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术前、术后分别予以抗生素预防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抗生素,比较2组抗生素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体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前预防性予以抗生素,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产妇恢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防止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作用,并分析其必要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34例术前应用抗生素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同一时期在本院行剖宫产仅术后应用抗生素的3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手术后两组产妇的体温、并发症和感染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手术后均未发生感染,但是观察组产妇术后的体温波动幅度、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十分必要,且手术前用药效果优于手术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本院破宫产产妇围术期预防切口感染用药情况,了解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12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的剖宫产产妇64例,均进行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的常规用药方法;观察组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的剖宫产产妇64例,采用手术过程中在产妇断脐后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和术后用药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术后发热率及切口感染率情况。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发热率明显和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术后发热率和术后切口感染率,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产妇断脐后对剖宫产产妇使用抗生素可有效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可为今后临床医学中预防性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反复泌尿系感染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40例绝经后反复泌尿系感染女性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抗生素治疗,实验组接受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绝经后反复泌尿系感染妇女接受小剂量雌激素进行预防性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张燕萍 《海峡药学》2013,25(1):219-220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剖宫产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方法对剖宫产围手术期和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各150例预防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组(研究组)胎头娩出断脐后即单次静脉冲击给抗生素1次,术后12h内重复给药1次,术后共预防性用药24~48h。术后预防性用药组(对照组)术前术中不用药,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d。结果两组在术后体温、术后2d血象变化、抗生素用量及术后西药费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生殖道感染率及术后住院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优于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李峰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8):14-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及用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同期分娩的100例剖宫产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50例采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照组(B组)50例于术后应用抗生素,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产妇术后体温、血象、切口感染均无显著性差异,用药费用、术后住院天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剖腹产手术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方法科学,效果显著,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二次妇产科手术患者为实验对象,首次接受新式剖宫产术式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首次接受传统剖宫产术式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各项术中指标和术后情况均显著优于实验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与新式剖宫产术式相比,传统剖宫产术式具有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手术失血量小等显著的优势,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叶华英 《海峡药学》2016,(12):209-210
目的 观察剖宫产围术期中应用头孢唑林钠的预防效果.方法 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实验组产妇围术期中预防性应用头孢唑林钠1d,对照组产妇围术期中预防性应用头孢唑林钠3d,观察两组产妇术后热病率、切口感染及生殖道感染发生率,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体温情况,并记录发热患者退热时间,血象升高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热病率、切口硬结红肿发生率、血象升高发生率、术后体温及退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殖道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围术期中预防性应用头孢唑林钠1d即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后应用抗生素对剖宫产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自愿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性治疗,而B组产妇在术前、中、后均不给予抗生素,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后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结果术后A组产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切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也显著低于B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抗生素具有较高价值,可缩短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可降低切口感染率和产褥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麻醉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罗哌卡因麻醉,实验组患者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VAS评分、镇痛维持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围手术期规范化预防应用抗生素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琴 《中国药业》2010,19(21):74-75
目的观察剖宫产围手术期规范化预防抗生素应用的效果观察,探讨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规范化预防应用抗生素的出院57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出院的常规预防应用抗生素剖宫产520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抗生素应用情况、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愈合率;子宫复旧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产妇切口感染率、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病率无差异(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抗生素联合应用种类多、术后预防应用为主、应用时间长,术后子宫复旧不良多,住院时间长(P〈0.05)。结论围手术期抗生素规范化预防使用是一种合理、有效、经济的方案,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200例拟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分娩,实验组产妇应用阴道助产技术,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和新生儿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以及会阴伤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在产妇阴道分娩过程中应用阴道助产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其产道损伤的发生率,以及会阴侧切的发生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选择我院剖宫产产妇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的产妇给予术后常规使用头孢噻肟钠3 g,每日2次,用药3~5 d的方法,观察组采取术前半小时给予头孢噻肟钠3 g,术后6 h重复使用1次的方法。比较两组抗生素总使用时间、药物费用、住院的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发热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抗生素总使用时间、药物费用、住院的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发热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存在差异,采取术前半小时给予头孢噻肟钠3 g,术后6 h重复使用1次的方法可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术后感染风险,并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应用呼吸机患者试脱机中最佳护理干预时机和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80例肺癌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最佳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24h内再插管率和首次拔管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可知,肺癌术后应用呼吸机的患者,试脱机过程中,接受最佳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陈来凤  孔卫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70-1671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预防应用效果.方法 将18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患者于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成本、伤口感染率、术后退热时间、术后血象变化、术后最高体温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成本与对照组比较,降低150~200元;两组术后退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3,P<0.05);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325,0.951,均P<0.05);两组术后最高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876,P>0.05).结论 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预防应用抗生素可降低术后感染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单剂量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100例。A组于术中断脐后立即予以头孢唑林钠1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术后无感染迹象不再加药;B组于术中断脐后予以头孢唑林钠1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术后间隔6h再以同等剂量用药1次,至术后24h停药;C组术前、术中不用药,术后予以头孢唑林钠1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3~5d停药。观察3组产妇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感染率、宫腔感染率、盆腔感染率、泌尿系统感染率、呼吸系统感染率、术后3d血象升高情况。结果 A、B组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感染率、宫腔感染率、术后3d血象升高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盆腔感染率、泌尿系统感染率及呼吸系统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单剂量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疗效肯定、疗程短、不良反应少,优于术中和术后多次用药及术后连续多日用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切口的影响。方法将本院05年1月到08年12月产前无感染征象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200例产妇,随机分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手术当13加用抗生素,比较两组会阴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日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会阴愈合、疼痛程度、切口感染以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产妇切口感染率为1%,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2%。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能改善会阴侧切术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B-Lynch缝合术联合葡萄糖酸钙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2016年12月在某院行剖宫产的176例产妇纳入研究范围,按1∶1比例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8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剖宫产规范操作,对照组行B-lynch缝合术,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葡萄糖酸钙,对比两种不同方案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6%,且实验组产妇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失血量均略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病例仅占3.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36%,以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产妇术后子宫粘连、产褥病、晚期产后出血、血压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77%,与对照组的23.86%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晚期产后出血病例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术后恶露排除时间较对照组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产妇术后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对比无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ynch缝合术联合葡萄糖酸钙不仅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较佳,还能促进子宫收缩,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在积极护理干预下对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2011年至今治疗的2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为(22.5±2.9)h,术后拔尿管后排尿时间为(1.0±0.5)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6±5.4)h和(2.8±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拔管后成功排尿、24 h内下床活动、产生压疮情况以及分泌乳汁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产妇术后的康复情况大大改善,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临床推广使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卡前列甲酯栓在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与术后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94例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47例给予缩宫素治疗者作为对照组,47例给予卡钳裂甲酯栓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2例,产后出血率为4.3%;对照组产后出血9例,产后出血率为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中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产后出血情况,促使患者术后尽快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