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化,以期能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急性期MPP患儿196例(MPP组),其中轻型152例,重型44例,选取同期外科择期手术7岁以下儿童50例为对照组,检测IgA、IgG、IgM水平及CD3^+、CD4^+。结果:MPP组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轻型患儿X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型患儿IgM水平高于轻型患儿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CD3^+、CD4^+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轻型患儿CD4^+低于对照组,重型患儿CD4^+低于对照组,CD3^+低于对照组及轻型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感染患儿存在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及T淋巴细胞低下,重型肺炎患儿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补体、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UC患者(UC组)和1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用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析仪经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UC组CD3^+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C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UC组CD4^+与CD8^+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组补体C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C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DM)的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65例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COPD合并DM组(35例)和COPD组(30例),同时选择2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外周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COPD+DM组IgA、IgG、IgM、CD4+水平均低于COPD组和对照组,CD8+水平高于COPD组和对照组,CD4+/CD8+倒置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水平cOPD组和COPD+DM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DM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预防和控制DM对于提高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武鸣凤  李秋  单洪际 《中外医疗》2014,(28):108-11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细胞免疫(CD3+、CD4+、CD8+等T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IgM、IgG、IgA)变化及与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随机抽选该院在2010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175例HFMD患儿,其中轻症型63例、重型60例、危重型52例;同时抽选同期131例健康体检儿为对照组,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IgM、IgG、Ig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结果 HFMD患儿细胞免疫(CD3+、CD4+、CD8+等T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体液免疫(IgM、IgG、Ig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轻症型、重型、危重型患儿的CD3+、CD4+、CD8+水平不断降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P〈0.05;t=5.89,P〈0.05;t=3.78,P〈0.05;);IgM、IgG、IgA水平不断升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P〈0.05;t=4.01,P〈0.05;t=3.52,P〈0.05)。结论 HFMD患儿尤其是有脑炎合并症的重症患儿会出现显著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及调节紊乱,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住院的118例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研究组)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并与120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对照组)和110名正常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标法检测外周血CD3-CD16+ CD56+ 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CD4/CD8)的表达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IgM、IgG、IgA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sIL-2R、TNF-α、IL-6、IFN-γ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肺结核对照组的CD4、CD4/CD8和NK细胞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研究组CD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01).研究组CD4%、CD4/CD8低于肺结核对照组(P<0.001),CD8%高于肺结核对照组(P<0.01).研究组IgG、,IgA、IgM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肺结核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IgG、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IgA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肺结核对照组IgG、Ig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gM水平低于肺结核对照组(P =0.007).研究组、肺结核对照组sIL-2R、TNF-α、IL-6、IFN-γ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研究组sIL-2R、IFN-γ高于肺结核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及肺结核对照组之间TNF-α水平、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主要是细胞免疫受损,但体液免疫受损也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低下,免疫功能受损程度较单纯肺结核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G、IgA、IgM及补体C3、C4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检测3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变化,并和3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组与健康儿童组比较,CD3+.CD8+明显增高(P〈0.05),CD4+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IgG、IgA、IgM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补体C3、C4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调,血清免疫球蛋白的降低可能与辅助诱导性T细胞亚群(CD4+)的减少和T抑制细胞(CD8+)数量增多和(或)功能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NA单核苷酸钠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确诊肺结核并经过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的初治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DNA单核苷酸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体液免疫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周和4周时,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时,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4周外周血IgG、IgA、IgM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NA单核苷酸钠注射液可以改善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并能增强肺结核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进行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的15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取10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并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CD3+、CD4+、Th1细胞表达率及Th1/Th2比值、免疫球蛋白IgG及IgA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CD4+/CD8+、Th2、B细胞、免疫球蛋白IgM、IFN-γ等与对照组相比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和IL-4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有显著的降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预防及治疗支原体肺炎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液对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于穴位注射前、注射4周末、注射8周末对上述各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健康组比较;注射前、后行PANSS量表评定及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SP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注射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组间比较发现Ⅰ型组和氯氮平组的CD8^+、氯丙嗪组CD4^+/CD8^+比值上升明显(P均〈0.05)。IgA注射前低于对照组;注射前后差异显著(P〈0.05)。IgG、IgM注射前高于对照组,注射后未见改善。注射前后精神症状无改善。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了解SP免疫状态有价值;足三里注射黄苠液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免疫低下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胸腺肽对老年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锋  段小嬿  陈英 《广西医学》2010,32(3):283-284
目的探讨胸腺肽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08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滴胸腺肽60mg,1次/d,2周为1疗程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补体C3、C4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显著升高,CD3^+、CD4^+、CD4^+/CD8^+细胞数高于治疗前并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补体C3明显升高(P〈0.05)。结论胸腺肽辅助治疗能提高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对4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及40例采取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组)化疗前后检测并比较CD3、CD4、CD8、IgG、IgA、IgM水平。结果观察组化疗前CD3、CD4、CD4/CD8下降(P〈0.05)、CD8无差异(P〉0.05)。化疗后较化疗前CD3、CD4、CD8下降(P〈0.05)。CD4/CD8升高(P〈0.05)。观察组化疗前IgG、IgA和IgM升高(P〈0.05),而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体液免疫功能升高,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体液免疫功能无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a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患者(实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检测结果,同时与40饲正常人(对照组)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IgG、IgA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Ig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补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调节剂培菲康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辅助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为2组,分别给予培菲康、安慰荆治疗,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后观察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CD3、CD4、CD8各项免疫指标的改变。结果:经治疗,培菲康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由25.0%下降到4.1%,对照组仅由22.7%下降到18.2%,两组具有可比性。培菲康组免疫球蛋白IgA数值有所下降,IgG、IgM、G数值有所升高,与用药前比较IgG及G明显升高(P〈0.05);培菲康组CD4/CD8之值明显升高(P〈0.05),CD4无显著变化(P〉0.05),CD8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CD4、CD8、CD4/CD8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6)。结论:肠道菌群调节剂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免疫调节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清萍 《浙江医学》2013,(23):2065-2067,2102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不同亚型的抗环瓜氦酸肽(CCP)抗体,探讨其在RA中的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5例RA患者、53例非RA的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CCP抗体-IgA、IgG和IgM,并用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IgM。结果RA患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IgA、IgG、IgM的检出率分别为57.8%、73.3%、30.4%,均高于CT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患者的RF-IgM阳性者中的抗CCP抗体-IgA、IgG、IgM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RF-IgM阴性者(P〈0.05)。抗CCP抗体一IgA、IgG亚型在≥24个月、7~23个月病程组中的阳性率高于≤6个月组(P〈005),但≥24个月与7~23个月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一IgM在≥24个月的阳性率低于≤6个月组(P〈005),但7~23个月与≥24个月、≤6个月病程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CCP抗体一IgA、IgM对RA的诊断敏感度均低于抗CCP抗体-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抗CCP抗体-IgA、IgM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与抗CCP抗体-IgG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A患者血清中存在不同亚型的抗CCP抗体,抗CCP抗体-IgA、IgM在RA诊断中与IgG亚型有相似的诊断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周红  胡岩  韦国玉  徐卫芹 《中外医疗》2010,29(31):14-15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间37例因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住院的患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并与20例正常婴幼儿进行比较。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组患儿外周血CD4+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CD3+、CD8+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gG、IgA、IgM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轮状病毒肠道外播散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琼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3):3141-3142
目的:分析铅中毒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发生的变化和所起到的作用,探讨铅中毒对患者免疫机制的影响,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铅中毒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kG和IgM)和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铅中毒的实验组患者的IgM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CD8+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实验表明,铅中毒会造成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失调,因此通过对免疫球蛋白IgM和T细胞变化的观察和检测有利于对病情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患儿与微量元素、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13项实验室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RRTI诊断标准,筛选出肺脾气虚证患儿35例,在急性感染好转后1周抽取空腹血,分别检测微量元素(Zn、Fe、Cu、Ca)、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和健康儿童15名进行同期对照。结果:RRTI患儿全血中Fe、H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Zn低于对照组(P〈0.05),而Cu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gG低于对照组(P〈0.05),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gM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CD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CD8+却高于对照组(P〈0.05);Ca、ALP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TI肺脾气虚证患儿存在锌缺乏、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5例CH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CHD患者CD3^ 、CD4^ 、CD8^ ,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1);CD4^ /CD8^ 、IgG、C3、C4高于对照组(P<0.01),IgA、IgM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参与了CHD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的免疫状态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免疫状况,以判断预后,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扩散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对35例鼻咽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结果CD3 、CD4 和CD4 /CD8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8 高于对照组(P<0.05),IgM、IgG、IgA较对照组偏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病变发展CD3 、CD4 和CD4 /CD8 逐渐降低,CD8 逐渐增多。结论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液中CD3 、CD4 、CD8 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高海拔地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便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2012年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例共30例为观察组(A组),2012年我科收治的单纯肺结核病例30例为对照组(B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发热、体重减轻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1),而咳嗽、咯血及盗汗病例所占比例,低于B组(P〈0.01或P〈0.05);A组PPD试验阳性率及血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P〈0.01或P〈0.05);A组痰找抗酸杆菌、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影像学表现纵膈淋巴结肿大、弥漫性浸润、粟粒性阴影病例所占比例多于B组(P〈0.005),而合并空洞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外周血CD3^+T细胞值低于B组(P〈0.05),CD8^+T细胞值高于B组(P〈0.05),CD4^+T细胞值、CD4^+/CD8^+比值明显低于B组(P〈0.01);A组合并肺外结核例数多于B组(P〈0.01),且A组合并肺外结核率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结论:高海拔地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特征不典型,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