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20例NVM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胸部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等)、临床治疗以及随访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部分患儿进行随访。结果:20例NVM患儿中,有家族史者2例,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6例(80%),心律失常10例(50%),无血栓及血栓事件发生;胸部X线检查示心脏扩大者12例(60%),20例患儿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心脏NVM典型表现,其中单纯左室病变17例,双室病变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9例(45%),合并有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3例(15%)及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4例(20%);20例NVM首次住院治疗后,16例好转出院,4例放弃治疗;20例NVM患者平均随访7.86个月(1~15月),其中5例(5%)死亡,主要死因为心力衰竭加重;8例长期随访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改良Ross评分较前降低,定期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心功能改善尚可,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EF)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8,P=0.018);左室短轴缩短率(shortening fraction,FS)、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收缩末期右室内径(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RVED)及非致密化心肌厚度/致密化心肌厚度比值(ratio of noncompacted to compacted myocardial layers,N/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48,P=0.226;t=0.343,P=0.744;t=0.969,P=0.370;t=0.467,P=0.657)。结论:儿童NVM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超声心动图是诊断NVM的主要手段;NVM在经积极内科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可得到缓解,短期心脏功能改善可,但总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提高NVM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NVM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同期12例正常超声心动图者对比分析.结果 NVM主要临床表现是气促、心悸、胸闷、水肿、脑栓塞. 心电图均有异常.胸片示心胸比值为0.50~0.79(0.64±0.08).超声心动图(UCG)确诊11例(91.67%),心脏磁共振(CMR)确诊1例.随访时间(24.86±14.28)个月.12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1例,院外死亡1例, 心力衰竭症状改善7例,病情迁延1例,失访2例.结论 NVM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为主要临床表现,结合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NVM患者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误诊及治疗和预后等情况。结果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见1例房颤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持续性室速,1例短阵室速,7例偶发室早或房早。其中6例曾误诊为扩张性心肌病。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NVM的主要手段。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7,(5):615-616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B超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心脏超声检测结果。结果:27例NVM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均存在心肌致密化不全特征性表现,心肌厚度3~6mm,平均左房内径27~64mm,平均39mm,左室内径51~77mm,平均68mm。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16例,右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5例,病变累及左心室发病率高于右心室,受累心肌常规状态下运动幅度及收缩期增厚率低于未受累心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57.14%)室壁外侧致密心肌薄于正常部位,14例(66.67%)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9例(42.86%)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彩色多普勒显示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4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心肌结构异常的特征性变化采用心脏彩色B超可在早期无症状阶段即可发现,心脏彩色B超对于全面评估心肌致密化不全具有重要作用,早期诊疗有助于预防栓塞及致死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提高NVM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NVM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同期12例正常超声心动图者对比分析.结果 NVM主要临床表现是气促、心悸、胸闷、水肿、脑栓塞. 心电图均有异常.胸片示心胸比值为0.50~0.79(0.64±0.08).超声心动图(UCG)确诊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NVM患者临床特征、误诊情况、辅助检查资料。结果本组NVM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气促(86.67%)、心悸(66.67%)、胸闷(53.33%)、水肿(46.67%)、脑栓塞(20.00%)。心电图均有异常。胸片心胸比值为(0.66±0.09)。误诊为扩张性心肌病8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缺血性心肌病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1例,左室假腱索1例,心尖血栓1例。超声心动图(UCG)确诊13例(86.67%),心脏磁共振(CMR)确诊3例。结论 NVM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为主要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是确诊手段,应与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等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7.
王秀燕  马刚  朱佳荣  张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2):1488-1491
背景 右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临床中比较少见的疾病,很多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当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或右心衰竭来院就诊时往往会忽略此病的可能。目的 分析右心室NV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7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的10例右心室NVM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彩超、其他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转归情况等。结果 10例患者中女4例,男6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3.5±15.5)岁。其中4例患者有合并症,2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症状表现为6例有气促症状,3例有咳嗽症状,2例有胸闷、咳痰症状,1例有全身水肿、喘息症状,1例有其他不适症状。心电图表现为4例出现心房颤动,2例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出现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例出现肺型P波,2例心电图正常。10例患者心脏彩超均提示右心房、右心室显著增大,右心室NVM。10例患者中9例右心室前壁增厚,8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5例心包积液,2例轻度肺动脉高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35%~70%,平均LVEF(57±13)%。10例患者中有2例完善了肺通气灌注显像未见明显栓塞。8例患者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均可见肺动脉明显增宽,且其中6例双侧有少量胸腔积液、4例有肺淤血表现。8例患者肺功能检查显示6例常规通气功能及气道阻力正常,小气道阻力障碍,2例肺功能正常。6例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报告结果均提示夜间低氧血症,平均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为84%,其中1例患者夜间最低SaO2为64%,夜间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6.5次/h。10例患者随访5年,1例死亡,其他患者均缓解。结论 针对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的患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右心室NVM所致可能的认识及警惕性,而早期的右心室NVM的诊断与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围产期心肌病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7例围产期心肌病的发生特点,临床表现,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心脏彩超和治疗方法与转归。结果:围产期心肌病临床表现以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为主,治疗以纠正心力衰竭,防止栓塞为主,心力衰竭为其主要死因。结论:提高对围产期心肌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10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前被误诊为冠心痛的5例NV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为冠心病的NVM患者共5例.2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1例患者冠脉可见散在斑块;1例患者第一对角支中段节段性狭窄60%;1例长期吸烟患者可见弥漫性斑块,狭窄40%左右.结论 心脏彩超是介入术前不可忽略的常规检查;心电图明显ST-T改变,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性改变的患者应进行左心室造影除外NV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超声心动图(UCG)特征,探讨UCG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成人NVM患者的UCG表现,重点观察左、右心室壁的结构和运动,心功能的改变及各瓣膜的反流情况.结果 (1)25例NVM患者二维UCG表现为病变部位心肌见多发、过度隆突的肌小梁和深陷其间的隐窝,形成网状结构;彩色多普勒可探及小梁间深陷隐窝内有血流灌注并与心腔交通.(2)根据NVM累及部位,25例NVM患者中累及左心室23例,累及右心室2例,无一例累及双侧心室.(3)轻度NVM累及心室大小正常,收缩功能正常,中、重度NVM导致累及心室不同程度增大、收缩功能不同程度下降.(4)多数NVM合并病变侧房室瓣不同程度反流.(5)心功能不全20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4±4)%;心功能正常5例,LVEF为(65±5)%.结论 成人NVM的UCG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以将UCG检查作为NVM特异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临床特点.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NV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的结果.结果15例患者均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彩色超声心动图均可见典型改变.结论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无特异性,类似扩张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具有确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 paction of ventriculsr myocardium,NVM)是一种先天性特异性心肌病,为胚胎时期心肌致密化过程失败所致,临床症状重、预后差,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7例NVM的心脏彩色B超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表现,旨在探讨心脏彩色B超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 ,NVM)的临床与影像资料,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成人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NVM以男性多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血栓形成为临床常见特征;12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均见典型的超声影像,均为左室受累、部位多见左室心尖段、下壁、侧壁。结论 NVM临床症状多变、缺乏特异性,超声心动图对NVM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斌  何亚薇 《四川医学》2003,24(9):902-903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方法 对确诊的15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有心血管症状的患儿作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及分析。结果 153倒中有11例心肌酶谱异常,尤CK-MB升高,但均无心脏扩大和严重心律失常,提示心肌损害为主。本组经积极治疗均痊愈。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存在心肌损害,且以心肌酶谱、尤CK-MB升高为主要表现,应注意入院时的症状及心脏体征,及早诊断。本组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罗琴音 《吉林医学》2014,(9):1917-1917
目的:探讨小儿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小儿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观察,分析其心脏形态、结构和血流信号。结果:52例左心室受累,4例右心室受累。病变位置在心尖部,合并下壁患者12例,合并侧壁患者10例,心室壁均无血栓形成。结论:NVM经超声心动图影像学检查具有明显临床特征性,在对NVM诊断时具有较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呈急性心肌梗死样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呈急性心肌梗死样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对象符合①45岁以下;②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③既往无心绞痛表现;④心肌酶学增高(较正常参考值高2倍以上);⑤ECG除极相及(或)复极相出现较典型的AMI样改变,即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或压低;⑥1个月内恢复正常或死亡者.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11例入选,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6岁.8例有前驱感染症状,9例发生心功能不全或室速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10例患者心电图多导联出现异常.根据心超表现分为3型,Ⅰ型3例为心脏结构、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无明显异常;Ⅱ型4例为心室腔不增大,但室壁(室间隔或正后壁)增厚,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减退,但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Ⅲ型4例为左心室腔明显扩大,心脏收缩功能明显减退.糖皮质激素对2型效果好.存活7例,经1~2年随访逐渐恢复.结论呈急性心肌梗死样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病情重、死亡率高,多有前驱感染症状,常出现多导联心电图异常,依据心超表现的分型对治疗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糖尿病性心肌病(DCM)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DCM的认识,探讨诊断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9~2011年我院心脏病中心确诊为DCM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心脏B超、X线及心电图检查,治疗上积极严格控制血糖、控制心衰及心律失常。结果:6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31,平均年龄56.9岁,15.0%表现为早期舒张功能不全,25.0%表现为单纯收缩功能不全,18.3%表现为心律失常,41.7%表现为收缩功能不全合并心律失常,85%患者存在心脏扩大。经治疗后51例(85%)患者症状明显改善,7例症状好转,2例死亡。结论:DCM患者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舒张功能不全可逆转;积极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心脏超声、X线、心电图为其诊断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例心肌致密化不全住院患者采用心脏彩超检查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经心脏彩超检查早期发现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并进行诊断和治疗,使患者延缓生命,降低死亡率.结论:心脏彩超检查能早期、正确地发现和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应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评价超声心动图对NVM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Vivide7、i 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4 MHz)对16例临床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多切面探查,总结NV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病变区域的分布特点。结果 16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均具有明显特征,病变处心肌内外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层,外层较薄,为致密层,内层较厚,为丰富的肌小梁及大小不等深陷其间的隐窝,好发于心尖部及侧壁。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测及隐窝内的血流信息与心腔相通。16例患者均累及左心室,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二尖瓣、三尖瓣及主动脉瓣的瓣膜反流,其中15例存在左心功能不全,8例患者伴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伴有室性早搏,3例伴有心房颤动。结论 NVM具有典型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超声心动图在无明显症状阶段即可确诊,是诊断NVM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合并疾病及诊断方法.方法:对32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心电图结果及心脏彩色多谱勒表现.结果:32例中除6例为单纯退行性瓣膜病外,其余均并存1种或以上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除5例无自觉症状外,其余均有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表现,心脏彩色多谱勒均显示瓣膜或瓣环增厚,呈增强的多层回声,活动僵硬,瓣膜开放幅度明显降低.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且多并发心律失常与心功能不全;瓣膜病变以主动脉瓣钙化多于二尖瓣钙化,关闭不全多于狭窄;心脏彩色多谱勒是诊断该病的基本手段与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