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并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三维重建,对MPR图像、VR图像显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4例颌面部创伤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骨折118处,其中上颌骨骨折28处,下颌骨骨折18处,眼眶骨折18处,鼻骨骨折22处,颧骨骨折28处,蝶骨骨折2处,颞颌关节脱位2处。对比轴位CT、MPR、VR及联合使用两种三维重建方法对所有骨折显示结果,可以发现MPR、VR及联合使用两种三维重建方法对骨折显示率均明显高于轴位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PR联合VR对颌面部骨折显示率最高,达99.1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两种方法相较于轴位CT扫描,均能明显提高颌面部骨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诊断颌面部骨折的首选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颌面部骨折的20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显示有颌面部骨折,16层螺旋CT的二维、三维重建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走向、骨折范围、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扫描的横断图像及重建图像能准确全面地显示颌面部骨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面中部骨折的16层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面中部骨折的CT影像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证实的面中部骨折的16层CT图像.图像后处理采用GE AW4.1,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及容积重建(VR).结果:16层CT图像显示了65例面中部骨折,其中上颌窦骨折占55.90%;眼眶骨折(不包括眶下壁)22.18%;颧骨颧弓骨折10.36%;鼻骨骨折5.54%;蝶骨翼突骨折6.02%.结论:面中部骨折的CT影像显示清晰,16层螺旋CT在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3D)及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在头颅颌面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0例头颅颌面骨骨折患者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等三维重建技术成像。结果60例头颅颌面骨骨折中单发性骨折43例,多发骨折17例;23例为粉碎性骨折,37例发生骨折移位。骨折部位:下颌骨骨折15例,其中髁状突骨折8例;颧弓骨折15例,其中伴眼眶、鼻骨及副鼻窦骨折9例;上颌骨骨折17例,其中13例伴上颌窦前壁塌陷及眶下壁、鼻骨、碟骨、筛骨等多处骨折;单纯鼻骨骨折13例。采用16层螺旋CT三维及3D-SSD与MPR、MIP、VR相结合多平面重建成像技术,均获得了非常满意的图像。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走向、骨折范围、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的横断图像及重建图像能准确全面地显示颌面部骨折情况,对头颅颌面骨骨折的诊断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在颌面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颌面部骨折病例行螺旋CT薄层扫描,VRT及MPR重建,分析其病变显示率和空间显示效果。结果:90例颌面部外伤病例共有203处骨折,VRT图像显示骨折187处,不能显示骨折16处,漏诊率7.88%;MPR图像显示全部骨折,通过调节窗宽窗位显示副鼻窦腔和软组织病变。结论:螺旋CT薄层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颌面外伤病例中可做为常规检查,VR与MPR相结合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不同后处理功能在诊断肋软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对63例有胸部外伤且临床高度怀疑有肋软骨骨折病人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重建,并比较各种重建图像对肋软骨的显示能力.结果 63例受检者经螺旋CT扫描重建处理后发现肋软骨骨折39例.重建以MIP技术显示效果最佳,MPR、VR次之.结论 螺旋CT重建图像(MIP)是诊断肋软骨骨折的一种无创伤性最佳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与容积再现(VR)对中足复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18例中足骨骨折患者先经X线平片(DR)和常规轴位CT扫描,而后将容积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MPR与VR三维重建,并与DR及常规轴位CT比较。结果 18例中有中足跖跗骨折76处,其中64处骨折累及跖跗关节面。在DR像上,10例跖跗骨折为阴性,其余8例仅显示18处骨折,显示率为23.7%。常规轴位CT像显示骨折60处,显示率为78.9%。MPR对跖跗骨折的显示率为100%。VR图像对足舟骨、骰骨、跖骨及楔骨骨折的显示率分别为100%、75%、70.9%及60%,平均显示率为68.4%。VR图像能通过图像多角度旋转观察骨折细节,对怀疑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利用勾画、删除技术及多方位切割技术对中足骨进行分离、重组、单独显示关节面情况。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的MPR结合VR图像能显著提高中足跖跗骨折,尤其是深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关节分离重建在肩胛骨骨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52例经普通X线诊断的肩胛骨骨折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肩关节获得原始轴位图像,在工作站对肩胛骨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技术(VR)三维重建,然后对VR图像通过关节分离去掉肱骨、肋骨、锁骨,保留肩胛骨。结果:52例肩胛骨骨折中,MPR发现骨折73处,其中肩胛骨体部骨折25处,肩胛颈骨折11处,盂缘骨折9处,盂窝骨折6处,肩峰骨折7处,肩胛冈骨折8处,喙突骨折7处。VR发现骨折62处,有8例关节盂、盂窝骨折及细小骨折未显示或显示不佳;多层螺旋CT三维关节分离重建得到的VR图像全部显示盂缘骨折及盂窝骨折15处。结论:螺旋CT三维关节分离重建图像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肩胛骨骨折情况,对临床制定手术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中的表面遮盖法(SSD)、容积成像(VR)和多平面重建(MPR)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Picker公司PQ6000型螺旋CT机对4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和1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扫描,在VOXELQ工作站上进行SSD、VR和MPR重建,观察骨折细节。结果40例骨折患者经临床确诊共发现85处骨折。40例病人中有11例为上颌骨骨折。在对85处骨折的显示中,MPR的显示率为81.2%(69/85),SSD的显示率为88.2%(75/85),VR的显示率为96.5%(82/85),3种方法联合使用的显示率为98.8%(84/85)。在对11例上颌骨骨折类型的判断中,2D-CT的判断正确率为45.5%(5/11),SSD的判断正确率为100%(11/11),VR的判断正确率为90.9%(10/11)。对其进行χ2检验后,3种方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的3种显示方法联合使用较单一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提高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分型价值和手术计划的制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诊断颌面部骨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利用多层面螺旋CT对62例颌面部创伤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扫描,并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3D成像及多平面重建.结果3D成像可清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立体走行方向和骨折移位距离等,多平面重建可显示骨质的内部损失情况.结论螺旋CT3D成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方案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