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 较多的研究表明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紊乱,故提高、改善其特异性免疫水平可望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iRNA是一种有前途的特异性免疫触发、增强剂,它可以将供体的特异性免疫传递给未经免疫的动物。本文通过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在实验动物间传递特异性免疫活性的观察,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免疫核糖核酸(EHFV—iRNA)传递体液免疫的活性中,我们建立了检测EHFV—iRNA致敏小白鼠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固相血球吸附试验(SPARC).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敏感,在检测iRNA诱导正常小鼠产生抗体实验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引起的肺炎可导致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而抗病毒感染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功能。当前应用免疫调节剂是治疗病毒性肺炎的重要途径之一。免疫核糖核酸(iRNA)现已用于治疗多种疾病。IL-2作为免疫调节网络的中心环节,起着多种作用。本研究应用特异性抗病毒iRNA治疗病毒性肺炎,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外周血IL-2活性变化,探讨iRNA的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4.
自从60年代初Fishman首先证明了iRNA与免疫之间有直接的关系以来,近20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1975年以后我国陆续开展了抗肿瘤iRNA的研究,1976年以后国内HBsAg—iRNA的研究和应用都证实了iRNA对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突出的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传递免疫信息、将免疫功能由一种动物传递给  相似文献   

5.
转移因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转移因子(TF)的白细胞提取物透析液(DLE)具有调节受者对特定抗原的细胞介导免疫(CMI)能力的效应,亦能增强受者非特异性CMI功能。两者对治疗疾病均有裨益。近来Viza氏证明TF可以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免疫核糖核酸(iRNA),而iRNA有诱导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TF的治疗效应已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并已在临床上应用。在某些情况下可收到惊人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免疫核糖核酸(Immune-RNA)简称iRNA)是一种具有重免疫潜能的制剂,抗巨细胞病毒免疫核糖核酸(CMV-iRNA)在防治由CMV 感染引起的新生儿巨细胞包涵体病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治效。因此我们应用CMV-iRNA 试验治疗4例CMV-DNA 检测阳性的慢性结肠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严重烧伤对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PMN)CD11b/CD18受体表达的影响及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 (iRNA)对其调节作用。结果发现 :(1)严重烧伤病人PMNCD11b/CD18受体表达率明显下降 ,至伤后第 10天时 ,分别只有正常的6 7 1%和 6 8 9% ,且其下降程度与烧伤面积成正比 ;(2 )伤后早期应用特异性iRNA可明显提高烧伤病人PMNCD11b/CD18受体表达率 ;(3)临床观察发现 ,治疗组伤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 ,创面脓毒症及菌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1)。该结果为临床应用特异性iRNA防治烧伤后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一种抗狂犬病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制备方法 ,为狂犬病病毒暴露后的免疫治疗开辟途径.方法 用狂犬病病毒免疫马,从抗体阳性血清的马匹中分离肝脏,依次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苯酚、三氯甲烷、乙二醇单甲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等提取总RNA.结果 提纯品经理化性质检测,得到的iRNA占肝脏总重的0.15%,其中DNA含量为2.86%,蛋白质含量为1.26%.最大吸收峰位于258 nm;A_(258)/A_(280)为2.0;RNA鉴别试验呈阳性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13.7×10~3;增色效应50.67%.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 显示,白细胞黏附抑制率为41.73%.动物保护率为50%,生命延长率为31.62%.结论 实验提取的抗狂犬病iRNA,经用国家颁发的iRNA质控标准对照检测,结果 相同.为狂犬病治疗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室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豚鼠腹腔渗出细胞(PEC)代替人白细胞进行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LAI),检测HBsAg免疫RNA(iRNA)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用同一豚鼠PEC对不同iRNA(HBsAg iRNA及弗氏完全佐剂(FCA))的不同批号;或用不同豚鼠PEC对不同iRNA(HBsAg iRNA,脊髓灰质炎病毒iRNA,FCA iRNA及正常羊脾RNA)进行LAI试验(以HBsAg为抗原),仅HBsAg iNRA具有过继免疫活性,其它各种iRNA则否。如事先用RNA酶处理HBsAg i RNA,则此过继免疫活性消失,证明此物质为RNA。试验结果也同时表明,这种过继免疫活性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一次性静脉注射BSA诱发的家兔急性实验性血清病(AESS)为模型。于免疫后连续4天用iRNA处理模型动物,观察了iRNA对AESS家兔的血清学和免疫病理学影响,并建立了家兔血清补体旁路活性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iRNA能降低AESS家兔循环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水平,减轻血清补体消耗,减少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和炎性细胞的浸润,使肾炎病变得以缓解。提示:iRNA可能通过抑制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发挥对AESS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减轻其免疫病理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用体外抗体产生系统,研究了由免疫核糖核酸(iRNA)引起的、参与免疫记忆的T细胞与B细胞.实验动物采用8-12周龄的BALB/C小鼠及由BALB/C小鼠培育的裸鼠.抗原用10%绵羊红细胞(SRBC)或马红细胞(HRBC).取0.1ml抗原给小鼠作腹腔内注射,四周后再加强注射.免疫后五天将小鼠解剖,用改进Kidson法自小鼠脾脏提取iRNA.取500μgiRNA给小鼠作腹腔注射,四周后再加强注射.脾细胞的制备及试管内抗体形成的测定:在双玻皿内将小鼠脾脏切开,加入培养液制备成无菌的单个细胞悬液.在1ml RPMl1640培养液内计数脾细胞1×10~7,并加入青霉素G50U/ml、硫酸链霉素50μg/ml、硫烷醇(5×10~(-5)M),再补足20%胎  相似文献   

12.
烫伤对大鼠NK细胞影响及不同免疫调节剂对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烫伤对大鼠NK细胞数量、活性和细胞毒因子(CF)活性的影响及不同免疫调节剂对其的作用。结果发现:(1)烫伤后NK细胞数量、活性和CF活性均明显降低,于伤后第10天时,其各项测值分别只有正常的57.7%,60.1%和64.7%。(2)烫伤后分别应用三种(特异性iRNA,黄芪和p1,3多聚葡萄糖)免疫调节剂治疗,上述指标与未用药的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回升(P均<0.01)。该结果为临床应用免疫调节剂纠正烫伤后免疫功能失常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1961年Fishman首次证明iRNA能将特异性免疫反应传递给正常的、非致敏的淋巴细胞。1974年Vyas用HBsAg致敏豚鼠,获得了具有免疫活性的HBsAg-iRNA。1979年解放军356医院等将HBsAg-~1RNA应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并取得了疗效。本文应用特异性吞噬试验、PHA法和ELISA在C57BL小鼠中对HBsAg-iRNA的免疫活性进行了一些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免疫核糖核酸(EHFV-iRNA)传递体液免疫中,作者建立了检测EHFV-iRNA致敏小白鼠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固相红细胞吸附试验(SPAEC)。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敏感,在检测iENA诱导正常小鼠产生抗体实验研究中,结果满意。本研究工作为测定低水平抗体提供了新的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5.
抗乙肝iRNA在动物间传递特异性免疫活性的研究解慧,韩捷,王树宽,王彦宏(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免疫科西安710032)免疫核糖核酸(iRNA)具备超越种属界限传递免疫功能等特点,已被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而广泛使用。曾有人从HBsAg免疫动物脾及淋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应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核糖核酸(Sa-i-RNA)治疗耐药性金葡菌感染已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也正在研究之中。为检测Sa-i-RNA的免疫活性,在小鼠模型系统中,我们应用ELISA对Sa-i-RNA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基因调控中的新星--micro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RNA或微RNA(m icroRNA,m iRNA)是非编码RNA中的新家族,它以自身特有的方式调控基因表达。m iRNA首先在线虫(C.elegans)的发育事件中被发现,被认为异时性调控线虫幼虫的发育。从此,人们从诸如线虫果蝇、小鼠、人和植物等多细胞生物中发现了数以千计的m iRNA。m iRNA有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并以其独特机理调控多种发育和生理过程。目前对m iRNA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已有的发现表明m iRNA在转录后水平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调节基因表达,对它们的研究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18.
随机将30例晚期癌症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双盲法进行质反应双向开放型序贯试验,配对观察了抗癌 iRNA 诱生干扰素血浆对晚期癌症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血浆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有明显作用,并能延长癌症晚期病人的存活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了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和IL_2活性检测试验分别探讨了不同脏器来源的抗大肠杆菌iRNA在肌体内诱导的细胞免疫活性的异同,正常小鼠分别经肝、脾iRNA致敏后,取腹腔渗出细胞(PEC)测其粘附抑制情况和取脾测其产生IL_2的活性。结果表明:脾-iRNA能特异地诱导正常小鼠PEC对其相应抗原出现显著的粘附抑制,肝—iRNA无此活性;肝—iRNA和牌—iRNA都能特异地诱导正常小鼠脾细胞在其相应抗原刺激下释放IL_2,二者活性无显著差异。本文提示,肝—iRNA和脾—iRNA都具有在动物体内特异地诱导细胞免疫的的活性,但二者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20.
乙肝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免疫学活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特异性免疫活性,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鉴于iRNA具有超种属传递免疫功能等特点,已被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而广泛使用。文献报道,从HBsAg免疫动物的脾及淋巴结提取的iRNA,可将其免疫活性转移给乙肝患者,临床应用已取得了疗效。但从脾及淋巴结提取iRNA产量低,难以满足临床需要。为此,我们由乙肝疫苗免疫动物的肝脏提取iRNA,采用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LAI)、巨噬细胞(MΦ)吞噬试验及间接血凝试验,对其免疫活性做了初步观察。1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Balb/c小鼠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