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实验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较好,起效时间短,有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较满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吉兰-巴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分为丙种球蛋白治疗组、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和丙种球蛋白加七叶皂甙钠治疗组,观察各组治疗疗效。结果各组均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有治疗效果,其中丙种球蛋白组中治愈率为:轻型46.15%,中型54.55%,重型33.33%,极重型0。丙种球蛋白加激素治疗组治愈率为:轻型50.00%,中型70.00%,重型44.44%,极重型25.00%。丙种球蛋白加七叶皂苷钠组治愈率为,轻型58.33%;中型70.00%;重型50.00%;极重型25.00%。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效果确切,联合激素治疗及联合七叶皂苷钠效果较单独应用丙种球蛋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男性多发,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起病前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9例,脑脊液实验室检查正常7例,症状不典型误诊3例,肌电图检查阳性率100%;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率80%(20/25);肢体无力严重、合并呼吸肌麻痹以及治疗延后的患者疗效不佳占50%(7/14)。结论不典型症状起病的吉兰-巴雷患者易误诊,丙球治疗疗效好但需及时,肌无力重、合并呼吸肌麻痹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我国农村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本院10年来收治的134例确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前驱感染、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以腹泻为前驱感染者临床症状较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疗效确切.结论 以腹泻为前驱感染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多合并轴突损伤.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疗效确切,可作为重型患者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甲钴胺辅助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对于单纯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优势.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2组在丙型球蛋白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注射甲钴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疗效,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在临床疗效Hughes评分方面,甲钴胺治疗组8周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症状有明显的改善;(2)在临床疗效MRC评分方面,治疗组4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症状得到明显缓解;(3)治疗组的平均好转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与单纯的丙型球蛋白基础免疫治疗相比,甲钴胺联合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鼠神经神经因子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4-12收治的80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2组肢体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统计2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对照组为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ughes评分降低至(1.45±0.83)分,呼吸肌麻痹、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及感觉障碍恢复时间分别为(3.82±1.21)d、(7.01±2.07)d、(5.98±2.02)d、(7.48±2.37)d、(7.09±1.43)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方案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临床有效率高,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01-2011-12收治的31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未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2组,甲基强的松龙组(MP组)17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神经节苷脂+甲基强的松龙组(GM1+MP组)14例在应用甲基强的松龙的同时,联合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结果 GM1+MP组临床疗效优于MP组(P<0.05).结论早期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能有效促进脊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观察疗效以总结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7-05~2008-04选择我院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16例,均在其发病后7d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置换血浆量是患者体重的4%,血浆分离速度15~20ml/min,治疗次数≥2次.结果 14例患者痊愈后出院,2例患者好转后出院退出治疗.结论 在内科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基础上,运用血浆置换方法 能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而正确的护理为血浆置换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2007年来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11例,经过精心诊治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年龄14~58岁;均为急性发病,其中冬春季发病4例,夏秋季发病7例;发病前有感冒史9例,腹泻史2例,表现为四肢无力8例,四肢无力伴呼吸困难3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吉兰-巴雷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IVIG治疗20例(观察组)GBS患者,与20例(对照组)应用激素治疗GB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IVIG观察组按功能评定的临床分级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改善、感觉恢复等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但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组疗程短及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较好,为治疗GB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是否能促进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康复。方法 27例G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发病后除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外,静脉给予东菱迪芙首剂10u,并隔日给予5u,连续用药7次,对照组仅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应用Hughes评分标准对不同时间点的临床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定期检测患者神经电生理改变。结果治疗组用药后,其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发病180d时Hughe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在发病90d时,治疗组正中神经及尺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恢复得更快。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急性期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可能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加甲泼尼龙治疗吉兰-巴雷综合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开放性试验:将连续的40例吉兰-巴雷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8例选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0.4g/(kg·d)加静脉用甲基强的松龙1.0g/(kg·d),连用5d;对照组22例选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0.4g/(kg·d),连用5d;随访8wk,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4wk后,比较治疗组18例中的14例(77%),对照组22例中8例(31%)可改善一个或一个以上功能级别(P=0.009)。比较两组对预后有影响价值基本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组有重要不同意义(OR=14.95,P=0.019)。比较两组起效时间,治疗组为9.5±5.1 d,对照组为20.6±9.66d(P=0.0001)。能改善一个功能级别的中位数时间在治疗组为15.5d,而在对照组为31.5d(P<0.05)。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较单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近期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对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予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脑脊液免疫系列、补体系列。结果16例痊愈,3例好转,2例无效。患者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补体经治疗后明显下降。结论IVIG治疗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可能与抑制了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神经系统脱髓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03—2012-03住院治疗的神经系统脱髓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比较2组疗效、脑脊液异常改变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总显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7.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脑脊液异常的恢复速度更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更快、更明显。结论在神经系统脱髓鞘患者中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能够快速、有效控制病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以及总结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及临床观察。方法2006-06~2008-04期间,选择我院儿科住院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19例,在其发病后6d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血浆分离速度3~5ml/min,一次置换血浆的量占患者体重的4%,治疗次数≥2次。结果14例患者痊愈后出院,5例患者好转后出院退出治疗。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治疗过程中正确的临床观察为该治疗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选择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57例,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2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康复组同步进行康复针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肌力采用徒手肌力试验Lovett的6级分级法进行评分,ADL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康复组肌力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ADL恢复更显著(P<0.01)。结论进行康复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肌力和ADL得分,降低致残率,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47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7例符合诊断标准的ADEM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MRI,以及单用甲基强的松龙(MPPT)组和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IVIG)组之间的疗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47例ADEM中有29例(61.7%)有先驱感染性疾病,服驱虫药4例(8.51%),不明原因14例(29.79%),症状和体征数天之内进展达高峰.认知功能损害为最常见的症状,有26例(55.32%).MRI最常见双侧脑白质不对称类圆形病灶,而深部脑灰质核团亦见累及.单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与甲基强的松龙联用丙种球蛋白两组之间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ADEM是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MRI是诊断ADEM的重要手段,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甲钴胺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43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随机分为甲钻胺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应用甲钴胺注射液500μg及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肌内注射,2次/d,连续治疗4周,2组均使用免疫球蛋白、激素及综合治疗,同时观察记录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程度和改善时间,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治疗急性GBS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膜式血浆置换(PE)治疗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膜式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PE开始于病后≤7d及〉7d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PE结合有创通气及无创→有创通气两种通气方法对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 PE开始于病后≤7d组2周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7d组(P〈0.05),无创→有创通气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直接有创通气组(P〈0.05)。结论 即早膜式血浆置换对重症GBS疗效显著,PE结合无创→有创通气可作为治疗重症GBS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5例GBS采用丙种球蛋白0.4g.kg^-1.d^-1,静脉注射5天,并与常规激素治疗组对照。结果:15例中8例痊愈,5例改善,2例轴索型1例留有严重残疾,1例无效,起效时间及住院日缩短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