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总结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经验,吲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72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30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42例。结果显示,3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一期切除28例(一期吻合18例,二期吻合10例),因肿瘤广泛浸润转移行肠造口1例,行短路手术1例;42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中,一期切除29例(一期吻合10例,二期吻合19例),行Hartmann术4例,因肿瘤广泛浸润转移行肠造口9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腹腔感染、脓肿形成3例,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各1例,肾功能不全1例,心脑血管并发症2例,吻合口漏3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本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26.4%(19/72),其中一期切除者中一期吻合者5年生存率为35.7%(10/28),二期吻合者5年生存率为31.0%(9/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于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应根据其自身情况及术中探查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30d内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由同一组医师实施的136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可能与术后肠梗阻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全组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肠梗阻发生率为5.1%(70/1366)。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N:期(OR=I.893,95%CI:1.083。3.306)、结直肠肿瘤切除史(OR=4.899,95%C/:1.490~16.110)、术前合并肠梗阻(OR=2.616,95%C/:1.297—5.280)、右半结肠切除术(OR=2.024,95%CI:1.052~3.894)和左半结肠切除术(OR=3.030,95%CI:1.401~6.550)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OR=0.520,95%CI:0.319~0.849)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总结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经验,回顾分析我院2002~2013年行手术治疗的96例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患者资料,其中DukesC、D期占84.6%;右半结肠癌42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5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一期切除36例(一期吻合24例,二期吻合12例),因肿瘤广泛浸润转移行肠造口术5例,行短路手术1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中,一期切除34例(一期吻合12例,二期吻合22例),行Hartmann术8例,因广泛肿瘤浸润转移行肠造口术12例。结果显示,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其中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漏3例,切口裂开2例,肺部、腹腔、泌尿系统感染各2例,肾功能不全1例,心律失常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本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30.2%(29/96),其中一期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34.3%(24/70),一期切除的70例患者中一期吻合和二期吻合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1%(13/36)和32.4%(11/3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于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不但要力争手术解除肠梗阻,而且要力争一期切除肿瘤,只要做到肿瘤一期切除,吻合早晚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术中探查情况、医院条件和医师的经验及能力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91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434例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中转开腹48例(5.3%,48/910),其中36例(75.0%,36/48)系因肥胖或骨盆狭窄致手术操作及显露困难。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0.3%(185/910)和25.3%(110/434)(X^2=4.316,P〈0.05);造口亚组中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2.1%(3/145)和2.2%(2/93)(X^2=0.002,P〉0.05),吻合1:3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4%(5/145)和4.3%(4/93)(X^2=0.113,P〉0.05),未造口亚组中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3.1%(22/699)和1.0%(3/301)(X^2=3.993,P〈0.05),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6%(11/699)和2.3%(7/301)(X^2=0.673,P〉0.05);肠梗阻的发生率分别为3.4%(31/910)和5.8%(25/434)(X^2=4.077,P〈0.05);乳糜漏的发生率分别为5.8%(53/910)和3.7%(16/434)(X^2=2.757,P〉0.05,);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1.5%(14/910)和1.6%(7/434)(X^2=0.011,P〉0.05);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2%(20/910)和4.6%(20/434)(X^2=5.913,P〈0.05);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4%(58/910)和10.6%(46/434)(X^2=7.349,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特别是前者术后肠梗阻、切VI感染与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附285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3年收治的285例合并急性肠梗阻的结直肠癌病例。结果28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出现并发症65例;死亡2例,病死率0.7%,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处理。方法 对1994-2004年围手术处理的163例高龄(年龄大于印岁)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63例病人均作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9%,其中切口感染19.6%(32/163),肺部感染12.3%(20/163),吻合口漏占3.7%(6/163),泌尿系感染为2.5%(4/163),高渗性昏迷1.2%(2/163),死亡0.6%(1/163)。术后平均住院20天。结论 如能做到控制血糖、选择合理的术式和手术时机,高龄结直肠癌并糖尿病患者可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107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75岁以上)的临床资料。应用POSSUM、E.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用ROC曲线及实际例数/预测例数(O/E)比值评估其效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E.POSSUM和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9%。86.6%(平均32.7%)和19.1%~99.1%(平均55.5%),E—POSSUM评分系统优于POSSUM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AUC值):0.862比0.576];O/E:0.771比0.454,更加接近于实际并发症发生率(25.2%,27/107)。术前合并糖尿病(P=0.019)和发病部位为直肠(P=0.005)是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吻合口瘘为最常见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P=0.026)、术前ASA分级(P_0.025)、术前肠梗阻(P=0.037)及术前肠穿孔(P=0.001)是非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非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术前应用E—POSSUM评分系统可对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对于并发症发生高危患者术前应积极干预高危因素.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探讨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诊断,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1991年1月至1997年11月手术治疗的急性结肠梗阻57例,对其中41例(71.9%)急性癌性结肠梗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性癌性结肠梗阻术前确诊率仅31.7%(13/41)术前选用预防性抗生素静滴,术中行肠减压及结肠灌洗,行I期切除手术34例,占82.9%(34/41)同时I期吻合26例,占76.5%(26/34),其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肝硬化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外科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117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HBV感染和肝硬化对肝转移发生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有和无HBV感染的两组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8.8%(10/114)和23.9%(254/1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4.2%和6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和不伴肝硬化的两组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8%(1/26)和22.9%(263/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和5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和肝硬化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的发生率.但并不影响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2000年9月至2005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214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组)与277例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患者术中与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中转开腹14例(6.5%)。术中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与3.6%(X^2=0.446,P〉0.05)。腹腔镜手术组出现骶前大出血、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出血、系膜出血、腹膜后气肿、吻合口破裂、直肠镜检并肠穿孔、阴道损伤及膈肌损伤各1例,直肠残端裂开2例;有7例予以中转开腹处理,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开腹手术组出现骶前大出血5例,直肠残端裂开与吻合口破裂各2例,输尿管损伤1例。术后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5%与36.8%(X^2=9.598,P〈0.01),其中并发肠梗阻分别为3.5%与6.5%(X^2=2.102,P〉0.05);吻合口瘘分别为2.0%与3.0%(X^2=0.089,P〉0.05);吻合口出血分别为5.8%与3.5%(X^2=1.064,P〉0.05);乳糜瘘分别为1.5%与2.5%(X^2=0.201,P〉0.05);肺部感染分别为7.0%与9.0%(X^2=0.635,P〉0.05);切口感染分别为5.5%与14.1%(X^2=4.978,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手术无异,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116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重度血压升高7例,严重低血压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5例,心绞痛2例,心肌梗死1例,各类心律失常28例。并发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低血糖昏迷1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1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37.9%(44/116)、6.0%(7/116)、2.6%(3/116)。结论老年胃癌合并心血管疾病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但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与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以及Medline数据库2003—2013年期间公开发表的有关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危险因素的文献,提取文献资料,采用RevMan5.0软件分析胃排空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9篇文献共9976例胃切除患者纳入分析,术后胃瘫572例(5.85%).60岁以上高龄患者(P<0.01,OR=1.65,95%CI:1.31~2.09)、术前贫血(P=0.01,OR=1.48,95%CI:1.08~2.02)、术前存在胃肠道梗阻(P<0.01,OR=3.72,95%CI:3.05~4.55)、毕Ⅱ式吻合(P<0.01,OR=3.35,95%CI:2.72~4.13)、术后应用镇痛泵(P<0.01,OR=1.74,95%CI:1.33~2.26)、围手术期血糖超过8 mmol/L(P<0.01,OR=2.64,95%CI:2.00~3.49)、术后白蛋白水平低于30 g/L (P<0.01,OR=2.13,95%CI:1.62~2.79)、术后出现腹腔并发症(P<0.01,OR=2.41,95%CI:1.77~3.29)及存在不良心理反应者(P<0.01,OR=5.94,95%CI:1.79~19.73)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明显升高;而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机及根治与否则与胃排空障碍发生无关(均P>0.05).结论 年龄、术前存在胃肠道梗阻、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围手术期血糖和白蛋白水平、术后腹腔并发症以及患者心理状态是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可能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可切除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肠梗阻内镜下肠道支架置入术后限期手术治疗与一期急诊手术病人的临床效果,探讨支架置入术后再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2例行内镜下肠支架置入术联合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支架组)。评价支架取得效果为限期手术未造口,根据病人临床数据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44例同期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接受急诊手术病人为对照组(急诊组),分别比较两组一期手术吻合率、平均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参数。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3,且具有一定准确度(P<0.05)。内镜下结肠支架置入术后满8 d择期手术组与不满8 d组相比,一期吻合率显著增高,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缩短,而且ICU的利用率也显著降低(P<0.05)。支架组与急诊组病人相比,其一期吻合率显著增高,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降低,术后ICU的使用率及腹泻的发生率都显著降低,但总住院天数与总住院费用显著增高(P<0.05)。结论 内镜下肠道支架置入术联合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肠梗阻是安全可行的,并且支架置入8 d后择期手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保留腹膜完整性,对患者术后库痛、胃肠功能恢复和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中,根据腹膜破损及修复情况设计为腹膜完整组和腹膜非完整组,其中腹膜完整组30例,腹膜非完整组37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库痛时间、镇痛剂应用时间、保留胃管时间、排便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等参数。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鹰痛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保留胃管时间、排便时间、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肠梗阻(3.3%,22.0%)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保留腹膜完整性不影响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可以减轻术后库痛、有利于术后肠道恢复及降低肠梗阻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10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对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患者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09例行单纯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应用LMWH分为两组,LMWH组:386例,男290例,女96例;年龄49~81岁;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均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钙,4000U每日2次,皮下注射)抗凝治疗,直至手术前一天早晨。对照组:423例,男321例,女102例;年龄46~78岁;直接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而不应用LMWH或其它抗凝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等。结果LMWH组患者术中失血量[(296±94)mlVS.(249±81)ml,P=0.03]、术后胸腔引流量[(526_+159)mlVS.(410±125)ml,P=0.02]、输红细胞量[(2.6±1.1)UVS.(1.4±0.9)U,P=-0.04]以及手术时间[(172±34)minVS.(154_+41)min.P=0.04]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而两组间手术死亡率(1.0%VS.1.2%,P=I.00)、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4.4%VS.3.8%,P=0.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稳定的缺血性心脏病,术前不用LMWH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和输血量,并不增加手术死亡率以及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因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LC组,n=67)或开腹(OC组,n=58)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率、并发症情况。结果LC组64例手术成功,3例中转开腹(2例因Calot三角粘连严重分离困难,1例为胆囊床出血较多镜下止血困难),术后切口感染1例(1.6%),胆漏1例(1.6%),并发症发生率3.1%(2/64)。OC组切口感染4例(6.9%),腹腔残余脓肿1例(1.7%),胆漏2例(3.4%),粘连性肠梗阻2例(3.4%),并发症发生率15.5%(9/58),显著高于LC组(χ2=5.696,P=0.017)。与OC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短[(42.6±12.3)min vs.(63.8±11.6)min,t=-9.767,P=0.000],术中出血量少[(47.8±11.5)ml vs.(76.3±14.2)ml,t=-12.231,P=0.000],肠蠕动恢复早[(24.2±3.7)hvs.(43.7±8.6)h,t=-16.535,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4.6±2.2)d vs.(9.1±3.4)d,t=-8.758,P=0.000],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低[20.3%(13/64)vs.48.3%(28/58),χ2=10.663,P=0.001]。结论与OC比较,LC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龄肠梗阻病人急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〇五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行急诊手术干预57例老龄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57例病人的年龄为70~105岁,平均(78.3±7.3)岁,其中24例病人(42.1%)发生了各种并发症48例次,包括肺部感染9例,术后肠梗阻3例,切口感染11例,急性肾损伤2例,低蛋白血症17例,心律失常6例。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高血糖、贫血、营养不良及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术后容易出现常见手术并发症,而年龄、心脑血管疾病、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则对此无明显影响。结论术前多种因素引起了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与病人术前各种合并疾病、病变本身因素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关,没有单一的绝对因素决定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加强对老龄病人合并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老龄肠梗阻病人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手术效果。方法把6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开腹手术组(常规组)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组(观察组)各31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肠梗阻的发生率,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常规组20例结肠癌术后有6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30.0%,观察组22例结肠癌术后有1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4.55%。常规组11例直肠癌术后有2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9例直肠癌术后有1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11.11%。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肠梗阻的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手术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由病人选择手术方式,腹腔镜组159例(三孔法),开腹组10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液化及感染率和肠粘连发生率.结果 156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包括胆囊大部切除1例),3例中转开腹(1例胆囊三角粘连呈胼胝样分离时大量渗血,2例分离Calot三角困难),术后无胆漏和肠梗阻等并发症;开腹组胆囊切除术105例,胆囊大部切除术3例,术后并发胆漏2例,胆总管结石2例,肠梗阻5例.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51.4±7.8)min vs.(70.6±5.0) min,t=-22.754,P=0.000],术中出血少[(23.3±3.4) ml vs.(35.3±8.3) ml,t=-16.300,P=0.000],止痛药使用率低[17.0% (27/159) vs.47.2% (51/108),χ2=28.443,P=0.000],切口液化及感染率低[1.3% (2/159) vs.6.5% (7/108),χ2=3.903,P=0.048],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0%(0/159) vs.4.6% (5/108),P=0.010].结论 在细致操作及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前提下,认真遵循相关手术原则,腹腔镜手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 及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35例左半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术中采取肠道充分灌洗处理,均行一期吻合术。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吻合口漏1例(2.9%),经通畅引流、冲洗、加强营养等治疗后痊愈出院。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5(9~24)天,3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或液化(8.6%),经换药等处理后愈合。发生肺部感染4例(11.4%),经抗感染治疗痊愈。结论 左半结肠癌合并急肠梗阻进行术中结肠灌洗并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