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护理内容.方法:对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实施病情监测、呼吸支持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心理干预和消毒隔离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积极治疗,29例患者出院,16例患者仍在治疗中.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是否有病毒直接攻击心肌引起损伤,为COVID-19患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2月12日至2020年3月14日间,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科出院的227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入院临床资料和心脏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4%患者肌红蛋白(MB)异常,7.5%患者有肌钙蛋白(cTn)异常升高,4.8%患者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5.7%患者有脑钠肽(BNP)异常升高;患者平均年龄为55岁(17~88岁),其中75岁以上的患者占比13.2%,60~75岁占比29.5%,60岁以下占比57.3%,且75岁以上患者心肌标志物异常较其他两组多,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临床分型中,"危重型组"较"轻型及普通型组"心肌标志物明显升高,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时间≥14 d患者的心肌标志物明显高于14 d者,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有合并症患者的心肌标志物明显高于无合并症者,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VID-19患者发生严重心肌损伤的情况不多,新型冠状病毒直接攻击心肌导致损伤的可能性较小。但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如不及时就诊,可能会因原发病导致的缺氧而影响心肌,导致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肝功能损伤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山东省胸科医院收治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68例,分析肝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68例确诊病例中,轻型、普通型患者56例,出现肝功能损伤22例;重型、危重型患者12例,出现肝功能损伤11例.肝功能损伤组患...  相似文献   

4.
何颖雪  潘璐璐  王仁伴  张一帆  冯添洋  黄朝兴 《浙江医学》2020,42(15):1648-1650,1652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伴肝功能受损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17日至2月20日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132例,51例(38.6%)伴肝功能受损(ALT或AST升高超过正常值范围)。其中22例入院时发现肝功能受损,29例住院治疗期间出现肝功能受损。比较入院时肝功能受损患者与正常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肝功能受损患者与正常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1)与入院时肝功能正常患者相比,入院时肝功能受损患者年龄较大,BMI较高,重型、危重型比例较高,高血压病史比例较高,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酸转肽酶、直接胆红素、CRP、ESR、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水平较高,接受激素、抗生素治疗比例较高,接受中草药治疗比例较低(均P<0.05)。(2)与住院治疗期间肝功能正常患者相比,住院治疗期间出现肝功能受损患者年龄较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比例较高,γ-谷氨酸转肽酶、甘油三酯、ESR水平较高,接受激素、中草药治疗比例较高(均P<0.05)。患者转氨酶水平在护肝药物治疗2~7d后均恢复正常。结论COVID-19伴肝功能受损患者年龄偏大,且基础疾病多,早期发现并使用护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 2019 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中国地区于2019 年末首先出现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 1 月 7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先从 1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并成功培养了这种病毒.2020 年 2 月 11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象变化,从而研究血象变化与患者治疗疗效的关联。 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前后血象指标变化,以治疗疗效情况分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前血象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0.0%(27/45)升高,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93.3%(42/45)降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93.3%(42/45)降低,淋巴细胞绝对值77.8%(35/45)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64.4%(29/45)降低,全程C反应蛋白86.7%(39/45)升高。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后血象中淋巴细胞绝对值55.6%(25/45)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55.6%(25/45)降低、全程C反应蛋白57.8%(26/45)升高。采用χ2检验比较:好转组与未见好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象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好转组与未见好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象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全程C反应蛋白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象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多正常区间变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前期多升高,治疗后多在恢复正常;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前期下降,治疗后多恢复正常;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明显;全程C反应蛋白多升高。血象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全程C反应蛋白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转归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叶林 《广西医学》2007,29(12):1968-196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呼吸机使用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病率高、耐药性高、病死率高,已成为临床和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本文总结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45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析使用呼吸机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和病原学,并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心脏损伤特点及发生重型的预警指标,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病情评估、临床救治及预后提供资料。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39例,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标准,分为2组,第1组26例为(危)重型,第2组113例为普通型,分析两组间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特别是心脏方面的表现。 结果 1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22例,(危)重型9例(40.91%);无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117例,(危)重型17例(1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危)重型较普通型患者更易出现咳嗽、咳痰、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呼吸困难症状。(危)重型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白介素-6比普通型患者高,辅助性T淋巴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比普通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与普通型患者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特异性酶学(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异常、心脏彩超异常的例数均较少,心电图以P波振幅增高、PTfV1值异常、T波低平或倒置改变为主。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可出现多种血清酶学、细胞因子、炎症因子的改变,(危)重型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白介素-6比普通型患者高,辅助性T淋巴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低于普通型患者。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更易进展为(危)重型。心脏特异性酶学、心电图、心脏彩超异常病例少,但部分患者进展快、可发展为暴发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与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及其病原学特点,以减少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中307例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中45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7例机械通气患者中,45例(14.66%)为VAP患者,其中好转20例(44.44%),机械通气时间为(6.3±3.3)d;恶化15例(33.33%),机械通气时间为(8.6±6.4)d;6例死亡(13.33%),机械通气时间为(7.7±4.7)d;4例(8.89%)病情无变化,放弃。45例患者共检出55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氏阴性细菌为主。结论: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5例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一种以上VAP的危险因素,多数患者的临床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痰培养分离出6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7.4%,革兰阳性球菌占19.7%,真菌占22.9%,耐药情况较严重。结论: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皆为VAP发生的原因。临床上应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并应根据细菌药敏检测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真菌性肺炎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6年1月至1996年10月,该院收治真菌性肺炎82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5例(54.9%),全部病例均有严重的原发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多见,其次为恶性肿瘤。临床以发热、咳嗽、咳疾、气促、发绀最常见。抗真菌治疗以氟康哇疗效最佳。经抗真菌与对症支持治疗,治愈好转26例,占57.8%,无效4例,占8.9%,死亡15例,占33.3%。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5例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一种以上VAP的危险因素,多数患者的临床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痰培养分离出6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7.4%,革兰阳性球菌占19.7%,真菌占22.9%,耐药情况较严重.结论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皆为VAP发生的原因.临床上应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并应根据细菌药敏检测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描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7日至2月29日在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确诊为COVID-19的228例住院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转归.结果: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58岁,其常见症状包括发热(88.2%)、疲劳(69.7%)和干咳(59.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生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93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中,肝损伤38例(40.9%),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26~87岁,平均48岁。肝损伤患者中,肝功能异常表现为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谷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其中,TBIL异常者9例,ALT/AST异常者25例,TBIL合并ALT/AST异常者4例,TBIL增高均在3倍以内,ALT/AST增高均在5倍以内。19例(50.0%)入院时已有肝损伤,19例(50.0%)入院后出现肝损伤,两组TBIL、ALT及AST分别为(16.4±2.0)μmol/L vs. (17.8±2.4)μmol/L(P=0.43);(56.3±8.6)U/L vs. (52.02±6.3)U/L(P=0.69);(42.8±4.7)U/L vs. (31.92±2.4)U/L(P=0.0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中,肝损伤的发生比例高,程度较轻,大部分可自行恢复,但肝损伤的机制复杂,除了病毒本身所致肝损伤还可能合并药物性肝损伤,在诊治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6.
植泉业 《中外医疗》2008,27(20):124-124
目的 分析老年人(60岁以上)急性肺炎的诊治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所2006年11月至2007年12月同接诊的45例老年人急性肺炎患者的诊治体会.结果 45例患者中41例有并发症,占91%,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后1~6d内确诊60%~95%的患者确诊为急性肺炎;呼吸困难和咳嗽为最常见的症状(占100%),20例(44%)患者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42例(93%)患者表现为双侧肺部异常.抗生素治疗后44例(98%)患者在6d内退热,停用抗生素治疗后随访15d8例(18%)仍有咳嗽,老年人急性肺炎重症状重但不典型,诊断时间较长,要完全消除症状短期内的较难,感染控制后仍咳嗽并不是应用抗生素的指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对老年人大叶性肺炎 (以下简称老年肺炎 )的认识 ,特将我院内科 45例老年肺炎和随机选出同期住院 75例青壮年大叶性肺炎临床资料 (以下简称青壮年肺炎 )与之对照分析 ,以了解老年肺炎与青壮年肺炎有何不同 ,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的临床情况和各项检查符合肺炎诊断 ,并经X线摄片诊断证实病变呈大叶性或节段性。老年组 共 45例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1 7例 ,年龄 6 5~ 74岁 35例 (77.78% ) ,75~81岁 1 0例 (2 2 .2 2 % ) ,平均年龄 6 8.45 %。青壮年组 共 75例 ,其中男性 45岁 ,女性 30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成功诊治的3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为诊治危重型COVID-19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0年1月底至2月初成功救治的3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2岁。2例为二代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平均住院天数16.67 d,发病初期均有发热,2例有咳嗽,进展期出现重症肺炎。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1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2例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3例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C-反应蛋白升高,恢复期淋巴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患者胸部影像学提示双肺渗出影、部分实变及磨玻璃影。入院后经积极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营养支持、CRRT、机械通气结合中医调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危重型COVID-19患者病情进展快,病程中合并多种并发症,早期诊断并及时综合支持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肾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COVID-19确诊患者73例,其中轻型6例、普通型57例、重型10例、危重型0例。患者入院第1天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标本检测尿蛋白水平,抽取同日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肌酐水平,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析患者肾损伤情况。结果73例患者尿蛋白阳性率为54.8%,Ccr异常率为10.96%。轻型、普通型、重型COVID-19患者尿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3.33%(2/6)、54.39%(31/57)、70.00%(7/10),Ccr异常率分别为0.00%(0/6)、8.77%(5/57)、30.00%(3/10)。不同疾病严重程度COVID-19患者尿蛋白阳性率、Ccr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OVID-19患者易出现肾损伤,但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患者尿蛋白阳性率和Ccr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