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中癌基基因ras.mye.for和抑癌基因p53、RB、TTR、nm23及p16等研究中发现,癌基因的突变和HBV基因产物的转化激活使其过量表达:抑癌基因的突变失活,与HBV蛋白产物的结合,以及抑癌基因产物表达、磷酸化过程的异常均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和分化、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中癌基因 ras、myc、fos 和抑癌基因 p53、RB、TTR、nm23及 p16等研究中发现,癌基因的突变和 HBV 基因产物的转化激活使其过量表达;抑癌基因的突变失活,与 HBV 蛋白产物的结合,以及抑癌基因产物表达、磷酸化过程的异常均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和分化、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c-myc、ras基因与肝细胞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加强对肝癌相关癌基因的研究,必然会加深我们对肝细胞癌变本质的认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与防治.c-myc、ras基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较多的是c-myc、ras基因对HCC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肝癌的分子发病学及其中医药防治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肝癌的发生,减少复发、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随着肿瘤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肿瘤形成的分子机制及中医药抗肿瘤机制已涉及到DNA的合成、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等方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中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经临床确诊的肝病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癌组为HCC患者55例、良性组80例(急性肝炎患者20例、慢性肝炎患者2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中癌基因[包括增殖相关基因(C-myc)、转化基因(N-ras)、丝/苏氨酸激酶(PLK)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抑癌基因[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16)、清道夫受体(SCAR)A5、铁调素(Hepcidin)]的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癌基因C-myc、N-ras、PLK1、FGF2在良性组和肝癌组均明显升高且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癌基因P16、SCARA5、Hepcidin在良性组和肝癌组均明显降低且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血清中癌基因的上调、抑癌基因的下调揭示了HCC的部分发病机制,为HCC的早期诊断、治疗及设计相应治疗药物提供了有价值的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肝癌癌前病变相关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肝癌癌前病变的深入研究在肝癌的早期防治方面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在慢性肝病中出现的肝细胞不典型增生、腺瘤样增生、肝细胞再生结节、肝小多角细胞增生、肝细胞小管状化生、卵圆细胞增生和旱獭中的变异肝细胞灶,与肝细胞癌变的演化过程关系密切,因此,被认为属于肝癌癌前病变的范畴。肝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参与,目前发现至少有9种癌基因及相关基因(N-ras、C-myc、C-ets-2、P53、C-fms、IGF-Ⅱ、IGF-ⅡR、TGF-α、R…  相似文献   

7.
核蛋白类基因在人肝细胞癌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至少发现七种基因的重排、扩增、点突变或过量表达等,其中c-myc、c-fos、c-ets-2和p53基因属于核蛋白类,它们的产物大多具有与DNA结合的能力,对肝细胞恶性转化及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抑癌基因p53在人肝癌中的异常变化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对核蛋白类基因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人肝细胞癌的发生机制,并且对人肝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已逐步得到阐明。其中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灭活是二个重要的步骤。本文介绍了与肺癌发生相关的ras、myc、c-erbB-1、c-erbB-2、c-myb、c-raf-1等癌基因以及p53、Rb、nm23等抑癌基因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肝癌的基因治疗是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其治疗方案包括:抑癌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等。本文对肝癌基因治疗作一综述。 一、抑癌基因治疗 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助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不同肿瘤发生异常变化的这两类基因的构成谱系均不完全相同,可以利用这些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特征及变化对肿瘤进行诊断,也可以通过阻断癌基因的表达或恢复抑癌基因的功能来抑制肿瘤的发展或恢复其正常  相似文献   

10.
肺癌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已逐步得到阐明。其中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灭活是二个重要的步骤。本介绍了与肺癌发生相关的ras,myc,c-erbB-1,c-erbB-2,c-myb,c-raf-1等癌基因以及p53,Rb,nm23等抑癌基因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介甲状腺癌、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肝癌是全世界范围的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生是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的复杂过程[1]。对于肝癌的发病机制,目前普遍认为与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及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的出现、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调节点失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肝癌是严重危险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和过表达。本文概述了部分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在HCC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介甲状腺癌、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肺癌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癌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研究进展郭雪君,邓伟吾,黄绍光肺癌的高发病率和低生存率促进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期提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 ̄[1]。近年这方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本质及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生长因子和癌基因产物在细胞调节...  相似文献   

16.
逆转肝癌细胞恶性的研究是近年肝癌防治学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分子水平综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肝癌癌基因、抑癌基因、相关基因对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调控机制、胞质体杂交、分化诱导、靶向杀伤肝癌细胞及nm23转移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从而提示,转染细胞和转基因入体内可能为人肝癌早期防治的较为乐观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王孟山张广宇肺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最新统计表明:肺癌死亡率上升幅度居各类肿瘤之首,至90年代已达17.54/10万。现代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与细胞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  相似文献   

18.
李琼  王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12):1332-1336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共同参与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包括癌基因的异常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MicroRNAs(miRNAs)是一组真核细胞内源性产生的单链小RNA分子.研究发现miRNAs的表达水平与人类肿瘤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参与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抑癌基因p53的突变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基因异常现象,目前已证实人类大约有50%的肿瘤与之相关.近来发现miRNAs的表达水平与p53的抑癌活性相关,本文就这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与结直肠癌突变癌基因的相关性,探讨其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研究对象肿瘤组选择30例结直肠癌患者,选择24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的瘦素水平,采用RT-PCR方法测定肿瘤标本的癌基因K-ras以及抑癌基因P53、APC和DCC的表达,对各癌基因表达的差异与血清的瘦素水平做出相关性分析.结果:肿瘤APC抑癌基因表达阳性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要高于表达阴性者(3.78μg/L±1.85μg/L vs 2.41 μg/L±2.53 μg/L,P<0.05),且随着血清瘦素水平的升高APC基因的表达强度也逐渐增加(P<0.05),其余3种癌基因的表达与血清瘦素水平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瘦素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途径与抑癌基因APC的表达有关,与癌基因K-ras及抑癌基因P53、DCC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20.
胰腺癌与癌基因及抑癌基因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胰腺癌临床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出现临床症状时多属晚期。近年来尽管手术方法及辅助治疗得到改进和提高,但预后仍较差。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胰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机制的研究已进入基因水平。胰腺癌的发生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由多基因异常改变的结果,尤其是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现就近年来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