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16)
虫类药作为传统中药的一大类,属于血肉有情之品,大多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破血、搜风通络等作用。很多医家擅长运用虫类药治疗各类疾病,虫类药在治疗内科、妇科疾病以及外科疾病等诊治中占据重要地位。张晓杰教授在吸取古代医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运用虫类药在皮肤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白彦萍教授将慢性皮肤病的关键病机总结为“风痰瘀邪久蕴不解,气血失和”,临床多从风、痰、瘀邪论治,而风有内风、外风之分,痰有夹风之痰与络脉顽痰之别,瘀有脏腑之瘀与络脉瘀结之异。因此在治疗上也有疏散外风、搜逐内风,祛风化痰、剔痰散结,以及活血化瘀、通络散瘀的不同。擅用蝉蜕、蛇蜕、僵蚕、全蝎、蜈蚣、土鳖虫、水蛭及各种蛇类药物,借虫蚁蠕动走窜之性,搜剔络中顽痰瘀血,驱逐内外风邪,松动病结,推陈致新。对于病久气血失和,延虚入络者,白教授在补虚的同时以少量虫类药入络达腠,起补而不滞、调畅气血之功。 相似文献
3.
<正>魏品康教授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中医科博士生导师、师承制博士导师、博士后导师,出身中医世家,从医40余载,临证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使用虫类药物。笔者有幸师从于侧,侍诊时常将导师所用之方剂记录在案揣摩于心,受益匪浅,现将其应用虫类药物之经验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4.
5.
虫类药性善走窜 ,药力峻猛 ,有祛风止痒解毒、通络散结止痛之功效。笔者临证配用虫类药治疗多种皮肤科疾患 ,收效显著 ,现略举数则如下。1 银屑病银屑病属中医学“白疒匕”范畴。病因多由素体血热蕴毒 ,复感外邪 ,搏结肌肤而成。若病程日久 ,蕴毒深遏肌腠 ,难解难散而发为顽疾。临床上对某些顽固性银屑病的治疗 ,单用草木之品往往不能奏效 ,笔者常在辨证的基础上酌加虫类药 ,如乌梢蛇、露蜂房、全蝎等 ,取虫药善行之性入络解毒 ,直捣病所 ,常获佳效。黎某 ,男 ,44岁 ,1 998年 3月 1 5日初诊。患银屑病已 6a之久 ,初病则冬重夏轻 ,近 2 a皮… 相似文献
6.
黄吉赓教授应用虫类药治疗咳喘经验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吉赓教授擅用虫类药治疗咳喘,认为虫类药物有二大功用,一是祛风解痉,二是祛瘀通络。临证以蝉蜕合僵蚕治咽痒久咳;地龙合胆南星治慢支咳喘;蜈蚣合全蝎治疗哮鸣气急。 相似文献
7.
严世芸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疑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志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3):95-96
严世芸教授为国内著名中医临床家、文献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班导师.为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严苍山之子,得当代著名老中医张伯臾先生真传,潜心于中医各家学说研究数十年,学术造诣深厚,临证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各种疑难杂证,精研岐黄、博采名家,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运用中医药治疗临床各种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笔者有幸从师侍诊,于其博大精深中觅得一鳞半爪,现就其运用虫类药物的部分经验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邱幸凡教授是湖北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笔者在侍诊中体会到 ,邱教授在治疗哮喘发作时善用地龙、僵蚕、蜈蚣等虫类药 ,并屡见奇效。兹报道如下。1 拔夙根祛痰化瘀 ,非虫类入络搜剔不达哮喘病的发作机制甚为复杂 ,历代医家强调“痰伏于内”是哮喘发病的夙根。秦景明《证因脉治· 相似文献
9.
石强教授在长期中医药临床中,坚持用纯中医中药的方法开展工作,尤其是在应用虫类药治疗小儿哮喘疾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不仅有效缩短了患儿的疾病病程,而且有助于患儿善后的恢复。石强教授在临床上擅长应用虫类药治疗各种疾病,对小儿哮喘的治疗颇有心得,在辨证上,把握病因,抓住病位,谨守病机;在论治上,审度用法、斟酌用量、合理配伍,以增强虫类药祛风解痉、搜风通络、化痰行瘀之效,最大限度地发挥虫类药在治疗哮喘中的作用。文章将从四个方面对石强教授应用虫类药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和特色作一整理和概述。首先,概要介绍了石强教授应用虫类药的思想来源;其次,阐述了虫类药与小儿哮喘的密切关系,说明了石强教授应用虫类药的理论依据;再次,分析和总结了石强教授在小儿哮喘中常用虫类药所取得的疗效和经验;最后,列举了典型案例,并进行适当分析和说明。这些内容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对石强教授临床应用虫类药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进行总结,不仅对哮喘的治疗具有着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虫类药在哮喘防治中发挥更加卓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如泉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陈如泉教授在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承古览今,博采众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甲状腺病诊治领域别具一格,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有幸跟师侍诊体会到,陈教授在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时善用水蛭、蜈蚣、僵蚕、地龙等虫类药,且屡见奇效,现举病例2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叶传蕙教授在长期致力于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治肾不能忘肝”观点为指导,主张科学选用虫类药治疗肾脏病病。文章着重从临床理论依据、选用原则及具体选药、用法用量等方面介绍叶教授使用虫类药治疗肾脏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全国著名老中医朱良春教授潜心研究虫类药数十年。他继承前贤,广搜博采,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躬身实践,引申发挥,不断赋予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介绍何世英教授应用虫类药治疗脑病经验。方法:何老应用虫类药和其他中药配伍制成宁痛丹、宁痫丹、增智丹、通脉丹等中成药,分别治疗偏头痛、癫痫、血管性痴呆及中风等病。结论:虫类药具有破泄分消痰浊、瘀血等有形之邪,并具平肝搜风通络之效。 相似文献
16.
介绍施志明教授用虫类药治疗肺癌经验.施志明教授治疗肺癌在扶正气的基础上,强调对局部标实的治疗.施教授认为虫类药的特性是行走攻窜,善于解毒散结、破血祛瘀,用于治疗邪毒内聚、气滞血瘀、阻结为有形之块的肿瘤,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列举了常用的虫类药物,并介绍了应用虫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刘沈林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衷中参西,临床用药中体现诸多特色,效验颇多。笔者有幸侍诊,现采撷其运用虫类药治疗肿瘤的经验介绍如下。1辨清机体虚实,注重攻补兼施刘教授认为,肿瘤的发病因素主要因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亏虚,以致不正之气侵入人体经络,留滞不去而成。其病机不外两 相似文献
18.
19.
20.
张智龙教授认为虫类药具钻剔之性,性善走窜,对于久病瘀甚,癥瘕积聚之疾,尤为适宜。久病久瘀入络,或久瘀形癥成瘕,单凭草木之品活血化瘀,难以奏效,必当假借虫性之走窜,虫以动其瘀,通以去其闭,搜剔络中之邪。根据辨证论治的原理,应用虫类药治疗各种疾病均获得良效。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在熟练掌握虫类药的特性功效前提下,适当配伍相应的虫类药物,能较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