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行人造血管旁路术或大隐静脉转流术25例(26条肢体),截肢4例。结果手术治疗25例患者中有24例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肢体溃疡愈合,1例术后死亡。结论早期积极手术治疗可提高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保肢率。  相似文献   

2.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sans,ASO)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是由于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的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出现患肢慢性或急性的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以下肢大中动脉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肢体缺血综合征,以患肢末端发冷、麻木及间歇性跛行、静息性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伴有坏死感染。2004年8月-2006年7月,本院应用血栓通、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商品名:凯时)等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发病原因不同以及在疾病的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各异.临床上早期可以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表现很轻微,不会引起患者的注意而就医.但到后期可以引起严重的坏疽,甚至截肢、死亡.因此,及早防治动脉硬化闭塞症,将大大降低此类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中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家庭中医药》2007,14(10):36-37
(一)编辑同志:您好!我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该怎样治疗?平时要注意什么?患者刘祐年刘祐年同志:你好!现对你提出的问题解答如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由于下肢动脉血管壁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的腿部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6.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引起的慢性闭塞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下肢大、中型动脉,三期Ⅰ级ASO系该病的严重阶段,肢端出现坏死,其范围未过趾跖关节,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则截肢机率显著增加,故此阶段治疗十分关键,护理亦颇为重要.现将20例三期Ⅰ级ASO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物质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肢体出现慢性炎症或急性缺血症状,称为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及腘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组织坏疽、单侧肢体缺血性神经病变。我科2012~2014年共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7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配合精心护理,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动脉灌注溶栓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伴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经彩超及动脉造影确诊的12例下肢动脉闭塞症伴急性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动脉插管至血栓部位,行持续动脉灌注溶栓治疗2~5 d。结果9例患者患肢被挽救,3例患肢被截肢。结论持续动脉灌注溶栓对治疗下肢动脉闭塞伴血栓形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见于中老年病人,主要由动脉硬化引起,少数为糖尿病患者。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后,导致狭窄或闭塞动脉远端的血流减少,引起相应的脏器或四肢供血不足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旁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旁路手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80例共106条肢体,其中股-腘动脉ePTFE人工血管转流术77条肢体,股-腘动脉自体大隐静脉转流术21条肢体。股-腘动脉原位大隐静脉转流术8条肢体。结果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95条肢体,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20%(16例),截肢2例。随访4~36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动脉旁路转流术通畅率89.6%。结论动脉旁路转流术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手段。ePTFE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适用于自身大隐静脉条件差或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云林 《光明中医》2009,24(4):681-681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中医称之为"脱骨疽",是一种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以下肢大、中动脉腔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慢性缺血的临床表现.因本病具有病程长、疗效差、疼痛难忍,致残率高等特点,故有"顽症"、"第二号癌症"之称.我在2004年开始收治各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11例,应用中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法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旁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旁路手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80例共106条肢体,其中股-腘动脉ePTFE人工血管转流术77条肢体,股-腘动脉自体大隐静脉转流术21条肢体.股-腘动脉原位大隐静脉转流术8条肢体.结果 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95条肢体,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20%(16例),截肢2例.随访4~36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动脉旁路转流术通畅率89.6%.结论 动脉旁路转流术是治疗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手段.ePTFE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适用于自身大隐静脉条件差或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张宏亮 《河南中医》2005,25(6):46-47
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tic occlusion,AS0)系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为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由于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的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的狭窄甚至闭塞,出现患肢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其典型症状为间歇性跛行,并伴有肢体怕冷、肤温低、麻木、酸困乏力、刺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可并发高血脂、高血糖、痛风等,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血管并发症 ,由于动脉狭窄或动脉闭塞引起肢体局部缺氧所致的一组症状 ,早期可出现患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 ,进一步发展为静息痛 ,伴患肢皮温下降 ,感觉减弱 ,皮肤变薄 ,汗毛脱落 ,肌肉萎缩 ,趾甲增厚变形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晚期肢端发生溃疡坏疽和继发感染。与中医所述消渴病脱疽基本一致。元代《丹溪心法》则说 :“足膝发恶疮 ,至死不救”。笔者以中药口服配合局部熏洗治疗 39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观察组 39例 ,男 1 7例 ,女 2 2例 ;年龄 4 5~ 76岁之间。对照组 3…  相似文献   

15.
肢体缺血性坏疽的疮面处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学军  张晓丽  赵学义  李晓亮 《光明中医》2008,23(10):1434-1436
肢体缺血性坏疽是由于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后肢体缺血所致的坏疽,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动脉栓塞、糖尿病等所引起的坏疽,在临床上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其疮面的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病程的长短、病情的预后、肢体功能的恢复以及患肢的保全与否等重要问题。二十年来,我们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脉管炎科治疗中心,  相似文献   

16.
从瘀热论治周围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锋 《光明中医》2006,21(12):73-74
周围血管病包括血栓性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在疾病发展至其一阶段时,均有患肢或局部肿胀疼痛、舌红或暗红、脉数等共同症状,但临床上不一定多症具备,有一症便是.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4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血管活性因子水平,载脂蛋白及血管造影影像学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高ET、低NO血症,存在载脂蛋白的代谢异常,存在患肢主干动脉闭塞、侧枝循环减少的现象;治疗后30例显效患者血浆ET、NO等血管活性因子、载脂蛋白水平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期静脉动脉化手术对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对有慢性缺血表现的11条下肢行Doppler超声与DSA和踝肱指数测定,确诊为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然后用分期静脉动脉化手术对所有患肢进行治疗。结果术后近期1条截肢。10条患肢随访6~36个月,症状消失,疗效理想,术后Doppler超声与MRA复查可见动脉血向缺血肢体灌注。结论静脉动脉化治疗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疗效确切,已为治疗该病的一种较成熟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硬化,导致动脉狭窄、闭塞而致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初期因肢体循环血量减少,从而导致肢体末端缺血而产生发冷、麻木、沉重、无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因病情继续进展,缺血进一步加重,导致肢体产生静息性疼痛、溃疡、坏疽等。因此,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科在2016年6月—2017年12月,选取5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Ⅰ期)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坏死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予控制基础疾病、改善微循环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外治疗法外换药,对照组应用常规外科换药。比较两组坏疽伤面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2%;治疗组患肢皮温、皮色、静息痛记分、踝肱指数(ABI)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痊愈患者伤面愈合时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坏死期疗效显著,缩短了坏疽伤面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