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m SOAR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出院时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0例AIS患者,对其进行标准治疗,入院时进行m SOAR评分,出院时进行改良Rankin评分(mRS)。以m RS为预后评定指标,定义m RS≥3分为不良预后。评价m SOAR评分与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 200例AIS患者,出院时良好结局124例(62.00%),不良结局76例(38.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SOAR评分与出院时不良预后呈正相关。ROC曲线预测出院时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27[95%CI(0.882,0.971)],当mSOAR评分>2分时预测价值最佳,其敏感度、特异性为84.2%、97.6%,对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5.52%、91.04%。结论 m SOAR评分对于预测AIS患者出院时不良预后具有较高准确性,mSOAR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黄敏  陈科宇  杨雪梅 《天津医药》2020,48(9):862-865
摘要:目的 探讨颈-脑动脉僵硬度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因急性缺血性卒中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26例患者,根据出院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53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73例)。应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测定患者的颈-脑动脉脉搏波速度(ccPWV),对比2组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资料及脑卒中类型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cPWV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危险因素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冠心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ccPWV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ccPWV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最佳临界值为6.79 m/s,敏感度为83.84%,特异度为76.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NIHSS评分≥6分(OR=6.588,95%CI:2.197~15.342)、ccPWV≥6.79 m/s(OR=2.638,95%CI:1.367~5.647)、高血压(OR=2.146,95%CI:1.079~3.254)、糖尿病(OR=2.014,95%CI:1.403~5.341)、冠心病(OR=5.349,95%CI:3.246~18.298)及年龄≥70岁(OR=2.341,95%CI:1.579~6.241)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cPWV≥6.79 m/s可能提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AIS患者341例,根据发病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 198例)和预后不良组(mRS≥3分, 143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检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淋巴细胞(LYM)、血小板计数(PLT)、MPV、MPVLR及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AIS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入院NIHSS评分、MPV、MPVLR、PLR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LYM、PLT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6,95%CI:1.004~1.049)、入院NIHSS评分(OR=1.112,95%CI:1.057~1.170)、MPVLR(OR=3.415,95%CI:2.187~5.332)是AIS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2)MPVLR对AIS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LYM、PLT、MPV和PLR,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676、0.646、0.659、0.703),MPVLR的最佳预测临界值为6.5。以6.5为临界值,高MPVLR组(≥6.5,174例)与低MPVLR组(<6.5,167例)相比,年龄、入院NIHSS评分、MPV、PLR较高,LYM、PLT较低(均P<0.05)。结论 外周血MPVLR或可作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有助于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 2蛋白( sST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病人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并探究其与 90 d功能预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 2022年 1―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入院的 AIS病人 181例,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出院后 90 d采用改良 Rankin评分( mRS)评估预后。检测血清中的 sST2水平,分析 sST2与脑卒中严重程度及 90 d功能预后结局中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型卒中组病人 sST2水平高于轻型卒中组病人[ 61.0(40.8,124.2)μg/L比 35.5(26.3,48.1)μg/L](P<0.01)。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高 sST2水平仍是中 -重型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后的 OR值为 1.04,95%CI:(0.02,1.05)。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sST2水平与 NIHSS评分(r=0.44,P<0.01)及出院后 90 d mRS(r=0.51,P<0.01)呈正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sST2水平与出院后 90 d功能预后结局密切相关,是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sST2取值为 49.51 μg/L时,预测 90 d功能预后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的灵敏度 74.2%,特异度 84.9%,曲线下面积( AUC)为 0.85,95%CI:(0.79,0.91)P<0.01。结论 sST2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90 d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它对中 -重型卒中病人及其 90 d功能不良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析白细胞三项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PH)]及血清指标[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不良预后的相关性。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实施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2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溶栓后24 h头颅CT复查结果分为出血组(14例,HT)和未出血组(203例,无HT),按发病90 d后改良Rankin(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78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39例,mRS≥3分)。比较组间的基线资料及相关指标参数,采用Pearson法、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析WBC、NEUT、LYMPH、CysC、Hcy与溶栓后HT、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在HT诊断中的应用。出血组的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心脏病、房颤、NIHSS(基线、24 h、7 d后)、大面积脑梗死、BNP、NLR、Hcy、CysC、mRS更高,降糖药用药史、LDL、WBC、LYMPH更低(P<0.05);预后不良组心脏病、房颤、...  相似文献   

6.
李胜楠  王佳佳  张彤  王勇 《河北医药》2024,(3):354-357+362
目的 研究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预后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招募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AIS患者,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a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于起病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依照改良Rankins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进行预后评估,定义mRS评分0~2分者预后良好,3~6分者预后不良。比较2组间临床基线资料、灌注水平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征象。描绘ROC曲线分析不同灌注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最佳截断点。结果 共纳入36例AIS患者,预后良好组20例,预后不良组16例。临床及影像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灌注水平对AIS预后存在统计学差异。二元Logistic分析表明低灌注(OR=0.149,95%CI:0.030~0.743,P=0.020)是AI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CBF值预测脑卒中预后的R...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STRAL量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准确性,为评估治疗效果、 指导临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2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患者入院后进行脑卒中患者注册.运用ASTRAL量表评估入组病例基本情况,患者出院后坚持至少为期12个月的随访,利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预后恢复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STRAL量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年龄、性别、病程、NIHSS评分、视野缺损情况、意识障碍程度、血糖浓度等基础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STRAL量表预测3个月和12个月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2、0.9371,最佳临界值为26.结论 ASTRAL量表预测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远期预后质量准确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杨梨  李长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087-2088,2090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实验入选标准,选择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入住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目标病例,入院第2天早晨获取血液标本,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hormone,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TT4)、游离甲状腺素(rree thyroxine,FT4)水平,并采用病后7d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评估早期功能预后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病后90 d的中期功能预后情况.根据病后7d和90 d的预后情况分组,分别比较各检测指标在各组间有无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房颤史、糖尿病病史、脑卒中史、TSH、FT3、FT4水平与早、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入组86例,男44例,女42例,年龄(70.0±11.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5~24h,平均12h,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8分,平均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FT3、FT4、TT3、TT4水平在病后7、90 d预后分组对比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相关激素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后7d预后无明显相关,仅FT3水平与90d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3、FT4、TT3、TT4水平是缺血性脑卒中早、中期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危险因素后,仅FT3是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预后预测因素.TSH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前血糖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7月铜陵市立医院神发病1周内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90例,分析卒中前血糖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观察卒中前血糖水平与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90 d后卒中预后情况的关系。结果 90例中有29例诊断为糖尿病,其中23例卒中前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6例为入院后诊断,在卒中前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升高组病人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HbA1c正常组病人(P=0.000)。90例中有25例(27.8%)入院时HbA1c>6.4%,其中20例(占糖尿病病人的69.0%)糖尿病病人HbA1c升高,5例非糖尿病病人HbA1c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HbA1c水平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3);HbA1c水平(P=0.001)、既往卒中(P=0.016)是出院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HbA1c水平(P<0.001)是90 d mRS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不论病人是否存在糖尿病,卒中前的血糖水平与卒中严重程度相关,影响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卒中亚型与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收集发病4.5h内给予rt-PA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根据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记录溶栓后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及90d时病死率。结果预后良好组(55例)与预后不良组(46例)相比,两组在卒中亚型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94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卒中亚型与溶栓预后无关(P=0.608,OR为0.605,95%CI为0.089~4.123),也与症状性颅内出血无关(P=0.267,OR为0.974,95%CI为0.929~1.020)。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相比较,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型的卒中患者在90d内溶栓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P=0.987,P=0.763,P=0.578)。结论卒中亚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包括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7 d以内)的住院患者210例,均在入院次晨抽血,检查血清白蛋白水平,在入院、出院进行NIHSS评分,在入院、出院、发病后3个月、6个月进行BI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作为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估指标,同时进行Barthel生活指数评分,作为评价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 2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33例(15.7%)患者进院时发现血清白蛋白低于35 g/L,入院时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白蛋白组的患者,入院、出院时,NIHSS高于正常组,BI低于正常组,发病后3、6个月BI都低于正常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差,生活能力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SGLT1)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榆林市星元(第四)医院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发病6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90例)和预后不良组(40例)。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各参数的预测效力。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性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在症状出现至入院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比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1分比例、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PACHEⅡ)评分>20分比例、血清CXCL12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清黄葡萄糖共转运蛋白(SGLT1)水平方面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在血清IL-33水平方面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CXCL12、血清IL-33、血清IL-6、血清hs-CRP、血清SGLT1水平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8.25 mg/L、58.56 ng/L、8.85 ng/L、1.75 mg/L、5.25 mg/L。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15分、GCS评分≤11分、APPACHEⅡ评分>20分、血清CXCL12水平>8.25 mg/L、血清IL-33水平≤58.56 ng/L、血清SGLT1水平>5.25 mg/L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入院时血清SGLT1水平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Dragon评分对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于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2例接受尿激酶1 000 000单位静脉溶栓的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例入组的患者进行Dragon评分,溶栓后随访其1个月后的改良Rankin评分(mRS),以mRS评分高低为预后评定指标,定义mRS<3分为良好预后,mRS>4分为不良结局,评价Dragon评分与溶栓预后的关系。结果 82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患者1个月后获得良好结局(mRS<3分)57例(69.51%),不良结局(m RS>4分)13例(15.8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溶栓1个月后预后mRS评分和Dragon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1个月后良好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0.778~0.954),当Dragon评分<3时预测最佳,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0%、82.5%,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5%、88...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中性粒细胞计数等与其远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18例在发病12h内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出院后随访恶性心脏事件,随访时间为(36±22)个月。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7.21×109/L是恶性心脏事件的最佳预测因子(敏感度=83%,特异度=54%,曲线下面积=0.70)。Kaplan-Meier心脏事件生存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7.21×109/L与恶性心脏事件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7.21×109/L是远期恶性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OR=3.9,P=0.002)。其他预测因子还有年龄≥65岁(OR=2.4,P=0.01),无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史(OR=2.2,P=0.04)及肌酸激酶(CK)峰值≥4000IU/L(OR=3.5,P=0.02)。结论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入院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其远期临床预后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的短期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住院, 且应用常规剂量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为观察对象, 共179例, 男124例、女55例, 平均年龄65.6岁, 评估患者rt-PA治疗后第9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RS), 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组(120例), 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组(59例)。通过单因素分析, 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研究各指标对AIS患者溶栓预后的预测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预后良好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例、CysC、血小板计数、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值均低于预后不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249、Z=-2.455、t=-2.172、Z=-6.366, 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ysC、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5,(15):2100-2102
目的:系统评价曲妥珠单抗共轭复合物(T-DM1)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T-DM1发生不良事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合计1 1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T-DM1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4%[95%CI(16,31)]、低钾血症发生率为14%[95%CI(8,2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发生率为24%[95%CI(12,3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发生率为24%[95%CI(12,36)]、头痛发生率为29%[95%CI(23,36)]、发热发生率为24%[95%CI(17,31)]、鼻衄发生率为23%[95%CI(15,30)]、便秘发生率为23%[95%CI(21,26)]、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为14%[95%CI(10,19)]。结论: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可引起患者血小板减少、低钾血症、AST升高、ALT升高、头痛、发热、鼻衄、便秘、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临床应重视对不良反应的防治。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60例入院时病程<24 h的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按病情分为出血性脑卒中组160例与缺血性脑卒中组100例;比较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疾病严重程度在不同卒中类型的关系。结果出血性脑卒中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低TC患者入院24 h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评分)明显低于血清TC≥6.00 mmoL/L,低TG患者SSS评分明显低于血清TG>12.0 mmol/L的患者(P<0.01)。脑卒中类型、TC及LDL-C水平与SSS评分密切相关,且TC和LDL-C与S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病情较严重的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脂水平较低;脑卒中类型、TC和LDL-C可能是预测急性脑卒中疾病严重程度独立变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动脉内灌注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3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24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以双抗治疗,实验组予以责任血管动脉内灌注替罗非班治疗,停泵前6 h予以双抗,后续综合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出血情况、死亡情况,治疗后24 h病情.结果治疗后24 h、7 d,实验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7.08±3.11)、(4.87±3.4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9.75±4.23)、(7.83±4.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时mRS评分(1.50±1.18)分低于对照组的(2.29±0.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血率16.67%与对照组的17.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治疗后24 h,对照组病情持续进展率为86.21%(25/29),高于实验组的8.33%(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动脉内灌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显著,具有良好安全性,可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包括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改变的发生率情况,为该疾病的识别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的相关临床研究,采用Stata 12.0进行单样本率的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回顾性研究。Meta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存在异质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验室指标发生改变,其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发生率为90%[95%CI(87%~9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发生率为61%[95%CI(50%~ 73%)],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为43%[95%CI(28%~59%)],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升高发生率为13%[95%CI (8%~1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 rate,ESR)升高发生率为74%[95%CI(61%~87%)]。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时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减少,CRP和ESR可能升高。  相似文献   

2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低白蛋白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封靖  杜明艳  张瑞华  杜会山 《河北医药》2010,32(22):3136-3137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低白蛋白血症患者36例,与同期无低蛋白血症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研究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急性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48 h内检查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低血清白蛋白组和正常血清白蛋白组,记录各种危险因素的情况.在入院和出院时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和BI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测定.并以BI作为评价患者早期临床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 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选,36例发现低白蛋白血症.2组间在年龄、发病时有否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及发病距入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血清白蛋白组入院时C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P=0.036),出院时,低血清白蛋白组BI评分明显低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P=0.000).结论 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引起低白蛋白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及入院距发病时间.因此在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相应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