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叶钩藤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大叶钩藤生物碱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氯仿提取及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渡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大叶钩藤生物碱部分分离并鉴定了6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柯诺辛碱(1)、柯诺辛碱B(2)、异去氢钩藤碱(3)、异钩藤碱(4)、去氢钩藤碱(5)、钩藤碱(6).结论:柯诺辛碱为大叶钩藤生物碱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异去氢钩藤碱、去氢钩藤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叶钩藤中柯诺辛碱的含量,为建立大叶钩藤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Discovery C18柱(25 c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三乙胺水溶液=70∶3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42 nm.结果 测得大叶钩藤中柯诺辛碱的含量平均值为0.2240%,柯诺辛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84%(n=3).结论 大叶钩藤中柯诺辛碱的含量为0.224 0%;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为大叶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广西不同产地大叶钩藤植物不同部位所含钩藤碱.方法 应用HPLC分别对21批不同产地大叶钩藤植物的带钩茎枝、无茎枝钩、无钩茎枝、主杆和叶的钩藤碱进行测定,并分析评价各部位的药材质量.Gemini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002mol/L三乙胺,冰乙酸调pH至7.5)(64∶36),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21批大叶钩滕植物中的上述各部位均可检出钩藤碱成分,整体上带钩茎枝、无茎枝钩、无钩茎枝和主杆各部位含有量相近,叶含有量大于上述四个部位.结论 大叶钩藤植物的不同部位均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应当物尽其材. 相似文献
6.
广西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大叶钩藤中钩藤碱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不同产地大叶钩藤药材质量并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21批广西不同产地和其中3个产地不同采收期大叶钩藤中钩藤碱的量。色谱柱为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0.002mol/L三乙胺,pH 7.5)(64∶36),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广西不同产地21批大叶钩藤药材钩藤碱量均较高,但产地间差异较大;不同采收期大叶钩藤中钩藤碱的动态积累略有差异。结论广西不同产地大叶钩藤药材质量均较好,但质量随产地不同而异;大叶钩藤药材一年四季均可采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大叶钩藤(ncaria macrophylla Wall)为茜草科(Rubiaceae)钩藤属植物,本课题目的在于对大叶钩藤的70%乙醇提取物,依次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氯仿部位分离得到了2个三萜类化合物,对它们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进行了鉴定。方法本课题对钩藤属大叶钩藤的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取氯仿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系统分离,从中得到化合物1和2,经NMR和MS等数据鉴定他们的结构。结果两个单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被分别鉴定为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大叶钩藤的药理活性和药材质量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白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带钩茎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钩藤干燥带钩茎枝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4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木栓酮(1)、桦木醇(2)、钝鸡蛋花素(3)、豆甾-4-烯-3-酮(4)、β-谷甾醇(5)、β-胡萝卜苷(6)、24-烯-环阿尔廷酮(7)、角鲨烯(8)、维生素E(9)、α-tocopherolquinone(10)、(-)-alloaromadendrene(11)、丁香色酮(12)、东莨菪内酯(13)、bis(2-ethylhexyl)phthalate(14);3个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大叶帽柱木碱(15)、异大叶帽柱木碱(16)、isomitraphylline N-oxide(17)。结论化合物1、4、8、11、13为首次从钩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钩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叶钩藤钩茎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大叶钩藤钩茎经丙酮萃取、浓缩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大叶钩藤钩茎中挥发性成分中共检出101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的58个成分,占相对百分含量的76.93%。大叶钩藤钩茎挥发油主要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为醇(12.35%)、酸(26.42%)、植物甾醇(21.04%)、酮(3.97%)、醛(3.43%)等类物质。其中,含量最高的是β-谷甾醇(15.75%)、肉豆蔻酸(13.21%);含量较高的是白桦脂醇(6.01%)、δ-4,6-胆甾二烯醇(4.67%)、γ-谷甾醇(3.94%)、硬脂酸(3.50%)、十八碳烯酸(2.46%)、正三十一烷(2.23%)、植酮(2.06%)、阿魏酸(2.03%)等。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大叶钩藤钩茎挥发性成分分析,将为大叶钩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茜草科植物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的干燥带钩茎枝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体积分数95%乙醇对华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进行提取,分别对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NMR和MS等波谱学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槲皮素(quercetin,1),山柰酚(kaempferol,2),蒙花苷(linarin,3),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side,4),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5)。结论 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毛叶黄杞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毛叶黄杞茎皮的化学成分,并对相关成分化学结构的光谱进行解析。方法:反复利用硅胶柱层析,反向C18柱层析等分离方法进行成分分离,并采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进行结构测定。结果:从毛叶黄杞茎皮中乙酸乙酯提取部份分出4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槲皮素、槲皮素-3-O-鼠李糖苷、β-胡萝卜苷。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显脉獐牙菜[Swertia nervosa(G.Don)Wall.]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UV、IR、NMR、MS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獐牙菜苦苷(Ⅰ),龙胆苦苷(Ⅱ),norswertianolin(Ⅲ),swertianolin(Ⅳ),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Ⅴ)、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酮(Ⅵ)、1,5,8-三羟基-3,4-二甲氧基酮(Ⅶ)、1,3,8-三羟基-5-甲氧基酮(Ⅷ)。结论化合物Ⅱ~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桫椤Cyathea spinulosa Wal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桫椤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4-烯-3,6-二酮(1)、豆甾-3,6-二酮(2)、麦角甾醇(3)、原儿茶醛(4)、1-O-β-D-glucopyranosyl-(2S,3R,4E,8Z)-2-[(2-hydroxyoctade-canoyl)amido]-4,8-octadecadiene-1,3-diol(5)、(2S,3S,4R)-2-[(2'R)-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结论: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藏药波棱瓜(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Wall.)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Sephedex LH-20、MCI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UV、IR、ESI-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手段进行鉴定。结果:从藏药波棱瓜子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是波棱内酯Ⅰ(1)、波棱内酯Ⅱ(2)、去氢双松伯醇(3)、Herpetol(4)、Arbutin,1-acetate(5)、Dodecanoic acid(6)、10-Eicosenoic acid(7)。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