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视屏显示终端对操作人员眼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研究了视屏显示终端对操作人员眼的影响,结果发现观察组视疲劳症候群阳性率比对照组高(P〈0.01),视觉运动反应时,阅字错误率班后比班前明显增加。脑力工作能力和明视持久度班后比班前减少(P〈0.05),提示有明显的视疲劳与作业能力降低现象,未见晶体器质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确切了解视屏显示终端(VDT)作业的操作人员能否引起晶状体改变,为VDT作业人员保护眼睛,预防与VDT作业相关的眼睛损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96例5年以上VDT作业人员和572例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结果 显示视屏显示终端作业者晶状体浑浊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1),且性别、工龄、每周工作时间3个因素是VDT作业人员的晶状体浑浊的重要易感因素。结论 长期VDT作业可增加眼睛晶状体浑浊的患病率,且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并随工龄、每周工作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3.
视屏显示终端对视疲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视屏显示终端(VDT)已被应用于多种作业,电视大学生暴露的职业卫生问题较为突出,但报道甚少。国内外学者对VDT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对人健康的可能产生的影响,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讨论了VDT对电视大学生机疲劳的影响,以期为增进健康、保护视力、消除职业危害提供参考。对象:选择郑州市及铁路局系统的全日制理科电视大学生105名(男57名,女48名)为观察组,年龄18-21岁,学龄(工龄)1-3年。每日收看电视4-6小时。另以本市高等工业专科学校1-3年级,来自偏远地区不收看电视的学生111名(男57名,女54名)为对照组,年龄18-21岁…  相似文献   

4.
视屏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综合征,是由于长时间使用VDT操作而影响眼睛和身心健康所产生的一组疾病,又称技术紧张性眼病或电脑视力综合征。VDT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屈光与调节机制(调节痉挛)、眼表机制(泪膜功能异常)和眼外机制(显示器视觉效应)。基于VDT综合征多种病因的研究,治疗具有多向性,不仅对视疲劳进行对症治疗,也要对不良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行对因治疗。我们就VDT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何跃  张熙伯  徐梅  余玲 《眼科新进展》2012,32(2):152-154
目的视屏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是一类与计算机使用有关的视觉综合征。眼部的症状包括视疲劳、调节与集合反应异常、眼干等。本研究通过评价VDT在视功能方面的影响从而提供可能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45名(45眼)志愿者,年龄(27.27±2.23)岁。根据每日视频操作时间分为三组,Ⅰ组VDT每天作业时间≤2h;Ⅱ组VDT每天作业时间2~4h;Ⅲ组VDT每天作业时间>4h。并分析在三组从事VDT工作后0.5a、1.0a、2.0a、2.5a每位志愿者眼部情况、视疲劳、视觉诱发电位、视野、黄斑中央厚度的差异。结果在同一组内和不同组间,操作VDT时间越长,视疲劳等眼部不适症状的受试者相应增多,但是视觉诱发电位振幅、潜伏期和OCT检查黄斑中央厚度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未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受试者不同时间点均未发现暗点等视野异常。结论 VDT作业对视功能有一定负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预防VDT对眼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视屏终端作业对视疲劳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视屏终端(VDT)作业者视疲劳的个人防护。方法 对VDT作业人员328例进行职业史,既往史,工作情况,工作环境,特别是眼部自觉症状等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89.6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视疲劳症状,其中患者慢性结膜炎者症状较严重,近视者眼疲劳症状较明显,多数近视程度不断发展,还有新出现近视者。近视者作业时均戴原配戴的远用矫正眼镜,大多连续作业3~4小时。结论 建议工作30分钟到1小时后应稍作休息,望远处;建议配用中距离眼镜,工作距离以50~70cm为佳。  相似文献   

7.
视屏终端对视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视屏终端(VDT)作业对青年学生视功能的影响,以揭示VDT作业的累积作用与眼保健的关系,为防治提供可能依据。方法 对5 0例长期接触VDT的青年学生,在1年内进行3次视功能系列检查,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观察期间出现视疲劳者逐步增加,各阶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间增加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 0 5 )。视力下降和泪膜破裂时间异常等都明显高与对照组(P <0 .0 5 ) ,屈光改变例数比对照组多,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 . 0 5 )。结论 VDT作业累积对视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郭嫱  韩清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2):351-352
目的:了解渐进多焦点眼镜缓解视屏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操作者视疲劳的效果。方法:有视疲劳症状且屈光不正的VDT操作者98例,按自愿原则分为2组,其中一组配戴普通单光眼镜,共52例;另一组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共46例,经1a随访,分析两组屈光状态及其缓解视疲劳的效果。结果:所有98例患者中,44例存在未矫正、屈光矫正不足和过矫正;视物不能持久、眼部酸胀2种症状在两组中的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眼痛、眼干和眼睑沉重3项在两组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渐进多焦点眼镜对缓解轻中度近视VDT操作者视疲劳有效。  相似文献   

9.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屏终端综合征5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明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63-164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屏显示终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视屏显示终端综合征50例100眼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30d,观察治疗前后视觉疲劳9项症状记分。结果:本组50例100眼,治疗前的症状总积分均数为12.64±6.56,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为3.56±4.8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09,P<0.01);观察期间,无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屏显示终端综合征近期缓解视觉疲劳症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柯妍  司马晶  杨浩江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158-2161
目的:观察近视患者配戴高透氧夜戴型硬性角膜塑形镜的近视力及裸眼近立体视觉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及变化规律,为正确评价角膜塑形术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眼科门诊接受角膜塑形术的青少年近视患者30例60眼,检测戴镜前及戴镜3mo后裸眼近立体视觉及近视力,屈光不正按等效球镜分为3组:低度近视组(<-3.00D),中度近视组(-3.00~<-6.00D)和高度近视组(≥-6.00D),经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戴角膜塑形镜3mo后与戴镜前比较:(1)远、近视力均提高,其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低、中、高度近视组任意两组间近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裸眼近立体视锐度值降低,其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低、中、高度近视组任意两组间裸眼近立体视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眼近立体视与屈光参差显著相关(Pearson系数r=0.778,P<0.01),且屈光参差越大,裸眼近立体视锐度越高;(3)角膜前表面平均K值降低,其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4)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眼压等参数的差异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能在短期内引起角膜前表面K值降低,从而改变角膜弯曲度,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提高远、近视力,同时对裸眼近立体视觉的提高有影响,角膜塑形术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眼压等均无明显变化,提示角膜塑形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注视视频终端对眼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时间注视视频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对眼健康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长时间连续注视VDT者视功能、屈光状态及眼进行检查,测定调节幅度、集合近点,并与很少或不操作VDT者的同样检查或测定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长时间连续注视VDT者,其眼的健康比非注视VDT者更容易出现眼痛、眼胀、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视疲劳现象,并且随注视时间的延长,视疲劳的倾向更明显,调节幅度降低,集合近点远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间连续注视视频终端较阅读书本等界面更易对眼产生负面影响,应加强预防VDT性眼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12.
儿童视频终端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任骁方  肖林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427-2430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视频显示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视频显示终端对操作者健康的影响已被公认,现代医学称之为视频显示终端综合征。同时,儿童接触视频终端的频率越来越高。儿童时期,眼球发育处于关键期,资料显示,过度使用视频显示终端会引起儿童眼疲劳、近视、干眼、异常瞬目症、头痛等症状。我们对儿童视频终端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发生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注视视频终端对泪膜及眼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岩  汪军 《国际眼科杂志》2009,9(3):579-580
目的:研究短时间注视视频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对泪膜及眼表的影响。方法:2006-08/11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诊断为屈光不正或轻度玻璃体混浊,测试者32例,男9例,女23例,年龄18~34岁,平均(26.2±5.2)岁。进行VDT阅读1wk,每天持续2h,受试前后分别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分别进行受试前后的三项检查的比较。结果:短时间注视视频终端后,Schirmer试验值较受试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膜破裂时间较受试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受试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短时间注视视频终端能够影响泪膜的性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视频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在我们生活中几乎不可缺少,而长时间使用引起的计算机视觉综合征(computer vision syndrome,CVS)使人眼发生视疲劳、眩光失能等一系列主、客观视功能的改变。本文归纳近年来VDT视觉质量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眼局部联合全身综合治疗视频终端(VDT)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08/2018-05在我院眼科就诊的VDT综合征患者62例124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62眼。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泪液点眼,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及眼周穴位联合全身中医推拿治疗,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宣教。两组患者均以治疗2wk为一疗程。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wk行症状评分及屈光矫正基础下的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调节反应、集合近点和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A)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各参数变化并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调节灵敏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调节幅度、集合近点也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眼局部联合全身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VDT综合征患者的调节和集合功能,缓解VDT综合征患者的眼部及全身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务工人员使用智能手机导致的视屏终端( VDT)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01/10对东莞市塘厦镇10间工厂的务工人员进行系统抽样,所有受检人均被要求完成VDT问卷调查、调节幅度测定、泪膜破裂时间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功能测定等检查,结果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入组469例,其中男246例,女223例,诊断为视屏终端综合征384例,其中男206例,女178例,患病率为81.9%。40~<50岁组和50~<60岁组人群中不同性别VDT综合征患者患病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年龄段组别不同性别VDT综合征患者患病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VDT综合征患者认为观看视频是智能手机最重要的用途,首选者占181例(43.1%);非VDT综合征患者认为微信、QQ等社交通讯为智能手机最重要用途,首选者占33例(38.8%)。 VDT综合征患者的视疲劳发生率为83.9%(322/384),其中196例(60.9%)出现调节幅度下降。267例VDT综合征患者出现干眼症,发生率为69.5%。卧床观看智能手机这一习惯,对VDT综合征患者与非VDT综合征患者来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小说阅读、观看视频、昏暗及摇晃空间中观看手机、日常运动量、观看中的休息间隙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日常运动和休息间隔为VDT综合征患病的保护因素,其他4者均为VDT综合征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务工人员VDT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因素是使用手机阅读小说、观看视频、环境昏暗、空间摇晃、休息间隙不足和日常运动量少。改掉不良的智能手机使用习惯、多做运动、增加休息间隙、滋润眼表有望能防治VDT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VDT作业者视疲劳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孙重  柯敏 《国际眼科杂志》2006,6(5):1192-1193
目的:观察视屏显示终端(VDT)操作者视疲劳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操作时间对它的影响。方法:将2004-07/2005-07在我科就诊VDT操作者根据其累计上机时间的长短分为低(<2000h)、中(2000~7500h)、高(>7500h)剂量接触组,每组40人,共120人。根据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各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异常的例数。结果:眼痛(P=0.006)、眼胀(P=0.003)、眼干(P=0.004)、异物感(P=0.004)、流泪(P=0.014)症状在低与中剂量接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视物模糊、畏光(P=0.001)症状在低与高剂量接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泪膜不稳定(BUT<10s)人数在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DT操作者的累计上机时间对其视疲劳症状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苏晶  刘新泉 《眼科》2016,25(2):110
目的 探讨双眼视功能中与视频显示终端(VDT)视疲劳的发生有关系的眼动参数。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研究。 研究对象 141例经常进行VDT操作的成年受试者。方法 141例成年受试者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完成连续1小时的计算机Word文档阅读任务(VDT操作)。操作前进行屈光不正矫正下的各眼动参数的测量,包括调节幅度(AA)、集合近点、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远近距离水平隐斜、正相对调节(PRA)、负相对调节(NRA)和立体视检测(Titmus立体视检测图,>60"为立体视异常)。操作后进行视疲劳问卷调查,将具有主觉问卷调查表中有2个或以上症状判断为VDT视疲劳。对能反映双眼视功能的各项眼动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VDT视疲劳的指标。主要指标 眼动参数,包括AA、集合近点、AC/A、远近距离水平隐斜、PRA、NRA和立体视及问卷调查。结果 141例受试者发生VDT视疲劳者43例(30.50%),其中女性32例(36.78%)多于男性11例(20.37%)(χ2=4.597,P=0.032)。视疲劳者的调节幅度(3.98±1.52)D、AC/A值(2.47±0.84)均低于无症状的被试者(P=0.003);视疲劳者较无症状者集合近点(9.87±1.76)cm远移(P<0.001);两组间近距离隐斜、PRA和NR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提示视疲劳组存在辐辏和调节不足,看近时存在更高的外隐斜。立体视异常受试者(51例)较正常立体视受试者(90例)更易出现VDT性视疲劳(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的近距离隐斜(P=0.001,OR=1.694;95%CI:0.895-3.204)是VDT性视疲劳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正常范围内较高的AC/A(P=0.032,OR=0.100;95%CI:0.012-0.821)、立体视正常(P=0.009,OR=0.178;95%CI:0.048-0.656)和较高的PRA(P=0.049,OR=0.509;95%CI:0.107-0.868)是VDT性视疲劳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较低的AC/A、较大的近距离隐斜度数、较低的PRA和异常立体视是VDT视疲劳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眼科,2016,25:110-11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视屏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暴露时间与视屏终端相关眼病的相关性。方法:对珠海市3所高校1218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视屏终端暴露时间、眼部症状评分,对不同年级学生视屏终端暴露时间及不同暴露强度人群眼部症状评分进行比较,并对视屏终端暴露时间与眼部症状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所高校本科生视屏终端暴露时间平均为3.72±2.17h,随着年级的增长,视屏终端暴露时间延长,暴露时间越长,眼部症状越明显,视屏终端相关眼病与视屏终端暴露时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长时间视屏终端暴露不利于眼健康。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眼保健教育,避免或减少视屏终端暴露带来的健康损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视频显示终端干眼(VDT)应用嘌呤受体族中的P2Y 2受体的激动剂(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的效果。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与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福建省立医院的视频显示终端干眼连续病例60例,年龄(26.05±1.97)岁,随机分为两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