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鼻内窥镜手术、鼻窦CT冠状位及轴位扫描加深了对鼻腔和鼻窦的解剖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对照鼻窦Wa ters′位和侧位平片对变异较大的蝶筛窦在上述位置的投影的认识无疑可提高对蝶筛窦病变的诊断。本文收集了一组2 5 0例鼻窦CT和平片齐全的病例 ,进行对照分析 ,以期在平片上对蝶筛窦某些发育形态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有所认识。1 材料与方法1993— 1999年我院鼻窦CT、X线Waters′位 鼻窦侧位平片 2 5 0例。男 10 5例 ,女 145例 ;最大年龄 78岁 ,最小 13岁 ,平均 33岁。所有患者均摄有鼻窦Waters′位和侧位平片及鼻…  相似文献   

2.
最后筛房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最后筛房的解剖发育情况及其解剖毗邻关系对临床开展蝶鞍区域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50具成人头颅进行鼻窦冠状位及水平位薄层CT扫描,重点观测后筛窦最后筛房的影像解剖形态及其毗邻关系。结果:测得其矢状径位于5.76~21.48mm之间。其中,最后筛房大于或等于同侧蝶窦腔的有23侧(23%)。最后筛房与蝶窦、视神经管之间的解剖关系的不同形成蝶上筛房的有28侧(28%)。形成蝶旁筛房的有5侧(5%),形成Onodi窦的有24侧(24%)。结论:鼻窦冠状位及水平位CT扫描在最后筛房的影像解剖研究及临床手术中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最后筛房与蝶窦、视神经管之间的解剖关系可形成蝶上筛房、蝶旁筛房或Onodi窦对临床开展蝶鞍区域手术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蓝玉梅  邓开鸿 《华西医学》1998,13(4):478-480
通过对筛窦疾患38例平片与手术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平片对显示筛窦病变及定性仍具有重要价值,可起到首检和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副鼻窦的常规拍片检查中,以瓦氏位(卧位后前37度位)最多,此位置能够显示上颌窦,额窦和筛窦的前后位影像,但蝶窦不能显示,这时就需要加照能充分显示蝶窦病变的顶颌位或颌顶位,有时还需要加照显示前组筛窦的柯氏位,以及显示侧位影像的侧位片。加照这些位置既延长了患者的检查时间,增加了检查费用,同时也增加了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所以最好能在一张片上同时显示上述四位置。下面根据我科的工作体会,简述副鼻窦四位置同片摄影的方法。一、摄影方法:1 机器设备:GETX - 3型胃肠机2 胶片尺寸:10inch×12inch3 胶片距:10 0cm4 分格摄影:四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筛窦疾患38例平片与手术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平片对显示筛窦病变及定性仍具有重要价值,可起到首检和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手术提供CT影像学解剖资料。【方法】对20具头颅标本行CT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扫描,进行与扩大经蝶窦入路相关的颅底结构的观测。【结果】CT多方位扫描观测见筛顶和筛板呈高台和平移两种位置关系,后组筛窦、蝶窦与视神经管关系分为蝶窦优势型、蝶筛均势型及筛窦优势型,以蝶窦优势型占多数(60%)。蝶嵴至双侧视神经管眶口垂直距离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后组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的毗邻关系,蝶窦气化类型及蝶窦分隔应作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术前常规的影像学观测内容。②蝶嵴位于双侧视神经管眶口的中点,为术中可靠的中线标志。  相似文献   

7.
30例经病理证实的上颌窦疾患的平片与CT对照观察表明,CT在发现上颌窦壁骨质异常、显示窦腔软组织以及观察毗邻结构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平片。在Water氏位上颌窦内壁不呈一细薄致密线状,而所谓外壁实系后外壁的切线位投影,显示上颌窦腔内软组织肿块的假阴性超过半数,但也偶有假阳性。  相似文献   

8.
筛窦骨瘤     
一、鼻窦骨瘤的概述 鼻窦骨瘤(osteoma)是鼻腔、鼻窦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是有包膜的良性骨性肿瘤.它通常不引起临床症状,偶尔在进行x线片检查中被发现.据报道,常规进行鼻窦X线平片检查时约1%的受检者可以查出骨瘤;而因有鼻腔、鼻窦症状行鼻窦CT扫描的患者中,骨瘤的检出率约为3%.鼻窦骨瘤的发病率约为0.01%~0.43%;男、女比例约为1.5:1~3: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段20~50岁;无种族偏向[1-3].一般认为,鼻窦骨瘤多发生于额窦,其次为筛窦、上颌窦、蝶窦[2].对此,新近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有不同的结果:1889例患者因鼻腔、鼻窦疾病而接受鼻窦CT扫描,结果显示鼻窦骨瘤最多发生在筛窦,其次为额窦、上颌窦、蝶窦,但骨瘤的检出率约为3%,与之前的文献报道一致[3].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侵犯副鼻窦的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侵犯副鼻突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4例经病理证实NPC,其中69例侵犯副鼻窦。CT轴位平扫鼻咽部及副鼻窦,层厚及层距为5mm。结论:254例NPC侵犯副鼻窦69例(27%)。侵犯蝶窦、筛窦、上颌窦124例次,其中蝶窦52例次,筛窦46例次,上颌窦26例次,额窦未见。侵犯蝶窦有2个途径,侵犯筛窦有3个途径,侵犯上颌窦有4个途径。CT表现为窦腔内软组织肿块影并窦壁骨质破坏。结论:CT可明确NPC侵犯副鼻窦的表现、范围及途径,对指导治疗及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影像资料,5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7例直接行增强CT扫描,3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7例肿块主要位于上颌窦,1例广泛累及双侧鼻腔鼻窦,1例位于鼻腔筛窦,2例位于蝶筛窦,1例位于鼻泪管区。周围结构侵犯包括眼眶9例、面颊部8例、齿槽骨6例、硬腭2例、颧骨2例、翼腭窝7例、颞下窝5例、鼻咽6例、斜坡1例、前颅窝1例。5例CT平扫时肿块呈等及略低密度,增强后8例肿块实质部分明显强化,4例呈中等强化,9例出现低密度未强化灶,其中2例呈囊肿样;7例上颌窦肿块均致窦腔扩大,各窦壁呈侵蚀性破坏或压迫性吸收。3例肿块在MRI T1WI上呈等及略低信号,T2WI上呈等、高混杂信号,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明显强化,肿块内均有明显未强化的低信号区,其中1例肿块内部呈囊样。结论: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以上颌窦最多见,肿块中央较显著液化坏死或囊变是其常见征象,CT及MRI相结合有助于确定肿瘤侵犯范围。  相似文献   

11.
鼻甲泡的影像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影像学检查对鼻甲泡的评估价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了 13 2例 (无鼻窦手术史 )受检者的影像资料 ,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 ,其中 2 3例采用螺旋扫描 ,MPVR观察 ;15例行MRI检查 ;46例行鼻窦华氏位X线摄片。对鼻窦炎 (去除鼻息肉 )者 41例 ( 70侧含有病变 )与鼻窦CT检查阴性者 3 2例 ( 64侧 )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 1)常规鼻窦华氏位摄片不能显示鼻甲泡。 ( 2 )MRI能够检出部分鼻甲泡。 ( 3 )CT能清晰显示微小鼻甲泡 ,MPVR对鼻窦解剖结构及变异的显示最佳。 13 2例中检出 6例鼻甲泡内息肉 ,3例鼻甲泡炎 ,1例鼻甲泡黏液囊肿。 2例巨大鼻甲泡致OMC阻塞 ,合并额窦、筛窦和上颌窦炎。 ( 4 )鼻窦炎组鼻甲泡的发生率为 3 7 5 % ,对照组鼻甲泡的发生率为 42 2 % ,两组间鼻甲泡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 χ2 =0 5 85 ,P >0 0 5 )。结论 :X线平片不能评估鼻甲泡。MRI对鼻甲泡的评估价值有限。CT是检出鼻甲泡的金标准。鼻甲泡是引发鼻窦炎的潜在因素 ,关键在于它的大小和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筛上颌窦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筛上颌窦的CT影像资料。结果 15例筛上颌窦中,双侧12例,单侧3例;12例双侧筛上颌窦,双侧大小对称9例,不对称3例;筛上颌窦与上颌窦之间分隔共27个,其中形态平直23个,弧形4个;15例筛上颌窦中,并存其他解剖变异12例。结论筛上颌窦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多方位成像能够准确诊断筛上颌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诊断为副鼻窦疾病患者经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结合轴位综合分析,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准确测量手术区域空间数值。结果MPR图像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眶周、颅底以及鼻窦复合体的解剖变异等区域的精细结构,提供手术安全空间数值,50例患者CT检查结果及测量数据与内镜手术所见符合率高。结论多排螺旋CT(MSCT)技术对安全实施鼻内镜手术具有指导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的螺旋CT表现以及分型。方法:收集48例经临床证实为慢性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慢性鼻炎鼻窦炎分4型:(1)漏斗型,占18.8%;(2)鼻道窦口复合体型,占45.8%;(3)蝶筛隐窝型,占8.3%;(4)鼻腔鼻窦息肉型,占27.1%。结论:CT能够显示鼻窦的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在对慢性鼻窦炎诊断分型和鼻内镜手术治疗中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凯  董明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2):2000-2001
鼻息肉的发生多与中鼻道结构相关。筛窦息肉是发生于筛窦的粘膜失纤维基质的水肿。我们于2008年5月-2008年10月对门诊600例前鼻孔或后鼻孔症状患者,以及既往误诊为“咽炎”和“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鼻窦CT筛查发现,其中563例(93.8%)患者筛窦软组织影,考虑鼻腔鼻窦内窥镜手术有着良好治疗效果,建议患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窦冠状位CT在诊断和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冠状位CT表现,根据鼻窦冠状位CT上显示的肿瘤侵犯范围制订治疗方案。结果:所有鼻腔鼻窦肿瘤均经鼻内镜下取病理确诊,其中鼻腔鼻窦鳞癌占30.0%(15/50),黑色素瘤占14.0%(7/50),腺样囊性癌占14.0%(7/50),嗅神经母细胞瘤占8.0%(4/50),淋巴瘤占14.0%(7/50),其他恶性肿瘤占20.0%(10/50)。鳞癌多侵犯上颌窦,占66.7%,鼻腔鼻窦黑色素瘤多发于鼻腔,侵犯筛窦达71.4%,嗅母细胞瘤多起源于鼻腔,侵犯筛窦达100.0%,鼻腔鼻窦淋巴瘤侵犯鼻腔双侧达28.6%,在各鼻窦均可有发生和侵犯。根据鼻窦冠状位CT病变范围选择术式,鼻内镜下切除肿瘤为30.0%(15/50)、鼻内镜下仅取病理为26.0%(13/50)、鼻内镜辅助经上颌窦手术为14.0%(7/50)、鼻内镜辅助鼻侧切20.0%(10/50)、上颌骨和或眶内容物手术分别为10.0%(5/50)。结论:鼻窦冠状位CT能清楚显示病变范围和累及部位,对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窦霉菌感染的CT特征及临床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资料完整的14例霉菌性鼻窦炎的冠状位及轴位重建图像表现。结果:受累鼻窦腔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充填,病灶内密度不均,部分病灶内可见钙化,病灶内见气泡影,受累鼻窦骨质可见硬化、吸收及破坏。部分病例合并窦口鼻道复合体变窄、阻塞,并见多种变异。结论:鼻窦霉菌感染的主要特征是窦腔内软组织肿块,病灶内散在钙化及气泡影,窦壁骨质增厚或吸收。冠状位CT扫描能较好地显示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基于冠状位螺旋CT而做的轴位重建能更好地弥补冠状位扫描的不足,两者结合对功能性内镜手术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鼻窦粘液囊肿CT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鼻窦粘液囊肿CT表现,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34例41个粘液囊肿,均经手术(或内窥镜)及病理证实,结合手术对照分析其CT表现。结果:①发生部位:主要位于额窦、筛窦,占83%(34/41)。其次为蝶窦、上颌窦。②CT表现:窦腔膨大,骨壁变薄或吸收缺损。腔内密度改变:可为低、等、高密度。周围侵蚀改变:粘液囊肿突入眶内引起眼球突出及斜视,囊肿可突入到颅内、鼻腔内。增强后表现为囊肿周边粘膜环形强化(中央无强化)。结论:CT检查能准确显示鼻窦粘液囊肿影像特征,对鼻窦粘液囊肿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对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冠状图像在上颌窦及窦口复合体炎症诊断上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取107例上颌窦及窦口鼻道复合体炎症病人的轴位和冠状CT扫描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阅片和对比。结果:CT冠状图像除显示副鼻窦腔炎症外,能很好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结构炎症改变,为临床提供全面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19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收治的19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鼻窦CT检查和鼻内镜检查,并行相应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鼻窦发病,其中病变单纯累及上颌窦者12例、单纯累及筛窦者2例、单纯累及蝶窦者1例,有3例同时累及上颌窦和筛窦,有1例同时累及上颌窦、筛窦和蝶窦。有15例(78.9%)窦腔软组织团块影中可见斑点状钙化灶,5例窦腔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吸收和破坏。术后随访2年,有3例复发。结论:真菌性鼻窦炎好发于上颌窦,多为单侧鼻窦发病,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手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