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致密羟基磷灰石(HA)微粒,在颌骨萎缩患者牙槽嵴上行牙槽骨扩展术后行人工种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HA颗粒采用牙槽骨扩展术和粘骨膜下隧道法,对26例颌骨萎缩患者增加牙槽骨骨量后行人工种植牙。结果:牙槽骨扩展术后置入HA颗粒不移位不弥散,与基骨牢固相接,人工种植牙时间为术后3.2个月,26例全部成功;粘骨膜下隧道术6例置入HA颗粒都有不同程度移位、弥散,与基骨大多为纤维性包裹及部分新骨长入,人工种植牙时间为术后4.8个月,1例失败。结论:运用牙槽骨扩展术大大地扩大了人工种植牙的适应证、缩短疗程和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唑的治疗效果,探索如何减少拔牙后牙槽嵴的萎缩和吸收,有效地维持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为后续的义齿修复奠定良好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76例患者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哇于牙槽窝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复诊并行X线摄片检查.结果 76例拔牙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现术后出血、裂开及感染,无植入物排异等并发症;牙槽嵴平滑、无凹陷;同术前相比,牙槽嵴高度无明显降低。结论 拔牙后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替硝哇可战少术后并发症、维持牙槽嵴的有效高度,为后续的义齿修复提供了基骨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矫治力作用下 ,拔牙术后牙槽骨的修复变化。方法 对 2 4例矫治患者拍摄矫治过程中 1、3、6个月和矫治结束时的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对拔牙术后的牙槽骨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拔牙术后牙槽骨愈合良好 ,在矫治力的作用下 ,牙槽骨不断出现增生和吸收 ,并且高度降低。结论 矫治结束时 ,牙槽骨骨质结构、密度同正常骨组织 ,矫治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矫治力作用下,拔牙术后牙槽骨的修复变化。方法 对24例矫治患者拍摄矫治过程中1、3、6个月和矫治结束时的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对拔牙术后的牙槽骨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拔牙术后牙槽骨愈合良好,在矫治力的作用下,牙槽骨不断出现增生和吸收,并且高度降低。结论 矫治结束时,牙槽骨骨质结构、密度同正常骨组织,矫治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5.
牙拔除后,由于牙槽骨的缺损及牙槽嵴在随后的改建过程中不断被吸收,高度降低,甚至变得平坦,不利于义齿固位,更不利于种植牙植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以往常采用前庭沟加深术,牙槽嵴增高术等修复前外科手术来解决,但效果不佳。因此,学者们试图采取多种方法来减少牙槽嵴的萎缩和吸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拔牙后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防止牙槽嵴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拔牙后牙槽窝内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于术后1周、1月、3月、分别复诊,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观察牙槽嵴高度变化情况。结果:48例患者拔牙创均顺利愈合,未发生术后出血、感染、羟基磷灰石微粒移位等术后并发症,同术前相比,46例牙槽嵴高度无明显降低,2例降低1mm。结论:拔牙后拔牙创内即刻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可以维持牙槽嵴的高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为以后进行义齿修复及种植义齿提供了良好的基骨条件,而且操作简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拔牙后骨胶原对牙槽嵴位点保存的临床疗效;方法20枚上、下颌后牙拔除后同时给予不同处理,其中6例拔牙窝填充Bio-oss骨粉,6例拔牙窝填充Bio-oss骨胶原,8例拔牙窝传统搔刮血块充盈自然愈合为对照,术后4周、12周分别复诊,摄X线片检查,对牙槽窝的愈合,牙槽嵴宽度进行观察;结果 Bio-oss骨粉组与Bio-oss骨胶原组拔牙前及术后12周牙槽嵴宽度测量不存在差异(P>0.05);自然愈合组拔牙前及术后12周牙槽嵴宽度测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Bio-oss骨胶原植入减轻了拔牙后牙槽嵴的吸收,为以后进行种植修复提供一个良好的基骨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兔牙槽骨的修复作用.[方法]将白兔分为4个组,将每只白兔的双侧下颌同名牙拔除,将左侧拔牙窝作为实验组,拔牙后即刻充填PRF;右侧拔牙窝作为对照组,拔牙后以明胶海绵填充.每组白兔均分别在术后第2,4,8,12周处死,观察牙槽骨的修复情况.[结果]术后2,4周实验组牙槽嵴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拔牙创区牙槽骨骨密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F对牙槽骨缺损有明显的促进愈合作用,可减少牙槽嵴的吸收,维持牙槽嵴的高度,尤其在修复早期这种效果更明显,提高新生骨组织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9.
rhBMP-2与聚乳酸复合体植入犬拔牙创对牙槽骨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观察重组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与聚乳酸的复合体植入犬拔牙创对牙槽骨再生的影响。②方法:犬拔牙创内充填rhBMP-2与聚乳酸的复合体,以自然愈合拔牙创作为对照,于术后2、6、10周行X线检查,6、10周处死犬,取标本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成骨情况、复合体与新生骨结合情况。③结果:X线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实验侧拔牙创愈合快,成骨速度及成骨质量明显优于对照侧。电镜扫描显示该材料相容性好,对组织无刺激反应,可降解。④结论:rhBMP-2与聚乳酸复合体是一种可促进牙槽骨再生的新型生物复合材料,有希望成为临床修复牙槽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拔牙术后押制牙槽骨过度吸收,保持牙槽嵴高度研究。方法 造反例需同时拔除下凳两侧相同部位牙齿的患者,按左右分级,一侧为拔牙后空白对照,另一侧拔牙后立即填塞颗粒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即刻、12周、24周分别摄X线片,测量两级牙槽嵴高度结果创口Ⅰ期愈合31例,延期愈合2例。两级比较,填塞组牙槽嵴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填塞拔牙创可以其支架作用替代牙齿对牙槽骨的支持作用,抑制拔牙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动物实验种植手术前的牙槽嵴准备方法,了解明胶海绵在动物实验中对拔牙窝愈合的影响。方法:取beagle犬5只,体重11~15 kg。涡轮机辅助拔除双侧下颌第四前磨牙(PM4)。采用自身对照,实验侧牙槽窝放置明胶海绵,对照侧牙槽窝单纯压迫止血。术后观察牙槽窝愈合情况,并在术前,手术当天,6周及12周时拍摄下颌PM4的X线根尖片,观察骨密度与纹理。结果:涡轮机辅助拔除beagle犬下颌PM4,手术过程顺利,拔除牙根完整,无残根滞留,牙槽骨无明显损伤。实验侧创口大约1 min内止血,对照侧大约需压迫5~10 min,方见血凝块形成将创口封闭。拔牙后6周,双侧X线片显示拔牙窝与周围正常牙槽骨界限基本消失,骨密度增高,骨纹理出现。12周时,骨密度与周围正常牙槽骨基本一致,骨纹理排列较整齐。结论:涡轮机辅助利于beagle犬下颌PM4的拔除;明胶海绵可以保护拔牙窝,有一定局部止血作用,有利于拔牙窝的早期愈合,对拔牙窝牙槽骨愈合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下颌牙槽骨骨密度与牙槽嵴高度的随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下颌第一磨牙槽嵴高度及骨密度的随龄变化。方法:利用曲面断层片观察下颌第一磨牙牙酮嵴高度及骨小梁数目。结果:下颌第一磨牙牙槽骨骨密度及牙槽嵴高度随龄增长而减少和降低。结论:随年龄增长,牙齿磨耗He力降低,体内钙吸收及利用减弱,内分泌紊乱,可导致骨密度降低和牙槽嵴高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的年龄老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安装义齿者逐渐增多。我院口腔科门诊自1985年至2 0 0 2年间对和笔者在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修期间资料较完整的2 0 0例患者,剩余牙槽嵴吸收情况和相关因素,以及防治经验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按头颅侧位片上测定下颌骨的垂直高度降低0 2~0 4mm ,严重者为1mm标准。本组2 0 0例中男性12 0例,女性80例,年龄2 0~90岁,平均6 1岁,时间自1986年~2 0 0 2年(其中包括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门诊病人。2 影响吸收速度快的因素与结果2 1 局部解剖因素 2 0 0例中有10 4例,占5 2 % ,剩余牙槽嵴吸收与骨的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介绍1种使用微型钛支架、不需要植骨材料、进行上前牙美学区域牙槽嵴保存的临床新技术,并评价该技术的可行性,以及保存拔牙窝水平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全身情况良好、无牙周病或者牙周病史、单颗上颌中切牙不能保留、无急性炎症、需要拔除后延期种植修复、拔牙窝骨壁完整、邻牙健康的患者9例(女性6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26.0±5.7)岁(18 ~34岁),施行局部麻醉后微创拔除患牙,翻开唇侧软组织瓣,在唇侧骨板外使用微型钛支架支撑软组织,不使用任何植骨材料,复位并缝合软组织瓣,拔牙窝自然二期愈合。术后随访观察拔牙窝的愈合情况,并在拔牙术前和牙槽嵴愈合4个月后种植术前,进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BCT)检查,通过专用软件进行影像学测量,评估该方法保存上颌中切牙拔牙窝水平骨量的临床效果。结果: 9例拔牙窝在随访期内均正常愈合,拔牙前测量牙槽嵴顶牙槽骨水平向宽度为(7.51±0.48)mm (6.92~7.82 mm),术后4个月测量缺牙区牙槽嵴顶中点处水平向骨宽度为(6.81±0.44)mm (6.04~7.38 mm),保存的水平骨量为拔牙前的90.87%±2.91% (87.28%~95.60%)。结论: 在拔牙窝唇侧使用微型钛支架来支撑软组织不影响拔牙窝的正常愈合,且在不使用任何植骨材料的情况下能较为有效地保存拔牙位点的水平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总结微创拔牙技术在牙槽外科中的运用成效.方法 回顾从2014.10至2015.5期间于我科就诊的86位患者共101颗牙齿拔除阻生智齿,其中实
验组43位患者(49颗牙)采用微创拔牙技术,对照组43位患者(52颗牙)采用传统方法拔牙.记录术中情况(含操作时间、张口受限、牙槽窝完整性及手术满意度);在拔
牙后1、3、7天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询问并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含张口受限、疼痛、肿胀、皮肤麻木及拔牙满意度).结果 微创拔牙在操作时间、牙槽窝舌侧骨壁完
整性、术后张口受限、疼痛、肿胀、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拔牙相比,微创拔牙术无论在术中还是在术
后,对机体的创伤反应都比较小,患者满意度较高,是一项具有较大潜力的牙槽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李爱红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8(3):35-36
拔牙术后,常发生各种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其中术后反应性肿胀,疼痛和开口困难最为常见。因此,探讨防治术后反应的有效药物,在临床上很有实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口腔科从2001年4月~2003年11月的拔牙病 相似文献
18.
陈伟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08,17(2):91-93
拔牙后创口的早期愈合和拔牙后牙槽骨愈合速度及剩余牙槽嵴的吸收问题是口腔颌面、修复科及种植科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拔牙创口的愈合为二期愈合,其愈合过程也需要经历皮肤或粘膜愈合过程的炎症期、上皮形成期、纤维组织形成期及重建期。本文就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拔牙后出血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应引起足够重视。如处理不当,轻者造成病人精神紧张、恐惧,重则可能造成大出血死亡。给病人和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现收集我科2001年1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拔牙后出血病人105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口腔种植成为牙齿修复的新生力量,越来越成熟地应用于临床。种植成功的前提是缺牙区有足够的骨量。但是牙齿拔除后由于生理性的改建及缺乏生理性的刺激,牙槽骨逐渐萎缩吸收,导致剩余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降低,种植位点骨量不足,影响义齿修复及咀嚼功能的恢复。如何在拔牙后保存牙槽嵴,使得后期修复及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