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孕妇贫血状况调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许建飞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323-3324
目的:掌握该地孕产妇贫血发生状况,制订干预措施。方法:对405例孕妇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孕妇贫血总患病率为15.8%,贫血患病率随孕周增大而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2.3和χ2=19.8,P<0.01);同时,贫血患病率随孕产次增多而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5.8,P<0.01)。结论:①应该加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纠正孕前贫血;②加强围产期保健,孕20周起常规补充铁剂,降低因贫血引起的围产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贵州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中小学生的贫血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评价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为制定学生营养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根据重点监测县德江、普定和册亨在2012年、2016年及2020年测定的血红蛋白值,计算贫血率。结果 2012年、2016年、2020年血红蛋白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2.01,P<0.01);贫血率逐渐降低(13.8%、10.8%、10.3%),2012年和2020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7,P<0.05);不同性别之间,男生贫血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2,P<0.05),女生贫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不同学段,小学生贫血率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81,P<0.01),初中生贫血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7,P>0.05)。不同监测点,除德江外,其余2个县贫血率的改变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3.
杨柳  李静  董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559-5560
目的:调查了解沈阳地区孕妇妊娠合并贫血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沈阳地区于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就诊的孕妇3 200名,对其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贫血总患病率为21.63%,孕早、中、晚期患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期职业、学历、经济状况、地区分布的不同其妊娠合并贫血的患病率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期贫血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定期于孕中期及晚期复查血常规,加强孕期保健宣教工作,科学指导孕期饮食、提高孕妇认识水平,于妊娠期4个月起常规补充铁剂,于孕晚期复查血常规,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陕西省妊娠期妇女贫血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高新医院、咸阳彩虹医院、宝鸡市凤翔区医院首次产检的728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其一般资料和孕期健康状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分层分析探索影响妊娠期贫血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 本研究妊娠期贫血患病率为4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贫血组孕妇高学历占比较多、孕前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较低、初潮年龄较大、计划妊娠占比较低、孕后3个月工作占比较低、孕期叫外卖频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介于3.564~9.185之间,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12~16岁时月经初潮的孕妇相比,月经初潮年龄<12岁的孕妇患妊娠期贫血的风险较小(OR:0.50,95%CI:0.28~0.89);与正常组相比,消瘦组孕妇患妊娠期贫血的风险增加(OR:1.54,95%CI:1.02~2.23);与计划妊娠相比,意外妊娠孕妇患妊娠期贫血的风险增加(OR:1.49,95%CI...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患者孕晚期胎儿脐血流异常的影响因素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于2018—2020年收治的120例脐动脉血流异常的高危孕妇(研究组)和680例脐动脉血流正常的高危孕妇(对照组)按《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进行高危妊娠评估,并整理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妊娠孕晚期脐动脉血流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孕周、妊娠合并贫血、羊水过少、子宫发育异常、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肥胖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妊娠合并心脏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脐带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5.8%、14.2%、12.5%、8.3%、11.7%及15.0%,对照组分别为9.5%、8.7%、5.9%、5.0%、5.5%及9.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χ^(2)=6.56,P<0.05;χ^(2)=7.02,P<0.01;χ^(2)=2.18,P<0.05;χ^(2)=6.66,P<0.05;χ^(2)=4.17,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足月低体质量儿、早产儿、新生儿缺氧窒息、产后大出血等发生率分别为9.2%、23.3%、8.3%、13.3%,均高于对照组的4.7%、17.2%、3.3%、6.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01、2.447、6.356、5.820,均P<0.05),两组患者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为高危妊娠胎儿脐血流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于此同时会增加足月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影响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南宁城区轻型地中海贫血(地贫)孕妇甲状腺功能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建档进行产检并确诊为轻型地贫的孕妇238例为地贫组,选取同期健康孕妇448例为正常组。检测两组孕妇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孕早、中、晚期促甲状腺素(TSH)和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并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结果两组孕妇TPO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8,P>0.05)。孕早期两组的TSH(t=0.834)、FT4(t=1.194)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χ^2=0.2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中期地贫组的TSH(t=-1.181)、FT4(t=0.18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000,P>0.05);孕晚期两组TSH(t=-2.702)、FT4(t=0.119)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χ^2=1.55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南宁城区,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孕期甲状腺功能与同期健康孕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农村6~23月龄婴幼儿的贫血情况,以及出生后0~6个月的喂养方式和家庭经济状况对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6~23月龄婴幼儿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信息,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6~23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58.2%,男童贫血患病率(61.0%)趋势高于女童(5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月龄组婴幼儿的血红蛋白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5.206,P<0.01),6月龄开始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到12月龄时最低,从15月龄开始血红蛋白水平随月龄的增长开始逐渐升高。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与贫血患病率是一致的,6!月龄婴儿的贫血患病率较高,12~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达到最高,12~月龄后随月龄的增长患病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幼儿血红蛋白含量和贫血患病率有显著差异(χ2=9.245,P<0.05),人工喂养儿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混合喂养儿和母乳喂养儿,贫血患病率显著低于母乳喂养儿和混合喂养儿(χ2=8.529和7.173,P<0.05)。家庭经济状况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F=0.637,P值均P>0.05);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贫血患病率趋于较低(χ2=1.666,P>0.05)。结论婴儿12月龄!时血红蛋白含量最低和贫血率最高,人工喂养儿贫血患病率显著低于母乳喂养儿和混合喂养儿,家庭经济状况对贫血患病率的影响不明显。提示应关注和改善6月龄以上婴幼儿的铁营养状况和贫血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清铁蛋白与血红蛋白测定在妊娠妇女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别予以血清铁蛋白与血红蛋白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随着孕期的增加,血清铁蛋白与血红蛋白含量缺乏人数逐渐递增,不同孕周孕妇中血清铁蛋白缺乏发生率(χ2=11.2025,P=0.0000<0.05);不同孕周孕妇中血红蛋白缺乏发生率(χ2=14.2658,P=0.0000<0.05);孕早、中期,孕早、晚期,孕中、晚期血清铁蛋白水平(P<0.05);孕早、中期,孕早、晚期血清铁蛋白水平(P<0.05),孕中、晚期血清铁蛋白水平(P>0.05);孕中期血清铁蛋白缺乏孕妇孕中期发生贫血高于正常组(χ2=14.2013,P=0.0000<0.05);孕中期血清铁蛋白缺乏孕妇孕晚期发生贫血高于正常组(χ2=13.5245,P=0.0000<0.05)。结论 血清铁蛋白与血红蛋白检验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春市朝阳区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IDA)与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之间的关系,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春市朝阳区15~49周岁育龄女性共237名,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日24 h个人膳食询问法,血红蛋白(Hb)测定采用氰化高铁法。结果:237名育龄妇女中贫血(Hb<120 g/L)15例(6.3%);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贫血患病率低于其他文化程度人群贫血患病率(χ2=26.109,P<0.05);高经济收入人群贫血患病率低于低收入人群贫血患病率(χ2=19.972,P<0.05);非贫血者和贫血者薯类、禽畜肉类以及维生素C、钙、铁和硒摄入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市朝阳区育龄妇女贫血与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情况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72例妊娠合并HEV感染孕妇与56例同妊娠孕期的未感染孕妇的临床资料,探究HEV感染与孕妇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健康情况的关系。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HEV感染孕妇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和5.6%;HEV感染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未感染孕妇(χ2=5.428,P=0.020)。HEV感染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率为34.7%,高于未感染孕妇(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6,P<0.01)。HEV感染孕妇的谷草转氨酶(AST)在中孕期和晚孕期均明显高于未感染孕妇,而直接胆红素(DBIL)在晚孕期明显低于未感染孕妇(t值分别为2.199、2.448、-2.449,P<0.05);合并整个孕期后,两组孕妇的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谷丙转氨酶(ALT)、AST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2.722、2.128、3.302,P<0.05)。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贫血之间的关系及治疗是否能改善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方法:选择SCH孕妇1 087例为SCH组;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4 942例为对照组(均排除妊娠早期贫血)。SCH组按是否愿接受药物治疗,分为SCH-治疗组和SCH-未治组,比较SCH组与对照组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根据妊娠晚期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各组的贫血发生率。结果:1SCH组的TPO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vs.9.4%,χ~2=163.920,P=0.000)。2妊娠晚期SCH组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4%vs.21.0%,χ~2=9.459,P=0.002)。SCH-治疗组的贫血发生率低于SCH-未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9%vs.26.5%,P=0.204)。结论:SCH会增加孕妇妊娠晚期贫血的发病风险,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LT4)有利于降低SCH孕妇的贫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HIV孕妇306例,其中HIV合并HBV感染孕妇64例(肝功能正常38例,肝功能异常26例),单纯HIV感染孕妇242例,所有孕妇采取安全分娩及人工喂养等综合干预措施,观察各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结果 HIV合并HBV感染中,肝功能异常组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的比例均为26.92%,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及单纯HIV感染组(产后出血:χ2值分别为4.335、10.774,均P<0.05;胎膜早破:χ2值分别为4.335、15.363,均P<0.05);HIV合并HBV感染中肝功能正常组与单纯HIV感染组早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胎膜早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00、0.002、0.020、0.000,均P>0.05);HIV合并HBV感染中,肝功能异常组死胎和新生儿窒息的比例分别为15.38%和26.92%,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及单纯HIV感染组(χ2值分别为11.363、11.570,均P<0.05);各组存活婴儿随访期间HIV及HBV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76、0.000,均P>0.05).结论 HIV合并HBV感染中,肝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有较明显的影响,产前检测应重视孕期肝功能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变化状况及妊娠结局,为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诊断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确诊的妊娠期贫血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检查的健康孕妇3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细胞分布宽(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标检测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包括孕妇结局(剖宫产情况、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早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结局(胎儿窘迫、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结果360例妊娠期贫血孕妇包括小细胞性贫血270例,占75.00%,大细胞性贫血90例,占25.00%,孕早期及孕中期多为小细胞贫血,孕晚期多为大细胞贫血。不同妊娠阶段大、小细胞性贫血孕妇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细胞性贫血孕妇Hb、MCV、MCH、MCH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R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细胞性贫血孕妇Hb、RBC均低于对照组,RDW、MCV、MC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MCH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膜早破及产妇死亡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窘迫、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检测妊娠期孕妇的血常规情况,可以尽早发现贫血状况及贫血程度,从而提供及时有效治疗,减少妊娠期贫血对妊娠结局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预防性干预时机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定期产前检查的86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期干预组(于妊娠20周末补充铁剂)和晚期干预组(于妊娠28周末补充铁剂)各43例,比较两组孕产妇不同妊娠期血红蛋白(Hb)及血清铁蛋白(SF)表达水平、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发生、母婴结局等,并随访评估婴儿6个月体格及智力发育现状。结果中期干预组妊娠28周末、36周末、临产前的Hb及SF水平均高于晚期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介于2.505~11.579之间,P<0.05);中期干预组28周末贫血发生率低于晚期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P<0.05),36周末及临产前两组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干预组婴儿6个月身长、智力测验评分均高于晚期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79、6.159,P<0.05)。结论妊娠中期及时补充铁剂更有助于降低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发生风险,促进婴儿体格及智力发育,但对妊娠结局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宁夏地区孕产妇贫血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中国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信息系统数据,以2017—2020年13所监测医院上报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宁夏地区孕产妇贫血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和产科因素。结果 宁夏地区孕产妇贫血率从2017年19.6%上升至2020年28.7%,中重度贫血率从2017年12.0%上升至2020年的15.7%;川区、山区孕产妇贫血率分别为20.8%、29.6%,川区、山区孕产妇中重度贫血率分别为12.1%、1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川区,居住地山区增加孕产妇贫血发生的风险(OR=1.149,P<0.01);相比初产妇,经产妇增加孕产妇发生贫血的风险(OR=1.075,P<0.01);相比单胎妊娠,多胎妊娠增加孕产妇发生贫血的风险(OR=1.895,P<0.01);文化程度增高会降低孕产妇发生贫血的风险(OR=0.810,P<0.01);相比产检次数≤6次,产检次数≥7次会降低孕产妇发生贫血的风险(OR=0.760,P<0.01);年龄增加会降低孕产妇发生贫血的风险(OR=0.989,P<0.01);地区、产次对孕产妇发生中重度贫血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夏地区孕产妇贫血率较高,且与孕产妇居住地区、年龄、文化程度、产次、产检次数、胎数等因素有关;应强化孕前及孕期健康宣教,预防和减少孕产妇贫血,降低贫血对母婴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兰溪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产科诊断妊娠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孕妇136例、妊娠期糖尿病适龄孕妇105例、妊娠期非糖尿病高龄孕妇123例、妊娠期非糖尿病适龄孕妇115例分别设为A、B、C、D四组,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组的妊娠结局、妊娠相关并发症及围产儿情况的差异。结果 A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C、D组(χ^2值分别为5.80、9.73、12.32,均P<0.05),A组分娩孕周小于B、C、D组(t值分别为7.86、8.00、9.17,均P<0.05);A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B、C、D组(χ^2值分别为6.92、7.29、7.28,均P<0.05)。各组间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羊水过多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A组高于C组和D组,B组高于C组和D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A组高于C组、D组,B组高于C组、D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A组高于D组,B组高于C组和D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A组高于D组,B组高于D组,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91,均P<0.05)。四组间围生儿畸形、巨大儿、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及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龄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存在危害性影响,应提倡产前检查,并加强高龄妊娠围产期监护。  相似文献   

17.
张立新  古月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2965-2966
目的:通过大规模调查探讨甘肃省定西地区妊娠晚期孕妇的贫血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妊娠期孕妇的贫血筛查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09年7月~2012年2月在定西地区10家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并首次行血常规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1 200例,对其贫血情况、一般情况和膳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贫血患者150例,患病率为12.5%,其中大红细胞性贫血8例,正常细胞性贫血68例,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2例,其他类型贫血42例。贫血孕妇的血红蛋白(Hb)值明显低于非贫血孕妇,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值明显高于非贫血孕妇(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规律性接受补铁、富维生素C蔬菜和水果摄入频率以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贫血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定西地区妊娠晚期孕妇贫血发病率比较高,与家庭情况、膳食情况关系紧密,应加强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合理调整膳食结构,改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无锡地区部分孕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的发病情况,评估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门诊产检的7 40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期进行甲状腺功能(TT_4、FT_4、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检测。结果异常者定期复查,分析甲减发生状况,追踪妊娠结局及胎儿情况。结果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1 041例(14.1%),其中妊娠期临床甲减患者89例(1.2%)、亚临床甲减674例(9.1%)、低甲状腺素血症256例(3.5%)、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22例(0.3%);妊娠期临床甲减孕妇胎儿畸形发生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χ~2=7.239,P=0.007),亚临床甲减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χ~2=18.831,P0.01);低甲状腺素血症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巨大儿发生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χ~2=149.099,P0.01;χ~2=9.798,P=0.002;χ~2=16.493,P0.01);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χ~2=5.992,P=0.01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对妊娠结局和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可分别增加胎儿畸形、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刘赫洋 《现代养生》2023,(3):193-194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地区孕妇贫血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建档的3765例孕妇为调查对象,按照孕周期划分为3组,妊娠期≤12周为孕早期共571例,妊娠期13周至27周为孕中期共1338例,妊娠期≥27周为孕晚期共1856例。分析孕妇贫血的孕期及年龄分布特点。结果 调查孕妇孕期贫血检出率为10.39%,其中孕早期贫血发生率1.58%(9/571),其中1人中度贫血;孕中期贫血发生率12.26%(164/1338),其中2人中度贫血;孕晚期贫血发生率为11.75%(218/1856)其中29人中度贫血;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25岁组贫血发生率为10.08%(12/119);随后各年龄组贫血发生率依次为7.75%(90/1162)、11.36%(190/1673)、12.21%(99/8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市某地区孕妇贫血患病率为10.39%,孕、中晚期及30岁以上孕妇贫血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期贫血预防及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近3年56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对妊娠20周后孕妇根据依从性分为干预组及非干预组,干预组324例,非干预组236例,比较各组妊娠期体质量增加、血常规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妊娠期体质量总增(15.4±1.2)kg,明显低于非干预组(20.6±2.4)kg。贫血发生情况干预组贫血发生比例15.4%,非干预组贫血发生比例31.78%(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干预组为15.4%非干预组为31.7%(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实行体质量管理及预防贫血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