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爱华  季建 《国际眼科纵览》2013,(6):388-391,396
病理性高眼压和较大的昼夜眼压波动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眼压具有波动性,正常人眼压波动的峰值多出现于凌晨,这种波动与体位、眼灌注压、眼轴等有关.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波动是视野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且经24小时眼压监测发现大部分眼压是存在异常的,因此需根据其昼夜眼压曲线明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昼夜眼压波动规律与正常人相似,眼压高峰多在夜间,但波动范围可能比正常人大,且双眼的波动呈明显的一致性;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昼夜眼压波动较大,其眼压波动与基线眼压和房角粘连程度呈正相关.与激光和药物相比,小梁切除术更有利于控制长期和昼夜的眼压波动.抗青光眼药物中前列腺素类药物是控制昼夜眼压波动效果最好的滴眼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全氟丙烷气体(C3F8)充填术后高眼压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43例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术后高眼压者采取观察和应用局部、全身降眼压治疗,并对6例采取穿刺术处理.结果 10例未用降眼压药物,眼压1周内恢复正常(10 ~21 mm Hg),27例应用药物治疗眼压恢复正常,6例经前房和或玻璃体腔穿刺,眼压恢复正常.术后随访2~4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C3F充填术后高眼压经过及时恰当的降眼压治疗,眼压均能恢复正常,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任泽钦 《眼科》2008,17(1):6-9
正常眼压是眼压以至整个青光眼体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和变量.本文介绍了"正常眼压"频数分布的集中趋势和右偏形态、正常眼压及其昼夜波动、正常眼压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正常眼压与目标眼压等问题.强调指出,"正常眼压"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范围,临床价值也不限于一个上限界值,应深入理解和认识其整体内涵和意义.(眼科,2008,17:6-9)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短时间(一周内)继发高眼压降眼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135只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短时间(一周内)发生高眼压患者(其中联合硅油填充术97只眼;联合气体填充术38只眼)降眼压药物的临床应用资料.结果 术后首次高眼压21mmHg40mmHg组,同时联合应用高渗剂甚至前房穿刺降眼压效果优于仅用两种降眼压药物.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短时间继发高眼压应根据眼压水平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5.
李明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2):333-334
目的:探讨高眼压的致病因素、演变过程与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及药物治疗.方法:对217例高眼压症患者进行10a以内的随访.包括对眼压、视野、视盘、RNFL以及伴有全身性疾病因素的检查.结果:随访中181例眼压维持原状或无明显变化,27例眼压增高,9例视野出现缺陷.结论:高眼压与开角型青光眼不是一种病,但高眼压合并的各种不利因素可使高眼压过渡到开角型青光眼.因此应密切随访观察,必要时积极进行抗青光眼治疗.  相似文献   

6.
眼压较大波动是造成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重要因素,而眼压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体位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介绍体位变化时间对眼压的影响、连续体位变化对眼压的影响、不同卧位对眼压的影响、倒立举重等对眼压的影响、正常人与青光眼患者体位变化眼压比较等来阐述体位变化与眼压的关系,从上巩膜静脉压、血压、眼内容物与前房深度、眼灌注压、激素等五个方面解释体位变化如何影响眼压,并阐述了体位影响眼压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降眼压药物治疗或小梁切除术治疗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h眼压波动差异.方法 取自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住院或门诊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47例(70只眼),随机分成手术组24例(34只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药物组23例(36只眼).设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行24h眼压测量,使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对各组的平均眼压、眼压峰值、眼压波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药物组眼压控制成功率76.5%(26/34)与手术组眼压控制成功率90.6%(29/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78,P=0.12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眼压峰值、眼压波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59,P=0.512;t=0.274,P=0.785;t=1.373,P=0.174);治疗后药物组与手术组患者的平均眼压、眼压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38;t=-2.397,P=0.019).两组的眼压波动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792,P=0.007);在眼压控制成功的药物组和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两组的平均眼压、眼压波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眼压峰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手术组眼压波动、眼压峰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能获得较低的24h眼压波动.在控制平均眼压、眼压峰值及眼压波动方面要优于药物治疗.且波动幅度与眼压峰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李晴  舒静 《眼科学报》2021,(2):160-166
青光眼是世界范围内致盲和引起视力损害的主要眼病,也是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之一.眼压是青光眼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但除眼压外,血压在青光眼进展引起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眼灌注压是血压和眼压的差值,可调节视神经的血液供应.眼压、血压、灌注压在青光眼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相关性.本文通过对眼压和血压在青光眼中的影响以及24 h眼压和血...  相似文献   

9.
高眼压症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压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高眼压症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与眼压(IOP)的关系,并探讨CCT在判断高眼压症患者是否给予降眼压药物干预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4例(108只眼)高眼压症患者进行非接触眼压计检测和超声角膜厚度测量,并对校正眼压<21 mmHg的患者31例62只眼(占57.4%)不予降眼压治疗,追踪观察其眼压、视野、视乳头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情况.结果 IOP随CCT增加而增高,并呈正相关(CCT每增加100μm,IOP将随之增加2.1mmHg).对校正眼压<21mmHg的患者不予降眼压治疗,随访24~36个月,平均30个月,其中1例2只眼出现视野改变,发生率为1.85%.结论 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可以作为高眼压症与青光眼进行鉴别诊断,以及判断高眼压症能否发展为青光眼的重要依据,常规测量高眼压症患者的CCT并校正其眼压,对高眼压症患者的合理处置非常重要,对校正眼压<21mmHg的患者可以不需降压药物干预治疗,仅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对高眼压症患者视盘结构进行测试,观察眼压大于25mmHg和小于25mmHg的高眼压症视盘结构参数的异同.方法 对27例(50只眼)高眼压症患者和27名(50只眼)正常人进行HRT检查,并将高眼压症患者分为眼压≥25mmHg(23只眼).和眼压<25mmHg(27只眼)两组.将获得的视盘结构参数分为三组进行比较:①高眼压症眼与正常眼②眼压≥25 mmHg和<25mmHg的高眼压症眼.③眼压25mmHg的高眼压症眼与正常眼.结果 高眼压症眼与正常眼比较视盘参数中盘沿面积、盘沿体积、最大杯深、轮廓线高度变化值、神经纤维截面面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眼压大于和小于25mmHg的高眼压症眼比较盘沿面积、盘沿体积、平均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神经纤维截面面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眼压<25mmHg的高眼压症眼与正常眼比较各视盘参数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眼压<25mmHg高眼压症的HRT视盘结构无明显变化,而眼压≥25mmHg高眼压症的HRT视盘结构参数中盘沿面积、盘沿体积、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神经纤维截面面积发生了较明显改变,这四个参数可作为诊断早期青光眼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脱离术毕眼压测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视网膜脱离术毕及术后眼压测量。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压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41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毕时在手术台及术后1-5天用Perkins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每次测量眼压时连续测量两次,取平均值。结果 41只眼术毕与术后第1天及第2天眼压与健眼比较,术眼明显高于健眼。从第3-5天眼压与健眼比较,两眼眼压无显著性差异。术眼术后第1天因眼压高引起的并发症有12只眼(29.2%)。结论 视网膜脱离术毕眼压控制在2.8kPa,有利于视网膜复位。术后第1-2天有可能产生一时性的眼压增高,由此而产生的并发症很快会消失,不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2.
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简化改进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3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进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同一隧道切口内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占93.93%,术后1周眼压全部在正常范围;3周后有2眼眼压大于21mmHg,经局部按摩眼压降至正常。3月后仅3眼眼压高于正常。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视力恢复快、降压效果好的优点。可有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相似文献   

13.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眼压变化以及术中应用卡米可林对术后眼压的影响。方法 于术后8,24,48,72小时测量眼压,该机术中于98眼前房内注入适量卡米可林。结果 该种术式术后眼压峰值在8小时,但最高眼压仅为31.61mmHg,〉20mmHg者仅占25.6%前房内注射卡米可林和未注射者,术后眼压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白内障手术时机与三联术式的选择,方法:在降糖药物突击治疗及降眼压药物应用的同时,选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施行手术28例,结果:28例术后眼压均控制在20.25mmHg以下(1mmHg=0.133kPa),视力不同程度恢复,≥0.5者占67.8%,≤0.4者占32.2%,术中术后无严重不可逆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尤其是药物控制眼压不理想者,为挽救视功能,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安全系数大的优点,是此类病人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眼压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恶性青光眼的手术处理,应用前房注气技术联合可调整缝线,可解除睫状环阻滞,减少恶性青光眼的发生。

方法:高眼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初诊眼压大于60mmHg,经详细检查,符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适应证,药物降眼压,手术前眼压大于45mmHg。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手术中完成巩膜瓣缝线后,出现无前房高眼压(睫状环阻滞)状态,采取加缝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并行前房注射消毒空气形成前房。

结果:术后随访6mo,30例均未出现恶性青光眼,前房深度稳定,25例眼压小于18mmHg,5例滤泡局限后眼压22~28mmHg。

结论: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手术中出现高眼压无前房(睫状环阻滞)状态的机会很高,本文通过集中归纳30例此类手术情况,认为手术中加缝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并采用前房注射消毒空气形成前房的方法可以缓解术中睫状环阻滞,避免此类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的降眼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8年1月就诊的各种类型晚期难治性青光眼32例(33眼)行高强度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年。结果:术后眼压不同程度下降者28眼,有效率为84.85%(28/33)。且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1个月大部分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确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11例(11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6只眼),女性5例(5只眼),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8.0±20.4)岁。11例患者中1例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5例为玻璃体切除术后或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3例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所有患者术前均经最佳矫正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检查、眼压测量、光学生物测量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行UCP术后,以平均眼压降低幅度和6个月后的手术成功率来评估UCP治疗的有效性。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数据缺失时,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比较不同时间点的眼压变化;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术前与术后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的变化;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比较术前及其与术后眼压降低差值的关系。 结果11例患者(11只眼)全部接受UCP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的手术成功率为54%(6/11),术后6个月的手术成功率为36%(4/11)。术前、术后7 d、3个月及6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40.82±3.47)mmHg(1 mmHg=0.133 kPa)、(20.26± 3.43)mmHg、(19.89± 4.35)mmHg及(22.06±5.15)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3,-3.80,-3.05;P<0.05)。术后6个月,每日降眼压药的使用数量明显降低,平均降压药物由(3.09±0.3)种降至(2.3±0.2)种,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7,P<0.05)。 结论UCP术后6个月能有效地降低眼压,但其术后效果的长期评价仍需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房角、眼底改变。随访时间为术后1~6月。结果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均较术前改善,眼底照相、视野检查未发现进一步视神经损害。术后一过性浅前房11例,眼压控制稳定,无高眼压者。89例术后无需继续用药,7例术后仅需少量用药。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7例(42眼)应用联合手术治疗,随访3—24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3及以上者占83.33%。术后3个月眼压有41眼(97.62%)控制在9~16mmHg。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过泡36眼(85.71%)。术后并发症有:葡萄膜反应、角膜水肿、暂时性眼压升高等,经治疗后缓解。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既能控制眼压,又能改善视力,避免了分期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前房角镜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选择61例(61眼)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完善相关检查后实施前房角镜辅助下的机械性房角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IOL植入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及术中相关并发症,观察患者房角粘连性关闭范围、眼压、最佳矫正视力(术前及术后1、2、3、6mo观察)。结果术后59例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术前有31例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1,术后有3例低于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4,P<0.001);术前、术后1mo、术后2mo、术后3mo、术后6mo患者眼压分别为33.88±5.12、14.72±2.78、14.54±2.43、15.09±2.11、15.92±2.35,和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明显降低(t=14.321、12.012、16.337、15.337,均P<0.01);术后前房角粘连性关闭范围有12例患者术后3mo保持稳定,7例患者术后2mo保持稳定,42例患者术后1mo保持稳定,且房角粘连范围与眼压呈正相关关系(rs=0.709,P<0.05);术中术后没有出现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实施前房角镜辅助下的机械性房角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IOL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疗效,且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