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消化内科的19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ayo评分将UC患者分为轻度活动期组、中度活动期组及重度活动期组。选取同期79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UC患者住院期间相关检验指标和健康志愿者血常规结果,比较4组研究对象SIRI、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患者SIRI、SII、NL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期UC患者SIRI、SII、NLR水平大于中度活动期及轻度活动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活动期组UC患者SIRI、SII、NLR水平大于轻度活动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UC患者中SII、SIRI、NLR均与ESR、CR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与清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其中SII与血红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中重度活动期UC患者相对于轻度活动期,SII诊断效能大于SIRI、NLR(P<0.05),且与联合指标诊断效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II、SIRI与UC患者疾病活动相关,同时对于不同疾病活动度的患者具有良好鉴别能力,且SII的预测价值优于SIRI。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和内镜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UC患者102例,选择100例结肠镜检查无异常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及内镜严重程度的UC患者血单核细胞、MLR的表达。 结果 UC患者中MLR、白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单核细胞与MLR、白细胞、ESR、CRP和血小板均呈正相关(均P<0.05),MLR与白细胞、CRP均呈正相关(均P<0.05)。按改良的Truelove和Witts分型标准和改良Mayo评分分组,单核细胞计数和MLR在中度和重度患者中明显增高(均P<0.05)。按Mayo内镜评分、蒙特利尔分型分组,MLR在Mayo内镜评分3分组中较1分组及2分组明显增高,MLR在E3组较E1组及E2组明显增高(均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单核细胞计数和ML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95%CI:0.672~0.807)和0.750(95%CI:0.683~0.8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单核细胞、MLR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385×109/L、0.235,判断U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7%和53.00%、75.49%和66.00%。 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单核细胞、MLR水平明显增高,且与临床和内镜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亚组分型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2年6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MG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于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24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液学检查结果。根据MG患者临床特点进行亚组分类,例如眼肌型和全身型,早发型和晚发型,胸腺瘤型,AchR抗体阳性和阴性,比较不同亚组MG患者的血液学指标。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GFA)将MG患者分为Ⅰ、Ⅱ、Ⅲ、Ⅳ和Ⅴ型,比较不同分型MG患者的血液学指标。比较两组间SII、NLR及PLR的差异,并分析其与MG亚组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影响MG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G患者NLR、PLR、SII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340、-4.640、-8.420,P均<0.001)。与眼肌型MG患者相比,全身型MG患者NLR、PLR、SII...  相似文献   

4.
喻瑞  黎友伦 《重庆医学》2022,51(11):1902-1907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指数(RC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的稳定期COPD患者140例,依据COPD全球倡议(GOLD)分为轻-中度组(GOLD 1~2级)和重-极重度组(GOLD 3~4级)。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NLR、PLR、RCI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预测COPD疾病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 重-极重度组的NLR值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13)。NLR、PLR与FEV1均呈负相关(r=-0.227、-0.207,P=0.007、0.014),FEV1与RCI无相关性(r=-0.069,P=0.418)。在预测COPD严重程度方面,3个指标中NLR更具预测价值。在其截断值为2.58,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59.00%、71.00%,曲线下面积(AUC)为0.622(95%CI:0.528~0.717,P=0.013)。依据NLR截断值分组,与低NLR组(NLR<2.58)相比,高N...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患者手术前后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CRC根治术的患者157例,收集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LM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进行比较,结合随访记录分析炎症标志物对患者5年生存率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1、2、3、12个月LMR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4~6个月NLR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3~5个月PLR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2~6个月SII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LMR是CR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术后12个月LMR预测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0.717)。Kaplan-Meier曲线显示,无论术前LMR水平如何,术后12个月LMR高的患者生存率长于LMR低的患者(P<0.001)。术后12个月低LMR组患者肿瘤直径、神经受侵率、TNM分期、辅助化疗比例与高LM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于上海长海医院就诊的192例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97例,肠易激综合征95例,分析2组患者PLR差异,并评价PLR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通过改良的Mayo评分系统评估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度,结肠镜确定病变蔓延部位,评估PLR与疾病活动度及病变蔓延部位的相关性.结果 与肠易激综合征对照组相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LR、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血红蛋白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在溃疡性结肠炎与肠易激综合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PLR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和58%.肠易激综合征和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PLR分别是123.73±60.47、114.32±43.66、160.19±56.52、253.35±86.82.肠易激综合征PLR与轻度溃疡性结肠炎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与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P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P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在溃疡性结肠炎不同病变蔓延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R在溃疡性结肠炎与肠易激综合征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和临床意义,并且可以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胡明超  袁雄  王强  吴嘉旭  俞文渊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0):119-122, 126
目的 探讨术前基线炎性反应标志物,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收集肿瘤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及5年生存率。分析NLR和PLR值在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基线NLR和PLR值偏高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NLR高值组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NLR低值组(P<0.05),PLR高值组的5年生存率低于PLR低值组(P<0.05)。结论 术前基线炎性反应标志物NLR和PLR高值的胃癌患者与其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并且可以用于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李学勤  付迎新 《安徽医学》2020,41(7):813-81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北京怀柔医院儿科治疗的MPP患儿11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MPP组(59例)及重症MPP组(51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查体的儿童110例为对照组。全部MPP患儿依据治疗1个疗程后的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普通MPP组、重症MPP组以及对照组NLR、PLR水平,同时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NLR和PL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PLR单独和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 3组患儿NLR、P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普通MPP组、重症MPP组NLR和PLR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MPP组NLR、PLR均高于普通MPP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LR、NLR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27、0.405,P均<0.05)。NLR和PLR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90.5%,均高于NLR、PLR单独检测。结论 NLR和PLR与MPP患儿病情轻重呈正相关,NLR和PLR联合检测对患儿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 要: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仍在不断增加。由炎性细胞所控制的肿瘤微环境已 被证明与乳腺癌的发展、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该文就常见的外周血炎症指标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 胞比值、系统免疫炎症指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及C反应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预后及疗效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进 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李莹  杨波  张競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4):554-557,576
  目的  探讨宫颈癌ⅠA2~ⅡA2期患者治疗前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为宫颈癌ⅠA2~ⅡA2期的患者196例。求患者NLR、PLR、LMR、SII的最佳截断值,并分高、低值组。观察高、低值组4项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比较高、低值组生存时间(OS)差异。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检验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效度,建立列线图。  结果  NLR与组织学类型和淋巴脉管间质浸润(LVSI)相关、PLR与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大小相关、SII与组织学类型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PLR、SII高值组及LMR低值组的OS 3.5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LR、SII、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预测效度:PLR>SII>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AUC:73.2%>71.9%>65.1%>37.0%)。列线图预测准确度较高(OS 3年、OS 5年AUC为90.7%、79.1%)。  结论  治疗前PLR、SII值可成为术前预测ⅠA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02-104+169
目的探讨超声对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住院择期手术的结肠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观察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肠壁厚度、RI情况。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肠间积液明显多余结肠癌患者,但结肠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与溃疡性结肠炎比较,肠壁厚度≥1.2 cm比率明显较多,正常结构消失比率明显较多,肠间淋巴结肿大比率明显较多,假肾征比率明显较多。溃疡性结肠炎肠壁厚度(4.81±0.60)mm。溃疡性结肠炎RI(0.65±0.04)。结肠癌肠壁厚度(6.51±0.70)mm。结肠癌RI(0.78±0.09)。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的诊断应用超声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曹男 《当代医学》2022,28(4):11-14
目的 探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UC患者132例作为UC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UC组肠黏膜内NF-κB、TNF-α、ICAM-1的表达水平,评估治疗1个月后的肠黏膜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13.
林秀英  张啸 《浙江医学》2006,28(6):432-434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及其与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导单囊肛门直肠功能测定仪,检测25例UC患者及12例正常人肛门括约肌压力、直肠感觉阈值及肛门直肠抑制反射并进行比较。结果 UC活动期患者肛门括约肌静息压、收缩压、松弛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疼痛阈值、肛门直肠抑制反射最小充气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UC缓解期患者,临床症状持续存在者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疼痛阈值、肛门直肠抑制反射最小充气量仍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临床症状消失者,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 UC患者在炎症活动期存在肠道感觉过敏,且感觉过敏在缓解期仍可持续存在,是部分患者症状难以缓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中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D-二聚体的水平及分析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抗凝血离心后分离血浆存放-30℃冰箱待测。UC的疾病活动度、内镜分级分别用Truelove-Witts、Truelove标准评分。结果活动性UC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63. 3% (19 /30)升高。活动性全结肠炎的D-二聚体水平更高(0. 79 ±0. 13mg/l, p<0. 01)。不同疾病活动度、内镜分级无差异,P>0. 05。结论UC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治疗时应考虑预防微血栓形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哲  张爱国等 《吉林医学》2001,22(4):219-220
目的 :研究乙状结肠镜下直接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对照方法对 12 4例溃疡性直肠乙状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 6 4例与对照组 6 0例 ,治疗组给予乙状结肠直视下给药 ,对照组给予局部灌肠治疗 ,疗程 4周。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下组织学炎症及疾病活动指数 (DAI)和改善情况。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症状改善率分别为 87 5 0 %和6 8 33% (P <0 0 5 ) ;结肠镜下炎症改善率分别为 82 81%和 6 5 0 0 % (P <0 0 5 ) ;组织学改善率分别为 85 75 %和 6 1 6 7% (P <0 0 5 ) ;两组的DAI均有明显下降 ,无严重副作用。结论 :乙状结肠镜直视下给药为一有效、简便、安全的治疗溃疡性直肠乙状结肠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前糖链抗原125(CA125)、乳酸脱氢酶(LDH)、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Ⅱ)水平对子宫肉瘤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治疗的37例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子宫肉瘤组),选取同期手术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子宫肌瘤组,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前一般资料,1周内外周血血常规、CA125、LDH结果,计算NLR、PLR、SⅡ值,比较各指标数值在两组间的差异。以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作为应变量进行判别分析,选取肿瘤最大直径、LDH、CA125、NLR、PLR和SⅡ 等6个指标,采用Fisher准则建立判别函数并验证其效果。结果 子宫肉瘤组外周血LDH、CA125、NLR、SⅡ值水平均高于子宫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子宫肉瘤组PLR水平均小于子宫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结果显示:使用以上6个临床指标针对子宫肌瘤的正确预测比例为83.2%,对于子宫肉瘤的正确判定率为67.4%。结论 术前LDH、CA125、NLR、PLR和SⅡ对子宫肉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ASP)联合常美安等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势。方法:选择经内镜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例,单用SASP口服治疗,剂量为1.0g,每日4次)和实验组(n=42例,在口服SASP治疗基础上联用微生态制剂常美安,2粒/次,3次/d),治疗14周后,比较两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性指数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肠粘膜局部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等细胞因子的变化;主观评价临床疗效、镜下以及组织学病变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Sutherland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14周治疗后,实验组的Sutherland指数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升高以及IL-6、IL-18水平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主观评价临床疗效、镜下以及组织学等3方面的病变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SP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UC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SASP,且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40-43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内科就诊治疗的活动期UC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用组各35例。两组患者予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次,4次/d,口服。联合组患者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 mg/次,3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用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降钙素原(PCT)]及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和CD_4~+/CD_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hs-CRP、TNF-α和PCT指标较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下降幅度较单用组更显著(P0.05);两组CD_3~+、CD_4~+和CD_4~+/CD_8~+数值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联合组上升幅度较单用组更显著(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不仅能下调血清hs-CRP、TNF-α及PCT水平,减轻肠黏膜炎症反应;而且能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增加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