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的选择标准。[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治疗的52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方案:吡柔比星50 mg/m2,紫杉醇150 mg/m2,21 d为1周期,共3~4周期,符合保乳条件者新辅助化疗完成后行保乳手术。术后常规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92.3%(48/52),新辅助化疗完成后,13例(25%)临床完全缓解(cC R ),6例(11.5%)病理完全缓解(pC R ),35(67.3%)例临床部分缓解,无进展病例。经过36个月中位随访(18~78个月),局部复发率11.5%(6/52);5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率9.6%(5/52),其中2例已死亡。保乳综合治疗后满1年进行乳腺外形评估,外形优17.3%(9/52),良40.4%(21/52),差42.3%(22/52)。[结论]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严格把握新辅助化疗后的保乳指征,规范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降低局部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4例炎性乳腺癌新辅助放疗病例及文献复习,分析探讨炎性乳腺癌新辅助放疗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临床分期为T4dN1~3M0的炎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全身治疗失败后加用新辅助放疗,观察其疗效,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 结果4例炎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放疗后均获得临床缓解,成功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坏死。1例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18~103个月),1例胸壁复发,2例肺、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无复发转移。1例死亡(肺转移)。 结论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对新辅助全身治疗失败的炎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放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Ⅱ期乳腺癌术前短程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6例临床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前以CEF方案化疗1个疗程,化疗后7~10d手术治疗。结果 部分缓解9例(34.6%),轻度缓解7例(26.9%),无变化10例(38.5%),无临床进展病例。结论 对临床Ⅱ期乳癌患者行术前短程化疗,可减小病灶,提高保乳机会,并为术后化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新辅助化疗在隐匿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在隐匿性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隐匿性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完全缓解3例(17.6%),部分缓解12例(70.6%)。稳定1例(5.9%),进展1例(5.9%)。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使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病情缓解,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和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女性,占同期乳癌的0.82%(14/1707),14例均行钼靶x线摄片、8例发现异常,12例行腋下肿块穿刺活检,一例行锁骨上肿块穿刺活检,准确率为100%。12例患者直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行4周期化疗,1例行双侧乳腺癌根治术,本组术后均辅助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生存率83.33%(10/12),1例于术后2年死于肺、纵膈转移。1例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3年死于脑转移。结论:临床上对腋窝肿块或锁骨上肿块应高度警惕隐匿性乳腺癌的可能,提高认识和适宜的影像学检查、肿块切取活检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乳癌改良根治术加术后辅助治疗是适宜的治疗方式。对疑有远处转移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术前给予适当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改良根治术及术后辅助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1994年4月至1999年4月共实行改良根治术35例期间,分别采用改良根治术Ⅰ式和Ⅱ式。术后再分别给予6个疗程辅助联合化疗,根据病情分别采用了CMF方案、CAF方案、辅助放疗及三苯氧胺治疗。结果35例术后随访,生存8年以上11例,占31.4%;生存5年以上18例,占51.4%;生存3年以上5例,占14.2%;另1未化疗病例术后15个月因肝肺转移死亡,占2.8%。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对腋淋巴结有转移较明显的宜采用改良根治术Ⅱ式。术后辅助治疗可以提高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治疗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符合FIGO分期宫颈癌≥IB2期106例,接受腹腔化疗加静脉化疗89例(A组),接受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组17例(B组)。化疗方案选取以铂类为主联合化疗。结果:行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A组65例(73.03%),淋巴转移4例(6.15%),B组3例(17.65%),淋巴转移1例(33.33%);细胞病理分级降级A组12例(18.46%),B组1例(33.33%);随防2年至4年,A组76例无瘤生存(85.39%),B组14例无瘤生存(82.35%)。结论:腹腔化疗加静脉化疗治疗官颈癌(A组)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病理高危因素发生机率,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治疗宫颈癌(B组)疗效因病例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43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手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利用手辅助操作通道切口或下腹部小切口行回肠膀胱术。结果手术时间245~530min,平均(367土6.7)min;出血量80~500ml,平均(247土6.9)ml;住院时间9~83d,平均(22±7.8)d。43例患者随访1~38个月,平均(18±7.6)个月,其中3例因局部复发或全身转移死亡;肺部转移和局部复发并全身转移各1例,均带瘤生存;1例术后3个月因突发肺梗塞死亡;其余37例无瘤存活。结论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安全、可行,尤其对于复杂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有效防止微创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保障了患者的术中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手术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化疗和手术的相互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68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方法的疗效,评价化疗的毒性反应及对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根治性手术术前开始化疗组和术后开始化疗组二组间1a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3、5a的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9例,术前化疗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化疗死亡1例。结论:根治性手术结合术前、术后化疗治疗局小细胞肺癌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化疗不增加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每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术前予以辅助放、化疗,放、化疗结束3~5周后行手术切除治疗;单纯手术组仅实施手术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明显优于单纯手术组的30.00%(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患者总随访率为96.67%,随访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总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组,且除1年局部控制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联合治疗组的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术前辅助放、化疗能提高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手术疗效,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钼靶X线影像学特征及Ki-67阳性表达率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68例乳腺癌患者,患者行化疗前均接受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且均经粗针穿刺取得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依据新辅助化疗疗...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PURPOSE: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breast cancer results in high response rates, allowing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in patients primarily not suitable for this procedure. Tumors of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proven breast cancer that fail to respond to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are thought to be chemotherapy resistant. We questioned this hypothesis and treated 13 patients who did not respond to preoperative anthracycline-containing first-line treatment. PATIENTS AND METHODS: Eight patients received a combination therapy consisting of epidoxorubicin and docetaxel as neoadjuvant first-line treatment and were treated with CMF as preoperative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The other five patients did not respond to first-line FEC and were given paclitaxel or docetaxel as second-line treatment. RESULTS: A major response to treatment was observed in 10 of 13 patients (77%) during preoperative second-line therapy: one patient (8%) achieved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 and nine patients (69%) partial response (PR). Three patients (23%) had stable disease (SD), and no patient had progressive disease (PD). Eight patients (62%) could undergo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CONCLUSIONS: We conclud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achieve objective responses including pCR with potentially non-cross-resistant neoadjuvant second-line therapy, leading to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in a high proportion of patients. Thus, preoperative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appears to be justified when breast conservation 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goal and may have potential in improved tailoring of neoadjuvant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产率的逐渐增加,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MRI不仅能清晰硅示肿块大小及与周嗣组织的l炎系,还可利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MR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imaging,PWI)和MR波谱成像fMRS)为代表的功能MRI技术,存肿瘤形态发生改变之前,更早期评估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为临床制定最佳的化疗方案提供重曼依据。作者综述MRI新技术存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自设问卷及SF-36健康状况量表对88例乳腺癌病人在新辅助化疗结束后1周内的化疗副反应及其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乳腺癌病人完成新辅助化疗后的SF-36各维度得分中,生理机能(72.90±23.55)分、生理职能(28.98 ±37.31)分、躯体疼痛(71.50±21.91)分、一般健康状况(53.67±21.72)分、精力(61.19±28.39)分、社会功能(61.08±28.39)分、情感职能(52.27±43.71)分共7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正常人群(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化疗副反应的数量、厌食、疲乏、年龄、文化程度对于生活质量有影响(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本组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副反应中的厌食、疲乏等是导致本组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同时年龄越大的病人生理机能越差,而文化程度越高的病人社会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NACT)对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21例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采用顺铂、长春花碱、博菜霉素联合方案(PVB)化疗2个疗程后手术。结果化疗后临床有效率达85.7%,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切除病灶。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症状改善率,提高宫颈癌的疗效,为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理诊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理诊断的影响,评价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经空芯针穿刺取材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给予临床证实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2周期治疗,继之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并做免疫组化测ER、PR和c-erbB-2,与化疗前的检查结果比对,进行总结。结果经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原发灶明显缩小,11%完全缓解;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下降,21.6%完全缓解;ER、PR和c-erbB-2结果与新辅助化疗前不相符,不符合率分别为46%、37%和12%。结论新辅助化疗对降低病期、争取保乳机会、筛选敏感的化疗药物大有益处,但因其影响了术后病理结果,不利于医生制定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基因治疗等方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此矛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年龄≤40岁的行新辅助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pCR组30例,非pCR组57例。对比pCR、复发/转移及死亡人数构成比与临床病理学特点的相关性,并分析pCR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87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30例达到pCR(34.5%)。年轻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pCR构成比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术前淋巴结状态、Ki67水平及分子分型相关(χ^2值分别为3.592、4.614、8.373、4.251、14.569,P值分别为0.047、0.032、0.039、0.039、0.006);复发转移患者构成比例与E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相关(χ2值分别为8.778、6.243、9.413、14.910、23.074,P值分别为0.003、0.013、0.009、0.002、<0.001);死亡患者构成比与ER、PR、HER-2、分级、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相关(χ^2值分别为6.686、4.340、11.874、15.707、12.428、26.564,P值分别为0.010、0.037、0.003、<0.001、0.006、<0.001);ER、PR、HER-2、肿瘤大小、术前淋巴结状况及分子分型与DFS相关[HR(95%CI)分别为0.53(0.31~0.93)、2.12(1.21~3.64)、0.46(0.27~0.77)、1.91(1.40~2.62)、2.22(1.55~3.20)、1.21(0.95~1.55),P均<0.05];而ER、PR、HER-2、分级、肿瘤大小及术前淋巴结状况与OS密切相关[HR(95%CI)分别为0.47(0.23~0.98)、2.14(1.03~4.44)、0.37(0.19~0.76)、2.90(1.45~5.79)、1.86(1.24~2.79)、2.22(1.39~3.56),P均<0.05]。33例复发转移的患者中pCR患者5例,占16.7%(5/30);余28例未达到pCR,占所有非pCR患者的49.1%(28/5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21例死亡的患者中pCR患者2例,占所有pCR患者的6.7%(2/30);余19例均未达到pCR,占所有非pCR患者的33.3%(19/57),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pCR构成比及DFS、OS受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评估新辅助化疗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9例术前宫颈癌,术前采用1~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后手术,观察近期的疗效.[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症状.临床近期有效率达87.18%(34/39),手术切除率达100%.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适宜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能提高近期控制率、手术切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对49例(NAC)患者在化疗前后均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记录并将化疗前肿瘤的二维超声及弹性成像指标与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指标(RECIST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化疗前后剪切波弹性模量的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边缘、肿块化疗前后大小差值、化疗前弹性模量参数(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均与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有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边缘、肿块化疗前后大小差值、化疗前最大值与RECIST评价指标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 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反映乳腺肿块化疗前后的变化,化疗前肿块弹性成像的最大值可用于预测浸润性导管癌NAC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