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品评价》2011,(3):5-5
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要求医疗机构保证血糖检测行为规范和检测结果准确、精确,包括根据患者的具体应用而选用适宜的血糖仪,并要建立起血糖仪检测的质量保证体系.做好质控、校正和评估等。  相似文献   

2.
<正>POCT(point-of Care Testing)是指在患者旁分析患者标本的一种分析方法,他能在床旁、护理部、病房或其他主实验室以外的地方进行。医院内几乎所有临床科室均备有快速血糖仪。但是,POCT血糖仪的操作者主要为当班的护士和少部分临床医师,均未受到检验知识的培训,血糖POCT的质量状况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的要求,应加强对血糖POCT的质量管理,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可行性质量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试验评价强生稳豪倍优型血糖仪的性能,并比较未经培训人员与实验室工作人员POCT血糖检验结果的差别。方法:选取50例患者血清,未经床旁检验血糖仪培训的护士用血糖仪测定患者血糖后,由实验室工作人员用该血糖仪与生化仪进行血糖检测结果比对试验。结果:强生稳豪倍优型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相关性显著,血糖仪重复性及准确性均符合要求。但未经培训的护士比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血糖检测结果准确率及重复率差。结论:强生稳豪倍优型血糖仪准确性及重复性良好,但需加强非检验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即时检测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和静脉全血的血糖结果对比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6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强生血糖仪检测指尖血糖,同时使用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仪分析静脉全血血糖,对比两者的血糖检测结果。结果通过两种方法进行3d空腹血糖检测,发现二者检测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检测血糖无明显区别,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但是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规范的操作和严格的检验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正确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地观察、问卷调查了解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和内分泌专科护士对便携式血糖仪正确使用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对便携式血糖仪正确使用执行情况不规范,对相关问题的回答错误率高于专科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内分泌专科护士正确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情况不理想,应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提高其正确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顾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50-251
目的床旁血糖仪(POCT)和自动化检测仪是目前血糖检测的两种主要手段,本文研究分别以罗氏乐康血糖仪和奥林巴斯自动仪为例,比较患者个人快速血糖检测和医院生化室血糖检测的优缺点。方法使用罗氏乐康血糖仪和奥林巴斯自动生化检测仪对120例患者静脉血和指端末梢血血糖浓度检测,同时运用SPSS17.0对实验结果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所研究范围内,POCT快速血糖浓度检测与医院生化室血糖浓度检测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前者受到取样和仪器等影响稍低于后者。POCT快速血糖仪操作简便,患者在家人的配合下自己就能进行血糖浓度的测量,方便糖尿病的监控和治疗,而且POCT床旁快速血糖仪价格低廉,普通家庭也能负担得起。因此,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医疗从业者可以多向糖尿病患者推荐快速血糖仪,并对快速血糖浓度检测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临床科室使用的不同品牌便携式血糖仪测定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便携式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建立院内血糖仪质量保证体系。方法抽取、制备10份高、中、低不同血糖水平的肝素锂抗凝血(血糖浓度范围2?.72~21.28 mmol/L),用便携式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每份标本重复测定2次取均值。结果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比较,55台便携式血糖仪的测定结果最大偏倚值-23.9%,最小偏倚值-1.26%,10份比对样本全部达到偏倚要求的血糖仪有51台,合格率92.7%。同一品牌血糖仪结果重复性较好,CV值在0.9%~7.34%。结论为保证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建立血糖仪使用标准规范,制定严格合理的血糖仪比对方案,定期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及时发现、校准、替换不合格仪器。  相似文献   

8.
李晓敏  杨保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917-1918
快速血糖仪以其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迅速获取结果及反复测定等优点而广泛运用于临床,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新入院患者血糖初筛、围术期及危重患者血糖检测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1]。为提高临床护士应用快速血糖仪检测的准确性,对本院2011年以后新进56名临床护士采取理论讲课与现场技术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经过培训,56名临床护士全部掌握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病区便携式血糖仪与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及分析,以提高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T19634-2005体外诊断检验系统和卫生行业标准WS/T226-2002便携式血糖仪使用的内容要求,配制50份高、中、低7个不同血糖浓度(EDTA-K2抗凝)的全血标本,同时用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24台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结果相比,低浓度样本(<2.8 mmol/L)结果误差较大,高浓度样本的结果较接近.不符合要求的血糖仪所占比例较大,其中有6台血糖仪2个水平或以上的低、中浓度测定值超出国家控制标准,比对不合格.结论 定期对各病区便携式血糖仪与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及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刘咏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25-2326
目的: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该站检验室采集的284例糖尿病患者的手指末梢血样本,同时,在经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采取其同侧上肢肘静脉血样本,再使用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分别对患者的2种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并回顾性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用手指末端血糖仪所检测的284例患者第1次、第2次血糖结果分别为(7.46±2.71)、(7.62±2.43)mmol/L,其两次均值都低于采取同侧肘静脉全自动生化仪所检测的血糖结果(8.31±2.06)mmol/L,但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3次血糖检测间方差为54.663,检测内误差方差为0.705,检测结果的IC值为0.976(0.960~0.980),显示一致性较好。结论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方面各有优缺点,如果患者在家中自行进行血糖检测时,可优先选择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方便优势的快速血糖检测仪;但如果患者是于医院内进行血糖检测,则可优先选择准确性较高、较全面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柯氏模型的培训模式在机动护士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的120名机动库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至12月的60名机动护士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的60名机动护士为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培训,试验组采用基于柯氏模型的培训模式。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前,两组机动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试验组机动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本组培训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试验组机动护士对培训各项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试验组机动护士的各项应急态度得分均高于本组培训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试验组患者对机动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热病区工作人员(医生、护士)对机动护士的各项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2.
王小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077-3079
目的 将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仅进行比对,了解血糖仅的质量,规范血糖仪的管理,保障临床末梢血糖的监测结果可靠,为临床提供可信的依据.方法 以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参考仪器,便携式血糖仪作为比对仪器,选取新鲜血清,在同一时间进行重复测定,并记录结果.用Excel 2003软件对检测结果采用回归和相关分析,求其相关系数(r)及回归方程(Y=bX+a),以卫生部室间评估的允许误差或根据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偏倚为判断依据,由方法学比较评估的系统误差(SE)或相对偏差(≤1/2)卫生部室间评价允许误差或根据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偏倚,为便携式血糖仪与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 便携式血糖仪与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相关性很好(r>0.975,P>0.05).结论 便携式血糖仪与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差异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54例糖尿病患者,于早餐前及餐后2h分别采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糖浓度,比较两种分析方法测定血糖的差异。结果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早餐前血糖分别为(8.4±1.9)mmol/L和(9.8±2.0)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分别(11.6±2.5)mmol/L和(12.2±2.1)mmol/L,两者均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化生化仪均能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两种方法测定血糖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快速血糖仪操作更加快捷简便,值得临床及家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喻彬 《江西医药》2014,(10):1112-1114
目的:探讨微量血糖仪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34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量血糖仪测定血糖,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测定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血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针深度、采血量及结果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血糖仪检测糖尿病血糖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等优点,且可达到与生化分析仪相似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皮肤病专科门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升门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法,调查72名门诊护士的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 门诊护士对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为76.4%,手卫生方法知晓率为72.2%,手卫生依从性为65.8%;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按照构成比排列依次有:工作繁忙,没有足够时间洗手(53.8%);担心患者抱怨(15.1%);洗手设施设计不合理(10.9%);认为皂液及手消毒剂会损害皮肤(10.1%);不良个人卫生习惯(10.1%)等.结论 手卫生依从性达不到国内水平,应从原因着手,合理调配医护人员工作时间,加强护士手卫生知识的培训,规范手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手卫生知识知晓和依从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患者由社区护士实施慢病管理,对照组沿用全科医生门诊随访形式.结果:1年后试验组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操作不正确率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干预前都有明显下降[餐后血糖(10.98±3.31)mmol/L比(9.24±1.89)mmol/L,P<0.05;糖化血红蛋白(7.66±1.61)%比(7.04±0.74)%,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不正确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监测分析采用床旁检验血糖仪(POCT)以及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评价POCT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用POCT血糖仪对5个不同浓度的质控品以及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重复检测20次,算出变异系数CV。采用POCT血糖仪及生化分析仪对108例患者的标本进行血糖检测,分析两者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POCT检测5个不同浓度的标本CV值在2.5%~4.1%间,比厂家声明低,且符合国标要求(CV〈7.5%)。雅培血糖仪与生化仪测定的血糖值相关系数r=0.0976,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在准确度和精密度方面,雅培血糖仪均满足国标及临床要求,但检测血液葡萄糖的结果,只可用于血糖监测及筛选实验,不能作为确诊实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元化培训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规培医生进行医院感染防控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ICU轮科3个月或以上的规培医生60人,按照进入ICU的时间分组,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30人为对照组,2020年2月至5月入ICU的30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试验组采用多元化培训模式,由科室感控护士主导培训过程,通过手卫生流程图、穿脱隔离衣视频、自制感控宣传微电影、微信公众号感控专栏、感控工作坊、理论与操作考核、实时反馈等分阶段进行培训。培训完后对比评价两组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医院感染率。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规培医生实际手卫生执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56/60)比80.0%(4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32)。对照组规培医生的医院感染知识得分为80.0(75.0,85.0)分,试验组为90.0(80.0,9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9,P=0.001)。试验组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6.7%(22/331)比12.8%(47/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3,P=0.006)。结论 运用多元化方法培训医院感染防控,有助于ICU规培医生系统、全面地掌握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对提高ICU规培医生临床工作中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DCA管理方法在脊柱专科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12月本院脊柱专科(试验组)及其他骨伤科(对照组)的护士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新健康教育路径表模式和原健康教育表模式,两组的病种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记录两组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护士健康知识掌握率、住院患者健康宣教达标率、患者总体满意率,并评价新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应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护士对健康知识掌握率均达到100%,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达96.95%,总体满意率达97.56%.试验组的4项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管理方法可用于对健康教育模式的评价,是对健康教育路径持续改进的依据和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黄景卫 《淮海医药》2007,25(3):216-217
目的 了解两种便携式血糖仪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首先对两种血糖仪进行精密度测定,然后用两种血糖仪同时检测20例糖尿病患者的手指血血糖、静脉全血血糖,并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的血清血糖相比较.结果 两种血糖仪的精密度较好,它们检测的手指血和静脉全血血糖都与生化仪检测的血清血糖呈直线相关(r值均大于0.9920).两种血糖仪测定结果中有90%的相对误差≤20%,最高相对误差为27.8%.结论 两种血糖仪都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可作为病人调整降糖药剂量的依据.但测定结果不能用于临床上对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