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国18~59岁成年人坚果摄入状况。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有完整膳食数据的18~59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 401人。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坚果消费数据。分析坚果摄入状况并进行非参数检验,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坚果食物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坚果的总体消费率为18.0%,全人群消费量的第99百分位数(P99)为65 g/d。消费人群消费量的P50为16.7 g/d。全人群中,高教育程度和城市居民总坚果消费率和消费量都较高。结论我国成年居民坚果的消费率低且消费量不足,只达到膳食指南推荐量的一半。应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居民坚果消费率和消费量,尤其是低教育程度和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国18~59岁成年人坚果摄入状况。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有完整膳食数据的18~59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 401人。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坚果消费数据。分析坚果摄入状况并进行非参数检验,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坚果食物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坚果的总体消费率为18.0%,全人群消费量的第99百分位数(P99)为65 g/d。消费人群消费量的P50为16.7 g/d。全人群中,高教育程度和城市居民总坚果消费率和消费量都较高。结论我国成年居民坚果的消费率低且消费量不足,只达到膳食指南推荐量的一半。应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居民坚果消费率和消费量,尤其是低教育程度和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991-2011年中国9个省(自治区)6~17岁儿童肉类消费模式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内地9个省(自治区)的6~ 17岁儿童,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和2011年分别调查了2720、2702、2525、2405、1509、1238、1085、936名,对其3 d24h膳食回顾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不同年份及不同特征儿童肉类摄入情况.结果 儿童畜肉消费率从1991年的60.9%(1657/2720)增加到了2011年的87.2%(816/936)(x2 =458.23,P<0.01),禽肉消费率9.4%(257/2720)增加到了33.3% (312/936) (x2 =446.07,P<0.01),鱼虾类消费率从27.3%(743/2720)增加到了40.6% (380/936)(x2 =89.89,P<0.01).儿童肉类总摄入量中位数从1991年的47.4 g/d增加到了2011年的100.0 g/d (x2 =516.77,P <0.0l),畜肉从33.3g/d增加到了60.0 g/d(x2=420.13,P<0.01),猪肉从26.7 g/d增加到了50.0 g/d(x2=380.50,P<0.01).超过畜禽肉推荐摄入量的儿童比例从1991年的32.9%(896/2720)增加到2011年的59.8%(560/936)(x2 =392.97,P<0.01),而达到鱼虾类推荐摄入量的儿童比例从1991年的6.9%(187/2720)增加到2011年的8.8% (82/936) (x2 =21.52,P <0.01).城市和农村儿童畜肉消费率分别从1991年的81.2% (536/660)、54.4%(1121/2060)增长到2011年的94.7% (234/247)(x2=38.34,P<0.01)、84.5% (582/689)(x2=429.26,P<0.01),农村儿童畜肉摄入量中位数从1991年的16.7g/d增长到2011年的56.7g/d(x2=472.46,P<0.01).结论 1991-2011年我国9个省(自治区)儿童肉类摄入模式不甚合理,农村儿童肉类摄入状况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大豆类及其制品在成年居民中的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选取其中有完整膳食数据的18~59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401人。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结合《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平均每人每天大豆类食物、烹调豆制品、预包装豆制品和豆类食物(包括大豆类食物和大豆制品)总的摄入量。不同豆类食物摄入量均按照其蛋白质含量与干黄豆蛋白质含量的比值进行折算,换算成相当于干黄豆的量。计算不同类别豆类食物的人群消费率和平均每天摄入量(全人群和消费人群)。分析豆类食物消费水平在不同人群间的差异。结果我国15省区成年居民豆类食物的总体消费率为62.1%,其中大豆类食物、烹调豆制品和预包装豆制品的消费率分别为4.7%、60.0%和2.0%。豆类食物平均消费量为11.3g/d,其中消费人群平均消费量为18.2g/d。大豆类全人群平均消费量为1.1g/d,消费人群为22.5g/d;烹调豆制品全人群平均消费量为10.0g/d,消费人群为16.6g/d;预包装豆制品全人群平均消费量为0.3g/d,消费人群为12.4g/d。城市居民、低年龄组居民、高教育程度者、高收入者中的豆类食物消费率较高。农村居民、男性、低教育程度、高收入者的豆类食物消费量较高。结论豆类食物在我国成年居民中的食用较为普遍,但消费量不足。应采取措施促进我国居民新鲜豆类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农村居民、女性和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国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坚果摄入现状。方法 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071名60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坚果消费数据。分析摄入状况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坚果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坚果消费902人(17.8%),全人群消费量第90百分位数(P90)为13.6 g/d。消费人群消费量的中位数(P50)为16.7 g/d,达到并超过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为81.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低年龄组、高学历和城市地区坚果消费的可能性更大。结论 中国老年居民坚果的消费率低且消费量不足。年龄、教育程度和地区是老年居民是否食用坚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蔬菜和水果摄入现状。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5031名60岁及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收集膳食数据,分析摄入状况,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是否达到推荐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60岁及以上居民蔬菜消费率为99.5%,消费量中位数(P50)为242.3 g/d。水果消费率为39.7%,消费量第75百分位数为(P75)为64.8 g/d。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60~79岁和城市蔬菜消费更有可能达到推荐量。高收入和城市水果消费更有可能达到推荐量。结论 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水果消费率低且消费量不足。蔬菜消费率高但深色蔬菜占到一半的比例低。性别、年龄和地区影响蔬菜是否达到推荐量。收入和地区影响水果是否达到推荐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十五省(区、市)18~59岁居民水产品类食物摄入状况。方法本文数据来自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将参加过此次调查并有完整的连续3d 24h膳食回顾调查数据的18~59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调查对象水产品类食物消费率和水产品类食物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水产品类食物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十五省市18~59岁居民2015年水产品类食物消费率为42.9%、平均每天水产品类食物摄入量为28.6g、水产品类食物摄入量未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为77.3%。结论我国十五省市18~59岁居民水产品类食物消费率仍较低,摄入量也远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水产品类食物推荐摄入量的要求,应鼓励我国成年居民增加水产品类食物的摄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成都市40~64岁居民571名,采用食物频率回顾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及过去1年食物摄入情况,分析各类食物摄入量及膳食能量、营养素摄入情况,并测量其身高体重。结果调查对象平均每日食物摄入量为:主食338.0g(谷类327.8g,薯类10.1g),蔬菜471.3g,水果86.4g,豆类58.6g,奶类129.9g,畜肉102.7g,禽肉11.8g,水产品25.8g,食用油37.5g;食用油和豆类摄入量高于膳食指南推荐量,奶类、水果和水产品的摄入量低于推荐量;谷类、薯类、禽肉、水产品摄入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蔬菜、豆类、坚果和畜肉类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膳食中脂肪、胆固醇、烟酸、维生素E、钠、磷、铁、铜和锰摄入量高于推荐量,钙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结论中年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与膳食指南推荐量有差异,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并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选取2015年调查中数据完整的18~59岁成年居民共计10 240人为研究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法。采用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预包装食品消费率为59.8%。39.8%成年居民消费了方便食品,其次是焙烤食品(18.2%)、乳类及制品(17.2%)、休闲食品(7.0%)、冲调食品(3.6%)和饮料(2.8%)。成年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量第99百分位数(P99)分别为:方便食品250.0 g/d,乳类及制品258.3 g/d,焙烤食品122.7 g/d,饮料93.3 g/d,冲调食品66.7 g/d,休闲食品55.8 g/d。预包装食品消费人群的摄入量中位数(P50)分别为:方便食品63.3 g/d,乳类及制品92.6 g/d,焙烤食品33.3 g/d,饮料70.0 g/d,冲调食品33.3 g/d,休闲食品16.7g/d。结论我国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还处于较低水平。方便食品是我国成年居民消费的主要预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选取2015年调查中数据完整的18~59岁成年居民共计10 240人为研究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法。采用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预包装食品消费率为59.8%。39.8%成年居民消费了方便食品,其次是焙烤食品(18.2%)、乳类及制品(17.2%)、休闲食品(7.0%)、冲调食品(3.6%)和饮料(2.8%)。成年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量第99百分位数(P99)分别为:方便食品250.0 g/d,乳类及制品258.3 g/d,焙烤食品122.7 g/d,饮料93.3 g/d,冲调食品66.7 g/d,休闲食品55.8 g/d。预包装食品消费人群的摄入量中位数(P50)分别为:方便食品63.3 g/d,乳类及制品92.6 g/d,焙烤食品33.3 g/d,饮料70.0 g/d,冲调食品33.3 g/d,休闲食品16.7g/d。结论我国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还处于较低水平。方便食品是我国成年居民消费的主要预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广西霍乱病例及霍乱弧菌在水体、海水产品、外环境及食品的污染情况,以便尽早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选择2个国家监测点,8个自治区级监测点按相关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结果2007年共检测腹泻病人11385例,重点人群17771例,未发现阳性;检测水体2045份样品,检出阳性2份,阳性率0.09%;海水产品4311份,检出阳性9份,阳性率0.20%;阳性均为O1群霍乱弧菌污染,霍乱毒素基因检测11株菌均为非产毒株。结论加强对甲鱼等海水产品的霍乱弧菌污染状况监测和管理,做好群众安全食用海水产品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焦作市201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人间布病)流行因素,掌握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焦作市2011年常规疫情监测人间布病157例,分布在10个县(市、区),以3~6月份发病较高,发病多为男性青壮年,职业主要为农民,占发病总数的76.43%;感染途径呈多样性,感染与日常生活接触有关;发病到确诊平均间隔20天,57.32%的病例通过疾控中心门诊发现;发生聚集性病例的村庄有2个,重点人群血检1578人,琥红平板试验阳性率为6.52%。结论焦作市人间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青壮年发病较高与牲畜接触的频率相对较高有关。应进一步提高基层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广泛开展人间布病健康知识宣传;聚集性病例发生在贩卖、屠宰、养殖、皮毛加工比较集中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村庄,重点人群监测对控制疫情发现病例非常必要;探索人间布病有效防控机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丽水市儿童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为更好地指导本地区儿童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5种微量元素,对本地3个年龄段1428名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5种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微量元素中,锌总缺乏率最高,达到19.05%,且3个年龄段锌元素缺乏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铁缺乏,达到16.80%,钙总缺乏率较低,为3.64%。结论:丽水市儿童易出现锌、铁微量元素失衡,尤其0周~3周岁婴幼儿锌元素缺乏率高,应对儿童定期检测微量元素,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微量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14.
仲晓芸  徐炜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87-2488
目的了解无锡市南长区小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及时科学地采取干预措施。方法以视诊为主,在自然光线直视下,使用探针及平面口镜,按象限顺序逐牙检查,经探诊后方可做出诊断并记录。结果在受检的13 427名小学生中,患病率为35.6%,其中男生35.3%,女生36.0%。低年级龋齿患病率高于高年级。结论该区龋齿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预防龋齿措施和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军队精简整编过程中医院的建设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队精简整编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军队总医院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军队总医院从发展的角度、以长远的眼光审视现实,通过调整、改革、开拓和进取等方式,适应新形势下军队精简整编的总要求。本文从形象塑造、信息化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内涵建设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军队总医院的建设重点,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樊卫萍  吉顺福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57-2558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血压状况,为防治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对四川某高校教职工2007年913人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教职工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8.29%,男性为23.36%,女性为13.81%;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高血压类型中Ⅰ级高血压占77.84%,Ⅱ级高血压占17.96%,Ⅲ级高血压占4.20%。在职职工中高血压患病率教师组为22.15%,高于后勤服务组(9.85%)和行政管理组(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对高校教师采取有针对性防治措施,有效提高工作、生活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铸造企业在生产环境中所产生矽尘的职业危害和分布规律,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作业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产生矽尘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对作业工人进行个体采样,并检测生产环境空气中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结果对63名作业工人进行个体采样,男性55人,女性8人;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40.4岁。矽尘浓度范围0.2~9.0 mg/m3,平均浓度为(2.27±1.95)mg/m3,中位数为1.60 mg/m3。矽尘浓度检测合格率为23.8%。各工种在空气中矽尘浓度检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26,P〉0.05)。不同接尘工龄矽尘浓度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8,P〈0.05)。结论应重点加强对35~49岁组和接尘工龄1~9 a组职业卫生健康监护,进一步加强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有效控制矽肺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药品存货管理研究如何用最低成本来存贮最优数量的药品 ,以满足各临床科室所需。其核心问题有两点 ,即药品存货成本最低化和药品库存量最优化。而我国目前药品存货管理在上述两方面都存在着缺陷 ,具体表现为 :(1)成本方面 :①购置成本过高 ,②贮存成本过大 ,③订购成本难以控制 ;(2 )库存量方面 :①药房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难以确定科学的库存量 ,②与临床联系不够紧密 ,很难确定准确的库存量 ,③不能根据外界条件变化 ,及时调整库存量。文章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铁岭市食品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食品卫生质量。[方法]对本市2005年834份食品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测。[结果]834份样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合格率分别为86.93%、89.57%、100.00%,样品合格率为85.25%。冷冻饮品受污染最严重,合格率为64.29%。[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企业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特别是夏季应增加监督检测频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当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药品的出库记录,对抗菌药物种类和药品进行排序.结果 共纳入15 788份处方,2011年医院使用排名前5位的抗菌药物种类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和大环内酯类,分别占24.18%、15.96%、11.71%、10.95%、8.77%;使用数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为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头孢哌酮、阿奇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丙烯、头孢地尼、哌拉西林/舒巴坦、克拉霉素,分别占21.71%、8.04 %、4.71%、4.29%、3.86%、3.20%、2.44%、2.00%、1.64%、1.37%.结论 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在医院使用较为普遍,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仍然占有很大比例,临床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避免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