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静波  黄萍 《医学综述》2013,19(8):1491-1493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监护室老年患者158例,入院后分别给予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MEWS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差别,分别比较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的区别及MEWS评分≤3分、4~6分,7~9分、≥10分患者病死率的区别,研究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MEW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8.06±2.71)分和(24.60±4.20)分,存活组分别为(4.80±2.47)分和(19.06±3.93)分(P<0.01),MEWS评分ROC下面积为0.814,与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EWS分值增加,病死率升高(P<0.01);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0.647,P=0.001)。结论 MEWS评分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评分系统,和APACHEⅡ评分一样能够评估急诊老年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系统与校正MEWS评分在院前急救的应用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6月我院应120外出接诊的300例患者,在医护人员接诊的第一时间分别进行MEWS评分和校正MEWS评分,并进行分诊分流。以观察患者30 d的结局为预后结果。结果急诊死亡患者MEWS和校正MEW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患者MEWS和校正MEW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入住ICU及院前抢救患者MEWS和校正MEW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及专科治疗患者MEWS和校正MEW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校正MEWS评分均高于M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住ICU及院前抢救组和门诊及专科治疗组校正MEWS评分均高于M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MEWS与校正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入住ICU及院前抢救为预测指标,MEWS与校正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结合疼痛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1日-12月1日就诊于我院急诊内科的13 125例患者,进行校正MEWS及疼痛评分,评估患者危重级别,分析病情转归.结果 13 125例患者中,门诊治疗好转离院2 405例,占18.32%;急诊留观5 675例,占43.24%,专科病房住院3 750例,占28.57%;ICU住院1 221例,占9.30%;抢救室死亡74例,占0.57%.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 853.54,P=0.000);其中Ⅱ级、Ⅲ级、Ⅳ级、Ⅴ级较Ⅰ级降低,Ⅲ级、Ⅳ级、Ⅴ级较Ⅱ级降低,Ⅳ级、Ⅴ级较Ⅲ级降低,Ⅴ级较Ⅳ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校正MEWS结合疼痛评分系统能更好地反应患者病情,能快速评估患者危重级别,值得在急诊内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分诊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急诊分诊流程处理,观察组采用MEWS流程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分诊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分诊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系统运用于急诊分诊患者中,可提升分诊正确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诊脑卒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特点,探讨MEWS在急诊脑卒中患者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在急诊脑卒中患者就诊后测评MEWS,比较不同MEWS评分等级下的转诊情况和转诊时间。结果纳入患者242例,MEWS评分平均(3.3±1.9)分,0~4分124例,5~7分70例,7分48例;不同MEWS评分等级,留观、转入专科、收ICU/HDU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观时间、转入专科时间、收ICU/HDU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急诊脑卒中患者MEWS评分差异较大,得分集中在呼吸、血压、意识三项;MEWS可作为急诊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工作,有助于缩短分诊时间;MEWS评分较低者,仍存在转专科、ICU/HDU风险,应做好复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modified 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 MPEWS) 在急诊预检分诊及病情分级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来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室就诊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要求现场采集相关数据, 急诊分诊护士对就诊患儿进行MPEWS评分, 医师就诊按5级病情分级法对患儿进行病情评估和分级, 寻求MPEWS评分值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联度.结果 MPEWS评分与病情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 (rs=-0.630, P<0.001) , MPEWS评分越高, 病情分级等级越低, 病情严重程度更高.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 曲线下面积0.996, 90%可信区间为0.9930.999 (P<0.05) , 说明MPEWS评分对重症患儿的判断有统计学意义.最佳临界值为4.5分, 此时敏感度为96.0%, 特异度为99.9%.结论 MPEWS评分对急诊预检分诊及评估儿科急诊患者病情、及时识别危重患儿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急诊就诊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减少或避免转送患者的医疗风险。方法对急诊科收治的4 006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并根据不同病因联合心电图、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SaO2)检查并进行评分,观察其评分结果与患者预后。结果 4 006例患者MEWS评分最低为0分,最高11分,0~3分2 711例占67.67%,4~7分1 166例占29.11%,8~11分129例占3.22%。0~3分组病死率最低,8~11分组病死率最高(P0.05)。0~3分组患者转入ICU比率最低,8~11分组转入ICU比率最高(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创伤失血性休克、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分别应用MEWS结合心电图、休克指数、SaO2评分与单纯MEW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评分联合心电图、休克指数、SaO2评分对评估急诊患者病情和预测潜在危险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评分越高,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8.
程亚丽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71-1772
目的分析血氧饱和度(SPO_2)、改良早期预警系统(MEWS)联合心电图对急性胸痛患者危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34例急性胸痛患者。对所有患者的SPO_2、MEWS评分及心电图情况进行评估。统计MEWS评分和SPO_2、MEWS、ECG联合评分分布情况及不同评分患者的入ICU率、急诊死亡率。结果 MEWS评分分布情况优于SPO_2、MEWS联合心电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7分患者的入ICU率和急诊死亡率均高于MEWS评分为0~3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O_2、MEWS联合心电图评分≥7分患者的入ICU率和急诊死亡率均高于SPO_2、MEWS联合心电图评分为0~3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MEWS评分患者的入ICU率、急诊死亡率分别与相应的SPO_2、MEWS联合心电图评分患者的入ICU率、急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PO_2、MEWS评分联合心电图能有效评估急性胸痛患者的病情,预测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级分区分诊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急诊救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急性胰腺炎急诊救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分诊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级分区分诊模式,比较两组急诊救治效率、救治效果、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分诊时间、候诊时间和治疗等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诊准确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救治成功率为92.31%(36/39)高于对照组的71.79%(28/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56%(1/39),低于对照组的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1.79%(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急诊模式基础上采用分级分区分诊模式可缩短急性胰腺炎急诊救治患者的分诊时间、候诊时间和治疗等候时间,提高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急诊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急诊分诊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分系统能使分诊更科学、高效。文中拟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Ⅱ,APACHEⅡ)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性能,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急诊科412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预后,并根据其当次入院后死亡率,比较3种评分与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性能。结果 3种评分分值越高,死亡危险率越高;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分别为0.750(0.685~0.814)、0.763(0.702~0.825)和0.865(0.814~0.915)。结论 3种评分系统均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其预测性能为APACHEⅡ>REMS>MEWS;从成本效益方面综合考虑,MEWS评分更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