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每搏变异度(SVV)监测胸腔镜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22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体重51~77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后置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双肺机械通气,进胸前改为单肺通气,通气参数:潮气量8 ml/kg,通气频率10~14次/min,吸呼比1∶2,氧浓度100%,PEEP 0,维持PETCO2 35~40 mm Hg.分别于双肺通气5 min和单肺通气30 min时进行容量负荷试验,于10 min内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HES)5 ml/kg.于双肺通气时输注HES前即刻和输注HES结束后3 min(T1.2)、单肺通气时输注HES前即刻和输注HES结束后3 min(T3.4)时,记录MAP、HR、CO、和SVV,计算CI及SVV和CI的变化率(△SVV和CI).△CI≥11%为扩容有效,绘制SVV判断血容量变化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与输注HES前即刻比较,输注HES结束后CO升高,SVV降低(P<0.05).双肺通气时△SVV与△C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10(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示: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阈值为11.5%,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92%,AUC为0.880(95%CI 0.580~0.987).单肺通气时△SVV与△C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68(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示: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阈值为9.5%,灵敏度为77%,特异度为63%,AUC为0.971(95%CI 0.917~1.024).结论 单肺通气并不会影响SVV监测胸腔镜手术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Cai QF  Mi WD  Yuan WX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1):1628-1632
目的 评估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VI)在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条件下预测患者容量治疗反应、评估容量状况的能力.方法 2009年8月至11月选择25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年龄25~74岁,麻醉诱导后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W)、PVI、灌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0.4 ml·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输注总量:7 ml/kg,将CI增加百分比(△CI)≥15%视为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结果 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的患者SVV基础值16.0%±2.6%显著高于对容量治疗无反应患者的11.6%±1.4%(P<0.05);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的患者PVI基础值20.5%±3.7%也显著高于对容量治疗无反应患者的13.8%±2.6%(P<0.05);SVV诊断阈值为13.5%,监测容量反应的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87.5%;PVI的诊断阈值为15.5%,监测容量反应的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87.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VV的基础值与△CI相关系数r=0.600(P<0.01),PVI的基础值与△CI相关系数r=0.683(P<0.01).结论 PVI,脉搏灌注指数周期性的变异能够预测机械通气患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容量治疗反应,其准确性与有创测得的SVV相类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监测不同潮气量通气时全麻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行胃肠手术的全麻患者50例,年龄31~59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常规潮气量组(C组,n=20)和小潮气量组(L组,n=30).C组潮气量(VT)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呼气末正压力0,吸入氧浓度80%,氧流量2 L/min,行间歇正压通气;L组VT 6 ml/kg,RR16次/min,余同c组.气管插管后10 min,两组均以0.3 ml·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 ml/kg,输注后开始手术.于输注前(T1)和输注后10 min(T2)时记录MAP、HR、CVP、体循环血管阻力(SVR)、SVV和每搏指数(SI),并计算其变化率.绘制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监测血容量变化的ROC曲线.结果 ROC曲线结果 分析显示:以SI变化率≥25%为监测血容量变化的标准时,SVV的诊断周值为9.5%,C组SVV>9.5%监测血容量变化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57.1%;L组SVV>9.5%监测血容量变化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71.4%.ROC曲线下面积显示:两组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高于MAP、HR、CVP、SVR.结论 在常规潮气量(8 ml/kg)和小潮气量(6 ml/kg)/机械通气时,SVV均可准确地监测全麻患者血容量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监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1例,性别不限,年龄44~77岁,体重43~93 kg,ASA分级Ⅱ或Ⅲ级.开胸打开心包,待血液动力学稳定5 min时(T1),以0.25ml·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 ml/kg.于T1和输注完毕后10min(T2)时记录HR、MAP、CVP、体循环血管阻力(SVR)、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SVV、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和CI,并计算变化率(△HR、△MAP、△CVP、△SVR、△SVV、△SVI和△CI).△HR、△MAP、△CVP、△SVR、△SVV与△SVI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SVI≥25%为扩容有效的标准,绘制HR、MAP、CVP、SVR、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与T1时比较,T2时CVP、SVI、CO和CI升高,SVRI和SVV降低(P<0.01),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VR与△SVI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7和- 0.480(P< 0.05);△CVP、△MAP、△SVV与△SVI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VV的诊断阈值为8.8%,灵敏度为52.6%,特异度为100.0%.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为0.579(0.346 ~ 0.812).结论 SVV不能准确地监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血容量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患者异氟醚吸入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15 min开始以3 L/min氧流量(高流量)洗人,12 min后调整为0.5 L/min氧流量(低流量)维持,调节异氟醚挥发罐刻度,使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为0.8 MAC、1.0 MAC和1.3 MAC,每个浓度维持20 min,分别于诱导前(基础状态)、诱导后即刻、吸人异氟醚前即刻、高流量洗入3 min、6 min、9 min、12 min及低流量维持期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0.8 MAC、1.0 MAC、1.3 MAC时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和AAI.结果 与吸入异氟醚前即刻比较,高流量洗人期AAI降低,且高流量洗人期AAI逐渐降低(P<0.05).低流量维持期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8 MAC、1.0 MAC和1.3 MAC时,随浓度的增加AAI逐渐降低(P<0.05),在此范围内AAI与异氟醚呼气末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896(P<0.01).结论 AAI可用于监测患者异氟醚吸入麻醉的深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每搏量变异度(SVV)与患者血容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择期胃癌根治术男性患者48例,年龄50~60岁,ASA分级Ⅱ级.麻醉诱导后30 min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0.67 ml·kg-1·min-1,分别于输注前、输注羟乙基淀粉剂量达2、4、6、8、10、12、14、16、18 ml/kg时,记录SVV、CO、SV、CI和CVP.SVV、CO、SV、CI和CVP与羟乙基淀粉输注量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SVV、CO、SV、CI和CVP与羟乙基淀粉输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SVV=-0.91±0.06,rCO=0.83±0.04,rSV=0.86±0.09,rCI=0.86±0.09,rCVP=0.90±0.03.5个相关系数中,rSVV最高,rCVP高于rCO、rSV和rCI(P<0.05);rCO、rSV和rCI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V与患者血容量变化相关性较高,可用于指导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幼儿吸入七氟醚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儿50例,年龄1~3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异丙酚-顺阿曲库铵-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35~ 45 mm Hg.随后高氧流量6 L/min洗入七氟醚,15 min后氧流量降低为3 L/min,调节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依次为2.5%、2.8%、3.0%、3.5%、3.7%、4.0%,每个CETSev维持稳态3 mi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吸入七氟醚前即刻和不同CET Sev稳态时监测AAI.结果 AAI与CETSev呈明显负相关(r=-0.872,P<0.01).结论 单纯吸入七氟醚1.0~ 1.6MAC时AAI可准确监测幼儿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8.
对于控制性机械通气的病人,动脉收缩压变化的dDown成分能灵敏地反映低血容量,提供心室功能曲线,预测容量负荷时左心室的反应,较左心室舒张期末面积指数、肺小动脉压更能精确地反映心脏每搏指数。这种血压波形分析可用 于指导临床液体治疗及用药。  相似文献   

9.
对于控制性机械通气的病人,动脉收缩压变化的dDown成分能灵敏地反映低血容量,提供心室功能曲线,预测容量负荷时左心室的反应,较左心室舒张期末面积指数、肺小压更能精确地反映心脏每搏指数。这种血压波形分析可用于指导临床液体治疗及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BIS值监测患儿七氟醚复合氧化亚氮(N2O)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儿72例,年龄1~1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按年龄分层后随机分为3组(n=24):七氟醚组(S组)、七氟醚+30% N2O组(SN1组)和七氟醚+60% N2O组(SN2组).静脉注射阿托品、利多卡因、异丙酚、罗库溴铵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 CO2 35~45 mm Hg;吸入2.5%七氟醚维持麻醉,SN1组和SN2组分别复合吸入30%和60%N2O.手术开始时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使七氟醚呼气末浓度(CETSev)分别达到2.5%、2.0%和1.5%,每个CETSev维持10 min视为稳态;此后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维持BIS值40~60.于麻醉诱导前和CETSev达稳态时记录BIS值;于BIS值40~60维持20 min时记录CETSev(C50).结果 与S组比较,SN1组BIS值和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及SN1组比较,SN2组BIS值和C50降低(P<0.05);S组、SN1组和SN2组BIS值与CETSev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6、-0.817和-0.729(P<0.01),三组相关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值可准确地监测患儿吸人七氟醚复合N2O时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血容量状态下患者每搏量变异度(SVV)与血容量的相关性.方法 择期骨科手术患者20例,年龄20 ~ 64岁,BMI 20 ~ 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气管插管后,稳定5 min,记录HR、MAP、CVP、动脉压力波形监测的心排量(APCO)、SVV、全身血管阻力(SVR)和心脏指数(CI).以30 ~ 50 ml/min的速率从中心静脉取血,取血量为全身血容量的5%,待血液动力学稳定5 min后记录上述血液动力学指标;再次以上述方法采血并记录血液动力学指标;随后以50 ~ 70 ml/min的速率经右侧颈内静脉输注相当于全身血容量5%的6%羟乙基淀粉130/0.4,待血液动力学稳定5 min后记录血液动力学指标;再次以上述方法补液并记录血液动力学指标.血容量变化(各时点血容量与基础值的差值)与dSVV(各时点监测值与基础值的差值)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每次血容量变化后SVV、APCO和CI与前一状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每次血容量变化后HR、MAP、CVP和SVR与前一状态比较差异并非均有统计学意义;dSVV与血容量变化呈负相关(r=-0.875,P<0.01).结论 低容量状态下SVV与血容量的相关性较高,可准确反映血容量的变化,可用于指导低血量容状态下的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腹膜透析(PD)患者中高血压与正常血压患者容量状态发生重叠的血流动力学机制。 方法 选取51例PD患者,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评估患者的细胞外液(ECW)、细胞内液(ICW)、总体水(TBW)水平,并通过身高标化后得出NECW。根据不同性别组NECW的平均水平定义为正常容量状态组(NV组,NECW≤平均水平)及高容量状态组(HV组,NECW>平均水平)。再根据容量和血压将患者分成4组:正常血压合并正常容量组 (NT-NV)、正常血压合并高容量组(NT-HV)、高血压合并正常容量组(HT-NV)和高血压合并高容量组(HT-HV)。超声心动图观测患者的每博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及总外周阻力(TPR),并以体表面积校正,计算出相对应的指数SI、CI和TPRI。 结果 高容量状态组的ECW、ICW、TBW均明显高于正常容量组。HT-NV 组TPR、TPRI 水平明显高于NT-HV组[分别为(219.4±47.4) 比(168.8±54.6) Pa&#8226;s&#8226;cm-3;(148.8±29.5)比(99.1±36.2) Pa&#8226;s&#8226;cm-1,均P < 0.01],同时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P < 0.05)。而NT-HV组SV、SI、CO及CI与NT-NV组、HT-N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T-NV组SV及CO明显低于HT-HV组[SV:(58.3±8.4) ml比(75.6±21.9) ml;CO:(4.03±0.70) ml/m2比(5.18±1.46) ml/m2;均P < 0.05]。 结论 PD患者中高血压与正常血压患者容量状况的重叠与TPR 及 TPRI的差异有关。正常血压合并高容量状态的患者存在低TPR和TPRI,而高血压合并正常容量状态的患者则存在高TPR和TPRI。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比较,评价经食管超声多普勒血液动力学指标监测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男性患者40例,年龄40-50岁,ASAⅡ级,麻醉诱导后至术前经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HES 130/0.4)0.67 ml·kg-1·min-1,分别在输注前、输注胶体液剂量达2、4、6、8、10 ml/kg时采用经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仪监测校正左室射血时间(LVETc)、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心指数(CI)、每搏指数(SI),并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同时点CVP。结果各血液动力学指标与胶体液输注剂量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rLVETc=0.981±0.012,rCO= 0.800±0.042,rSV=0.813±0.025,rCI=0.790±0.022,rSI=0.787±0.023,rCVP=0.903±0.025;rLVETc最高,而与rCVP相比,rCO、rSV、rCI及rSI较低(P<0.05)。结论经食管超声多普勒血液动力学指标LVETc、CO、SV、CI及SI均可用于血容量监测,其中LVETc的准确性最高,且高于CVP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