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和单纯针灸或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76例)和针灸组(32)、康复训练组(28例),采用相应治疗方案,分别治疗2~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综合治疗组、针灸组、康复训练组三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痊愈和显效总比例上,综合治疗组和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梁洁玲 《新中医》2012,(5):93-9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7例,治疗组予以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予常规药物治疗。10次为1疗程,4疗程后评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81%,对照组79.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ADL评分上升幅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4.9%(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纳入研究,分为针灸结合推拿的治疗组,及单纯针灸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24%,对照组为73.5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全血还原粘度和RBC压积水平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对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判定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处理,分成了甲组和乙组、各 31 例。乙组施行康复训练,甲组 在乙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比较甲组及乙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Fugl–Meye 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 (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甲组患者的 Fugl–Meye 评分及 ADL 评分均优于乙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风后遗症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 体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针灸联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肢体运动功能(FMA)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FMA评分和ADL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以上两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的生活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临床针刺规律研究成果的指导下,采用对应与中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BrunnstromⅡ或Ⅲ期的中风患者,观察其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其效果是否优于传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及单纯康复治疗。方法:选取90例符合标准的中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对应与中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1采用传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照组2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前,2周后,4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Fugl-Meyer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1 FM上肢评分、FM下肢评分及FM总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2仅FM总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方法均能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结合针刺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显著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余智智  李玮  姚旭洁 《新中医》2020,52(18):129-131
目的:观察参芪活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 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温针灸联合参芪活血汤治疗,共治疗1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均降低,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评分均升高,观察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活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95%,对照组为5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均提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通络止痛、醒脑开窍,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及点刺井穴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针刺及点刺井穴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脑卒中患者15例与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15例.结果 治疗后脑卒中患者上肢Fugl-Meyer积分显著提高,且疗效优于不采用点刺井穴的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脑卒中患者采用针刺及点刺井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优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9例)、腹针组(28例)及腹针+康复组(29例),分别给予定时饮水计划、触发反射排尿、物理治疗等康复训练、腹针疗法及两者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残余尿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腹针+康复组总有效率高于康复组和腹针组(P〈0.05),症状积分及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残余尿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三补三泻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录的218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另外,观察组109例患者采取三补三泻针刺法治疗,而对照组109例采取传统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O.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采取三补三泻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何民鹏 《新中医》2014,46(4):183-185
目的:观察多种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多种针灸手法(头部电针、体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针刺治疗;2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2组治疗70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种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恢复期的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卒中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辨证治疗,治疗周期为30 d,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西医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7 d为1个疗程,2组患者分别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张力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疗程满2个月后将两组治疗前后BI指数和FMA积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I指数和FMA积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这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