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春 《内科》2008,3(5):782-783
心血管内科(简称心内科)专业知识体系庞大、复杂,存在许多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临床上危急重症、疑难杂症多且常需作出快速判断与紧急处理,因而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而又非常重视实践过程的学科。心内科教学始终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现就我科在心内科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维生素E在心血管内科治疗常见病(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2021年10月接诊的90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顺序,将前45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将后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实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择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社区门诊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西药常规方案(对照组,n=20)与取舒血宁与曲美他嗪联合加用(观察组,n=2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5%,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8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血脂水平,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均有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所升高,观察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心血管内科应有舒血宁与曲美他嗪联合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交果,改善患者机体状况,具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归纳总结了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结论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护理水平,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与管理,加强护患沟通交流可以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坐落于富有传统特色的湘雅内科病房的一楼,本学科的创始人王肇勋教授于1946年从美国带回国内第一台心电图机,从而开创了国内最早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学科。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并于同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6.
7.
南海医院心血管内科拥有一批中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和第一军医大学兼职正副教授,科室由信院部、心脏功能室实验室、心脏介入治疗中心、专科专家门诊室等组成。  相似文献   

8.
通过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到人性化护理是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全方位的护理,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研和分析临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标准,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氯吡格雷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心绞痛病人,采取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病人;对照组对病人采取传统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在传统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对病人进行治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病人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且加上氯吡格雷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使病人生存质量给予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干预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护理水平)、患者自身(期望过大)及环境因素(规章制度、住院环境)等。结论采取完善护理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为患者和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住院或工作环境等措施有效防范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2.
戴烨  周晨霞  梁旭东  陈川  陶赟 《内科》2023,(1):78-81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药物咨询主要关注的问题,旨在为临床药师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与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药师跟随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出诊时门诊患者(n=276)的药物咨询信息,应用帕累托图找出患者最关注的药物咨询问题内容和咨询药物类别。结果 药品用法用量、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适应证和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药品供应等药物问题是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的主要关注内容。心血管系统药物、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中成药等药物类别是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的主要关注内容。结论 临床药师对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开展药物咨询,可找到患者最关注的药物相关内容,并据此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扩充专业知识储备,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200例老年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率为14%,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86%,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得知,两组两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其生存质量,同时,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飞  刘海涛  杨兴军  王博 《心脏杂志》2019,31(4):496-498
目的 评价微信平台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研究抽选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心血管内科本科实习生48名为观察对象。数字随机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个体化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评分,分析两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亦明显较对照组高(P < 0.01)。 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恰当应用微信网络平台有利于巩固实习生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增加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9):717-717
《内科疑难病例会诊》是“疑难病例会诊丛书”中的一本,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策划,《中华内科杂志》名誉总编辑、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专家罗慰慈教授组织国内知名专家编写。收集了161例疑难病症,展现了多专科、多家医院权威专家大会诊的经过,介绍了临床处理困难的病例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小16开,85万字,58元。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有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在抢救过程中药物剂量必须精确,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微量泵具有使用方便、剂量准确、微量持续、给药均匀等特点,故心血管内科抢救过程中常用硝普钠、硝酸甘油、尼卡地平、地尔硫卓艹、多巴胺、替罗非班、米力农、呋塞米、胺碘酮9类药物微量泵。本研究总结了微量泵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第15届全国介入心脏病论坛上大会主席霍勇教授呼吁"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培养模式和标准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切实提高我国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规范医疗实践,充分保障患者的根本权益,进一步推动我国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培养工作,完善有关的培养标准与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其作出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患者.以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远高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远低于实验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不同的风险因素,但对其作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管理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6月,研究中纳入的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180例,根据患者临床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案,将1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9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和对照组(90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临床观察统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和二次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采用心理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发生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8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期间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降低焦虑和抑郁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