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近几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复方治疗实验性及临床肝纤维化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简要概括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中药复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显旺        刘宏        邓靓娜        李昇霖        薛彩强        邓娟        孙秋        周俊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2,(6):701-704
目的:探讨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在定量评估乙肝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3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为试验组,18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分别在碘(水)基物质图上测量每名受检者肝实质及同层腹主动脉的碘(水)浓度,并计算肝脏标准化碘浓度(NIC)。以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比较不同分期乙肝肝纤维化间NIC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评估乙肝肝纤维化分期与NIC之间的相关性,同时绘制ROC曲线分析NIC评估不同分期乙肝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不同分期乙肝肝纤维化间NIC存在差异(F=36.889, P<0.001)。NIC与不同分期乙肝肝纤维化间呈高度负相关性(r=-0.847, P<0.001)。NIC鉴别S0<和≥s1、s1><和≥s2、 />  相似文献   

3.
RNA和马洛替酯治疗家兔肝纤维化后肝组织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和马洛替酯治疗家兔肝纤维化后肝组织形态学变化1胡积军2彭雁忠2邓斌2杨丽华2黄其通2有人报告[1]核糖核酸(RNA)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血吸虫肝纤维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肝组织RNA含量逐渐减少[2]。本实验选用RNA和马洛替酯来阻抑实验性血吸虫肝纤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2(MT-MMP-2)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和逆转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实验性CCL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以正常大鼠为对照。采用核酸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和自然逆转过程中MMP-2、MT-MMP-2 mRNA及相关抗原的来源细胞、时序和量的变化。结果 MMP-2、MT-MMP-2 mRNA及相关抗原在间质细胞和部分肝细胞中表达,以纤维间隔及汇管区最为明显。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MMP-2、MT-MMP-2表达逐渐增强;逆转过程中,MMP-2、MT-MMP-2表达先增强后减弱。结论 MT-MMP-2在肝脏中表达,肝脏间质细胞是MMP-2、MT-MMP-2的主要来源细胞,MMP-2、MT-MMP-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在肝纤维化形成和逆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德都红花-7味散对CCl4所致实验性肝纤维化疗效和对IL-1、IL-6、TNF-α的影响,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腹腔注射3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同时德都红花-7味散低、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德都红花-7味散每日0.62 g/kg、1.04 g/kg和秋水仙碱0.4 mg/kg;于第7周末,采集血清和肝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和血清TNF-α、IL-1、IL-6含量,并用HE、Gomori、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肝纤维化诊断及疗效评估共识》和《肝纤维化分期半定量评估系统Ishak》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分期和评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低剂量组血清和肝组织HA、LN、PCⅢ、ⅣC、Hyp含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半定量值,血清TNF-α、IL-1、IL-6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血清HA、ⅣC,肝组织LN、ⅣC含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半定量值,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秋水仙碱组肝组织HA含量升高、ⅣC含量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半定量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NF-α、IL-1、IL-6含量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低剂量组血清HA、PCⅢ、ⅣC,肝组织LN、PCⅢ、ⅣC,德都红花-7味散高剂量组血清PCⅢ、ⅣC,肝组织Ⅳ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德都红花-7味散能够明显改善CCl4所诱导实验性肝纤维化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和血清IL-1、IL-6、TNF-α含量,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及其相关蛋白(SHAP-HA)水平与肝纤维化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实验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检测血清HA、SHAP-H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血清HA、SHAP-HA表达量均增加,与ALT、AST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HA、SHAP-HA表达水平不仅与肝组织的炎症坏死程度有关,而且与纤维化过程关系密切,HA、SHAP-HA可作为肝纤维化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肝复康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经肝复康干预后分别以赖氏法、溴甲酚绿比色法测定血清转氨酶及白蛋白、球蛋白活性 ,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Ⅳ型胶原 (C -Ⅳ )、Ⅲ型前胶原 (PC -Ⅲ )。结果 :肝复康治疗后血清转氨酶、球蛋白活性降低 ,白蛋白活性升高 ,血清HA、LN、C -Ⅳ、PC -Ⅲ均有明显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肝复康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降低肝纤维化程度 ,同时有效减轻肝细胞损伤 ,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辣椒素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辣椒素(capsaicin)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活性的影响及其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DCFH-DA法检测辣椒素对HSCs中活性氧的影响;CCK-8法检测辣椒素对HS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HSCs 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辣椒素对HSCs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辣椒素对HSCs凋亡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鼠肝纤维化模型,经腹腔输注辣椒素,检测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辣椒素抑制了HSCs中活性氧的产生,明显抑制了HSCs的活化与增殖(P<0.05),促进了HSCs的凋亡(P<0.05),降低了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及转化生长因子β 1的表达(P<0.05),降低了肝羟脯氨酸含量及血清Ⅲ型胶原和透明质酸水平(P<005)。结论:辣椒素抑制HSCs增殖、活化并诱导其凋亡。辣椒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保肝类中药复方防治CCI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整体实验,采用常规切片、HE、Mallory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Ⅲ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离体实验,采用肝星形细胞分离培养,检测Ⅲ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并经图像分析系统作定量分析。结果 保肝类中药复方能减少肝血窦及纤维隔内肌样成纤维细胞的数量,抑制纤维隔的纤维组织增生,并抑制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分泌Ⅲ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结论 保肝类中药复方防治肝纤维化实验疗效明显,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与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促进其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0.
RNA治疗兔肝纤维化后肝组织RNA含量变化△彭雁忠邓斌杨清杨丽华黄其通(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武汉430060)肝纤维化时肝组织RNA含量下降,RNA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本实验旨在探讨从体外补充RNA能否提高实验动物肝脏RNA含量且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家兔肝纤维化时肝组织RNA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兔肝纤维化时肝组织RNA含量变化彭雁忠,黄其通,邓斌,胡积军(湖北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武汉430060)正常猪肝的RNA具有阻抑肝纤维化作用,本文观察了血吸虫肝纤维化时RNA含量变化。实验用家兔72只,体重2.0~2.5kg,同龄。随机分为正常组、病...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有关肝纤维化、肝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事件相继阐明,人类对肝纤维化、肝硬化进程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本综述三年来肝纤维化,肝硬化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知IL-1参与了肝脏炎症坏死、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病过程。通过阻断IL-1的病理作用是否可以减轻肝脏的损伤,国内未见报道。为此,本文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硬化模型,初步探讨重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材...  相似文献   

14.
肝毒清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肝毒清颗粒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 6组 ,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肝毒清大、中、小剂量组和乙肝宁阳性组 ,采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第 2个月始给予治疗药物。实验持续 3月后将大鼠处死取血作肝功检查及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肝毒清能降低AST ,升高TP、ALB ,与模型组比较 (P <0 .0 5 ) ;减轻肝脂肪变性、减少纤维组织增生、促进肝细胞再生。结论 :肝毒清对大鼠肝纤维化有明显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们应用化瘀软肝胶囊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同病理特点 ,是肝硬化形成的必由之路 ,是当代疑难病之一。中草药防治纤维化的研究是 10余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 ,并不断有新的见解。研究多采用在临床慢性肝病治疗中有效的方药 ,从病理、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方面 ,对中药进行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本文就近三年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1 抗肝纤维化中药复方对肝组织病理影响的研究张福奎等 〔1〕利用连续切片电子计算机辅助病理组织三维重建技术 ,将 4 8只 Wistar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及复方 86 1治疗组 ,对人血白蛋白制造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核内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乙肝病毒基因型与肝脏纤维化和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以了解其在乙肝诊断中的价值,指导治疗和预后.方法 2008年4月至2011年8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儿科和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乙肝及HBV携带患儿为慢性乙肝组和HBV携带组,选择同期健康查体儿童为对照组.检测慢性乙肝组、HBV携带组和对照组血清HA、LN、PCⅢ和CⅣ.依据病情严重程度,慢性乙肝组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亚组;慢性乙肝组和HBV携带组检测血清HBV cccDNA和HBV基因型;分析HBV cccDNA、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HBV基因型与肝脏纤维化和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46例患儿进入分析,男34例,女12例,年龄1~16岁,平均年龄(11.8±3.7)岁.HBV携带组20例,慢性乙肝组26例(轻度13例、中度8例、重度5例),对照组20例.①随乙肝临床分度加重,血清HA、LN、PCⅢ和CⅣ呈升高趋势,以重度乙肝亚组上升最为明显;②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的增加,血清HA、LN、PCⅢ和CⅣ呈升高趋势;③血清HBV cccDNA阳性组与阴性组在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级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35 vs 9/11,P=0.963);在肝组织纤维化〈S2期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35 vs 9/11,P=0.736);④HBV B基因型患儿肝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显著高于C基因型.结论 血清HBV cccDNA水平与肝纤维化和炎症活动度无相关性;血清HA、LN、PCⅢ和CⅣ,HBV基因型与肝纤维化和炎症活动度有较好的相关性.临床可结合病毒复制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及HBV基因分型综合判断肝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8.
检测层黏连蛋白双mAb夹心ELISA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肝病通常发展为肝纤维化,常规实验室检查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几乎毫无参考价值。肝组织活检对肝纤维化诊断是金标准,但因其具有创伤性,很难作为临床常规检查和动态观察。最近十几年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慢性肝病的血清学研究,希望能找到良好的无创伤性血清学指标来替代肝组织活检。血清层黏连蛋白(laminin,LN)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的程度密切相关,并可作为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三棱、莪术对肝纤维化大鼠IL-1、IL-6、TNF-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三棱、莪术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IL-1、IL-6、TNF-α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以血清中IL-1、IL-6、TNF-α的浓度变化,光、电镜下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观察指标,观察三棱、莪术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明显增高;三棱、莪术可下调肝纤维化大鼠模型IL-1、IL-6、TNF-α水平趋向于正常;并能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三棱、莪术通过减少IL-1、IL-6、TNF-α的合成与释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在抗肝纤维化过程中具有免疫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结局,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因此,抗纤维化治疗十分迫切,当前缺乏有效的抗纤维化治疗。中药单体可通过多种途径、多个靶点干预肝纤维化的进展。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 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就中药单体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抗纤维化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