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员晋  兰海  李开南  赵平  张进军 《四川医学》2010,31(11):1638-164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术后脱位的原因及诊治策略。方法对我院1996年10月~2010年3月进行THR的434髋,28例脱位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诊治策略。结果脱位发生于术后至36个月。采用麻醉状态闭合复位成功17例,切开复位9例,行内收肌松解6例。结论 THR术后脱位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假体位置不当,内收肌紧张未进行松解,术后不恰当搬运和体位,增加术后早期脱位的风险。外展肌乏力,是习惯性脱位的重要原因。麻醉下闭合复位可获得良好效果;对于闭合复位失败的患者应进行切开复位、固定或翻修。术前对脱位风险因素的评估,以及术中术后避免髋关节不稳定的技术处理是预防脱位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相关的主要原因。方法分析6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相关的主要原因。结果造成早期(术后5年以内)翻修的32例中髋臼假体位置不良导致复发性脱位12例,手术调整髋臼假体位置;髋臼假体松动11例,翻修髋臼和(或)股骨假体;术后早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4例,行骨折复位固定;股骨头磨损髋臼3例,行全髋翻修;感染2例,行二期手术翻修。造成晚期(术后5年以上)翻修的36例中股骨头磨损髋臼13例,行全髋翻修;髋臼假体松动12例,翻修髋臼和(或)股骨假体;术后晚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7例,行骨折复位固定;髋臼假体位置不良导致复发性脱位4例,手术调整髋臼假体位置;行二期手术翻修。两组术前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早期(术后5年以内)翻修主要因为髋臼假体选择、处理及安放技术不当;造成晚期(术后5年以上)主要因为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  相似文献   

3.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 《当代医学》2011,17(6):5-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脱位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11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在脱位后均首先给予麻醉下闭合复位、下肢皮牵引6周治疗,其中9例患者获得稳定未发生复发性脱位,2例患者在复位后3个月内又连续2次脱位,并在复位过程中发生髋臼松动,给予手术翻修髋臼调整外展角后获得稳定。术后4个月~6年随访,未再出现脱位。结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试验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脱位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11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在脱位后均首先给以麻醉下闭合复位、下肢皮牵引6周治疗,其中9例患者获得稳定并未再复发性脱位,2例患者在复位后3个月内又连续2次脱位,并在复位过程中发生髋臼松动,给以手术翻修髋臼调整外展角后获得稳定.术后4个月至6年随访,未再出现脱位.结论 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实验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郭沂 《微创医学》2014,(3):290-292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8例患者,6例麻醉下手法复位,1例手法复位失败后行手术切开复位加后侧结构加固修复术,1例反复脱位后行翻修术。结果 8例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半至5年,所有患者均无再发脱位。结论脑血管意外后患者偏瘫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是由于术前、术中、术后因素综合影响术后髋关节假体的稳定性,而假体位置安装不良及术后周围软组织失衡是术后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充分的手术准备及积极的预防可减少术后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发生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HA,并且在治疗和随访中发生早期脱位的患者共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术后脱位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结果:11例中经保守治疗有8例痊愈,1例Ⅲ类脱位及2例Ⅳ类脱位均为复发性脱位手法复位无效,经切开复位、软组织松解术、更正错误的假体位置等治疗后痊愈.结论:导致THA后脱位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髋部外伤史、术后患者不能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假体位置不良和术后软组织损伤等.对于大多数脱位患者而言,闭合复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复发性脱位的患者在分析脱位原因后可通过翻修手术获得髋关节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术后髋关节脱位是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 THR术后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 0 .5 %~ 12 % [1 ]。我院 1990~ 2 0 0 0年8月共行 THR手术 76例。术后髋关节脱位 4例。发生率为5 .3% ;本文对 4例髋关节脱位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与THR术后髋关节脱位有关的护理原因及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 (4个关节 )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46~ 76岁 ,平均 6 2岁。 4例患者均为初次行 THR,其中国产关节 3例 ,进口关节 1例。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 ,骨水泥内固定。术后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髋关节脱位的易发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例THA术后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采用手法复位、外展皮牵引6例,切开复位1例。术后经3年随访,5例未再发生脱位;1例患者术后并发多发性脑梗塞,患侧臀中肌无力,反复出现脱位而放弃治疗;1例患者牵引治疗出院后再次出现脱位,入院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3年未再出现脱位。结论:全髋关节术后脱位主要是由于术前、术中、术后因素综合影响术后髋关节假体的稳定性.其中术中假体安装位置不当及术后周围软组织失衡是术后髋脱位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过程中积极的预防可减少术后脱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9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术前病因、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再次脱位采取的措施。结果共9例患者于住院期间发生脱位,脱位的发生率为3.1%,脱位均发生于改变体位时。髋关节术后X线片提示髋臼及股骨假体位置良好。采用闭合复位及下肢制动的方法,有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发生脱位,所有患者出院后至随访时未再发生脱位。结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实验呈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肾移植术后股骨头坏死(ONFH)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THR治疗肾移植术后ONFH病人12例14髋(肾移植组)临床资料,随机挑选年龄和性别与其无明显差异且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未行器官移植的THR病人25例29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假体翻修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X线随访评估假体位置及有无松动。结果术后病人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7个月(4~64个月),随访期间病人无死亡。肾移植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t=11.35,P<0.05),其中优10髋,良3髋,可1髋,优良率92.8%;对照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较术前亦提高(t=16.75,P<0.05),其中优27髋,良2髋,优良率100.0%。肾移植组有3例翻修,1例因为假体感染,2例因为假体松动,翻修率21.4%;而对照组1例翻修(因假体松动),翻修率为3.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93,P<0.05)。肾移植组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感染各1例,假体松动2例;对照组假体松动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80,P<0.05)。结论随访期内骨水泥型THR治疗肾移植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短期临床效果可,但与普通病人相比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翻修率,术后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在伴有髋部神经肌肉病变的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8年12月在弋矶山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髋部神经肌肉病变的股骨颈骨折的22例患者,女10例,男12例,年龄52~85岁,平均(74.3±8.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合并小儿麻痹后遗症2例,帕金森病10例,偏瘫后遗症10例;术后评估并记录髋关节功能及发生脱位、感染,假体松动等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重要神经、血管等组织损伤,无关节假体松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17.3±11.6)个月,其中行股骨头假体置换17例,全髋假体置换5例,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7例,良12例,差3例,优良率86.4%。术后发生脱位2例,1例经手法复位成功,用皮牵引牵引3周治愈,不再脱位;另1例脱位手法复位后反复脱位,后经过翻修更换加长头后不再脱位。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髋部神经肌肉病变时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术中假体位置的安装及术后的护理康复,以防止术后脱位的发生,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本文总结分析71例(72髋)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治疗经过,目的是要确定有无放射学及手术方面的指征可预示反复脱位的发生,以及是否有急需手术处理的引起脱位的原因.本组71例中,女性43例(60%);男性28例,平均年龄61岁(25~81岁),平均体重163磅(103~351磅).37个髋关节脱位发生于首次全髋置换术后;35个髋脱位发生在翻修术后.首次全髋术后脱位者中有13例髋关节以前有髋关节手术史,因此,全部病例中共有48例(67%)有髋关节手术史.23%的髋脱位发生在术后1月;54%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23%发生在术后2年以上.脱位的原因有:(1)与位置有关的(X线检查无异常);(2)股骨或髋臼部件安放位置错误;(3)软组织不平衡(由于髋关节长度及位置的变化所造成);(4)同时存在假体位置不良及软组织不平衡.与引起脱位的原因相对应,脱位的治疗亦分为:Ⅰ类:经闭合复位治疗成功的脱位;Ⅱ类:经再次手术解决的脱位;Ⅲ类:经再次手术后又脱位但经闭合复位成功解决的脱位;Ⅳ类:需多次手术解决的脱位.我们认为任何原因引起的任何脱位都可能通过闭合复位得以解决,因此,闭合手法复位是治疗脱位的首选治疗方法.如果麻醉下闭合复位后检查髋关节仍不稳定,为避免多次治疗应立刻手术.髋关节如有软组织不平衡及外展肌无力等情况,无论其假体安放位置是否正确,其需要多次手术治疗的风险很大.故这些髋关节适合于使用限制性的髋臼置换在术中达到机械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9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术前病因、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再次脱位采取的措施.结果 术后经6个月至8年随访,其中7例未再发生脱位,1例伴有偏瘫患者反复出现脱位,另1例在6个月内再次出现脱位后经限制患髋活动,未再出现脱位.结论 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实验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R)手术数量的增加,全世界每年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已超过50万例,使用时间延长,15~20年的生存率仍约为90%,翻修的病例也逐年增加,目前在THR手术中约10%为翻修术[1].翻修手术难度大,效果比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差,是目前骨科临床面临的难题.由于翻修术前的关节疼痛和功能水平可直接预测术后的关节疼痛和功能水平[2],且关节疼痛的髋关节置换翻修术的时间超过6个月,可明显增加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水平[3].因此,翻修术其目的是为了缓解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而致的疼痛及改善关节功能[4].  相似文献   

15.
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髋关节疾病和髋关节功能重建手术中最为有效的手术之一。但是因各种原因导致术后并发证如假体松动、脱位、感染等则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另外,术后脱位可引起功能障碍、延长住院时间甚至需要再次手术,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6%~7.0%,而且大多数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Turner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为2%~10%,脱位后需手术复位的约占脱位总数的32%~44%。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至少有1%的病人因髋关节不稳定而需要手术翻修。本文就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术后髋关节假体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手术入路、软组织张力、假体位置、撞击、外科医师经验、股骨头型号以及内衬外形等。术后髋关节假体脱位需要通过整体评估来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术后髋关节假体脱位的治疗通常先考虑复位,若复位失败或复位不稳定则考虑行翻修手术。补救措施包括使用限制性臼杯、双动臼杯等假体。  相似文献   

17.
陈航  钟环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085-208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防治。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本院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发生早期脱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37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例中有7例发生术后早期脱位,其中2例因假体位置不良行翻修术。其余施行单纯复位手术,树脂绷带短腿髋关节外展支具固定等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功能恢复满意,无再次脱位发生。结论:术后早期脱位的影响因素较多,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树脂绷带短腿髋关节外展支具固定是一种效果较为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中的作用.方法 对7例髋关节脱位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结果 21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6例发生早期脱位,及时手法复位成功;1例发生晚期脱位,手法复位失败,予行翻修手术;其余病人通过护理干预,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护理干预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若假体磨损和松动导致股骨和髋臼骨质缺损时需再行翻修术,否则易发生感染、断裂。全髋翻修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1978年~1998年我院共实施全关节置换术128例,其中9例又实施了翻修术。现就翻修术的护理问题报道于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例中,男2例,女7例。年龄57~68岁,平均63岁。翻修原因:早期脱位2例,假肢松动和下沉7例。时间:置换术后25d~4年2个月。12 术后及随访结果 术后无出血、感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9例随访5个月~12年。按1980年5月第一届全国人工关节学术会议座谈会纪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创伤性睾丸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例创伤性睾丸脱位的临床诊治过程并回顾文献。结果 5例患者中,仅2例患者得到及时确诊并手术,其中1例合并精索扭转及血管损伤,行睾丸切除术,另1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其余3例睾丸脱位均被漏诊,漏诊时间1个月~6年;其中1例于伤后6年确诊并发现睾丸萎缩而行睾丸切除术;2例伤后1个月发现睾丸脱位行睾丸复位固定手术;3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患者术后随访0.5~4年,睾丸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创伤性睾丸脱位临床漏诊率高。详细体检可以避免漏诊,伤后早期手术简单易行,但时间较长后局部粘连明显,增加手术难度,更长时间的脱位睾丸容易萎缩并最终需要切除睾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