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目的讨论外伤性脑积水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8年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32例高颅内压及正常颅内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意识障碍的9例患者中,7例有不同程度好转,其中5例分流效果良好,有效率55.5%(5/9),随访6个月-1.5年,头痛头晕症状改善者9例,有效率64.3%(9/14),5例患者智力障碍及步态不稳症状改善明显,恢复正常生活,有效率71.4%(5/7),2例尿失禁患者的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前进行综合评估,特别是对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患者,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治疗外伤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外伤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临床症状分为典型症状组和不典型症状组,均行V-P分流术,其中行去骨瓣减压术22例。并评估分流术后病情及预后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根据GOS评分,术后恢复良好12例,轻度残疾23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根据电话及门诊随访,病情改善41例(85.4%),病情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7例;其中典型症状组病情改善率100%,不典型症状组病情改善率72%。影像学检查提示:分流术后所有病人脑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2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的病人,分流术后6个月内均顺利行颅骨修补术,术后病情均明显改善。结论对外伤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病人,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即使无典型临床症状,行V-P分流术后,大部分病人预后可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SDAVFs)患者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通过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41例SDAVF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手术治疗组30例(SDAVFs切断术,不包括SDAVFs栓塞术)及非手术治疗组11例(拒绝手术,选择药物或物理治疗者),运用Aminoff and Logue评分(Aminoff and Logue Score,ALS)量化脊髓功能情况,分析SDAVFs患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手术治疗组影像学治愈率100%,临床症状改善率36.7%(11/30),症状无变化者63.3%(19/30),临床症状加重者0%(0/30);非手术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0%(0/11),症状无变化者27.3%(3/11),临床症状加重者72.7%(8/11);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SDAVFs患者功能预后(P=0.017);而患者治疗时年龄(P=0.020)、患病时间(P=0.037)、迂曲扩张的引流静脉长度(P=0.020)及患病当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P=0.035)与患者手术预后有统计学意义,并提出全新的SDAVFs手术预后评分系统,7~8分为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高,而4~6分为术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P=0.000)。结论 SDAVFs切断术影像学治愈率极高,且相对于非手术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亦较明显;根据相关预后因素(年龄、患病时间、迂曲扩张的引流静脉长度及患病当时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提出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预后评分系统,可用来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老年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体外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排异反应等现象。术后随访3个月~1年,24例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自理;7例症状有改善,但生活不能自理;5例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变。结论体外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老年正常压力脑积水安全、有效,术后对分流过度或分流不足的患者很容易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外伤性脑积水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救治的36例慢性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周临床症状缓解29例(80.6%),症状缓解不明显7例(19.4%)。术后随访3~30月,按G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24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慢性外伤性脑积水首选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正常压力脑积水分流前应先做脑脊液释放试验,合并颅骨缺损的患者可同时行修补手术;室间孔的位置测量对于置管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2002-2006年26例脑外伤后脑积水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1例放弃治疗);术后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得到改善。结论 中、重型颅脑外伤后脑积水是造成颅脑外伤后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诊断及治疗,可降低重型脑外伤的死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易于发生外伤性脑积水,临床上应当引起重视。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8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398例,其中36例后期并发脑积水,现对其临床过程及患者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积水(PTH)合并颅骨缺损患者优先行颅骨修补而后行脑积水分流术的可行性,以及其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邹城院区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2例PTH合并颅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先以三维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其中存在骨窗区明显脑膨出的患者,颅骨修补术中采取直接脑室穿刺释放脑脊液的方法促使膨出脑组织复位以利于钛网覆盖固定。颅骨修补术后1~3周根据脑积水临床症状变化将符合分流指征的患者择期再行脑脊液分流术。观察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GOS预后情况。 结果32例患者优先行颅骨修补术全部得以顺利实施,颅骨修补术后无明显相关并发症发生,其中28例再次接受脑积水分流术,4例因颅骨修补术后脑积水症状持续缓解未再接受分流术。术后脑积水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4%;分期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术后6个月随访,本组患者中预后良好24例,中残4例,重残3例,死亡1例。 结论对于所有PTH合并颅骨缺损的患者,优先进行颅骨修补而后根据病情择期再行脑积水分流术的分期手术方案是切实可行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101例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生时间、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50例脑室周围无间质性水肿及无意识障碍者分别给予脑室外引流+终池置管,腰椎穿刺终池置管脑脊液置换,其中7例无效,9例病情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3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视颅内情况行颅骨修补术,或颅内软化灶、囊肿切除+修补术,11例有效,2例无效;对38例脑室周围有间质性水肿或意识障碍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7例脑室-腹腔分流术中,36例有效,11例无效。结论 对外伤性脑积水尽早明确诊断,按脑积水形成原因,具体分析,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脑积水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外伤性脑积水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98例外伤性脑积水,其中急性脑积水31例,慢性脑积水67例,分别行脑室外引流和脑室腹腔分流。结果 急性脑积水大多为梗阻性脑积水,而慢性脑积水多为交通性脑积水。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颅骨缺损伴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伴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外伤性颅骨缺损伴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采用V-P分流+颅骨修补,对照组采用单纯颅骨修补。通过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1个月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影像、脑血流图、智力测评等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影像、脑血流图、智力和记忆力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外伤性颅骨缺损伴正常压力脑积水V-P分流+颅骨修补较单纯颅骨修补术可明显改善患者脑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外伤性脑积水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 98例外伤性脑积水 ,其中急性脑积水 3 1例 ,慢性脑积水 67例 ,分别行脑室外引流和脑室腹腔分流。结果 急性脑积水大多为梗阻性脑积水 ,而慢性脑积水多为交通性脑积水。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 ,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1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法 对本人1998年1月~2004年8月收治的18例该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采用的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院时GCS评分3~8分,急性脑积水2例,先行脑室外引流术,直至脑脊液(CSF)澄清,拔除外引流管后又出现脑积水。慢性脑积水16例。18例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症状好转者16例,无变化者1例,因颅内感染死亡1例。结论 颅脑损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内积血是引起外伤性脑积水的主要原因,及时复查CT可明确诊断,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慢性脑积水6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慢性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64例外伤性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术后CT或MRI复查示全脑系统或脑室缩小50例,多数神志、语言、智力与肢体运动均有改善,死亡4例。结论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改善脑积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4例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9例,保守治疗5例。14例预后不良,10例预后良好。其中GCS>8分组中预后不良者25.0%(3/12),而GCS≤8分组中预后不良者91.7%(11/12)。结论GCS评分、血肿量、中脑周围池和第四脑室改变、幕上脑积水与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有关,其中GCS评分是影响其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神经内镜在治疗脑积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脑积水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 1998年10月-2000年1月我院应用神经内镜治疗99例各类脑积水病人,采用4种手术方法(包括三脑室底造瘘,透明隔造瘘术,囊肿脑室造瘘术,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手术适应症,并发症及预后等做了初步探讨。结果 98例效果满意,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影像学脑室变小,分流管位置满意;1例临床症状、影像学均无变化。并发症:2例三室底造瘘病人术后短期出现发热、头痛加重;1例分流管调整拔管时脑室内出血;无感染、分流管梗阻、致残及死亡。结论 神经内镜在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利于明确诊断,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同时在直视下准确操作,具有微创,高效,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人脑出血后正常压力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老年脑出血患者正常压力脑积水病史、CT和MRI检查、腰椎穿刺放液试验等因素对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的影响及预后效果。结果本组54例患者术后均得到6个月~3a的随访,症状明显改善29例,症状改善22例,但生活不能自理,症状无改善3例。结论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老年人脑出血后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72例 77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 77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经药物或联合手术治疗 ,总有效率为 41 6% ,伤后无光感者有效率2 3 2 % ,有残存视力者有效率 90 5 %。经x2 检验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药物治疗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损伤早期有价值的治疗措施。重视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伤后是否有残存视力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SDAVFs)患者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41例SDAVF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手术治疗组30例(SDAVFs切断术,不包括SDAVFs栓塞术)及非手术治疗组11例(拒绝手术,选择药物或物理治疗者),运用Aminoff and Logue评分(Aminoff and Logue Score,ALS)量化脊髓功能情况,分析SDAVFs患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治疗组影像学治愈率100%,临床症状改善率36.7%(11/30),症状无变化者63.3%(19/30),临床症状加重者0%(0/30);非手术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0%(0/11),症状无变化者27.3%(3/11),临床症状加重者72.7%(8/11);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SDAVFs患者功能预后(P=0.017);而患者治疗时年龄(P=0.020)、患病时间(P=0.037)、迂曲扩张的引流静脉长度(P=0.020)及患病当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P=0.035)与患者手术预后有统计学意义,并提出全新的SDAVFs手术预后评分系统,7~8分为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高,而4~6分为术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P=0.000)。结论 SDAVFs切断术影像学治愈率极高,且相对于非手术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亦较明显;根据相关预后因素(年龄、患病时间、迂曲扩张的引流静脉长度及患病当时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提出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预后评分系统,可用来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性脑膨出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顾性分析航空总医院脑脊液病神经外科2012年01月至2014年01月之间收治的49例重度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或)颅骨修补术,并运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方法进行预后评估。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者39例(79.6%),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死亡者共10例(20.4%)。其中恢复良好者10例(20.4%),中度残疾者8例(16.3%)、重度残疾者5例(10.2%)、植物生存者23例(47.0%)、死亡者3例(6.1%)。结论创伤后脑积水诊断延误或治疗方法不当易造成脑膨出,导致缺血缺氧性脑软化、脑萎缩,影响患者预后。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创伤后脑积水合并脑膨出患者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