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情况,整治后的效果,为我院长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度"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的处方、病历进行抽查得出数据,包括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微生物送检率、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1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销售金额在"整治活动"后明显下降;微生物送检率则明显提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应用的更为合理,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近况。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2012年2月急诊处方328张,针对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含有抗菌药物的急诊处方126张,使用率为38.41%,抗菌药物处方含有1~3种抗菌药物分别为98、25、3张,分别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7.78%、19.84%、2.38%;静脉用药占41.27%,口服给药占50.79%,结果表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出现下降,静脉给药比例出现下降,但是存在经验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不明确,抗菌药物用法不规范,联合应用抗菌谱相重叠。结论急诊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时应兼顾抗菌药物的药动学抗菌活性、抗菌谱与联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实施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传染病医院如何管理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并对比分析某传染病专科医院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包括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品种、品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等。结果 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该院抗菌药物品种品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均达国家规定指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全院药品使用金额的比例由22.41%大幅下降为8.9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整治前的85.35和97.90降为整治后的76.07和57.75,且未能达标(≤40)。结论 专项整治活动对该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仍需继续加强监测,积极探索传染病专科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对抗菌药物品种进行控制后,临床用药的变化情况,为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控制抗菌药物品种数、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加强用药宣教及监督管理等措施控制我院抗菌药物品种,分别对控制前后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控制抗菌药物品种对医院临床用药的影响并评估利弊。结果控制抗菌药物品种后,抗菌药物销售额占药物总销售额的比例、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均低于控制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抗菌药物品种对我院临床用药的影响利大于弊,对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抗菌药物新型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基层医院成员单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前后门诊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诊疗日志各2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应用率、抗菌药物人均费用、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选择及疗程符合标准指南的比例等,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评价基于医疗联合体的抗菌药物新型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基层医院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率、抗菌药物人均费用均降低(P<0.05);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选择及疗程符合标准指南的比例升高(P<0.05)。结论:以区域医疗联合体为平台的抗菌药物新型管理模式,能够指导和干预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效提高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临床药师参与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胰腺炎抗菌药物管理,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采取措施参与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管理,收集2019年1—7月和2020年1—7月消化内科使用抗菌药物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比较临床药师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管理前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好转率、血淀粉酶转阴率无明显差别;管理后住院日显著降低(P<0.05),抗菌药物使用总金额、平均每人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抗菌药物使用总天数、抗菌药物使用量、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限定日剂量数、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例数均减少。拉氧头孢在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使用量较高。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提高了消化内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量,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罗军强 《北方药学》2021,18(6):106-107
目的:探讨综合措施干预后我院儿科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成效.方法:针对儿科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偏高问题,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合理投放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约谈相关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医务人员等综合措施对儿科急诊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严格管控.结果:我院儿科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2017年-2019年儿科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8.94%、38.43%、34.08%.在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静脉使用抗菌物的比例也逐年下降,2017年-2019年儿科急诊静脉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3.09%、17.34%、11.03%.结论:通过综合措施干预后我院儿科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获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8.
周静 《中国医药科学》2011,(19):155+160
目的调查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并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抽查病历,对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抽取住院病历858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7%,其中使用单一抗菌药物、2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3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分别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总数的58.4%、36.1%和5.5%。结论需要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避免临床上滥用抗菌药物.方法 选择2009~2010年我市某市级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对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共抽取抗菌药物处方9260张,其中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821张,占8.86%,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主要有用法不正确、滥用抗生素、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用量过大,其中以用法不正确为主.结论 为了使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化,医疗机构应该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定期举办抗菌药物知识的讲座,加强用药指导,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是保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在医院信息系统平台上构建抗菌药物监控系统。方法:根据相关政策制定相应的抗菌药物监控指标,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平台上实现抗菌药物监控。结果: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Ⅰ类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权限管理、病原学检查、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除Ⅰ类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需要配合人工外,基本实现信息化监控。结论: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控制指标除Ⅰ类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需要配合人工外,基本能实现信息化管理。以能达到适时监控,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了解我院门诊、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更好的促进本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抽查本院2010年度门诊、急诊门诊药物处方2012张,由抗菌药物调查组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这2012张门诊、急诊门诊药物处方中使用到抗菌药物的处方共计823张,占所有处方的40.90%。其中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的抗菌药物处方109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13.24%。其中抗菌药物使用方案不合理处方43张(39.45%),抗菌药物使用量过大处方12张(11.01%),抗菌药物品种使用重复处方10张(9.17%),抗菌药物使用存在药理拮抗处方11张(10.09%),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处方33张(30.27%)。在所有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一联使用423张,总调查处方占比为21.02%,总抗菌药物处方占比为51.40%;抗菌药物二联使用321张,总调查处方占比为15.95%,总抗菌药物处方占比为39%;抗菌药物三联使用79张,总调查处方占比为3.93%,总抗菌药物处方占比为9.60%。结论本院目前门诊、急诊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基本趋于合理,但是在用量、联用、注射剂溶媒选择等方面还存在不合理情况,应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师的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学习,加强对抗菌处方的监管,保证临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软件后对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指标的影响。方法:在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软件后,统计使用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监测指标值的变化,包括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使用强度等。结果: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软件使用以后,该院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得到提高,药品使用成本得到控制。结论:合理应用软件的运行使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指标进一步接近《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通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评价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前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使用医院信息系统统计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前后各1年的门诊全部处方,分析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的人均药费,人均抗菌药物的品种数;并抽取每月单号所有抗菌药物处方统计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比例、使用注射用抗菌药物比例,以及逐一分析每张处方的合理性等。结果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8.71%、12.38%,抗菌药物的人均药费分别为75.9元、32.63元,联合用药的比例分别为8.27%、4.62%,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率分别为3.51%、0.65%,使用注射药物比例分别为14.0%、5.33%,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管理前。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可提高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安全性,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和费用,减少联合用药和使用注射药物比例,但仍存在有用药不合理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本院2015~2019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5~2019年65641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常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和用药频度(DDDs)、各级别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本院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51.46%,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排名前3位依次为儿科、呼吸科、普外科,不同科室抗菌药物AUD排名前3位依次为呼吸科、普外科、儿科。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排名前3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DDDs排名前3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各级别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中,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46.84%),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次之(43.8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最低(9.36%)。结论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但日常仍应持续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我院2007年-2008年归档病历3 120份,利用H is软件调取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物总体使用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人次比率门诊为15.90%、住院为60.34%,病原学送检率为36.49%,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是,临床仍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监管,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经济、有效的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进行有效监督,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在药学查房,医嘱审查中收集的具有代表性的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用药分析。结果医嘱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包括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选药不当、用药方法不当等。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治疗过程,能从抗菌谱、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能够及时发现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提高医师使用抗菌药物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并探讨药师干预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自2012年开始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逐步实施药师干预,在2013年1月~12月选取532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1月~12月未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药师干预的532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药物费用、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药师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人均药物费用、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均明显减少(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实施药师干预,可有效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减少治疗费用和治疗时间,有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安阳地区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安阳地区医院2004年的住院病历共204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对所用抗菌药物按用药人次多少进行排序,对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48%,>50%,存在无指征或指征不明确应用抗菌药物等诸多不合理现象,不合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的49.2%.结论 需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力度,确保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日趋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由我院HIS系统按比例随机抽取2014年6~12月门、急诊含抗菌药物处方1804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点评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口服抗菌药物占58.65%,注射抗菌药物占41.41%。其中一联抗菌药物使用占95.23%,二联使用占4.77,未发现三联用药。结论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点评结果在院内网公示,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整改。通过这些相关措施,医院在抗菌药物应用方面逐渐规范,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宣传、培训、监督、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应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0.
某医院2010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抽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子敏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22-1223
目的 了解某院门诊抗菌药物用药情况,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0年3~5月门诊处方共计3 566张(其中含抗菌药物处方1 503张),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2.15%,其中82.14%为单用1种抗菌药物,17.37%为2种抗菌药物联用,0.5%为3种抗菌药物联用.一线、二线、三线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占26.32%、67.12%、0.56%.结论 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如抗生素联用、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等一定程度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