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11-202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河南省制定乙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1-2020年河南省乙脑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应用Joinpoint 4.9.0.0软件计算乙脑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及其95%置信区间(95%CI)以分析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1-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乙脑819例,年均发病率为0.09/10万,其中男性441例,年均发病率为0.09/10万,女性378例,年均发病率为0.08/10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0~14岁人群455例,占55.56%;农民、散居儿童及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2.84%、27.84%、23.57%。报告死亡34例,总病死率4.15%。发病高峰在8-9月,占总发病数的83.39%。十年间在乙脑高发的8月APC为-21.09%(95%CI:-33.38%~-6.53%,P<0.05),呈逐年下降趋势。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信阳市、洛阳市、南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2~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发病年龄,为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利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历年疫情资料汇编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分析2002~2008年甘肃省乙脑的发病年龄.[结果]2002~2008年,以0~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45岁人群呈现一个小高峰.[结论]随着乙脑疫苗在儿童中的普遍接种,成人乙脑发病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公共卫生部门在制定乙脑防控策略之际,应该考虑成人发病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武汉市1992~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与发病特点及三间分布。结果1992~2006年武汉市共报告乙脑病例433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0.41/10万,年均病死率2.31%,乙脑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且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无乙脑病例报告;发病季节在4~9月,高峰期在7~8月;病例主要集中于新洲区(占39.72%)、黄陂区(占31.87%)、江夏区(占12.24%)等郊区;15岁以下的患者占94.23%(408/433),散居儿童发病占61.20%(265/433)。结论武汉市乙脑发病主要表现为散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低年龄组为主。近年来乙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乙脑监测和防控依然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潍坊市奎文区2002~2006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2~2006年潍坊市奎文区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流行特点为散发,发病高峰为3~6月;≤8月龄儿童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15岁人群发病25例(占发病总数的53.19%),“双相移位”现象较为明显;本区发生麻疹病例中,城乡结合部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及城区。[结论]在提高适龄儿童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适时开展大年龄段人群免疫接种,加大流动儿童管理力度,消除免疫空白,以加速控制、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通江县199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探讨其预防控制(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乙脑疫情资料.[结果]通江县1991~2006年乙脑年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3.76/10万、0.12/10万、3.11%,各年度均呈散发状态,后8年平均发病率(4.76/10万)明显高于前8年(2.71/10万).从乙脑发病趋势看,在16年中共出现3次流行波峰,以2001年波峰最高,1991~2001年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2~2004年呈明显下降趋势,2005年开始呈上升趋势.从乙脑流行特征看,铁佛、麻石、至诚、洪口、瓦室、广纳、沙溪片区为历年的高发地区,8月份为发病高峰(占64.59%),发病年龄以2~7岁居多(占72.49%),职业以散居儿童居多(占52.87%).[结论]应当进一步加强乙脑防控工作,重点采取以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大力实施乙脑疫苗预防接种、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加强疫情监测和乙脑患者救治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林市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林市2002~2006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6年海林市乙型肝炎病例925例,年平均发病率42.23/10万,男女发病率比值为1.80。20—2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58.56/10万),其次为50~59岁年龄组(54.80/10万),0~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低(5.28/10万)。职业构成以农民为多,占31.35%,家务及待业次之,占28.76%。结论海林市2002~2006年乙型肝炎病发病以20~59岁为主,男性高于女性。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者为多。在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同时,应制定针对青壮年、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和学生等乙肝高发人群的免疫方案,进一步提高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率,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宜昌市1997-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对宜昌市1997-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宜昌市1997-2006年乙脑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997-2006年宜昌市累计发生钩体病例162例,死亡11例,宜昌市各地区均有发病,年平均发病率为0.407/10万。高发人群为0~10岁年龄组的儿童和学生,高发时间为7-9月。结论宜昌市1997-2006年乙脑发病率虽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应继续开展乙脑疫苗接种工作,普及健康防病知识,在乙脑高发期灭蚊防蚊,避免乙脑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郑州市2005 - 201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乙脑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乙脑监测信息系统》收集郑州市2005 - 2018年乙脑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郑州市2005 - 2018年乙脑发病共12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11/10万,死亡2例,病死率1.63%。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0.25/10万(13例)降至2018年的0.02/10万(2例)。乙脑发病主要集中在7 - 9月,8月份达到高峰(占56.10%)。男性发病率(0.14/10万)高于女性(0.09/10万)。<15岁年龄组发病占58.54%。农村发病率(0.13/10万)高于城区(0.06/10万)。结论 郑州市乙脑发病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仍需加强常规免疫规划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庆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脑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8年庆阳市报告的乙脑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8年庆阳市共报告乙脑病例11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0.37/10万(0~3.06/10万);死亡11例,病死率11.46%。发病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南部县区发病率(5.53/10万)较北部县区(0.63/10万)高。病例集中在7-9月份,8月份最多(63.87%);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9岁(4~84岁),45岁以上年龄人群发病数最多,占74.79%;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8.24%;98.32%的病例无明确的疫苗免疫史。结论 庆阳市乙脑发病率南部县区高于北部县区,主要发病人群为农村居住的中老年人,绝大多数病例无免疫史。应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高成人乙脑疫苗接种率,加强农村地区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居民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西安市长安区2006-2010年乙肝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长安区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143.32/10万;高发年龄20~29岁,发病率为215.27/10万,1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低,为12.87/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农民发病居多(58.4%)。结论乙肝纳入免疫规划后,有效控制了儿童乙肝发病率。今后防控乙肝流行的主要策略应是加速实施较大年龄人群的免疫接种,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胡平  胡永玲  王洋  管境  杨峰 《现代预防医学》2020,(19):3471-3474
目的 分析2013-2018年青岛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乙脑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8年青岛市乙脑资料进行分析,描述病例在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征。 结果 2013-2018年青岛市共报告乙脑病例44例,年均发病率为0.08/10万。病例发病高峰在9月,占总病例数的77.27%。年均发病率前3位的是平度市(0.21/10万)、莱西市(0.13/10万)、城阳区(0.08/10万),发病数占全市的63.64%。男女性别比为1.10∶1。病例以45岁以上人群为主(54.54%),职业构成主要为农民(38.64%)。所有病例均无疫苗接种史,临床表现以发热、抽搐、意识障碍常见,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13.64%的病例死亡,38.64%留有后遗症。 结论 青岛市乙脑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后移,4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最多。今后应继续做好乙脑的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控制媒介传播,做好健康宣教和加强监测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元市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虫媒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96-2010年虫媒传染病三间分布。结果广元市1996-2010年共报告8种虫媒传染病1 302例,死亡48人,年均发病率2.86/10万。1996-2000年报告乙脑、钩体、出血热及疟疾4种虫媒传染病;2001-2005年新增报告狂犬病、血吸虫和黑热病,报告7种虫媒传染病;2006-2010年新增报告布鲁菌病,报告8种虫媒传染病病例;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较1996-2000年下降73.70%;1996-2000年病种以乙脑、钩体为主,占虫媒传染病的81.97%;2001-2005年与1996-2000年一致,病种以乙脑、钩体为主,占虫媒传染病的77.37%;2006-2010年病种以乙脑为主,占虫媒传染病的64.04%。乙脑病例集中在7~9月,其中8月为发病高峰,占乙脑报告病例的59.12%;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占乙脑病例的95.13%;钩体分布在5~11月,其中10月为发病高峰,占钩体报告例数的74.41%;发病年龄主要在20~59岁组,占钩体病例的87.60%;出血热以6~7月、11月~翌年1月发病较多;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59岁,占出血热病例的64.16%。发病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报告病例的93.70%。结论广元市虫媒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报告病种有增加趋势,虫媒传染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重点人群,应实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疾病、重点环节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03~2007年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广西近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评价乙脑防控措施效果,为制定今后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2007年乙脑疫情数据、采取的防控措施和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广西共报告乙脑病例1 334例,死亡91例,报告发病率为0.28-0.73/10万,死亡率为0.01~0.06/10万,病死率为3.05%~7.63%.除2006年外,其余年份乙脑发病率均在0.5/10万以上,其中2006、2007年分别在乙脑防控重点县(市、区)采取以乙脑疫苗接种和防蚊、灭蚊为主的防控措施,2006年乙脑报告发病率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56.69%,下降到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乙脑发病率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107.14%,与近5年平均发病水平基本持平.结论 乙脑重点防控县(市、区)的划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落实乙脑重点防控县(市、区)乙脑疫苗的突击接种和应急接种对控制乙脑流行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随着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的提高,高邮市乙脑已处于较低发病水平,1990年以来发病率均在0.24/10万以下,2002年以来无乙脑病例报告.为掌握健康人群乙脑免疫水平,于2006年5~7月对高邮市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进行了监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苏省金湖县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本县区2008年~2012年的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以来金湖县乙型肝炎发病数呈上升趋势,5年年平均发病率为41.12/10万,病例数主要集中在50岁~64岁组之间,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农村,发病职业以农民、工人、离退人员为主,无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结论对重点人群应加强以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0—2007年北京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北京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脑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00—2007年乙脑疫情资料,结合流行病学个案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北京市2000—2007年间年发病率均低于0.08/10万,疫情从6月份开始,9月份达到高峰,10月份结束,无免疫史的流动人口是乙脑发病的高危人群。结论北京市乙脑发病控制在较低水平,预防控制工作效果显著,尚应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疫苗的接种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贵州省1971-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乙脑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71-2010年的乙脑发病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贵州省1971-2010年乙脑报告发病率0.61/10万~18.96/10万,呈下降趋势,2004-2010年下降较为明显,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乙脑发病季节性明显,8月达到高峰;仍以小年龄发病为主,1990-2010年15岁以下儿童病例占89.9%~97.8%;1971-2003年发病率前3位的是安顺市、铜仁地区、遵义市,2004-2010年发病率前3位的是黔西南州、毕节地区和遵义市.2007-2010年目标儿童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比例分别为89.7%、80.0%、81.7%和72.3%.结论 贵州省2004-2010年乙脑防控效果明显;免疫接种未改变乙脑发病的季节性和年龄分布.应进一步加强乙脑监测,提高乙脑常规免疫及时接种率和接种质量;考虑通过强化免疫来提高目标儿童的乙脑疫苗接种率和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淄博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乙脑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淄博市2007~2012年乙脑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淄博市2007~2012年共报告现住淄博乙脑确诊病例103例,死亡32例,平均发病率0.49/10万,病死率33.33%。其中2010年发病率最高,为0.70/10万,2012年最低,为0.07/10万;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7~10月份,9月份最多;发病以农民为主,发病59例,占总发病数的57.28%;发病年龄为2~86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6岁以上的成年人群,占75.73%,〈15岁儿童只占发病总人数的7.77%。结论淄博市乙脑疫情属于极其典型的大年龄组发病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滨州市滨城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发现流腮发病的重点人群和高发人群,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滨州市滨城区2006~2012年流腮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滨城区2006~2012年流腮发病1 006例,年均发病率为22.05/10万,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高。年龄以4~15岁居多,以6~7岁年龄组最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例以学生为主,其次为托幼儿童。结论滨州市滨城区流腮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1990年~1998年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郑州市 1990年~ 1998年乙脑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显示 :9年中以 1990年~ 1994年乙脑发病率较高 ,1990年乙脑发病率及病死率为最高 ( 7.16/十万和 10 .13% ) ,自 1995年后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乙脑病例多集中在农村并以农民和散居儿童居多 ,10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 4 8.30 % ,发病有向大年龄组推移趋势。乙脑发病有明显季节性 ,以夏季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