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9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输尿管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输尿管碎石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风险不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逆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诊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抽取72例,按照输尿管结石类型将其分成嵌顿组(输尿管嵌顿性结石,n=36)、非嵌顿组(输尿管非嵌顿性结石,n=36),均采取逆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对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非嵌顿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嵌顿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嵌顿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较于非嵌顿性输尿管结石,逆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难度稍大,手术成功率、安全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对比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9例,分组依据为信封法。研究组均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照组患者均使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4.9%、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则提示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优点,前者的结石清除率更高,后者康复速度更快,两种治疗效果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均较低,临床选择具体术式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4.
何谢夫 《中外医疗》2012,31(28):59-60
目的比较并探讨经皮肾镜取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5月—2011年7月收治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输尿管镜碎石组39例,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经皮肾镜取石组39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下降程度、结石清除率、术后辅助体外碎石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输尿管镜碎石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碎石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镜碎石组与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碎石组,同时术后辅助体外碎石率明显低于输尿管镜碎石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结石清除率较高,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同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李宏 《医学综述》2014,20(20):3839-3840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输尿管镜与逆行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来简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的患者作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组,采用逆行输尿管镜治疗的患者作为输尿管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的碎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经皮输尿管镜组患者的碎石率、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的碎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逆行输尿管镜组(P<0.05),其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逆行输尿管镜组(P<0.05),但两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效果较逆行输尿管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6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结石一次清除率、中转开放手术概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采用χ2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试验组结石一次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转开放手术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试验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相对于输尿管镜碎石术来说,对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更显著,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收集589例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有输尿管损伤分为损伤组(n=26)和未损伤组(n=563),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结石部位、肾积水程度、合并糖尿病等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直径、结石嵌顿率、合并输尿管息肉率、结石CT值、术前无预置管率及预扩张时间等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石直径、结石CT值、结石嵌顿、合并输尿管息肉、术前无预置管及预扩张时间是碎石术过程中发生输尿管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石直径过大、结石CT值高、结石嵌顿、合并输尿管息肉、术前无预置管及预扩张时间过短是输尿管镜碎石术过程中发生输尿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对这类患者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杨元映 《大家健康》2013,(6):100-101
目的:研究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期间患者所接受得治疗方式不同,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经皮肾取石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结石清除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天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解释清除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术后观察组发生高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经皮肾镜取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输尿管镜碎石治疗与经皮肾镜取石治疗.比较两种结石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用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石清除率方面,观察组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法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病症进行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程波 《吉林医学》2013,(27):5560-5560
目的:观察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口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总结手术处理经验。方法:选择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102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输尿管切口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口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能有效清除结石,术后并发症少,但前者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更为安全可靠,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