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实验优选水蛭酶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体外的抗凝活力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胃酶加入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药液pH对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条件。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温度42℃,pH1.5,加酶量为300U/g,提取4h。结论实验表明,此方法提取率高,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乌饭树树叶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以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以提取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试验因素,优化乌饭树树叶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结果:优化试验方案所得乌饭树树叶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次数2次。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研究结果可为改进现有乌饭树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栀子黄色素的制备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合理  王凤山 《安徽医药》2007,11(8):686-687
目的研究水煮和乙醇提取制备栀子黄色素的工艺。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40 nm处测定吸收度作为栀子黄色素含量的观察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对水煮和乙醇提取栀子黄色素进行正交设计,就水煮中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及乙醇提取中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的相关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在水煮栀子黄色素中,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栀子黄色素的显著因子,其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8、提取时间为第一次提取2 h,第二次提取1 h。用乙醇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最佳工艺为:在80℃的条件下、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8 h所得栀子黄色素的平均吸光度值最大。结论水煮和低浓度乙醇可用于栀子黄色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中药复方制剂乌芍止痒颗粒的提取工艺、浓缩工艺、干燥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二苯乙烯苷、梣桐的含量以及干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并结合综合评分的方法优选出乌芍止痒颗粒的提取工艺。以二苯乙烯苷、梣桐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对常用的浓缩方法、干燥方法进行比较,优选出乌芍止痒颗粒的浓缩工艺、干燥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最佳浓缩工艺为减压浓缩(温度60℃,真空度0.08~0.09MPa);最佳干燥工艺为减压干燥(温度60℃,真空度0.08~0.09MPa)。结论:优选出的乌芍止痒颗粒的提取工艺、浓缩工艺、干燥工艺稳定可行、科学合理,可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李苑  张敏 《广东药学》1999,9(2):4-6
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分7种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包括:热水提取法、醇提法、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超滤法、树脂法和酶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相似文献   

6.
斑蝥中斑蝥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斑蝥中斑蝥素的提取工艺。方法测定回流提取、超声提取和冷浸提取3种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斑蝥中斑蝥素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回流提取,即加7倍量的丙酮,浸泡3h,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工艺可供制订斑蝥提取工艺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及胶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白及胶提取的影响因素,确定适宜的提取条件。方法 以白及胶提取得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对白及胶提取得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 10目粗颗粒、提取 3次,采用 80 %乙醇沉淀。结论 为提取白及胶确定了稳定可行的工艺。  相似文献   

8.
绿藻石莼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正交设计法对绿藻石莼多糖成分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石莼提取液中石莼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在pH4、温度100℃条件下提取的提取液中石莼多糖含量最高,达55.19%。溶液pH和提取温度是提取石莼多糖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取次数和时间长短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分 7种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包括 :热水提取法、醇提法、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超滤法、树脂法和酶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相似文献   

10.
五味子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五味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剂、药材破碎程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五味子药材破碎后以乙醇提取,其活性成分可得到有效利用。优化的提取工艺参数为:药材破碎过40目筛、7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2.0h。结论:本工艺比目前配方颗粒采用的工艺合理,使质量得到了最大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四叶参中四叶参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对四叶参皂苷溶出的影响;以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四叶参皂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30倍量的甲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40 min。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四叶参中四叶参皂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细柱五加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提取温度细柱五加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为考察因素。结果细柱五加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准确称取10.0 g药材超声提取,纯水200 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次数4次。结论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归芍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以出膏率作为指标,优选归芍颗粒提取工艺;以颗粒的制粒难易度、溶化性为评价指标筛选辅料。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当归、白芍用70%乙醇提取,金银花、炒栀子、甘草水提醇沉;淀粉:微晶纤维素:浸膏粉为0.6∶0.6∶1.0的比例制成颗粒较为合适。结论实验优选出的提取、制粒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舌莲胃康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选用I9(34)正交试验,分别对提取和醇沉2个工艺步骤进行筛选;以干膏重量为提取工艺指标;野黄芩苷总提取量为醇沉工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野黄芩苷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药材6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 h;药物水提液过滤、合并、浓缩,再用乙醇沉淀,加入药物浓缩液...  相似文献   

15.
陈皮提取工艺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正交试验法对陈皮中橙皮甙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提取温度、溶剂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因素,选用L16(465)正交表试验。结果表明,陈皮中橙皮甙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95%的乙醇为溶剂,85℃提取3次,每次1.0h。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优选巴戟天低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春  何伟 《中国药房》2012,(47):4453-4455
目的:优选巴戟天中低聚糖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低聚糖含量和总固体得率为指标,以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液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巴戟天中低聚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分别加13倍、11倍药材量,每次2h。结论:优选工艺合理、可行,提取率高,可用于巴戟天中低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岩黄连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正交优选岩黄连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岩黄连中总生物碱、脱氢卡维丁的含量为指标,比较乙醇和酸水两种不同提取溶媒以及回流、渗漉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并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影响岩黄连提取工艺中的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结果:乙醇提取优于酸水提取,回流法提取效果优于渗漉法。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3D2,即75%乙醇提取,每次加醇量10倍,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2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杨培民  代龙  曹广尚 《齐鲁药事》2008,27(4):238-240
目的探索超微振动提取与常规提取工艺提取效果差别,优化黄连超微振动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微振动提取的提取温度、次数、时间和溶剂用量,并与常规提取方式结果比较。结果黄连超微振动提取最佳工艺为:药材粗粉加4倍量65%的乙醇,50℃时提取2次,每次10min。在此条件下,与常规回流工艺相比,提取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9,溶剂用量为4/9,盐酸小檗碱和总生物碱提取率分别为常规工艺的1.09倍和1.11倍。结论超微振动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有效成分提取率高,具有工业化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近年来对生物碱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和光学活性,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有冷浸提法、浸渍法、超声波提取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酶提取法、醇类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索式提取法、微波萃取法[1]等。本文详细介绍了中蒙药生物碱的提取方法与工艺,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这些提取方法与工艺进行综合性的论述与分析,为中蒙药生物碱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蟾酥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的提取量和浸膏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了溶剂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蟾酥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95%乙醇提取3次,第一次24倍量、第二、三次各18倍量,每次20 min。结论确定的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出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