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泌尿系先天性畸形 ,修复方法约 2 0 0余种。我院自 1990年以来采用阴囊纵隔带蒂皮瓣I期修复尿道下裂 2 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 ,年龄 4~ 14a ,平均 7.5a。阴囊均发育良好 ,阴茎型 8例 ,阴茎阴囊 16例。修复长度 2~ 5cm ,平均 4cm。出院时一期手术成功修复 2 1例 ,并尿瘘 2例 ,尿道外口狭窄1例 ,再手术后治愈。手术方法氯胺酮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下 ,阴茎头缝牵引线。距冠状沟 0 .5cm处环形切口 ,于Buck筋膜浅层向阴茎根部剥离包皮 ,切除腹侧及尿道旁的纤维索带 ,彻底矫正阴茎下曲…  相似文献   

2.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泌尿系先天性畸形,修复方法约200余种。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阴囊纵隔带蒂皮瓣Ⅰ期修复尿道下裂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4例,年龄4~14a,平均7.5a。阴囊均发育良好,阴茎型8例,阴茎阴囊16例。修复长度2~5cm,平均4cm。出院时一期手术成功修复21例,并尿瘘2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再手术后治愈。 手术方法氯胺酮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下,阴茎头缝牵引线。距冠状沟0.5 cm处环形切口,于Buck筋膜浅层向阴茎根部剥离包皮,切除腹侧及尿道旁的纤维索带,彻底矫正阴茎下曲。测量尿道缺损长度,从阴囊纵隔切取矩形阴囊带蒂皮瓣,宽度1.5~2.0 cm,长度2~6cm,瓣长一般至正位开口再多取0.5cm,不应有张力。同侧阴囊皮肤按原设计线切开至肉膜,仔细分离到阴囊隔,以同法做对侧切口,将阴囊隔血管蒂皮瓣提起,对光相视可清晰看见隔内血管丛。  相似文献   

3.
去上皮推进皮瓣修补尿道下裂术后尿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去上皮推进皮瓣法修补尿道下裂术后各类尿瘘的经验。方法采用去上皮推进皮瓣法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各类尿瘘62例,其中位于冠状沟9例,阴茎体48例,阴囊5例。37例尿瘘直径大于0.5cm。主要步骤为游离瘘管至颈部并切除,皮内连续内翻缝合关闭瘘口,切除2~3mm近端侧上皮(冠状沟尿瘘)或瘘口一侧上皮(阴茎体和阴囊部尿瘘),形成带血管蒂皮下组织瓣并推进覆盖瘘口,然后对侧全厚皮瓣覆盖去上皮组织瓣,形成交错缝合。如尿瘘双侧皮肤都较丰富,可作双侧带蒂皮下组织瓣,并交叉覆盖。术后不作尿流改道及留置导尿管。结果手术一次成功率为95.2%(59/62),冠状沟尿瘘成功率为88.9%(8/9),阴茎体为95.8%(46/48),阴囊为100%。3例修补失败者在术后6个月~1年再次采用去上皮推进带蒂皮瓣法治疗后治愈。37例直径大于0.5cm尿瘘成功率为94.6%。结论去上皮推进皮瓣法是治疗各类尿瘘的一种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带蒂阴囊包皮联合皮管治疗尿道下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带蒂阴囊包皮联合皮管治疗尿道成形,治疗阴囊型和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矫正阴茎下曲,切取包皮、阴囊皮瓣、缝合成管状,正位尿道口修复尿道下裂。结果 阴茎阴囊型和阴囊型尿道下裂32例。术后3例感染漏尿,2例修补治愈,1例自行愈合。余一期愈合,均排尿顺利。结论 应用带蒂阴囊包皮管治疗阴囊型及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是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带蒂包皮岛状皮瓣在尿道下裂再次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总结带蒂包皮岛状皮瓣在尿道下裂再次手术中应用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其并发症.方法 2005年9月-2009年12月本院应用带蒂包皮岛状皮瓣再次手术治疗尿道下裂再次手术患儿35例,年龄3~15岁.其中22例为第2次手术,9例为第3次手术,4例为第4次手术,所有病例尿道局部瘢痕增生明显或尿道板已被破坏.手术方式分为2种:应用加盖岛状皮瓣法(Onlay术式)24例,应用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法(Duckett术式)11例.带蒂包皮岛状皮瓣长度为1~4 cm,新尿道采用F8或F10号的硅胶气囊尿管作为支架管,术后10~14 d拔除.结果 35例中27例(77.1%)一次手术成功,阴茎伸直良好,外形美观,排尿正常,成功率为77.1%.术后并发症:尿瘘6例,5例已行尿瘘修补,痊愈,1例等待修补;尿道狭窄2例,1例先行尿道狭窄处尿道造瘘,然后再次行尿瘘修补,痊愈,另1例已行尿道造瘘等待修补.结论 带蒂包皮岛状皮瓣可应用于尿道下裂再次手术,术后阴茎外形美观,但需注意根据手术适应证选择,而且手术操作较复杂,有一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应用阴囊纵隔带蒂皮管法治疗儿童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 尿道下裂121例,手术矫正阴茎下弯后,于尿道口近端取宽1cm~1.5cm的带血管蒂皮瓣,包绕硅胶管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成新尿道。结果 手术121例,成功107例,成功率为(88.5%)。术后尿瘘14例,尿道狭窄5例,憩室3例,尿道内毛发2例,尿道内结石1例。结论 阴囊纵隔皮管法尿道成形术皮瓣血运好,易成活,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容易掌握,适合于矫正阴茎下弯后尿道口位于阴茎根部或阴茎阴囊交界型尿道下裂。但术后阴茎外观不十分满意且有尿道长毛发和结石可能,故选用此法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7.
TIP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及尿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尿道板切开成管尿道成形术(TIP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及尿瘘的疗效。方法采用TIP术治疗年龄2~10岁男童尿道下裂及尿瘘共35例,其中巨尿道1例,阴茎型14例、阴茎阴囊型7例,阴囊型1例,尿道下裂Ⅰ期伸直术后7例,尿瘘5例。结果阴茎型尿道下裂成功13例,瘘1例;阴茎阴囊型成功6例,瘘1例;Ⅰ期伸直术后成功6例,瘘1例;尿瘘成功2例,瘘复发3例,阴囊型尿道下裂及巨尿道各1例均成功。结论TIP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其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便,取材合理,术后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带蒂包皮内板皮管翻转术修复尿道下裂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带蒂包皮内板皮管翻转术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40例。年龄2.5岁~13岁,阴茎体型26例,阴茎阴囊型14例,Ⅰ期手术34例,Ⅱ期手术6例,发生尿瘘7例。对该术式的优点和影响手术成功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尿道下裂术后并发尿道结石五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常见的先天畸形 ,手术后并发症较多 ,如尿瘘、尿道狭窄、尿道憩室等。我院自 1988~ 2 0 0 1年共收治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并发尿道结石 5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5例均为男性。行尿道成形术时年龄为 5~ 14岁 ,平均 9.2岁 ,1例为阴茎体型 ,4例为阴囊型或会阴型。手术方法 :皮管法尿道成形术 1例 ,阴囊纵隔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 2例 ,阴囊侧旁皮瓣尿道成形术 2例。 2例因尿道内毛发过多所致 ,首次发生尿道结石距尿道成形术的时间间隔分别为 9年和 13年 ,3例因尿道憩室和尿道狭窄所致 ,发生尿道结石的时间间隔为 1~ 3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保留尿道下裂尿道板尿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院91例尿道下裂患儿行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术的诊治经过。平均年龄5.3岁(2~12岁),冠状沟型12例,阴茎体型53例,阴茎阴囊型20例,阴囊型6例。结果手术治愈80例,治愈率为87.0%。10例发生尿瘘,尿瘘发生率为10.9%。1例出现尿道狭窄。1例阴茎头裂开。所有尿瘘患儿均于术后半年行尿瘘修补术,并获痊愈。结论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445例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对445例不同类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年—2003年445例先天性尿道下裂病例资料,其中采用阴茎阴囊纵隔带蒂皮瓣尿道成型术311例,包皮内板带蒂皮瓣尿道成型术52例,包皮及阴茎阴囊联合皮瓣尿道成型术61例,膀胱粘膜代尿道术21例。每例均同时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结果 治愈率90.6%,并发症为9.4%。其中尿道狭窄11例,尿瘘31例。尿道狭窄中膀胱粘膜法1例,包皮内板法2例,阴茎阴囊纵隔法5例,联合皮瓣法3例;尿瘘中膀胱粘膜法1例,包皮内板法3例,阴茎阴囊纵隔法24例,联合皮瓣法3例。结论 根据尿道下裂类型选择不同的术式 尿流改道,并严格遵守整形外科的原则是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带蒂阴囊中缝带蒂皮瓣转移覆盖技术在治疗尿道下裂病例多次手术后皮肤缺损中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集我院12例患儿,年龄5~15岁,平均8.4岁.均为外院多次尿道下裂术后失败患儿.为再次治疗入我院.所有患儿均接受口腔黏膜镶嵌尿道成形术一次完成手术.完成尿道重塑后,在阴囊皮肤血供解剖学的基础上,对于重度尿道下裂患儿经多次术后皮瓣遭严重破坏而不足的患儿,采用阴囊中缝皮瓣游离,转移覆盖于阴茎腹侧创面皮肤缺损处.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3个月,12例患儿全部获得随访,所有患儿皮瓣完全成活,无尿道瘘及尿道憩室,术后2周出现尿道狭窄1例.接受会阴尿道镜检查,确定为口腔黏膜与原尿道吻合口狭窄,扩张后治愈.长期随访患儿阴茎下弯矫正满意,尿道外口位于阴茎头正位,排尿通畅,无尿道瘘、尿道狭窄、尿道憩室等.阴茎及阴囊外观满意.结论 对于接受多次尿道下裂修补术后需要重新接受手术的患儿,由于多次手术对阴茎皮瓣破坏严重,再次行尿道下裂修补术时,我们选择游离带蒂阴囊中缝皮瓣覆盖新尿道,较传统上阴茎阴囊皮肤覆盖新尿道的张力较低,覆盖范围广并避免了皮肤的臃肿感.该手术方法简单,操作难度不高,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外形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尿道下裂其矫治手术方法繁多,各有其优缺点。作者从1983年起用带蒂包皮、阴茎、阴囊联合皮瓣Ⅰ期修复阴囊型尿道下裂5例及会阴型尿道下裂1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度尿道下裂多次手术皮肤缺损患儿采用口腔黏膜镶嵌式尿道成形阴囊中缝带蒂皮瓣转移覆盖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入住本院的16例尿道下裂手术治疗失败需再次手术病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7.5岁。尿道重塑均采用口腔黏膜镶嵌尿道成形术,再游离阴囊中缝带蒂皮瓣将之转移至阴茎腹侧创区皮肤缺损处,均顺利完成手术。结果16例患儿术后均通过电话预约门诊复查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患儿阴囊中缝转移皮瓣均成活,排尿顺畅,尿道外口位置良好,无尿道憩室和尿道瘘发生,阴茎阴囊外观患儿家长满意。结论多次进行手术修补失败的尿道下裂患儿采用口腔黏膜镶嵌尿道成形术重塑尿道后联合阴囊中缝带蒂皮瓣转移覆盖术治疗,术后患儿阴茎阴囊外观满意,无尿道憩室尿道瘘发生,疗效满意,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盖带蒂包皮瓣Ⅰ期尿道成形术修复小儿尿道下裂的手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提高手术技巧。方法对50例小儿尿道下裂应用onlay island flap术式(横裁带蒂岛状包皮瓣加盖法)行一期尿道成形手术。观察阴茎伸直和尿瘘、尿道狭窄的发生情况,总结和完善手术技巧。结果50例手术患儿获随访3个月至2年,均阴茎伸直满意,尿道位于龟头前端开口,外观良好。44例尿道下裂一次性手术成功,4例发生尿瘘;2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行尿道扩张后痊愈。结论加盖带蒂包皮瓣Ⅰ期尿道成形术修复小儿尿道下裂符合解剖生理,术后阴茎外形美观,并发症少,是一种修复阴茎下弯较轻的尿道下裂的理想术式。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保护皮瓣血管蒂的血供,掌握合理的尿道板皮条和岛状包皮瓣宽度及娴熟的缝合技巧。  相似文献   

16.
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并发尿瘘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并发尿瘘的治疗经验。临床资料:尿道下裂修复后井发尿瘘25例,其中7例并有尿道狭窄,3例有不完全性阴茎阴囊转位,在修复尿瘘同期修复了尿道狭窄和阴茎阴囊不全转位。治疗结果:一次修补成功23例。结论:尿瘘修补应同期解决尿道狭窄,也要以同期解决阴茎阴囊转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期原位皮瓣卷管(Duplay)成形尿道术治疗合并阴茎阴囊转位的重度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至2016年2月我们采用分期 Duplay 术式修复重度尿道下裂21例,中位年龄12(9~24)个月,其中阴囊型9例,会阴型12例,均伴有阴茎阴囊转位。Ⅰ期完成 Byars 术+Duplay 术+阴茎阴囊复位术,术后半年以上行Ⅱ期 Duplay 术。患儿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8(6~28)个月,均观察并处理并发症,对阴茎外观进行评分。结果重建尿道中位长度5.0(4.0~6.5)cm。Ⅰ期 Duplay 成形尿道中位长度1.5(1.0~2.0)cm,术后阴囊伤口感染2例,其中1例继发根部尿道口狭窄,后行狭窄切开造口。Ⅱ期 Duplay 成形尿道中位长度3.5(3.0~4.5)cm,术后尿道瘘4例(4/21),其中根部瘘2例,体部瘘1例,冠状沟瘘1例;均已完成尿道瘘修补,术后无再次尿瘘发生;所有病例均无尿道狭窄、尿道憩室等并发症发生。Ⅱ期术后3个月对阴茎外观行改良 HOSE 评分,为17~20分,平均19分。结论分期 Duplay 术治疗合并阴茎阴囊转位的重度尿道下裂安全有效,并发症相对较少,也得到令医患满意的外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筋膜瓣技术在尿道下裂术中应用于创面修复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先天性尿道下裂中需行尿道重建的患儿603例,年龄2~18岁。486例为首次手术病例,117例为再次手术病例。按尿道下裂病变特点分别采用Mathieu、带蒂岛状皮瓣法、Snodgrass、Duckett、Duckett+Duplay、Duplay、Thiersch术及膀胱黏膜法等重建尿道。按治疗年限及尿道创面覆盖方法分为筋膜瓣组360例(分别应用尿道自身筋膜瓣、阴茎旋转筋膜瓣、阴茎去上皮筋膜瓣、阴囊轴形筋膜瓣及任意筋膜瓣覆盖新建尿道,再行皮瓣转移错位缝合覆盖阴茎创面)和皮瓣组243例(直接应用皮瓣转移覆盖阴茎创面)。患儿均采用相同缝线及尿道支架材料。术后抗炎,10~14 d拔管。结果各种尿道重建术式中筋膜瓣组尿瘘的发生率均低于皮瓣组。除Duplay及膀胱黏膜法两术式外,其余术式2组尿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筋膜瓣组37例发生尿瘘,无尿道全程裂开等严重并发症病例,总尿瘘率为10.3%;皮瓣组77例发生尿瘘,其中17例新建尿道全程裂开,总尿瘘率为31.7%,2组总尿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筋膜瓣技术适用性广、取材灵活,可为尿道提供良好的组织覆盖,有效避免尿瘘的发生,可作为尿道下裂术中创面修复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显微外科技术在尿道下裂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提高尿道下裂Ⅰ期手术疗效。方法 对本组87例尿道下裂患儿,年龄9个月-14岁,平均4岁,阴茎型36例,阴茎阴囊型39例,阴囊会阴型12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用尿道板皮瓣及部分带蒂皮瓣Ⅰ期修复。结果 阴茎型尿道下裂者36例,治愈33例(91.7%),阴茎阴囊型39例,治愈34例(87.2%),阴囊会阴型12例,治愈8例(66.7%)。不同年龄组手术结果:<16个月者13例,均治愈(100%);-<3岁14例,治愈12例(85.7%)。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提早接受手术治疗的年龄,能明显提高尿道下裂Ⅰ期成形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本院自 1 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儿童先天性尿道下裂 1 2例 ,采用弧形带蒂包皮内板阴茎背侧联合皮瓣Ⅰ期手术治疗 ,疗效确切、外观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本组 1 2例 ,年龄 2~ 5岁 6例 ,6~ 9岁 4例 ,1 0~ 1 4岁 2例 ;阴茎根部、阴囊型 7例 ,会阴型 5例 ,其中 2例阴茎阴囊转位。扦置导尿管注生理盐水充盈膀胱 ,F1 2穿刺造瘘针于耻骨上插入膀胱 ,放置F1 2硅胶管并缝合固定于腹壁上 ;包皮环切 ,袖套状游离阴茎皮肤至根部 ,保存完好血运 ,剪除尿道内板及纤维索带 ,修剪尿道末端至海绵体已发育部位 ,外口呈斜面 ,背侧缝合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