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穿刺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为了减轻患者静脉穿刺拔针所致的疼痛,我们对拔针方法进行了改进,报告如下:1资料选择2004年6月 ̄12月妇科住院病人268例,年龄20 ̄46岁,平均33.4岁。行静脉穿刺1000次,全部使用一次性输液贴,穿刺针头同等型号。2方法1000次静脉穿刺分为常规拔针法、改进拔针法各500次,对两种拔针方法疼痛及渗血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常规法即当病人输液毕,用拇指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片刻;改进法即用拇指置于穿刺点处以上1c m,不加压,迅速拔针后立即按压片刻。3结果两种拔针方法所致疼痛、渗血比较,见表1。表1示…  相似文献   

2.
PICC与留置针预防发疱性化疗药物致静脉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预防发疱性化疗药物输入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比较。方法将56例接受NP(长春瑞宾加顺铂)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和留置针组,每组28例。PICC组采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留置针组采用普通留置套管针浅静脉穿刺。2组均采用q3w方案,给药方法相同,观察2个周期。比较2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留置针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2.86%显著高于PICC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较好地预防发疱性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应作为输入此类化疗药物的首选方法。不宜使用PICC的患者,可以使用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3.
如何预防和治疗化疗后静脉炎,我们的做法是:1静脉炎的预防1 .1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对长期化疗的病人,选择血管要先远端后近端,先小静脉后大静脉,左右手、足交替,避免一条静脉连续使用,在穿刺前用温热水泡手15~20分钟,使静脉血管扩张、充盈,减少针头刺入静脉管壁的机会。1.2血管的保护:化疗药物一般速度不宜过快,可选用5~5号半小号针头为宜,滴完化疗药后用生理盐水60~100ml继续滴注,以冲洗血管,减少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此法对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效果显著。对临床200例病人进行对比,结果用盐水冲洗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只有1 % ,而未用冲洗组高达88…  相似文献   

4.
三指横压法止血减少拔针后皮下淤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给药途径,而静脉穿刺后不当的按压会造成血管出血、淤血等.不仅增加患者疼痛和心理负担,还影响血管清晰度,给下一次静脉穿刺带来困难,影响治疗顺利进行.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不断进行观察与对比,现采用三指横压法按压止血,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珊珊  章萍  付小鸥 《江西医药》2001,36(5):397-397
穿刺后拔针方法的不同,往往会使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及血管损伤.目前,<基础护理>教材中介绍的静脉穿刺拔针法为"用消毒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11]",但对拔出针头的方法却没有明确规定.我们通过临床试验与观察,认为将头皮针的针翼逆时针转动90°,然后用消毒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手持针翼平贴皮肤快速拔出针头,病人的疼痛明显减轻,血管损伤也显著减少,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穿刺后拔针是临床上最普通,最常见的护理操作。平时应用干棉球轻压即可。但在实际操作中习惯以干棉签拔针后横放按压,而有些患者按压时不配合常出现皮下出血,给第二次输液选择血管带来困难。为提高护理质量,近年来,我们结合实践在静脉穿刺后和注射后拔针时采用棉签纵式按压法,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该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静脉穿刺引起局部淤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静脉穿刺力求一次成功 ,但往往忽视在拔针后出现局部皮下淤血 ,造成病人不必要的疼痛和心理影响。为防止静脉穿刺引起的局部淤血 ,笔者对 86例病人进行认真观察 ,并采取以下方法预防处理 ,取得满意效果。1 淤血原因分析反复穿刺不成功而刺破血管 ,退针后出现局部皮下渗血 ;注射完毕拔针后局部处理不当 ,按压位置不准确或揉搓针眼周围 ,而致损伤穿刺部位血管 ;拔针后按压止血时间短 ,特别是随即下垂注射肢体 ,使局部血管充盈度增强 ,造成针眼处皮下血肿 ;老年患者因血管硬化脆性增强 ,弹性差 ,加上皮下组织松弛 ,进退针后容易产生血管…  相似文献   

8.
何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39-1340
化疗出现静脉炎或渗漏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也影响了化疗方案的实施。所以 ,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预防、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1预防1.1正确选择穿刺静脉 :输液应尽量选择走形直、管径粗、弹性好、远离静脉瓣易固定的血管。对强刺激药应避免在手背、手腕部位穿刺 ,要选择前臂较粗的血管进行穿刺 ,经常变换给药的静脉。1.2应用血扩张剂 :输液前在局部涂擦血管扩张剂 ,如硝酸甘油。可使血管扩张 ,增强局部血液 ,稀释溶液浓度并中和其酸性作用 ,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 3应用局麻药 :如静脉注射奴夫卡因能防止输入液体外渗 ,减少静脉…  相似文献   

9.
肿瘤化疗药物渗漏可致局部皮肤肿胀、烧灼样痛、水疱、静脉炎甚至组织坏死,严重者须外科清创植皮。损伤程度一般分为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静脉炎性反应期和组织坏死期。按照渗漏后对组织的刺激程度,可将化疗药物分为发疱剂、刺激剂和非刺激剂。一旦发生药液渗漏,应立即停药,抽吸血管内外药液,及早给予冷敷、热敷、药物湿敷等处理,以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用药教育、正确掌握给药方法是预防化疗药物渗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静脉渗漏指发疱性药物或刺激性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从血管中漏出进入皮下组织中。化疗药物发生静脉渗漏,轻则造成肿胀、刺痛,严重时或处理不当时,将会造成溃疡甚至严重的坏死,给肿瘤患者带来痛苦和负担。因此在临床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做好静脉渗漏的预防和妥善处理[1]。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技术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手段除一次穿刺成功外,输液完毕拔针和按压技术也是护理服务水平的体现.现介绍一种拔针和按压改进方法.传统拔针和按压方法为输液完毕,关闭水止,用棉签按压针眼处拔针.改进方法:在莫菲滴管内液体滴完,输液管内液面下降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胶布不分离,不关闭水止,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既刺入皮肤针眼和刺入血管针眼).一般按压时间以3~5 min为宜;凝血机制不好患者需按压15 min以上.拔下针头的手快速反折头皮针,防止液体外滴.  相似文献   

12.
关于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按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护理工作中不仅应重视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也应重视在输液完毕时”无痛性”拔针和拔针后“无瘀血”。拔针按压不当不但给患带来痛苦,而且给下次穿刺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老年及慢性病需长期静脉给药治疗的患。我们对静脉输液患输液完毕时采用新式拔针按压法,并与传统的拔针按压法进行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临床上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对烧伤患者静脉输液后拔针经常发生按压方法不正确、时间不足、面积太小和力度不均匀等问题,导致拔针后静脉出血较多,以致皮下出血、淤血,从而影响静脉的再次穿刺.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种烧伤患者输液后的拔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许多抗肿瘤药物在出现疗效的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及时处理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至关重要。1 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给药注射方法不当可引起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发炎的血管变硬呈条索状,有疼痛感,血流受阻。应注意保护血管,经常变换给药的血管,有计划地从远端开始,使损伤的静脉得以修复。如静脉炎已出现,应立即停止滴注,用硫酸镁湿敷或理疗。2 皮下组织坏死的预防及处理 抗癌药根据外渗后对组织损伤的程度分三类:发疱剂、刺激剂、非发疱剂。发疱剂外渗可致组织坏死。因此,化疗前应识别是发疱剂还是非发疱剂。联  相似文献   

15.
为了避免和解除静脉渗漏造成的不良后果,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采取预防及处理措施.现就此探讨如下. 1 静脉外渗的预防 1.1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避开关键部位,选择合适型号的静脉穿刺针头,进针前对比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取自然放松法,操作者以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减少血管滑动,对血管充盈度好的患者,可加大进针角度,以35°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针尖压住血管时,针体角度再抬高25°快速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徐徐进入少许,用胶布固定.  相似文献   

16.
寇春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4,(21):3307-3309
目的总结浅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进行浅静脉留置针化疗的患儿465例,观察其在住院化疗期间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及留置针正确的固定及封管方法、化疗药渗漏时的处理措施。结果留置针留置时间平均4.1 d,发生堵管15例,脱管28例,化疗药物渗漏5例,并发静脉炎5例。通过及时妥善处理,均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熟练的穿刺技术是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基本保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药物外渗、堵管、脱管是保证留置针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合理选择和保护血管可以有效保证多疗程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静脉穿刺后,一般采用棉签按压法按压静脉穿刺处皮肤,然后迅速拔出针头。继续按压片刻的方法止血。但临床所见有较多患者拔针后局部常出现渗血,随后呈现大小不等的瘀斑。为了预防拔针后针眼渗血,笔者采用胶布固定棉签按压法止血,现将两种方法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卢庆菊 《黑龙江医药》2001,14(3):248-249
关于静脉穿刺曾进行了无数探讨,但对其拔针方式却缺乏探究。为此我们对200例患者采用了先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后拔针即传统拔针方式和先拔针后用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的无痛拔针方式两种不同方法拔针。结果后一方法可明显减轻疼痛,甚至达到无痛拔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例均为近1年来接受静脉穿刺的住院或门诊清醒患者,男92例,女118例,年龄12~65岁之间。1.2 方法为避免不同的人对疼痛的耐受性不同,以及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应用氟尿嘧啶化疗的优越性.方法 将120例行氟尿嘧啶静脉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留置针组65例和头皮针组55例,观察两组在液体外渗、针头脱出和针头堵塞方面的护理效果.结果 留置针组在穿刺次数、液体渗漏率方面均少于头皮针组(P <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应用氟尿嘧啶化疗具有穿刺次数少,输液渗漏率...  相似文献   

20.
许多护理工作者对静脉穿刺拔针方法的研究,对避免静脉穿刺后拔针不当致针眼出血、皮下出血、血肿和瘀血等局部组织血管损伤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