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阴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61例患者临床资料,肿块61个,其中三阴乳腺癌(TNBC)25例,非三阴乳腺癌(nTNBC)36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前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诊断并做免疫组化。分析其病理类型及超声图像特征,包括大小、形态、边缘、有无微钙化、后方声影和血流。结果 两组病例病理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为浸润性癌,TNBC组WHO分级高于nTNBC组。TNBC组60.0%(15/25)边缘光滑锐利,微钙化发生率16.0%(4/25),nTNBC组边缘光滑者19.4%(7/36),发生微钙化69.4%(25/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超声测值大小、形状、后方回声及血流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阴乳腺癌多数肿块边缘光滑,微钙化发生率低,具有一定超声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钼靶X线单一及联合诊断触诊阴性乳腺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90例触诊阴性,钼靶X线检查发现微小钙化灶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进一步行高频超声检查,以病理穿刺活检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单一检查方法及联合诊断在触诊阴性乳腺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瘤病灶58例,恶性肿瘤32例,其中0期10例,Ⅰ期18例,Ⅱ期4例。高频超声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尚可(Kappa=0.641),其诊断乳腺癌AUC为0.775。钼靶X线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25),AUC为0.830。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Kappa=0.879),AUC为0.934。联合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高频超声(P<0.05)和钼靶X线(P>0.05)。结论 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在触诊阴性乳腺癌诊断中各具优势,联合诊断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与病理结果一致性高,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肿块特征对BI-RADS 3~5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65个乳腺癌与92个乳腺良性肿块超声表现,比较两组肿块间8个超声特征包括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非平行方位、微小钙化、后方回声衰减、高回声晕、肿块内部血流、动脉血流频谱RI≥0.7,分析各超声特征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两组间所有8个超声特征包括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非平行方位、微小钙化、后方回声衰减、高回声晕、肿块内部血流、动脉血流频谱RI≥0.7在良、恶性鉴别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边缘不光整诊断乳腺癌敏感度较高(93.7%),其余7个超声特征敏感度较低,而边缘不光整诊断乳腺癌特异度较低,其余7个超声特征特异度较高,尤以微小钙化、高回声晕,对乳腺癌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95.5%、96.8%。结论超声特征边缘不光整诊断乳腺癌敏感度较高,是筛查、随访乳腺结节鉴别其良恶性最重要的征象;形态不规则、非平行方位、微小钙化、后方回声衰减、高回声晕、肿块内部血流、动脉血流频谱RI≥0.7诊断乳腺癌特异度较高,是选择活检或手术的重要超声特征。当出现上述8个超声征象之一时,乳腺肿块倾向于BI-RADS 4B级,出现微小钙化、高回声晕或其余六项中两项征象时,应考虑BI-RADS 4C级,两项以上则考虑BI-RADS 5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乳腺癌经超声诊断46例,诊断符合率为92%。典型乳腺癌的声像特征:纵横径比值〉1、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模糊、肿块周边高回声晕环、后方回声衰减,微小钙化灶等,但部分乳腺癌缺乏典型恶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寅华  高洪波  张志娟 《中外医疗》2010,29(12):173-174
目的分析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学特征,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分析其术前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学表现,根据肿块的回声强度、均匀性、边界、纵横径比值及CDFI血流信号情况。结果35例的乳腺癌回声强度表现为低回声;32例的乳腺癌表现为内部回声不均,边界不规整呈蟹足状;乳腺肿块纵横比≥1诊断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最高(100%);肿块内有多发性微小钙化灶和远场衰减者分别为12和26例;皮肤组织浸润26例;彩色多普勒显示癌肿内部和周边血流丰富者28例。结论综合声像判断对浸润性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其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图像及病理特征。结果:13例乳腺癌,术前经超声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8例,可疑恶性肿瘤4例,误诊为良性肿瘤1例。12例形态欠规则;5例可见强回声晕;7例边缘不光整,可见毛刺状边缘;11例肿块内部表现为低回声;4例后方回声衰减;9例纵横比>1;4例肿块内可见微小钙化;10例可见丰富、杂乱血流信号,但可RI可>0.7,也可<0.7;3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形态失常。结论:乳腺癌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强回声晕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成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舟山医院就诊的306例患者410个结节,所有结节均经手术切除并且病理证实。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由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记录结节直径、位置、数目、纵横比、边缘、边界、回声水平、钙化、血流分级、声晕、强回声晕、与包膜关系、淋巴结转移情况。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然后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病理上结节周围出现纤维浸润带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探讨强回声晕的病理成份。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强回声晕(Ps)进入回归模型。强回声晕(常规超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强回声晕(P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强回声晕(常规超声)的阳性预测值为87%,阴性预测值为92.7%,强回声晕(Ps)的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89%。结论 强回声晕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强回声晕的病理成分多为癌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及炎性细胞。  相似文献   

8.
乳腺小肿瘤高频声像图特征及病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小肿瘤超声图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4例乳腺小肿瘤(≤2cm)高频二维超声征象及其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肿块形态、毛刺、高回声晕、包膜、钙化在小乳腺癌组和乳腺纤维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方回声、纵横比及内部回声在小乳腺癌组与纤维腺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小肿瘤不同超声征象的病理基础不同。结论二维超声征象中毛刺、高回声晕、形态不规则、微小钙化是小乳腺癌的特征性征象,包膜是纤维腺瘤特征性征象。乳腺小肿瘤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其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图像及病理特征。结果:13例乳腺癌,术前经超声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8例,可疑恶性肿瘤4例,误诊为良性肿瘤1例。12例形态欠规则;5例可见强回声晕;7例边缘不光整,可见毛刺状边缘;11例肿块内部表现为低回声;4例后方回声衰减;9例纵横比>1;4例肿块内可见微小钙化;10例可见丰富、杂乱血流信号,但可RI可>0.7,也可<0.7;3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形态失常。结论:乳腺癌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微钙化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微钙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20例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微钙化的诊断效能。根据预后情况,将420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346例)和预后不良组(7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超声微钙化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肿块内部及其周边存在点状强回声,以及乳腺腺体内可见沿导管走形方向分布的点状强回声;伴钙化的肿块表现为边缘不光整,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部分纵横比> 1。其中部分微钙化患者腺体内沿导管走形方向分布的强回声光点,该类钙化提示可能有导管内癌或原位癌,患者预后较好;超声诊断乳腺癌微钙化的准确率为71.4%(95% CI:0.672,0.845),敏感性为74.2%(95% CI:0.703,0.871),特异性为62.8%(95% CI:0.575,0.726),阳性预测值为86.1%(95% CI:0.744,0.943),阴性预测值为43.8%(95% CI:0.363,0.5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 2 cm[O^R=2.401(95% CI:1.105,5.216)]、有淋巴结转移[O^R=2.583(95% CI:1.494,4.466)]、微钙化[O^R=5.376(95% CI:2.105,13.729)]是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 <0.05);TNM分期为Ⅰ、Ⅱ期[O^R=0.269(95% CI:0.160,0.452)]、术后放疗[O^R=0.345(95% CI:0.202,0.590)]、术后化疗[O^R=0.310(95% CI:0.179,0.537)]是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微钙化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乳腺癌手术患者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微钙化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后方回声衰减型乳腺肿物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后方回声衰减型乳腺肿物患者100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联合组(SWE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按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各组超声诊断结果和SWE参数。根据病理结果评价SWE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力。 结果与单纯SWE诊断及单纯超声诊断相比,联合组SWE+超声诊断的假阳性率最低;恶性组SWE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最大值(Emax)明显高于良性组。ROC曲线分析发现,SWE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对后方回声衰减型乳腺肿物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 结论SWE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更精准地评估后方回声衰减型乳腺肿物的良恶性,但不排除发生假阳性结果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6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肿块的边缘形状,内部回声,是否有钙化,后方回声是否衰减以及周围组织情况等方面。结果:典型乳腺癌声像特征:外形不规则,周围高回声环,纵横径比值〉0.77,砂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等,但小乳癌不具备以上特征。结论:超声对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超声弹性成像对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鉴别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4年12月间在笔者医院初诊为Graves病和HT的患者共250例,分为Graves组(n=124)和HT组(n=126)。采用常规彩超观察并记录甲状腺体积、形态、回声特征、血流情况,采用弹性成像分析并记录甲状腺弹性评分、相对应变值平均值(average relative value,MEAN)和蓝色面积比例(area ration of lowstrain region,%AREA)。对比常规彩超与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两组甲状腺体积、回声分级和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组以散在低回声为主,HT组以弥漫性低回声为主,有网格样强回声;Graves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大于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成像分析显示,HT组弹性评分、%AREA均大于Graves组,但MEAN小于Grav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联合弹性成像对Graves病、HT鉴别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彩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性成像能够提高超声诊断Graves病、HT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4例经乳腺肿块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54例乳腺癌患者通过超声准确诊断38例,诊断符合率为70.4%,16例误诊为乳腺其它疾病.结论 分析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乳腺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边界不清,后方回声衰减及散在细点状或针尖状微小钙化,内部可有星点状血流信号及高速高阻频谱,超声检查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可大大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1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5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图像中肿块的边缘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周围组织情况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120例,诊断符合率为96.0%。典型乳腺癌的声像图具有外形不规则,无明显包膜回声,后方回声衰减,纵横径比值> 1,砂粒样钙化等特征;小乳腺癌无上述特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单云云  叶磊  李婷婷 《安徽医学》2023,44(10):1199-1202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病灶的超声表现、BRAFV600E基因结果及临床特征,探讨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PTC的278例患者资料,共278个病灶,分为两组:转移组(117个)与未转移组(161个)。分析两组病灶的超声表现、BRAFV600E基因结果及临床特征,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病灶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实性183个(65.8%),垂直位159个(57.2%),极低回声22个(7.9%),微钙化194个(69.8%),边缘模糊/不规则或甲状腺外侵犯119个(42.8%)。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83个(29.9%),合并BRAFV600E基因突变244个(8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45岁(OR=2.061,P=0.006,95% CI:1.228~3.458)、结节最大直径≥10 mm (OR=1.088,P=0.001,95% CI:1.034~1.146)、和微钙化(OR=1.882,P=0.033,95% CI:1.052~3.367)是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ROC曲线验证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效能的灵敏度为71.8%,特异度为56.5%,约登指数为0.283,曲线下面积为0.664,95% CI:0.600~0.728。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可以预测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建议对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手术时,可以适当扩大颈区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能够鉴别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建立以声像图特征为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136例女性乳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乳腺结节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建立回归模型。比较进入方程中的变量的优势比(OR),评价各变量尤其是弹性成像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个超声特征,筛选出毛刺征、微钙化、血流分级及弹性评分4个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变量,其中弹性评分的OR值高于其他自变量。结论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对乳腺结节病理性质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特征变量,超声弹性成像较其他超声特征更有优势,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及二维声像图特征对于乳腺结节的确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经彩超诊断的乳腺癌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乳腺癌特征声像图表现:低回声,纵横比〉1,小分叶,毛刺,强回声晕,边缘成角,后方衰减,内部微小钙化,导管结构紊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反映乳腺癌声像图特征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超声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48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内容包括:肿块部位、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微粒钙化灶及血流特征。结果典型乳腺癌的二维声像特征: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伴有砂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纵横径比值〉1,但小乳腺癌声像图不典型。彩色多普勒特征: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并具有一定形态特征,且呈高阻血流频谱。结论根据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血流特点,可提高术前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超声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48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内容包括:肿块部位、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微粒钙化灶及血流特征.结果 典型乳腺癌的二维声像特征: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伴有砂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纵横径比值>1,但小乳腺癌声像图不典型.彩色多普勒特征: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并具有一定形态特征,且呈高阻血流频谱.结论 根据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血流特点,可提高术前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