,已成功促进下行传导路纤维的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恢复[1] 。但目前就OECs对脊髓后角神经元的作用目前还缺乏研究。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观察原代培样的OECs对胚胎脊髓后角神经元的突起生长有无促进作用 ,从而为进一步的体内移植实验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OECs原代培养采用 3…  相似文献   

16.
大鼠脊髓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及其对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Allen's打击法复制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氨基酸微量检测技术和氢清除法分别测定伤段脊髓组织24h内兴奋性氨基酸(EAA)即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和脊髓灰质血流量(SCBF)的变化,并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EAA受体激动剂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SCBF的影响,探讨EAA在SCI中的作用。结果发现:SCBF在伤后10min即有明显下降,2h较1h略有回升,4~8h又进一步下降,第二次下降与第一次下降相差显著。伤后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NMDA明显加剧SCI后脊髓缺血。Glu、Asp伤后10min均明显升高,1~24hAs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8h较2h略有回升;Glu在伤后10min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4h、8h较2h略增加。EAA变化与SCBF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SCI后EAA的过度释放是SCI后继发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早期三七总皂甙抗氧自由基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三组,Allen's脊髓损伤(SCI)模型250g·cm致伤T_(13)~L_1脊髓节段,腹腔注射三七总皂甙(PNS),伤后30min时100mg/kg,2h及4h各50mg/kg;以二甲亚砜(DMSO)为抗氧自由基阳性对照药物,并设立空白对照。伤后1h及4h取伤区脊髓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发现PNS显著减少MDA的生成,保护SOD活力降低。组织形态学观察到灰质区出血坏死,髓鞘分离及线粒体水肿较轻。提示SCI早期PNS具有明显的抗氧自由基反应和减轻继发性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研究Heymann肾炎(HN)的病理损伤机制,发展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应用大鼠肾小管刷状缘抗原FXIA免疫近交系Lewis大鼠,诱导了主动型HN模型。并用该HN大鼠的淋巴细胞与小鼠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异种大鼠/小鼠之间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了大鼠抗致病原C3-6自身单克隆抗体(McAb)。结果SDS-PAGE和Western-Blot显示,McAbC3-6识别分子量为330000的刷状缘抗原。McAbC3-6诱导的被动型HN大鼠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表明该McAbC3-6在体内识别肾小球基底膜上皮足突表面抗原,并与之结合形成免疫沉积,其识别的抗原分布与文献报导gp330抗原分布相似。结论证明McAbC3-6是针对致病原gp330的自身McAb。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前角神经元的神经营养活性及对抗一氧化氮(NO)神经细胞毒性的作用。方法:分4组进行神经元培养:(1)营养因子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2)NO组:加入NO体外供体硝普钠;(3)营养因子+NO组:同时加入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和硝普钠:(4)对照组:加D-Hank,培养2天后,MTT法观察各组细胞情况。结果:营养因子组O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O组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营养因子+NO组,当神经营养因子浓度大于30ng·孔-1时,OD值显著高于NO组。结论:NO抑制体外培养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存活;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脊髓前角神经元具有明显的神经营养活性,且能对抗NO的神经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20.
破骨细胞对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生物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用破骨细胞与磷酸三钙(TCP)陶瓷体外混合培养方法,观察其对TCP陶瓷的降解作用。方法 从新生SD大鼠长骨骨髓中分离出破骨细胞,与TCP陶瓷圆盘混合培养,分别于48及96小时终止培养并观察。结果 在倒置显微镜下见破骨细胞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多核,胞浆伸出许多细胞突起。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阳性。SEM观察见在TCP陶瓷圆盘表面出现许多散在分布的圆形吸收空隙,直径一般〈20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