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造影剂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T检查中为了更清晰地显示病灶,提高病变定性、定位诊断的准确性,以及诊断和辨别血管与其他组织关系的必要性等,常需使用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造影剂的合理应用与增强扫描的效果关系密切,现把工作中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造影剂在CT增强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毒副反应及其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湖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CT室 1990~ 1996年作增强CT的病例 5 6 0 0例 ,比较离子型造影剂Angiografin和非离子型造影剂Ultravist的不良反应 ,全部病例采用团注非动态CT和动态CT。结果 :卡方检验结果可知两种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病率有明显差别 ,使用离子型造影剂者不良反应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结论 :从病人的生命安全角度出发应尽量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特别是高危因素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中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安全性及防范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对4850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的CT增强检查病人中出现的141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141例,发生率2.9%,其中轻度反应135例,中度反应4例和重度反应2例。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但仍存在发生严重副反应的可能。提高警惕、准备充分、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是处理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T增强扫描时,需要快速静脉注射大剂量造影剂.我们对368例次增强扫描的病例进行了观察,对造影剂副反应的发生率、机理、处理及预防作了一些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年龄 1~76岁,其中12岁以下25例,60岁以上82例.男240例,女128例.颅脑CT197例,腹部CT129例,其他部位CT42例.成人注射60%泛影葡胺80ml或76%泛影葡胺60ml,儿童按2~3ml/kg剂量,均在5分钟推注完毕.1.2 反应程度分类 参照Ansell和She-hadi分类法判断造影剂副反应的程度.轻度:表现潮红、头痛、恶心、轻度呕吐、荨  相似文献   

5.
造影剂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高压注射器可使造影剂按要求快速连续注射,极大地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1],但造影剂本身具有溶解度、渗透压、亲水性、黏稠度、电荷等理化特性,CT增强扫描静脉团注时剂量大,速度快,动态扫描时无法全程床边监护,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科2004年10月至2007年8月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对7230例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现将操作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CT增强检查造影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CT增强检查中国人的造影剂用量。方法:将200例腹部增强检查的病人分为甲(100 mL)、乙(70 mL)两组,用相同的注射速率和扫描方法进行检查,观察两组病人主动脉期主动脉的CT值和肝实质期肝脏增强前后的的密度差值。结果:甲组主动脉的CT值均在100Hu以上,肝实质的密度差值均在20Hu以上,增强效果良好;乙组主动脉CT值在100Hu以下和肝实质期的密度差值在20Hu以下的均为1例。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人用70 mL。的造影剂也能获得良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7.
造影剂注射流量与CT增强扫描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造影剂注射流量与不良反应及肝实质强化 (CT值 )效果的关系。②方法 将 2 7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病人 ,按注射流量不同分为 5组 ,3.5mL/s组 32例 ,3.0mL/s组 4 0例 ,2 .5mL/s组 77例 ,2 .0mL/s 组 6 8例 ,1.5mL/s组 5 9例。再根据造影剂类型不同分为两组 ,使用离子型造影剂 119例 ,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15 7例。观察各组CT增强扫描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③结果 随造影剂注射流量的增加 ,肝实质CT值逐渐升高 ,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F =3.0 1,q =2 .91~ 4 .0 1,P <0 .0 5 ) ;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组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2 5 ,P <0 .0 5 )。④结论 注射流量越大 ,肝实质强化效果越好 ;离子型造影剂较非离子型造影剂副作用多  相似文献   

8.
何巨澜 《沈阳医学》2001,21(1):18-18
造影增强技术在GT诊断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静脉内注射碘造影剂,对于确定肿块的血管特性,鉴别血管性异常与肿瘤性肿块,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病灶的检出率,且有助于寻找细微或隐匿性病变。如肝脏转移病灶显示,也常常在注射造影剂后才更加清楚。  相似文献   

9.
静脉内注射造影剂行CT造影增强在CT日常工作中已普遍应用,目前因CT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也使得在扫描中注射造影剂给技术员和医生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1].  相似文献   

10.
选取106例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腹部CT增强扫描,其中肝,胆,胰,脾病变68例肾脏及肾上腺疾病36例,后腹膜肿块2例,分析了造影结果和CT表现,并对CT增强检查中应用非离子型和离子型造影剂的安全性和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CT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差,通过显示病灶的强化特点,以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判断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CT诊断水平的提高与检查领域的拓宽总是同CT设备与技术的更新密切相关,而更新则主要是围绕缩短成像时间和增加图像的信息量,以便能准确地显示感兴趣器官和检出病变为目标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了降低和防治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方法:规范 ,严心护理,预防为主,及时处理,积极抢救,结果:接受离子型造影剂患者不良反就率0.9%;接受非离子型造影剂患者为0%,无1例死亡。结论:本组资料与同类型文献资料相比确定能降低造影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碘造影剂导致的副反应一直为大家所重视尤其在CT增强检查时 ,快速注射大量高渗离子型碘剂在具有造影剂反应高危因素者 (以下称高危因素者 )所引起的副反应尤为严重 ,其发生率较一般常人高。目前CT增强造影一般用团注法 ,造影剂多选用非离子型 ,如欧乃派克 (omn :paque)、优维显 (uitvavist)等及离子型造影剂如安琪格那芬 ,60 %泛影葡胺。虽然现在关于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缺点争议已结束 ,非离子型造影剂以其低渗透性、低化学毒性、低神经毒性的优点已被广大医疗工作者所青睐 ,但价格昂贵往往不被一般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苏明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345-4346
CT增强是重要的检查手段,能提高对病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出率,及对病灶的定性率,在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我院2010年—2011年行CT检查患者6 364例次,其中增强患者134例次,结果发生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反应2例,均为轻度反应。在CT增强时应积极预防造影剂反应,及时处理,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